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统编教材的小学语文校本作业设计与应用

2021-12-05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教师进修学校阴桂珍

亚太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校本课文作业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阴桂珍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与应用,有利于巩固已学知识点,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还可以延伸学习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获得自身基础知识学习之外的拓展信息。语文作业是教学中的重要手段,教师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当前,小学阶段语文作业设计的质量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没有紧扣部编新教材进行设计,作业依旧是机械式的形式单一的抄写作业,缺乏层次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设计与使用不够合理,不能够切实符合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在问题的设定上难度不一,没有依标扣本,无法体现教学的重难点等。存在这些问题的作业设计,不仅不能够提升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浪费了时间,对学生的学习没有明显的帮助。为此,探索贴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体现对学生因材施教的校本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语文校本作业的设计与应用概述

语文校本作业是指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设计与应用作业,它比课本作业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校本作业可以从作业内容、形式、评价三个维度进行设计与使用。作业内容方面,语文教师应该结合语文学习中的课前先学、课中促学、课后延学三个方面的作业设计与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合理的校本作业设计内容与方案。作业形式方面,应该以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作业相结合,在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反复练习帮助学生熟能生巧,解决实际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在作业设计与训练环节中得到发展。作业评价方面,既要让学生扎实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又要让学生体验语文学习的价值,还要通过评价达到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作业习惯的效果。在注重过程性评价的同时,引入多元化评价模式,有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效应。校本作业的设计与应用应当做好创新性转变,结合先进的教学思路,切实提供合理的校本作业内容,丰富校本作业形式,创新校本作业评价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

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应用现状

当前,小学阶段学生依靠完成作业来检测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整体的学习效果不太明显,在完成作业任务时出现了以下多种问题。

(一)学生完成作业存在的习惯问题

学生写作业的习惯不正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如完成作业时,一些学生常常是一边玩一边进行作业,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导致作业过程中注意力分散。当然,这其中也不乏学生缺少对作业任务的兴趣,把作业当作一种负担,完成作业不积极、不主动。对于语文作业,部分学生需要依靠家长的监督才可以完成。同时,学生的思维意识欠缺,没有明确的解题思路,知识储备不足,不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业,导致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出现了不懂的问题,但又不及时反馈给教师,出现了作业难题的堆积现象。学生在完成作业任务时出现的这些不良习惯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语文学习停滞不前,语文学科素养也就得不到有效提升。

(二)教师设计作业存在的质量问题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没有对新教材进行研究,不了解课标,不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与家庭因素,布置作业往往从教师的主观想象出发,常常高估学生的能力,没有制定符合学生需求的作业,导致学生完成作业难度过大,题目与生活结合不紧密,影响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还有的语文教师对学生学习程度没有进行层次的细分,导致设计的作业层次性不明显,学生无法结合问题的难度理解知识点内容,学生无法找到切合自身发展的学习体验。这些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导致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丧失,难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和自身个性发展。

除此之外,语文作业设计时,很多语文教师往往不是布置与教材相匹配的作业,而是让学生购买书店中的练习题,让学生完成无效和无用作业,没有自己的思考与设计,没有结合自主创新与实践,没有更新作业内容,“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长期存在。简单机械的作业不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拓展,很多问题的答案都能够在书本当中找到,从而不利于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学生难以产生思维意识,也难以获得语文素养方面的进步。

三、小学语文校本作业的设计与应用策略

(一)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精心设计课前先学作业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题小组的问卷调查结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制定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作业内容,分层次进行多角度设计,避免学生对抄写类作业或背诵类作业产生厌烦,根据学生的喜爱程度设计不同的作业,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思考的能力。时刻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更改作业方式,并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获取对作业完成的兴趣。例如,对于课前先学作业,很多教师都是简单地要求学生回家预习新课,却没有对预习具体的前置作业进行要求。其实,预习的每一篇课文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课文生字词较多,就要让学生完成生字词的摘录与查阅工具书;有的课文可以进行拓展阅读,就可以布置学生通过网络查阅资料;有的课文有明显的写作特点,就可以引导学生完成写作特点的挖掘。例如在设计《童年的水墨画》的课前先学作业时,一开始我们设计了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的任务,后来课题组成员发现搜集资料是五年级的重点内容,对课堂学习的帮助不明显,经过讨论把这一作业删除了……总之,在设计课前校本作业时,必须为课堂的教学目标做辅助,帮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内容,达到预习的目的。我们应当加强校本作业设计对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培养,重视关注学生在语言学习方面的多种学习需求,以学生为主体设计适合学生的问题。

(二)根据课堂学习情况,多样化设计课中促学作业

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同的,教师应当结合创新性元素,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消除学生对作业的厌烦情绪,以提高学生对课堂作业的完成兴趣,养成良好的作业完成习惯。同时,也可以通过课堂上一些问题的回答,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以提高课堂的效率。例如,在学习课文《童年的水墨画》时,教师针对课文设计课中促学作业,可以提出问题:“你觉得难懂的句子是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理解方法是什么?”这样的设计落实了单元语文要素“通过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又为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服务。同时,通过多种形式设计课堂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一类问题形式进行回答,可以促进学生进入学习的专注状态,增强信心,发展思维能力。

(三)根据学生学情,分层设计课后延学作业

不管是什么时候,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后作业设计都应该做到分层设计与使用,做到心中有学生。当然,这不是说教师一定要将学生进行分类,按好、中、差给学生贴标签,而是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进行课后作业的设计与使用。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升学生对作业完成的信心,引导学生阶梯式成长。例如,学习课文《观潮》时,根据课堂的学生学情设计不同的课外作业。第一层:基础识字、抄写,这是针对基础掌握不够扎实的学生的作业;第二层:背诵性作业,针对基础掌握扎实但是对课文的熟练度还不够的学生;第三层:理解性作业,让学生完成课文的理解,然后总结其中表达的含义。这样分层次设计作业,并没有给学生以明显的好、中、差的分层,没有给学生贴上层次化的标签,却在学生完成作业方面暴露了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学习好的学生自然可以轻松完成每一个层次的作业,学习程度中等的学生对于理解性层次的作业就会感到有难度,学习基础不扎实的学生也可以选择只完成第一层次的作业。这样让学生自主选择的分层作业,既满足了各个层次学生的作业需求,又没有打击其学习积极性,很受学生的欢迎。

总之,语文校本作业的设计与应用需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做出创新性改变。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依据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要求以及新教材的特点更新教育理念,因材施教地设计符合学生学习的语文课外作业。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校本作业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作业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的目标。

猜你喜欢

校本课文作业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