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背景下基于专业交融的毕业设计团队建设

2021-12-05王春霞吕景春

纺织报告 2021年11期
关键词:染整毕业设计双一流

季 萍,王春霞,柏 昕,吕景春

(盐城工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服装及面料设计团队”是2021年“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双一流背景下基于“纺织→染→服装”专业交融的纺织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的一个部分,本团队通力合作,顺利完成了“酷似棉/棉交织中性风服装的‘纺织→染整·服装’一体化工艺设计”。

1 团队设计的选题背景

1.1 团队建设是专业交融教改的一个组成部分

纺织产业链上下游关联度较大,加快产业链整合、发挥产业链优势,需要有“纺织→染→服装”专业交融的纺织新工科人才作为支撑,以“纺织→染→服装”专业交融为抓手,打造具有地方院校特色的一流纺织学科和专业。2021年度申报了中国纺织联合会教学研究项目《双一流背景下基于“纺织→染→服装”专业交融的纺织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本次毕业设计团队选题“酷似棉/棉交织中性风服装的‘纺织→染整·服装’一体化工艺设计”是该研究项目的一个重要切入口。

1.2 团队建设是校企合作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近年来,为了满足盐城绿色环保纺织品、功能纺织品等地方优势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江苏悦达纺织集团等开展校企合作,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纺织产业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需要多学科多专业交融,“纺织、染整、服装”产业链相互分工且相互关联,通过校企合作,将纺织染整服装设计产品开发融入毕业设计中,形成一体化设计团队,在团队指导中,了解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行专业交融课程设置,优化新工科专业课程体系,达到培养出能适应产业升级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1]。

2 团队设计的选题依据

本次团队选题为“酷似棉/棉交织中性风服装的‘纺织→染整·服装’一体化工艺设计”。“中性风服装”所呈现出完美融合女性柔美与男性刚韧、自信、理性的风格特征,受到了众多女性的喜爱,在实现男女平等的意识形态中具有具象化的作用,也使“中性风服装”在设计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中性风服装面料的设计,采用了校企合作指导形式,根据悦达家纺集团的面料生产现状,选定酷似棉/棉交织面料,与悦达家纺有限公司、悦达棉纺有限公司合作,并与相关技术人员商讨。通过校企合作进行产品面料的定位,由于成衣需要的面料量大,纺纱和织造过程需在企业内完成,运用染整工艺,首先在染整实验室完成小样研究,其次由悦达家纺委托下游企业完成整体面料的染色。成衣在服装实验室完成,设计的可行性也是该课题的重要依据。

3 团队设计的课题分配

整个设计以服装设计为驱动向前延伸展开,在上游工序“纺纱→织造→染整”中,围绕中性风服装面料的主题进行纤维材料的选择以及纺纱工艺、织造工艺、染整工艺的研究。

3.1 服装设计子课题

“飒然而至—中性风服装之面料创意运用”将具有光泽感的酷似棉/棉交织面料作为设计语言进行抽褶、缝制、折叠等二次设计,展现出服装舒适细腻的立体效果,提升服装款式造型品质。

3.2 染整设计子课题

为了达到中性风服装面料光洁度高和防皱性好的要求,在设计中细化不同环节的染整加工流程。为了实现面料理性和沉稳的表现观感,同时赋予面料优良的光泽和手感,对棉进行上色,对酷似棉使用活性染料,采用匹染工艺,达到仿色织效果。通过酶抛光整理,使织物光泽好、毛羽少;通过防皱整理,提高织物折皱性能。

3.3 织造设计子课题

围绕“柔软、厚度扁薄且具有一定的光泽”等面料特点,底部采用本色精梳紧密纺棉纱,花部的纬纱采用酷似棉色纱,以便使用染整技术实现匹染、仿色织的效果,所用纱线纱支均为60支,纱线强力较高,毛羽较少。

3.4 纺纱设计子课题

本色棉纱原料采用色泽洁白、品级较高、成熟度适中、纤维线密度小、强力较高、纤维较长、整齐度较好和杂质疵点较少的新疆棉,同时棉纱采用紧密精梳纺纱,进而更有效地减少纱线毛羽。酷似棉纤维属于改性涤纶,本身均匀性很好、疵点很少,采用普梳纺纱技术,并进行筒子染色。

每个子题目从中性风服装对面料的要求入手进行设计,在纺纱、织造、染整完成后,对半成品进行检测,以保证后道加工的顺利进行[2]。团队毕业设计研究总体方案如图1所示。

4 团队成员的分工与合作

纺织染整服装一体化设计,跨专业学生、教师及企业导师共同组成毕业设计团队,充分展示了纤维、面料、成衣的加工工艺。

4.1 学生团队的分工与合作

要注重学生以下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团队的分工和合作。

4.1.1 具有独立完成课题的能力

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专业特长进行选题,并按照各自的研究方案,认真进行资料的查阅、现状的分析、理论的研究、设计方案的制定、各工序工艺设计及设计说明书的撰写,分别完成纺纱、织造、染整、服装等设计。

4.1.2 具备学科交叉融合的能力

每个学生要了解“酷似棉/棉交织中性风服装的‘纺织→染整·服装’一体化工艺设计”的设计理念,上下游之间要相互融会贯通,相互探讨,既要了解后道工序对产品的用途设计,又要根据前道工序提供的半成品特点进行设计,根据最终的服装特点决定面料的原料、色彩、图案、加工工艺、质量标准。

4.1.3 具备良好团队协作的能力

在团队毕业设计中,学生之间要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文献查阅及利用、进度制定、方案制定、论文撰写中都要考虑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当其他成员遇到困难时要及时帮助,学会分享和讨论,遇到问题要相互讨论[3]。

4.2 教师团队的分工与合作

本次毕业设计教师团队的分工和合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4.2.1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线上线下指导

负责人带领学生团队和教师团队一起工作,从整个进度的掌控到联系企业实习等,定期召集全体成员集中辅导,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适时进行个别辅导。由于企业指导老师工作繁忙,加上校内老师也有各自的教学任务和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为了提高指导效率,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利用微信、雨课堂、QQ屏幕共享等进行线上交流,团队中的指导教师和学生通过QQ群上传和下载相关资料和文件。

4.2.2 充分发挥跨专业优势进行专业交融指导

毕业设计团队中的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专业特长,既分工又合作,每个成员全程参与,每个老师负责各自学生的整体进度,尤其是论文文字组织上的把关,同时也要对“纺纱→织造→染整→服装”的一体化工艺要有所了解,在指导中相互探讨,相互学习,加强知识的交叉融合。

4.2.3 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进行团队合作指导

负责染整的老师要边指导边学习,在发挥自己某方面特长的同时,加强工程素养的训练。为保证设计总体质量,团队负责人应定期召开团队会议进行集中辅导,团队其他老师也应积极参加会议,参与讨论和指导;团队负责人还需经常带团队成员到企业学习,大幅度提高团队成员的工程素养。

4.2.4 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进行校企联合指导

基于以往与织造企业的合作经验,与纺纱企业开展合作。在联合指导的过程中,校内教师负责指导工艺设计说明书的撰写,定期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进度和毕业设计成果,并对阶段性问题进行解答。校外指导教师负责工艺参数的设计指导,最终将设计成果通过网络传输,让企业老师审阅。

5 结语

经过团队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毕业设计工作圆满完成,得到了学校专家组的肯定,获批盐城工学院2021年优秀毕业设计团队,同时获荐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团队。系列服装在2021服装设计秀中作为压轴登台,得到了很好的反响。

猜你喜欢

染整毕业设计双一流
《纺织染整助剂产品中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的测定》等2项纺织染整助剂行业标准发布
《纺织染整助剂产品中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的测定》等2项纺织染整助剂行业标准发布
“染整节能减排新技术”课程的教学与实践研究
高等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设计探究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毕业设计改革的思考
——以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为例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设计实施与探索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浅谈中职染整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