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毕业设计改革的思考
——以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为例
2018-11-14刘红英
刘红英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为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一所民办普通高校,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把转型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动力和目标,从办学思想、办学方式、办学形态等方面深入研究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深化改革,努力构建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毕业设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不仅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考核,更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因此毕业设计的改革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一、毕业设计现状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2018届有本、专科近700名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学生需修读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达到应修的总学分,且毕业设计合格才能毕业,不难看出毕业设计已成为学生能否顺利毕业的最后一道关。据了解,国内开设有设计专业的高校基本上亦是如此,因此把好毕业设计最后一道关至关重要。
学校近几年对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了改革,从选题、指导、作品展示、答辩等方面做了诸多尝试。以2018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作品为例,整体质量较往年有很大提高,在内容、形式上都有很大变化,专业定位和特色逐渐突显,但由于毕业设计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再加上就业压力大,使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度不够,导致毕业设计中出现设计缺乏创新、设计基础薄弱、时间投入较少、设计质量不高等问题。
毕业设计毕竟是同学们走向社会前的一次综合检验,大部分学生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非常认真,会投入大量的精力、时间和物资成本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作品,作品完成后,仅作为能否顺利毕业的一个凭证,却忽略了毕业设计真正的目的和意义。
二、毕业设计改革的必要性
毕业设计是学生完成教学计划达到培养目标的标准,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题的一次重要实践,它需要学生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一步一步按照学校要求执行。近几年网上出现了很多关于论文抄袭的新闻报道,此类问题在高校普遍存在,而且愈演愈烈。在毕业设计领域也难逃抄袭的噩梦,笔者在高校工作近十年,多次参与毕业设计的指导和评分工作,在毕业设计中也发现有学生抄袭网上的设计作品,有的甚至是原封不动地照搬。出现这一问题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1.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较弱;2.学生态度不认真,没有对毕业设计引起高度重视;3.学生忙于实习,对毕业设计的投入时间较少;4.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监督检查的力度不够;5.毕业设计的评价体系不完善,缺少系统的评价标准;6.学校对毕业设计抄袭的惩罚力度不够,学生存有侥幸心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抄袭和找人代做都违背了毕业设计的初衷。因此,毕业设计的改革意义重大,要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积极进行改革探索,尽快完成和完善相应模块的毕业设计方案和详细的实施办法,以解决当前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毕业设计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和价值。
三、毕业设计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用毕业设计质量倒逼教学改革,让课程设置更适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一个专业的毕业设计质量可以从侧面反映出该专业的定位是否准确,专业特色是否明显,人才培养的体系是否合理。改革应该先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出发,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找准专业定位和办学特色,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应用型能力和创新性能力为根本出发点,调整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使课程设置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匹配度更高。同时强化课程实践,提高学生的可操作性、可实践性,在课程设计时要多进行项目实践,引入企业或科研项目,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培养目标脱离实际的现象,让学生真正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无疑,毕业设计作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呈现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反映出改革的成效,应充分利用毕业设计这一标尺,倒逼教学改革,优化课程结构,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通过毕业设计综合检验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从2018届毕业设计作品展中明显地感觉到学生在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方面还很薄弱,出现问题的根源也是在专业基础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各专业虽有不同,但对专业基础的要求是相同的,而专业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设计的创新和表达。由于学生实践的机会少,动手能力弱,在毕业设计的具体实现中有力不从心之感,如在印刷、材料、结构、工艺等方面会出现很多偏差。因此,学校在制订2018级人才培养方案时充分考虑到这一问题,从“重基础、强能力”出发,把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原则,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注重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根本。
四、毕业设计改革的思考及对策
基于上述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毕业设计改革,要从源头上找问题,不能仅从毕业设计本身改革,要找准专业定位,突出专业特色,深化课程改革,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从全局出发,不断探索,系统推进。毕业设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选题多元化,提高学生毕业设计创作的积极性
毕业设计选题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同时也要结合专业的定位和特色,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突出多元化,不搞一刀切。
1.开展校政校企合作,引入真实的设计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选题
与政府、行业、企业开展合作,将真实的设计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选题,不仅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毕业设计的开展也会更有针对性。学生可以根据真实项目的流程和要求开展毕业设计,这样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同时,提前熟悉了企业工作的流程,积累了设计经验,亦可有效解决学生因就业压力大,没时间投入毕业设计创作的问题。
2.选题要提高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进行自主选择
在以往的选题中,虽有争取学生意见,但在内容上给予了较大限制,没有让学生根据自身喜好和现有的资源进行选择,使得学生对所定主题不了解,缺少兴趣,导致毕业设计中出现应付、抄袭等问题。允许学生自己报选题,学生在报选题时可以结合学校、企业、家庭等多方面的资源进行综合考虑,提出切实可行的毕业设计选题,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来选择毕业设计题目,把毕业设计与创业进行有机结合。
(二)建立双导师制,引入企业技术人员全程参与毕业设计指导
在毕业设计指导中推行双导师制,即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目前学校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多以校内老师为主,对学生的指导上更多地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而企业导师是由经验丰富的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担任,从实践操作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增加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力以及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与校内导师形成有机互补,解决学生的毕业设计与生产实践脱节、行业企业需求脱节等问题,帮助学生完成角色转变,让学生通过毕业设计这一重要课程,弥足自身在专业能力和技能上的不足,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把毕业设计作为走向工作岗位的一次实战练习。
(三)规范标准,制定科学的毕业设计评价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毕业设计改革势必要有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传统的毕业设计标准仅仅在毕业设计最后完成的质量和效果上进行评价,只考查了毕业设计的结果,缺乏对毕业设计过程的监督。同时在毕业设计的评分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一位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有五位老师打分,其中最高92分,最低75分,最高与最低的差距过大,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另外与老师关系好的学生的毕业设计分值比较高,带有较强的人情分。除评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毕业设计完成的任务量方面,每个专业也有很大差距,缺乏规范性。
制定科学的毕业设计评价体系是毕业设计改革的关键。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评价标准:1.用企业对项目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2.用市场转化的方式,把毕业设计作品推向市场,以销售结果为目标进行评价;3.组成专业教师、企业专家、消费者三支考核团队,分别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考核评价;4.注重毕业设计的过程考核,对每个阶段完成任务情况进行监督评价;5.根据专业特点,每个专业对毕业设计内容作统一的规范,制定每个阶段标准的任务量和具体要求,尽可能对标准进行量化。
(四)优化毕业设计监管机制,保证毕业设计有序进行
毕业设计创作时间一般都会安排在学生毕业前的一两个学期,那个时间正是学生忙于实习的时间,很多学生会外出实习,导致毕业设计不易监管,毕业设计任务量不饱和,部分学生与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疏于联系,致使毕业设计质量不能达到毕业设计的要求。鉴于此,学校应该从管理、教学、实习、就业多个方面进行整体考虑,切实解决存在的矛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与校企合作单位一起来联合培养学生,让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将实习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选题,既解决了学生的实习问题,又可以较好地完成毕业设计;2.将毕业设计过程任务纳入毕业设计总成绩,对实习学生进行过程性重点监控,要求学生定期完成毕业设计阶段性任务量,指导教师定期检查,做好过程评价与指导;3.将毕业设计创作与实习时间错开,安排在实习之前或之后进行,保证毕业设计过程能被有效监控;4.学校安排指导教师深入实习单位,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和毕业设计情况;5.学校实行宽进严出,严格把关毕业设计质量;6.将毕业设计指导作为指导教师考核评价条件,通过毕业设计指导来考核教师的责任意识和业务能力;7.延长毕业设计时间,改成一学年,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完成毕业设计创作;8.制定严格的评价标准,加大惩处力度,对找人代做和抄袭的毕业设计采取一票否决制,直接取消其毕业资格。
(五)推进毕业设计市场转化,用市场检验毕业设计成果
高校是一个庞大的人才库,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毕业生毕业,毕业设计的作品产出量也相当惊人,大部分作品都沉睡于象牙塔内,没有真正地将设计作品转化为产品。以产品设计专业为例,在对绵阳6所开设了与产品设计相关专业的高校调查中发现,这一问题普遍存在,其主要原因有:1.学生的市场观念比较淡薄,设计缺乏创新;2.毕业设计选题缺乏市场针对性,不考虑市场需求,多以容易毕业为主;3.毕业设计作品概念性较强,很难转化为实际产品投放市场;4.设计的作品没有考虑用户需求,对消费者的态度、需求和动机分析不够;5.设计作品结构不合理,功能性较弱,对材料的选择和应用考虑不充分;6.与市场接触较少,对市场的可行性分析不够;7.没有到企业实习的经验;8.没有与企业沟通合作的渠道;9.学校不重视学生毕业设计作品的市场转化。
将毕业设计进行市场转化有一定的难度,但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毕业设计市场化是一种趋势,也是让学生接触市场的有效尝试。
(六)搭建推广平台,让毕业设计作品走出深闺
以展览的形式向外界传播毕业设计作品,汇报人才培养的成果,俨然成为了高校毕业季的一个传统。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毕业设计作品的传播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通过网络让更多人观看到毕业设计作品,为作品的宣传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毕业设计作品不仅需要信息网络的传播,还需要搭建更多的推广平台,让毕业设计作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如:举办“我最喜爱”的毕业设计作品评选活动;组织学生将毕业设计作品参加国内外举办的设计大赛;在毕业设计展览期间,举办“双选会”,为企业和学生之间搭建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给企业一个更直观的展示;将毕业设计作品在人流量比较集中的卖场进行展示,既可以售卖,也可以了解消费者对毕业设计作品的反馈信息。
五、结语
培养应用型人才,上好毕业设计最后一课至关重要,而毕业设计改革不能一蹴而就,要从学校自身实际出发,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从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养成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为社会培养高级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专门人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