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王希孟绘制《千里江山图》成功因素

2021-12-05范志刚

艺术品鉴 2021年24期
关键词:王希孟徽宗蔡京

范志刚

一、选题意义

当我们谈起宋代绘画时,都会想起一位传奇人物,少年天才王希孟以及他的代表作品《千里江山图》,这幅作品绢本设色,纵为51.5 厘米,横为1191.5 厘米,是宋代最长的山水画卷。

作品全卷都无作者名款,而从画史的记载上,我们对于天才少年王希孟的认识,首先是来自于时任尚书左丞相右仆射蔡京在《千里江山图》卷尾的跋文:“政和三年,闰四月八日赐。希孟年十八,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年,乃以此画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1从这段跋文中我们可以得知,这幅作品是由“希孟”而做,但在当时对于姓氏还并无记载,直到在清代时,我们才从宋牧仲的一首论画绝句中知道了王希孟,诗文写道:“宣和供奉王希孟,天子亲传笔法精。进得一图身便死,空教肠段太师京。”2这便是对这位天才少年几乎全部的记载,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不禁让人充满了探究的欲望:这位十七八岁的少年,是如何绘制出了这幅绝世之作《千里江山图》又是凭借怎样的机遇使其脱颖而出?

二、研究现状

当前有很多学者是对于《千里江山图》的探究,大多数人都是针对这幅作品来进行深度的探析,而很少有人会来探究王希孟作者本人,其原因:一方面是历史上所留下来让我们窥探的信息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因为王希孟英年早逝,天妒英才,只能从古人所留下的话语当中探究到一些信息。余辉的《细究王希孟及其<千里江山图>》就是深究了王希孟与《千里江山图》的关系,从各种细节上来分析这幅作品。刘学惟的《北宋画院与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是从画面构图以及技法上来推敲绘画的风格。韩刚的《也谈<千里江山图>主题》将该画绘制水平、题名、画中建筑等方面细究考察,并认为这是一幅借鉴前人与时人的学生习作。

三、个人能力

(一)画学经历

我们从蔡京所题跋文中可以得出,王希孟当时是在画学学习,后来在文书库当吏员,最后得到宋徽宗的赐教,绘制成了《千里江山图》,最终再无作品,从此销声匿迹。画学是在蔡京提出“崇宁兴学”的倡导下兴办起来,并得到了宋徽宗的支持,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出现的皇家美术学院,不过只存在了23 年(公元1104年-1127 年)。宋徽宗在艺术上绝对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造诣极高,并且,在管理艺术上具有一定的远见,注重培养全能型艺术人才。当时能够进入到画学学习的学生都是人中翘楚,王希孟就是当中的一位,可见其有很强的绘画功底。画学是读书学画的最佳地方,学生可以完全投身于学习当中,不受外界的纷扰,在画学学习的这段时间,也给王希孟后期创作《千里江山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皇天不负有心人

王希孟在画学结业以后,接下来便是要考试进入翰林图画院,可按翰林图画院“今待招三人,艺学六人,祗候四人,学生四十人为额”3,王希孟恐怕当时没能够顺利通过考试,所以,被“召入禁中文书库”成为一名小吏员。文书库是一个远离禁中的中央资料档案馆,几乎与禁中很难取得联系,但从蔡京的跋文当中可以得出“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由此可见,此时王希孟虽在文书库,却一直在绘画,并且,多次向宋徽宗献画,虽让徽宗刚开始不太满意,但念其勤奋刻苦、坚持不懈,宋徽宗被他的坚持所感动,认为王希孟“孺子可教”并且尚有慧根,决定亲自指点,因此,后来才创作出了绝世之作《千里江山图》。

四、“贵人”扶持

(1)蔡京提拔。王希孟能够得到宋徽宗的青睐,不是没有原因的,在这里就必须提到一个王希孟一路走来提携他的“贵人”,此人极有可能就是蔡京了。正是因为蔡京一直在背后帮助着他,他才有机会创作出这幅十大创世名作《千里江山图》。当时一个远离禁中,身处文书库的一个十几岁小吏员,根本是没有办法接触到远在皇宫的宋徽宗,更别说是向其多次呈现自己的画作,在初献其作品时并未入徽宗法眼,但徽宗还能够耐心赐教,这其中必然是有人多次疏通,此人非常有可能就是蔡京。

(2)两人之间“微妙关系”。这些推断也并不是空穴来风,我们从蔡京的跋文以及他的仕途当中就有迹可寻。从跋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蔡京称其为“希孟”,可以看出蔡京为长辈,并且,这幅作品是徽宗当面赐给蔡京的,在肯定王希孟的同时也是从侧面肯定了蔡京的举荐。在余晖老师《细究王希孟及其(千里江山图)》这篇文章中,还把王希孟的人生轨迹和蔡京的仕途起伏做了一定的对比,还真的是有一些蛛丝马迹可寻。比如公元1107 年,原本被贬黜的蔡京又重新获得了宋徽宗的信任,继续青云直上,而在这时,差不多正好是王希孟进入到画学的时间。蔡京本身的艺术修养就极高,不排除他早就发现了一些像王希孟这样的少年天才,收进画学慢慢培养以未来有机会取悦君心。公元1109 年,蔡京又给贬为太子少保,被发配到杭州过退休生活了。这个时间点,差不多就是王希孟画学结业的时间点,他如此高的天赋却没有进入到受徽宗备受重视的翰林图画院,而是被安排到了远离禁中的文书库,很难不让人猜测他是否是受到了蔡京的牵连,或是因为当时正处杭州的蔡京也爱莫能助,这里面的关系就不言而喻了。公元1112 年,徽宗召回蔡京回京担任宰相,封其为鲁国公,蔡京因此也进入到了人生最得意的时期,而恰恰这个时间点也正好是王希孟向徽宗进献画作,并且得到徽宗亲授画技的时刻,也是王希孟完成《千里江山图》的时间,所以,这其中的关系就不言而喻了。当然这也只是揣测了,因为对于王希孟的记载真是少之又少,我们只能从相关人员当中来探寻这位神秘的少年。

五、徽宗赏识

(一)徽宗支持

要说王希孟的成功离不开蔡京这位“贵人”,那他的成功更是离不开宋徽宗的帮助了。宋徽宗本身就是一位艺术造诣极高的皇帝,是众多历代皇帝当中少有的艺术家。在他的倡导下,艺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他所创建的画院更是招揽了众多绘画人才,求贤若渴,也正是因为如此,王希孟经过蔡京的帮助,得此被徽宗亲授技法的机会,才能绘出《千里江山图》。

(二)社会风气

宋朝是一个注重神童的时代,从太宗时起就设立了童子科,盛行培养童子学习,以求适应世代文治的发展。“凡童子十五岁以下,能通经、作诗赋、州升诸朝,而天子亲试之”,4而宋徽宗对于绘画神童那更是褒奖有加,《画继》中便有记载,徽宗建成龙德宫,命画院待招画壁画,来此作画者均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高手,壁画完工后,徽宗幸临龙德宫,对他们的画艺无一认可,“独顾壶中殿前柱廊拱眼斜枝月季花,问画者为谁。实少年新进。上喜,赐绯,褒锡甚宠,皆莫测其故”。徽宗认为:“月季鲜有能画者,盖四时朝暮,花蕊叶皆不同,此作春时日中者,无毫发差,故厚赏之。”5这位画月季少年画出了徽宗所要求的月季特征,因此,便得到了厚赏,徽宗对于这种绘画才子有着钟爱,王希孟也恰好是徽宗喜欢的那种天才少年,所以,王希孟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和当时注重神童的风气也有很大的关系。

(三)财力支持

徽宗对于王希孟的支持还不止于此,在当时那个时代,想要绘制一幅长达约为12 米,宽为50 多厘米的长卷,在中国古代山水画中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尺寸,放到现如今也是很难绘制的巨作,经过鉴定这幅作品还是在宫绢上绘制而成,纺织品在宋代属于是高税商品,价格已经非常昂贵,而宫绢的价值更高,当时在文书库当吏员的王希孟肯定是支付不起的,所以,推测应该是宋徽宗在背后财力上支持着王希孟,因为,这幅宫绢也出现在同时期其他几幅名画里面,比如,徽宗自己的《瑞鹤图》采用的也是这种宫绢。在绘制这幅“青绿山水”时还需要很多的矿物质颜料,这些原料用的都是上品,并不好找寻,平民百姓是很难用到这些绘画材料,绘制这幅“青绿山水”需要很多矿物质颜料,想必也是徽宗在为其慷慨解囊,提供便利。再有就是这么长一幅长卷肯定也需要一定的场地来供其绘制作品,有徽宗的帮助这些问题也必定会迎刃而解。

六、结论

当然,以上都是揣测罢了,但是,从王希孟、蔡京、宋徽宗三人的微妙关系当中,不免能够收集到一些蛛丝马迹,来以此支撑论证的观点,当时绘画此图时王希孟还只是一位十七八岁的少年,他的成功不仅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同时,也离不开机遇和高人的提拔,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就推断出了王希孟成功的缘由。

注释

1 叔华.《<千里江山图>简介》,《美术》1977年第3期,页43。

2 刘学惟.北宋画院与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文艺争鸣2010年24期。

3 前揭《宋会要辑稿·职官》卷三六,页4069。

4 前揭《宋史》卷一五六《选举志二》。

5 前揭《画继》卷一〇,页75。

猜你喜欢

王希孟徽宗蔡京
两者须得兼
高考状元vs高分低能
千里江山图
金马传说
从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看青绿山水画的色彩装饰审美
实话
徽宗父子的唱和词
千里江山图
北宋官瓷的传承和影响
蔡京忏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