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锔艺非遗价值探讨
2021-12-05耿志宏
耿志宏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积淀着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其中锔补工艺简称锔艺,是中国古老而独特的民间手工艺,融合了多种传统工艺,在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中,将“天人合一”“尚和合”“器以载道”等中华传统思想和设计智慧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探索,形成了“锔合之道”,呈现出不同时期的艺术与技艺特点,具有重要的非遗研究价值。随着社会变迁,其传承成了问题,一度濒临失传。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使这一古老的民间传统手工艺焕发生机。2014 年,其中的锔瓷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古陶瓷修复技艺之一,但其发展还面临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前期大量调查研究,针对锔艺的工艺留存、文物修复、文化创意、传承乡土文化、弘扬中国工匠文化等非遗价值进行探讨,希望以此抛砖引玉,引发各界对锔艺的重视与深入研究,以推动中国传统工艺的非遗保护与创新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1.锔艺集合多种传统工艺具有工艺留存价值
锔是指用锔子补接器物。锔子是一种两端弯曲的钉子,用以补接有裂缝的器物。[1]《玉篇》释锔为“以铁缚物”。[2]广义的锔艺包括锔补技艺和锔补艺术,是指通过设计制作各种锔子补接修复破裂器物的工艺或技艺,是一种“设计的再设计”艺术,兼具艺术与实用价值。根据锔补器物的材质不同分为:锔陶、锔瓷、锔玉、锔竹、锔骨、锔木等,其中锔陶瓷最为普遍,与人们生活最为密切。根据锔补器物的用途不同,分为:锔盆、锔碗、锔大缸、锔锅等。狭义的锔艺是指锔瓷技艺,即将破碎的陶瓷器物,用锻打的铜铁等锔钉,修补起来再利用的一种民间技艺。
本研究是指广义的锔艺。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锔艺皆集合了中国多种传统工艺技术,譬如金属锻造工艺、镶嵌工艺、花钉制作技术、钻孔技艺、拉杆锯等制作技术等。其工艺流程并不复杂却十分讲究。主要工艺包括:审视器物-对位成器-钉位设计-锔孔钻眼-锔钉镶嵌-抹膏灌缝-观察检验等环节。第一步:审视器物,就是锔艺匠人对破裂的器物,尤其是破损成碎片的陶瓷器物的创意思考。如何复原器物原形,修复如初,使其更具艺术感且弥补破损的缺陷,需要锔艺匠人巧妙构思,或设计草图,或胸有成竹。第二步:对位成器,就是将器物碎片摆好顺序,按照器形原样对合碎碴复原器形,也就是俗话说的“找碴”环节。期间需要采用绳丝捆扎方式固定器物形状。第三步:钉位设计,要在裂纹或破损处镶嵌锔钉。选什么花式的锔钉,在什么位置打孔都很重要,不仅关系美观,还要考虑受力,用最少的锔钉达到最牢固的锔合效果。这些需要经验积累和研究思考,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在正确的位置做好打孔钻眼的记号,设计好用什么形式和材质的锔钉。第四步:锔孔钻眼,在器物记号处打孔钻眼。锔眼的位置、大小、形状、深浅,都是要为后面的锔钉镶嵌作好准备。“深而不透”的“浅坑法”就是宋代的锔陶瓷绝活,也是工艺难点和重要环节。由于玉和瓷等器物的硬度很高,打孔钻眼就需要用锔艺独一无二的“金刚钻”。锔瓷匠人先将坚硬的金刚钻固定在用竹竿和细线制成的锔弓上来回拉动,以便在记号处锔孔。在调查中发现,传统中式锔艺中也有锔钉穿透的工艺,比如为了牢固耐用的锔铁锅裂缝,则是用两边钻透孔,锔身垫在砧子上,将锔子爪用锤子敲平的锔法。第五步,锔钉镶嵌,锔补不仅只是修复裂缝,关键需要美观且能掩饰瑕疵,所以,锔钉选用和制作工艺就要讲究。有造型简单、坚固耐用的铁质两脚锔钉,通常用于民间日用的陶制大缸、木器等,也称为“行活”“粗活”。还有用民间绝活锻造工艺制作的各种花锔钉,工艺精致,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譬如雕花钉、镂空钉、镶钻钉、豆钉、米钉、砂钉、花钉等。从材料上看还有金钉、银钉、铜钉等。花钉有祥云钉、梅花钉等较为常用,而且花钉的选用取决于器物的格调及其表面的图案,是在前人器物设计基础上的再设计,形成和谐的美感,是艺术的再造与提升。此类工艺常用于珍贵的文物修复,收藏的瓷器、玉器上等,如紫砂壶、瓷茶盏、玉佩等,也称为“细活”“秀活”。第六步:抹膏灌缝,对陶瓷锔器会用石灰膏抹平钉孔的缝隙,进一步加固和补漏缺损处。第七步:观察检验。传统的锔艺匠人秉承诚信负责的职业态度,每一件锔品完成后都要经过使用观察和检验合格后才能交付使用。如文献记载有走街串巷的锔匠,做活完成后会主动用锔好的碗向雇主讨水喝,以示修复完好,在与雇主聊天的过程中,检验锔器“滴水不漏”,不仅增加了与雇主的感情交流,更是对自己作品的最好验证,雇主自然会满意地交付修复的费用。同时,锔匠用“锔瓷无痕”的精湛技艺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与尊重。
融合了多种传统工艺的锔艺,将富有艺术价值或个人情感的破损器物复原,使器物获得重生甚至艺术的升华,无论是被应用在上至宫廷国宝的玉器、瓷器修复,还是下到民间日用陶瓷修复,都具有工艺留存的非遗价值。
2.锔艺的复原再生功能具有文物修复价值
中国于2004 年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锔艺中的锔瓷技艺,2014 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古陶瓷修复技艺中。公众对于锔艺的认识大部分是从近年的《国家宝藏》《鉴宝》《我在故宫修文物》《上新了故宫》等文化节目开始的。其实锔艺历史悠久,中国尚玉的传统又是瓷器的故乡,成为锔艺的发源地便不足为奇。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锔艺根据地域在国际形成了中国、日本、欧洲三大策源地。国内形成河南、山东、河北三大流派,其中,山东、河南等地的锔艺匠人尤为出名。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科技考古的新发现,有大量亟待修复的文物。譬如“南海一号”南宋时期的古船,出水的生活物品中有大量是易损的瓷器亟待修复,锔艺就是其中的一种选择。钜艺有重要现实价值和文物修复价值。
根据考古资料,渤海国时期(698 年—926 年)的两块玉璧出土于吉林杨屯遗址,明显采用了锔补工艺,玉璧断裂的两侧有锔孔,并用银钉和铆钉修复连接裂缝,而且是单面不透的钻孔技术,是中国传统锔玉工艺的实物标本。到了清代,随着文物收藏业的兴盛,对锔补工艺的艺术性要求越来越高,兴起了“锔活秀”,由技术上升到艺术。清朝《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记载了宫廷陶瓷修复修缮的十种工艺,其中包括镶扣、金补、锔补、随色等。精湛的锔补工艺技术成为宫廷贵族享用的专属,锔艺成为被人欣赏的高级工艺。据传当时北平琉璃厂的状元锔匠就是山东人,现为国家级锔瓷技艺传承人的王振海也是山东青岛人。王家五代都是锔瓷工匠,练就了一身锔瓷绝活。
瓷器在古代被视为珍贵器物,源于中国的锔艺随着古“丝绸之路”流传到海外,对国外锔艺产生了影响,包括对文物修复工艺的影响。意大利利玛窦《中国见闻札记》中,对中国明代锔艺的描述是“用铜丝焊起来”,实际是用锔钉连接。由于理解和语言差异,造成国外流传的锔艺与中国锔艺的不同。日本也出土过一些锔瓷实物,如江户时代伊藤东涯在《蚂蟥绊茶瓯记》中记载了中国南宋的一只龙泉窑茶盏传到日本,用锔钉修复的传说。茶盏表面因锔钉形成如蚂蟥状而得名蚂蟥绊,这为后世日本的金缮艺术起源推断找到了依据。
3.锔艺的“锔合之道”承载着乡土文化与情感记忆
“器以载道”是中华传统的造物观,体现了人与自然、社会、人造物之间的关系。锔艺在漫长曲折的历史演变中,匠人们在实践与思考中探索了“锔合之道”,便是将“天人合一”“尚和合”“器以载道”等中华传统思想践行在日常生活中,不但满足农耕文化的生活所需,美化了生活,还在创作中烙下情感记忆和乡土文化符号。
锔艺在中国分布地域广泛。黄河流域自古就是经济和贸易发达地区,自然也是陶瓷使用和贸易集中的区域。因为历代古都大多集中在此,所以是大量宝贵文物集中发掘的地区,也是当时经济、科技、文化、艺术较发达的地区。锔艺开始是围绕人们的日常生活器物产生的,修缮复原这些器物,不仅沿袭了勤俭自律、节制自修的生活传统,而且留存了历史记忆、乡土风俗、情感印迹。“锔合之道”和“器以传情”是当时中国民间风俗、生活态度的真实反映。
通过采访国家级锔瓷技艺传承人王振海先生,得知他曾受顾客委托,修复过一把见证爱情、断了盖钮的茶壶,通过用一对蛙形锔钉锔合,赋予了茶壶新的生命,留存了美好的情感记忆。选用蛙是受黄河流域古老的蛙图腾启发。据说蛙与女娲和繁衍后代有关,当然也有儿孙满堂,生活幸福的吉祥寓意。黄河流域出土的半坡、庙底沟等彩陶上曾有蛙纹,譬如1972 年在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半坡期彩陶盆上就有鱼蛙纹,包括中原地区在仰韶文化时期也存在对蛙图腾的崇拜。
王振海成长在锔艺世家,掌握了家传的24 样72 种136 道锔艺独门绝技。近年他尝试用五个朝代的六片碎瓷片,成功锔合成一个“七合盏”,受到收藏界关注。此盏是用瓷器器形、色彩、碴口皆不相同的碎瓷片完成,而且分别来自从宋代到清代的越窑、景德镇龙窑、青花瓷、龙泉瓷片、“南海一号”瓷片,居然能锔合得“滴水不漏”,浑然一体。不仅展示了高超的中国锔艺,还留存了不同朝代瓷片的曲折动人的故事。当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对其专题报道时,他说:“锔艺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经过千锤百炼凝聚的艺术精华,用来消除破碎、抚平裂纹、缝补伤感、修复懊悔、缝补断代、修复遗憾。”。朴实的话语透露出他对锔艺的深刻认识和情感。从“七合盏”可以看出锔匠深谙“锔合之道”,在实践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受“尚和合”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器以载道”,锔艺器物作为地域文化和情感体验的鲜活载体,从时间和空间、社会等多维度,反映出不同时代民间传统工艺承载的文化思想、科技状况、生态环境、人文情感等,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记忆表征,是社会历史的“活化石”,也是乡土文化和情感记忆的实物符号,具有重要非遗价值。
山东平度的戴氏锔艺与王氏家族的锔艺不同,戴氏锔匠是面向乡亲市民、走街串巷的“锢炉匠”。其第四代传人戴德寿,从1985 年开始,从前辈做过锔活的村庄收藏戴氏前三代传人的锔补作品380 多件,主要有:大缸、大瓮、盆、碗、盘、帽筒、嫁妆瓶、玻璃器、玉器、木器、锔匠挑担、坨钻、金刚钻、营业执照等,共收藏散落在民间的锔补遗存两千多件,并在平度创办锔艺博物馆。课题组在采访戴德寿时,他说之所以收藏锔活作品,是因为作品中不仅凝聚着先人的智慧与汗水,还承载着家族传统与文化。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收藏创办锔艺博物馆,一方面是为了一种家族情感,留下民俗记忆;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博物馆向久在海外回乡探亲的老乡传播锔艺文化,也是对戴氏后辈家风家训的实物教材。
4.锔艺是“设计的再设计”具有文化创新价值
锔艺是伴随人类的造物活动产生的,具体年代尚无定论,从人造器物产生就会有破损,便形成了修缮的动因,所以,锔艺从诞生之时就是一种为了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再设计艺术。从出土文物可以看出,金属匠人将以往修补玉器的技术应用到瓷器上,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文献显示,锔法曾用在古代造船、造桥等领域,木作中扒钉也称扒锔,还用于玉器修补。大家公认的锔瓷技艺出现在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北宋汴京(今河南开封)繁荣的城市面貌,其中就有锔匠做活的情景。
锔艺早期在民间属于修复破损日用器物的实用技术,伴随科技、经济、文化的发展,宫廷、贵族对名贵瓷器锔补的审美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清乾隆古玩业兴起“锔活秀”,锔补技艺由“技”上升到“艺”,变成兼具实用和观赏价值的艺术品,受到推崇。进入工业化时代,新生代匠人采用新工具、新设计、新元素,锔补陶瓷玉器演变成一种艺术再创作,一种新的艺术设计与表达形式,一种由传统蜕变的新潮流。科学、技术与艺术在由“技”到“艺”的演变中不断融合,深具艺术审美和实用价值。在数字化时代,全球一体化的今天,黄河流域的锔艺数字化保护与工艺升级更具有文化创新价值。
对锔艺的认识与创新发展,应放在时代、民族等环境下深入思考。一直致力于民艺研究的潘鲁生教授,在2013 年“两会”提出《关于加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提案》,就乡村文化建设主体、传统文化资源存续与再生问题以及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等具体方案提出建议,以文化为关键,从根本上把握乡村发展的文化动力。[3]
作为以手工艺为主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设计的再设计”特性,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通过创新设计,以活态的形式传承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需要,还是一种特殊的中华文化符号、文化元素,在文化创意产业升级中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黄河流域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锔艺的创新设计提供资源,打开思路。另外,用好非遗官方平台和微信公众号,以及“快手”“抖音”等新媒体平台,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微视频、网络文化节目等形式,以吸引受众,传承和传播锔艺非遗。
5.锔艺蕴含中华传统思想体现中国工匠文化
中国工匠公认的祖师爷是山东的鲁班,后世锔匠的开山鼻祖为唐代“胡钉铰”,传说是唐代诗人胡令能。但经尹占华考证,唐代范摅撰《云溪友议》与《茶谱》所载胡钉铰之诗实为无名氏的作品,胡钉铰其人纯为虚构。[4]从考古资料和本课题组收藏的实物可以看出,中国锔艺集合了多种传统工艺技术,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思想与智慧,是中华工匠文化的重要体现。早在新石器时代钉头钻杆工具就已经被用于钻孔了,推测是学习古人钻木取火的弓形钻技术而来。钻孔技术自古以来就是玉器制作的重要核心技术,古人设计“金刚钻”,用以突破玉与瓷的硬与脆难题,民间流传的“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就是工匠文化的体现。
致力于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建设的邹其昌教授认为,工匠是历史真正的创造者。“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离不开传承人,正因他们受到中华文化的滋养,传承了中国工匠文化,才会有今天辉煌的传统工艺留给后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李立新教授认为:黄河文化从空间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包括黄河流经的九省区,广义的黄河文化还应包括北京、天津两市以及安徽、江苏两省。[5]黄河流域的锔艺非遗受悠久的齐鲁文化、中原文化、关中文化等影响,以其锔艺典型的金刚钻工具、著名的传承人和经典的行规,是中华工匠文化的载体。但我们看到家族口口相传的传统锔艺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的困境,需要调整思路,改变保守的传承教育方式,调动全社会力量,继续发扬工匠精神,通过吸引和引导年轻人系统研究和学习中国设计理论,为设计实践提供指导,促进锔艺设计活动科学、有序开展,提高锔艺的艺术与文化价值。
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锔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应用研究”(编号:20CWYJ10)阶段性成果。
注释:
[1]陆费逵:《辞海》,上海:上海辞海书出版社,1979 年,第3935 页。
[2]顾野王:《大广益会玉篇》,吕浩校点,北京:中华书局,2019 年。
[3]潘鲁生:《美在乡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20 年。
[4]尹占华:《胡钉铰考》,《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 年第1 期。
[5]李立新:《深刻理解黄河文化的内涵与特征》,《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 年9 月21 日,第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