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父亲培训班创建构想
——基于家庭教育中父亲教育角色缺失的现状研究

2021-12-05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杨金莲

亚太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子女家庭孩子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杨金莲

在一次针对家庭教育的当前状态的分析调查中,有400所中学和小学的学生家长的取样文本资料的数据表明:在家庭进行教育应有所分工,丈夫和妻子一起担负的份额占比不到40%,母亲依旧扮演主要角色,而却有将近50%的父亲缺席。父亲在子女尤其是幼年时期子女成长中的缺席,从长远角度来看对子女的发展具有极大的负面作用,同时在相当大的层面上增加了母亲的责任,促使基于家庭为单位的问题的滋生。父亲在此过程中必须担任怎样的责任呢?父亲的缺位会对子女的成长历程发生怎样的作用呢?怎样能使父亲这个角色产生更多的影响呢?这些都是本文探究的主要方面。

一、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现状

(一)父亲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子女

因为既有关于教育的理念和工作方面产生的压力作用,许多父亲知晓必须提高对于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应当加强重视对于子女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然而,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男性在外面赚钱,女性照顾家庭”的作用影响,大众普遍认同对于子女的教育方面应当隶属于女性管辖范畴,男性每天都忙于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照料子女,因此子女的教育主要归妈妈负责。男性经常用忙、事情多无法顾及作为理由,对于子女的教育不闻不问,认为妻子做这些事情是天经地义的来推脱责任。这属于大众普遍接受的说法,而且可谓老一辈养育子女观念的延伸,造成我国父亲的角色一直致力于工作来赚钱供家庭开销,而疏于对于子女教育的照料,更缺乏如何教育子女的技巧。

在对3 岁到6 岁的孩子的家庭领域教育问题里,父亲加入其中和父亲加入提升阅读能力的当前状态等领域的研究不难发现,父亲加入家庭领域的教育问题的当前状态和既有的问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所研究的家庭当中,过半数的父亲对加入家庭领域的教育问题的认知都相对正确,并且能够完全了解自己在此过程中应当担任的职责。针对父亲加入教育过程的内涵和方式方法,研究成果表明,不直接支持才是占主要地位的方法手段,也就是说相当多的父亲并没有直接加入教育子女的大军当中,他们主要是负责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

受传统观念影响,男性在很多领域都占据着主要的领导地位。曾经有人做过一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我国在家庭领域中开展的教育多数以女性作为主要群体的可以占据一半的比例,以父亲为中心的只占据1/5,以父亲和母亲一起分担的占比接近1/3。很多家庭中父亲对于子女的教育问题几乎都不怎么过问,很多父母表示,目前也是这样,很多时候家长会一度变成了妈妈之间的聚会,几乎看不到父亲的身影。但是,却几乎没有人站出来质疑这种情况不符合情理的地方和存在的缺憾。实验结果表明,父亲的参与感明显较弱,有很多父亲将自己置身于子女的教育之外。

(二)父亲与子女在沟通方面存在障碍

父亲是严厉的,母亲是慈祥的,这一传统认知造成了父亲经常站在较高的高度来教育子女。以这种认知为指导,父亲在教育过程当中经常无视子女的进步发展而常常以训诫为主,无意识地摧毁了子女的自尊心,严重的足以对子女的人格进行贬低。作为全新的一代人,子女都会渴求自己的父母可以给予平等的对待,因此导致了父亲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很容易滋生问题,造成其关系渐行渐远、相互对立、气氛紧张,甚至到了扭曲的地步。即使全国的父亲都比较关注和子女在情感领域的沟通,可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父亲的加入模式存在很大的不同。

二、影响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因素

(一)父亲的经济收入

整个家庭的经济收入或者是父亲的经济收入是直观影响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能左右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原因则较多。已有相关的研究表明,家庭的经济收入或者说父亲的经济收入是能直观影响父亲是否参与到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经济收入过高或者过低都能够影响家庭教育之父亲的参与程度。父亲的平时生活与他相关职业的压力在如今的社会大背景之下,导致了父亲的家庭角色结构变得倾斜,这是很多家庭中父亲教育为之缺失的重要原因。由于当今社会职业竞争的愈发加剧,父亲的各项压力也变得越来越重,他们的各种应酬越来越频繁。最明显的是在农村地区,父亲都是家庭的顶梁柱,他们几乎是整个家庭经济收入来源的所有,忙于创造收入,而缺少参与家庭活动,导致了父亲在他们的子女教育方面出现了大量的缺席。

(二)孩子的性别与家中排序

孩子的性别对其父亲参加到家庭教育中的程度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是,比较明显的是,独生子女家庭和不是独生子女的家庭,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程度有着十分大的差别,父亲往往会对家庭中的第一个孩子关注度比较高。比较明显的是语言上的交流和与孩子互动的频率。在不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家庭中孩子的年龄间隔越小,父亲便感觉压力更大、更焦虑。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比如孩子的妈妈以及祖辈们对父亲参加家庭教育的态度也会影响父亲对幼儿家庭教育的参与程度,祖辈们的时时介入可能会影响父亲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三)父亲的受教育程度与职业

孩子父亲从事的职业和其受教育的程度,对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形式都有着直接的影响。父亲从事的职业以及自身受教育的程度高低会决定他们自身的社会经济地位,而父亲的社会经济地位又反过来影响他们参与幼儿家庭教育的程度。社会和经济地位比较高的父亲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一般比较多,也比较多地关注孩子的创造想象力、兴趣和爱好、积极的表现情绪等;社会和经济地位比较低的父亲,由于生活压力大,则会比较强调让自己的孩子学会如何获取别人的认可,以及学会服从和尊重别人。

三、父亲参与家庭幼儿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很多父亲都能明白自己参孩子的成长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他们对于如何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父亲,如何发挥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一关键问题仍然有着很多的困惑和不解。一些研究人员根据当前父亲参与家庭教育过程存在的实际情况以及整个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对父亲参与家庭幼儿教育的建议

父亲明白孩子的教育是父母双方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所以要改变自身对孩子的教养理念,要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然后,父亲要学会充分地发挥自身在家庭教育中的独特作用,促使孩子能获得个性化的发展。父亲进而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逐步提升自己的育儿技能,比如可以通过听一些育儿讲座、读一些关于幼儿教育的书籍、参加专业的家庭教育培训或者与其他父亲交流和学习,一起探讨提高育儿水平的方法。父亲还应该充分地利用各种育儿机会来提升自己的育儿水平,增加育儿的参与度,比如父亲可以利用孩子吃饭的前后、睡觉前的时间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也可以利用节假日带孩子一起参加一些亲子活动,等等。详细的措施如下。

第一,父亲要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孩子是望着父亲的背影长大的,他们从父亲身上观察怎样为好男人、怎样为丈夫、怎样成为好父亲,同时孩子也会经常思考怎么变得独立和英勇。其实可以说,父亲就是孩子的高大榜样,是孩子勇敢的科普教育书籍,更是孩子走向大千世界的引路人。

第二,父亲要多陪着孩子做运动。哈佛大学的相关研究发现,很多婴儿从第5 个月开始,就能明显地感受到其父亲与母亲的关爱有很大不同。当他们被父亲抱起来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惊讶于父亲的力量,因为父亲能把他举得很高,让他能够四肢得以伸展开。因此,父亲绝对是孩子最早,也是最好的体育教练。

第三,父亲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给予孩子精神关怀。一些家庭里,父亲长时间不能与自己的孩子一起生活,也没有办法与孩子做到时常的相处和交流。因此,父亲可以使用如下方法对孩子表示关爱:首先是特别关注法,也就是说在一些比较重要的时刻,如孩子过生日、节假日,学校的大型考试、班级的亲子活动、各类评比和一些关系孩子的特别事件中,父亲要给予自己孩子特别的关注和及时的肯定;其次是服务于细节,就是在孩子的生活小事上,比如在孩子自己叠被子、修剪指甲、梳理头发、整理自己房间等这些日常生活细节上关心指导孩子,帮助和夸奖孩子。最后是心灵抚慰法,就是在自己孩子犯了小错误遭受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及时地给予孩子安慰。如果不在孩子身边,可以采取拨打电话、发微信、视频通话等多种形式进行沟通交流。

(二)对孩子家庭教育的建议

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以及父亲能够有效参与家庭幼儿教育的前提条件。一个家庭可以看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是由许多的子系统(如夫妻间、亲子间、同胞间的子系统等)构成。这些不同的个体在这些子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也会受到其他身边个体的影响,所以父亲能参加到家庭教育是离不开整个家庭支持的,特别是来自母亲的支持。国外有一项研究是将夫妻婚姻的满意程度作为父亲参加家庭教育程度的一个衡量指标。经调查发现,父母双方应该建立一个良好和谐的夫妻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母亲一方应该与父亲一起在教育理念上保持观点统一,支持自己的丈夫并监督其参加到家庭教育中来。当然,剩余的家庭成员,比如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应该支持孩子的父亲积极地参与到家庭教育中,不能剥夺孩子父亲参加家庭教育的职责。所有家庭成员之间会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所有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努力并达成孩子教养方法和教育理念上的高度统一,为孩子的健康茁壮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四、给社会以及国家的建议

(一)从国家制度方面保证孩子父亲积极参与幼儿家庭教育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从立法层面保证了孩子父亲参与幼儿家庭教育,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显示,全世界共有70个国家为父亲提供了带薪陪产假期。其中,德国比较慷慨,给初为父母的员工放长达14 个月的带薪产假;瑞典父亲合法享有3 个月专属的带薪陪产假,在公共场合一边喝咖啡一边看护婴幼儿的“拿铁奶爸”已随处可见;法国父亲产假是在2002 年由塞格林·罗雅尔(Ségolène Royal)提议创建的,孩子出生时,父亲可以连续放假11 天(如果是双胞胎或者多胞胎可以休息18 天);等等。在我国父亲普遍只有两周陪产假,与其他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社会认为男性应该享有(更长)陪产假的呼声越来越高涨,但是许多公司对此并不配合。我国关于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一系列要求仍然不够明确,所以希望我们国家能够进一步修正和完善家庭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制定一系列相应的制度政策,对父亲给予具体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提高父亲参与家庭幼儿教育的能力。

(二)充分发挥居民社区、社会媒体等社会力量的功能,促进父亲参与幼儿家庭教育

居民社区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各种亲子娱乐活动,促进父亲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程度。居民社区的工作人员可以和父亲不怎么参与家庭教育的家庭进行帮扶对接,可以为这些家庭提供专业的育儿知识指导。我们还应该充分发挥各种社会媒体的舆论导向功能,为父亲提供各方面的帮助,引导父亲积极参与到幼儿的家庭教育中来。

父亲能够参与到家庭教育中来,对少儿的生活幸福感、社会交往程度、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成就以及个人的阅读和行为影响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通过线上、线下以及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办幼儿父亲培训班,逐步加强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意识,提升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能力,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父亲能够以间接或者直接的方式多多参与幼儿的家庭教育。这样方能培养出更多具有优良的社会适应能力、积极向上、充满家庭幸福感的孩子。

猜你喜欢

子女家庭孩子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家庭“煮”夫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