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挖掘省军区潜能 加快军民协同深度发展
2021-12-05■李晶石磊
■ 李 晶 石 磊
习主席指出:“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同心协力做好军民协同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走军民协同深度发展这条道路,既是实现强军梦的战略选择,也是实现强国梦的现实需要。作为联接各地军民协同丰厚资源的省军区武装部门,我们要按照习主席的重要指示,立足新军改中省军区职责定位,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充分发挥自身在军民协同战略中不可替代的潜能优势,为趟出一条强国强军的“中国路径”,加快推进军民协同深度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一、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省军区在推进军民协同深度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作用
按照新军改要求,新形势下省军区系统隶属于国防动员部,职能使命定位为“五个部”,即应急应战的指挥部、地方党委的军事部、后备力量的建设部、同级政府的兵役部、军民协同的协调部,其中,有效对接区域军地优质资源、协调推进军民协同深度发展,成为本次新军改中省军区系统职责使命定位的一大亮点。具体而言,为加快推进国防动员军民协同深度发展,省军区应着眼充分发挥国防动员在军民协同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入研究论证国防动员需求,准确掌握国防动员潜力,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贯彻动员要求,在重要基础设施中嵌入动员功能,把国防动员军民协同深度发展的路子走得更坚实、更宽广。
作为协调军地双方、沟通军地资源实施军民协同深度发展战略的关键部门之一,省军区职能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在军民协同这场攻坚战中能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一是在思想认识上,要以习主席军民协同深度发展思想为基准,筑牢要从国家战略高度深化对军民协同的认识,深入实施军民协同发展战略,努力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要强化大局意识、强化改革创新、强化战略规划、强化法治保障,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军民协同发展有效落实;要深刻把握由初步协同向深度协同的阶段性特征,在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中推动军民协同深度发展;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深度协同发展格局,丰富协同形式、拓展协同范围、提升协同层次,等等。对习主席军民协同战略思想的深入领会,是省军区夯实军民协同重任、高标准履职尽责的思想保障。二是在职能定位上,按照新时代军改要求,推动省军区现代化建设协调推进,通过军民协同深度发展,充分挖掘军地各种优势资源,尽快补齐短板弱项,从整体上提升省军区现代化建设质量。三是在体制机制上,省军区协调推进军民协同深度发展的优势明显,我们必须抢抓机遇挖掘潜力积极作为,用好用足双重领导、多渠道保障和遂行多样化任务、依托社会化保障等有利条件,广泛调动各方积极因素,搭建军地需求对接平台,形成军民协同深度发展的合力,努力开创省军区建设发展新局面。
二、整体筹划体系推进军民协同深度发展
深入贯彻习主席军民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思想,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统领,以使命任务为牵引,借力国家发展大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按照平时共建、战时共保、资源共享、互促共赢的总体思路,着力推进战备建设、新型军事人才建设、网络信息化建设、体系化装备建设、实战化军事训练、宣传文化建设和后勤社会化保障等重点领域协同发展,为省军区建设和履行使命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建设的军民协同方向
这个方向,就是强军的方向。要把军民协同放在强军兴军大背景大格局中审视和检验,做到协同理念与强军要求相一致,协同内容与强军任务相适应,协同格局与强军实践相结合。这个方向,就是为战的方向。要聚焦“急时应急、战时应战”战略要求,把确保能打胜仗作为军民协同的出发点落脚点,大力提高省军区遂行多样化任务能力,有效履行职责使命。这个方向,就是促建的方向。要把省军区现代化建设作为军民协同的重要指向,把拟协同资源真正用在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防止军民协同出现热热闹闹的形式化、零敲碎打的分散化和浅尝辄止的表面化的现象,不断在军民协同实践中扎扎实实提升部队建设质量。
(二)走好需求牵引、项目带动的军民协同路径
推进军民协同发展,必须找准省军区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点,以具体协同项目来支撑。要在摸清省军区建设需求中加强协同,紧紧围绕提高战斗力和服务现代化建设,切实把打仗急需的引进来、把建设必需的融进去。要在用足军地优势资源中加强协同,着眼军地共同发展的大目标,不断拓展新的协同领域,把军地实力转化为部队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动力。要在促进军地共赢中加强协同,把军事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促成更多军地共同受益、双方欢迎的协同项目。
(三)突出聚优增效、补短治弱的军民协同重点
省军区建设和履行使命的弱点难点就是协同发展的重点。一是“信息主导”。依托国家和军队信息基础设施,拓展网络系统功能,推动军地联合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构建军地一体、全域覆盖、互联互通、实时共享的指挥信息体系。二是“全域机动”。健全军地一体的应急投送响应机制,用好国家、军队和属地交通战备资源,满足省军区协调保障任务部队远程投送、快速到位的需要。三是“提升能力”。深化军地联演联训和交流合作,构建优势互补、军民互通的实战化训练环境条件,吸收和利用民用领域先进技术成果服务军事训练保障,提高实战化训练水平。四是“人才支撑”。丰富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方法,发挥军地教育资源优势和人才密集优势,加强共建共育共用,培养更多新型军事人才。五是“高效保障”。围绕产学研训和衣食住行医修,完善省军区自供自保、区域统供统保、厂家承供承保相结合的综合保障体系,拓宽保障渠道,提升保障效益。
(四)健全军地协调、双向对接的军民协同机制
建立完善协调管理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通报相关情况,协调解决重大事项,形成规范的沟通渠道和工作程序。分层级分领域建立和规范需求对接机制,按照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原则,促进军地优质资源双向流动和优化配置。建立资源和成果共享机制,稳妥推进军地在基础设施、信息、人才、资源等领域开放共享。完善军地联合检验评估机制,强化政策落实和项目实施的督导检查、跟踪问效、责任追究,促使军地双方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协力推进工作落实。
(五)夯实军政团结、协作共赢的军民协同基础
深化军民协同,事业是基础,团结是纽带,发展是目的。要强化大局观念,自觉打破利益藩篱,始终着眼国家整体利益和军地长远发展思考问题,在协作中促进协同,在兼顾中谋求双赢。要自觉践行人民军队根本宗旨,在处突维稳、抢险救灾中上一线、打头阵,在参与和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中下真功、付真情,靠主动作为赢得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信赖。只有把为了人民、服务社会的工作抓扎实,依靠人民、借力社会才会有坚实基础,军民协同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三、加强组织领导强力推进军民协同深度发展
军民协同发展的战略性整体性互动性持续性很强,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组织实施。一要摆上党委重要位置。各级党委要把军民协同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国防动员部党委统一部署,定期研究确定本单位军民协同发展的具体思路和目标任务,统筹推进工作落实;各级主要领导对重大协同项目要亲自筹划、亲自督导,对存在困难问题要亲自协调、亲自解决,充分发挥党委首长总指挥、总策划、总调度作用。二要纳入发展战略和规划。结合制定省军区发展战略和“十四五”规划,统筹设计军民协同的发展方向、重点领域、实践路径和推进步骤,形成军民协同发展的总体布局和长远设计。各级要结合自身实际,细化实化推进军民协同发展的路线图、时间表,确保协同发展有规划、协同项目能实施、协同绩效可评估。三要注重创新驱动。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创新适应省军区军民协同发展的思维理念、运行模式、指导方式和方法手段,着力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摒除军地双方自我建设、自成体系、自给保障的封闭发展模式,注重信息引领、创新驱动、技术支撑,持续激发军地双方协同发展的生机活力。四要强化法治保障。依据国家和军队军民协同发展法律法规,加强省军区相关法规“立改废释”,形成系统完备、衔接配套、权威管用的法规制度体系,用刚性制度保证省军区军民协同深度发展、健康发展、持续发展。加强法治建设,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分析处理军地双方协同发展中的具体矛盾问题,为军民协同深度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