《晋祠铭》推崇的周礼文化
2021-12-05高鑫
高鑫
溯源理解周礼文化对于更好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和谐文明社会的建设有着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下文试图从晋祠现存的国宝级碑刻《晋祠铭》中,寻找李世民的治国理政思想开端以及周礼文化对于缔造泱泱大唐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现存于晋祠贞观宝翰亭的《晋祠铭》,是晋祠最负盛名的金石文物。该文是李世民晚年所作的一篇具有周礼文化与政治理想相结合,融合历史、书法、文学于一炉的丰碑杰作。循其章句,仍对现今社会具有启迪。该作品可以说是研究唐朝文化和政治思想的追本溯源的理论基础,文章除了赞颂晋侯对周王朝的丰功伟绩外,更主要是推崇贤德为尚、济世惠民、天人交感的周礼文化思想,并且为贞观王朝安邦建国奠定了核心的政治路线。
周礼文化的现实意义
周礼文化是发源于西周时期的一种上行下效的治国之道,既要求统治者尚礼明德、守法自律,又要求百姓重道义、守规矩。其核心是以“天”为精神寄托,以“德”为价值尺度,以“和、孝、礼”为人伦理念,以“民”为立国之本,以“法”为治国之基,以“和”为社会原则,是一套较完整而协调统一的古代秩序规范,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
核心内涵包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忠诚无私的高贵品质;以人为本的社会公德;举贤任能的人才模式;以礼为尚的道德风尚。
这种思想文化鼓舞一代又一代优秀的炎黄儿女为创造美好的人类社会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周人的兴起、周朝的建立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周礼文化所提倡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民族精神。
儒家文化源于周礼文化
周朝初年我国儒学思想的奠基人周公旦成书了《周礼》,又称《周官》。该书论述周朝的官制和政治制度,属儒家经典。而古老的晋祠从园林的原始布局来看,处处昭示着“天人合一”“服从天命”的一元论、大一统思想。该思想源于周朝宗教祭祀,承袭了周朝以王公贵族的血缘关系缔造的“家天下”的大网,也就是所谓的宗法制度。“我们都是炎黄儿女”共同的血脉维系着政治的稳定、家族的团结、伦理道德的规范。这是为了巩固和完善分封制度而发展成的统治模式,是为了解决王公贵族们在土地、权力和财产继承上的纷争。他的特点是以嫡长子为继承制度,以家族血缘关系为联系,为防止僭越进而形成了严格的大宗小宗制度和礼仪规范,名目众多,有军礼、嘉礼、吉礼、凶礼、宾礼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西周初期的分封制度按照级别受封土地,而领封的诸侯、卿、大夫及士也须逐级向上纳贡,并且拥有兵权维护自身的财产和权力。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周王朝非常重视宗教祭祀活动,为了构建族内的向心力,更是将祖先的崇拜推崇到了神的位置。
司马迁在《史记·晋世家》中对叔虞封唐有一段精彩记述,也就是被后世人津津乐道的“君子无戏言”的千古佳话。事情是这样的:周武王去世后,成王继位。正巧那时候,周公刚刚平息了唐国的叛乱,正在选人驻守唐国。有一天,成王和弟弟叔虞在院子里做游戏,成王捡起一片梧桐树叶,并对弟弟说,“把这个余圭给你,封你去唐国作诸侯吧!”站在一旁的史官听到后就记录了下来。成王却说“我和弟弟开玩笑呢,”史官说“当天子的说话是不能当儿戏的,只要说了,就得写在史书上,用规范来成全他,用音乐歌舞来歌颂他。”后来,叔虞在十多岁的时候就被分封到了唐国。正是那时为了西周宗法制祭祀的目的,际龙山枕晋水,晋祠之名也便始于此。这里要说明的是,唐叔虞去世后,其子燮继位,把唐国改号改为晋,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可以说是周礼文化逐步发展而成的,历史上曾影响过我国古代社会发展进程。晋国历时长达670年,传了35代诸侯,直到三家分晋后的公元前369年,晋国从版图上消失,
“剪桐封弟”的历史故事显示了晋文化的来源也是始于西周礼文化的端倪。佐证了晋祠作为周礼文化宗法祭祀的非凡的歷史地位,弥足珍贵。
周礼对加强周朝子民血脉联系并维护宗法等级制度提供了规范,也对周朝天子带来了一套治理国家、教育百姓,甚至吃、穿、信仰等行为规范。
“敬德”“尚和”“重礼”“笃行”是中华文化做人的标准,也是产生儒学文化的鼻祖。
《论语·八佾(yì)》载:“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从此看得出,笃行仁政、德治、诚信、仁义的一代儒学创始人孔子对周礼文化的赞赏之情,也昭示出了儒学文化的思想源头。孟子在《孟子·染惠王》中,非常认同周文王的仁政思想,可以说孔孟的儒学文化渊源也在于周礼文化。
周礼文化对唐太宗的影响
《晋祠铭》共计1203字,开篇序文用200字缅怀周王朝的雄图大业。文中,唐太宗对晋祠这一宝地大嘉赞叹,对古代建筑的建造技法也大为惊奇,并不由地对周礼文化中对祖先、圣贤的崇拜思想上升到,天,地,人,物,神灵的天人合一、物我相忘与大自然浑然一体的境界。
这里不得不提及唐高祖李渊将国号定为唐,根据文章的说法。想必是要托周朝的八百年历史,祈求自己的王朝永不动摇,另外是因为发迹于上古尧唐之地,昭示没有忘本。
雄心志丹的唐太宗李世民认为高句丽本是汉朝四郡之地,因国不武才致沦为别国疆土,所以为成就唐朝霸业,收复高句丽,也成了李世民内心的一个目标。李世民亲征高句丽,结果被迫退兵,从辽东攻打高句丽归来,在太原养病期间,经由一系列的严肃思考,一面是隋朝两位帝王的未竟之业,一面是自己一味地武力讨伐,置百姓的苦难于水火。面对两难是何等的纠结。因此从道德层面作了“惟贤是辅……惟德是依……”的显发。从而回归到仁政与德治的路径。后来他反复提到仁政的话题,《贞观政要》记载并评价了太宗皇帝在位的20余年“贞观之治”所奠定的历史功勋。从《晋祠铭》这篇文章中,处处流露着天命所归,人心所向,发愤图强的真情实感。
周礼文化可以作为治国的理念,太宗皇帝在《晋祠铭》中有着追念周王朝分封德化的太平盛世,可玄武门之变造成了他不能尽“亲情”之伦理的悔恨之情。
《晋祠铭》彰显唐太宗的正心之道
正心也是周文化所倡导的重要思想理念。李世民执政时期时,显然是个明君,他对大臣们光明磊落,敞开心胸,大臣们也能效忠。《晋祠铭》这篇文章感念先皇“无德不报”的高尚品格,其背后的思想核心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正心之道感化上天,而不是受命运的摆布。正是基于此,《唐书》中还记载了“唐太宗纵囚”的传说故事:李世民曾释放了390名死囚回家过年,并且约定过完年后回来问斩,当过完年后,这390个人竟然都回到了约定的地方,一个都不差,令人无比吃惊。于是将这390人全部赦免。这件事情结束后,李世民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得到了改观,“唐太宗纵囚”也成为了千古佳话。从此大家上下一心,共创辉煌,大唐真正进入了盛世。
从《晋祠铭》“比德”手法,品读其文学修养
李世民用夸张的比喻和华丽的辞藻以及饱满的热情,对晋祠的山水作出人格化的描述,用反衬、对比的修辞形式和“比德”的手法烘托出人文价值:施惠、至仁、刚节、大量。
表达了对晋祠山水的崇拜之情。文笔流畅、修辞讲究,充分反映出一代帝王的文治武功,把唐朝初年晋祠的胜景,如诗如画般地呈现在世人眼前。
“比德”手法可追溯到《论语·泰伯》“知者樂水,仁者乐山。”文中将美好的品格人文化地赋予了自然的同时,又接受了心灵的洗礼,从而更加笃定了人生的理想。
太宗皇帝虽用骈俪体大量描写山水景观及人文品格,又不失寓教于政的刚健内容,文章充实天地,清新雅致,大气磅礴,在文学界素有宫体诗歌的雅称。太宗皇帝文质并重,尤以载道为上。《晋祠铭》的艺术手法也见证了其周礼文化学养中对诗歌艺术修炼的端倪。
唐太宗承袭周礼文化的人才观思想及启示
大唐盛世的形成与唐太宗的人才观是分不开的。李世民选才得当,驭才有道,广辟渠道,网尽天下英才,这与他用人秉承周礼文化用人之道的原则和宗旨有关。周公训诫儿子伯禽的故事,用人须用其所长,不能求全责备,人不会十全十美,因此否则只会压垮人才。 据说李世民秉承继承了周礼文化“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的施政理念,突出了唯才是举,不拘一格,知人善任,用人不疑,崇文重教,广育贤才,治世重德,赏罚分明等特点。
晋祠不愧为祠庙建筑的典范。而作为祭祀文化的重要载体,祠庙建筑在历史长河中之所以能够永续绵延,得以相传,而且价值之高、体量之大,仅次于帝王宫观。这样一处宛若天上宫阙的胜境不断修缮长久存世,恰恰是因为他顺应了中华周礼文化的绵延发展。
作者单位: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晋祠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