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教育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
2021-12-05刘海军
刘海军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百年党史,宝贵财富。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当前,党史学习教育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开展起来,如何促进党史学习教育运动深入开展,既需要实践的探索,也需要理论的认知和历史的澄清。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就已经意识到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其后党史学习教育逐步走向完备,并内化为中国共产党治党治国的重要内容和方法。全面考察党史学习教育的历史脉络,深刻总结其基本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 民主革命时期:党史学习教育初步成型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过程中,就逐渐意识到党史学习教育对于党员干部正确认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于廓清党内各种错误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个阶段是党史学习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上初步成型时期。
(一) 党史学习教育的肇始
早在1926年,蔡和森就提出,一名党员“必须亲切的深刻的知道党的历史”,才能“做一个好党员,忠实的无产阶级先锋队”,他还指出要通过学习党的历史,了解“中国革命及我党要如何发展及其发展的道路如何”(2)《蔡和森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786页。。1929年,瞿秋白在莫斯科创立“中国党史研究室”,开设中共党史课。次年,李立三在撰写《党史报告》时说到,“党史对于目前政治路线和革命前途有绝大关系,我们必须有明确的认识”(3)《中共党史报告选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第204页。。至此,党史学习教育理念初步生成。与此同时,各苏区也组织了学习党史的活动,党史课程开始设立。这一时期,蔡和森的《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党的机会主义史》、瞿秋白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概论》、李立三的《党史报告》、张闻天的《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等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资料。相对而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党史学习教育开展范围较小,缺乏整体的规划,呈现零散化和个体化的特征。
(二) 延安时期党史学习教育理论的成熟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学习党史的作用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1937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6周年之际,周恩来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的活动分子纪念会上表示,“党从小团体发展到现在,从几十个人、几百个人、几万人直到十几万人的今天,经过这样多的血的教训,我相信我们党员不会辜负这个光荣传统,不会不去学习这些宝贵教训的”(4)《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352页。。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明确指出:“我们现在要建设这样一个党,究竟应该怎样进行呢?解决这个问题,是同我们党的历史,是同我们党的十八年斗争史,不能分离的。”(5)《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03页。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指出许多同志“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百年史,真正懂得的很少”(6)《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98页。。在毛泽东看来,“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7)《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99页。。所以,他在1943年中央党校第二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明确要求学员学习党的历史,“党的二十二年的历史都要学习,进行分析和研究”(8)《毛泽东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62页。。与此同时,刘少奇也认为,“如果抛开如此丰富的中国革命斗争的经验,如果轻视我们党二十二年来在伟大历史事变中的斗争经验,不用心研究这些经验,不用心向这些经验学习,而只去学习离开我们较远的外国革命经验,那就是轻重倒置,那就要使我们再走许多弯路,再受许多挫折”(9)《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92页。。任弼时在党的七大上发言指出,“学习中国党史”是一个重大的任务(10)《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2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488页。。重视对党史的学习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群体共识,党史学习教育的理论认知趋于成熟。
(三) 延安时期党史学习教育的广泛开展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有组织地将党史学习运用于干部的培训教育中。1939年2月,第十八集团军政治部发布关于加强干部教育的训令,明确将中共党史作为党员干部学习的必修科目(11)《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6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16页。。1940年1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中,规定全党干部学习的主要课程就有《中国近代革命史》《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2)《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7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页。。1941年12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延安在职干部学习的决定(同时亦适用于各地),决定将延安在职干部分为四类:有工作经验又有较高文化水准的高级及中级老干部(简称第一类);有相当工作经验但文化水平很低的(甚至半文盲的)中级及下级工农干部(简称第二类);工作经验不够,但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中级及下级知识分子新干部(简称第三类);在学术上,技术上有较高造就的专门人才(哲学家、经济学家、军事家、文艺家、科学家、教育家、技术家)(简称第四类),其中第一、三、四类干部都要求学习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共党史(13)《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8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716-717页。。同月底,中共中央在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中指出,对于学生,“除正确地教授马列主义的理论之外,同时必须增加中国历史与中国情况及党的历史与党的政策的教育”(14)《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8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761页。。次年2月,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关于军队干部教育的指示中,亦将“中国党的历史”作为干部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15)《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95页。。1941—1943年,毛泽东主持编辑《六大以来》《六大以前》《两条路线》三部历史文献集,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资料。1945年4月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依据和指导。此外,延安时期,逐步形成以中共中央党校为代表的党校系统和以陕北公学、华北大学为代表的根据地革命大学两大党史学习教育系统(16)陈荣武:《党史学习教育的历史考察与发展路向》,《思想理论教育》2021年第3期。。延安时期,从理论到实践,中国共产党都十分重视党史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初步成型。
二、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党史学习教育全面展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全面铺展开来。延安时期学习党史的优良传统被延续下来,党员干部的党史学习教育走向常态化,党史学习教育的主体由党员干部向高校大学生延伸,党史学习教育的场域也从党校系统扩展至普通高校系统,党史学习教育的形式、内容基本成型。
(一) 集中性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与深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外局势复杂严峻,反革命势力四处活动,人民思想混乱,急需舆论引导。加之中国共产党自身地位与角色的改变,一些党员干部思想懈怠,不正之风有所盛行。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恰逢党成立30周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党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次集中性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1951年5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十周年办法的通知》,指出“应当将党的三十周年纪念,形成以党为中心的群众运动”(17)《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1966)》第6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70页。,并组织了10篇左右的论文供学习参考。同年7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学习“七一”纪念论文的指示》,又将《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结合》两文增加为阅读材料。按照“统一学习—自主学习—考试测验”的步骤,通过领导干部作报告、讲党史、举办党史展览会、小组学习会、广播会等方式,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迅速开展起来。这次集中性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是当时整党运动的一部分,也是对延安时期集中性党史学习教育模式的继承和发展。
(二) 党员干部的党史学习教育走向常态化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员干部的培养教育中,学习党史已经成为一个必修科目和重要部分固定下来。1954年12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轮训全党高、中级干部和调整党校的计划,将中共党史、苏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和经济问题、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党的建设作为马列学院的主要课程(18)《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698页。。将中共党史(包括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联共(布)党史》第九章至第十二章或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部分、党的建设、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作为中级党校的主要课程(19)《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700-701页。。此后又调整了初级党校的课程设置,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课程所占教学时间的比例为31.82%(20)《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8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109页。。由此可见党史学习的重要位置。1956年,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指出,加强对新党员的教育,就是要“切实地组织和指导他们进行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对于毛泽东同志的著作的学习,对于党的历史和党的政策的学习”(21)《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47页。。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也在不同时期、多个场合提出要学习党的历史经验。
(三) 党史学习教育的主体由党员干部向高校大学生延伸
这一时期,党史学习教育最大的变化是学习教育的对象由党员干部向高校大学生延伸,有关党史的课程在高校全面设置起来。1949年10月12日,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代行国家职权,因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11月1日才正式成立)公布《各大学专科学校文法学院各系课程暂行规定》,指出“各院系课程的实施原则是废除反动课程 (如国民党党义、六法全书等),添设马列主义的课程,逐步地改造其他课程”(22)《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颁布各大学专科学校文法学院各系课程暂行规定》,《人民日报》,1949年10月12日,02版。。其中,“新民主主义论”(1953年6月改为“中国革命史”)成为各校的重要课程。无论是“新民主主义论”还是“中国革命史”,都是以讲述中共党史为主。1959年,国家教育部门重新调整高校的理论课设置,明确将“中共党史”作为一门课程,随后又组织了中共党史教材的编写。由此开始,党史学习教育扩展至普通高校系统,党史学习教育的形式更为丰富、路径更为多样、对象更为广大,促进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全面展开。
三、 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
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的时期,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一时期,党史学习教育的对象进一步扩大,党员干部、高校学生之外,在人民群众中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成为新常态。不仅如此,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复杂以及中国共产党自身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党员干部学习党史受到空前重视。同时,高校成为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的主阵地。
(一) 党史学习教育的对象扩展至普通群众
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党史学习教育也在此前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有所扩大。在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过程中,邓小平发表了许多重要意见,他指出,“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但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不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今天我们的国家还会是旧中国的样子”,而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许多青年缺乏了解”(23)《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99页。。让青年了解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落脚点。党的十二大进一步指出,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加强祖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的教育,加强党的纲领、党的历史和党的革命传统的教育”(24)《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76-277页。,党史学习教育扩展至全体人民。
(二) 党员干部学习党史受到空前重视
邓小平不止一次强调过,“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25)《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34-235页。。学习党史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基础。江泽民指出,“广大中青年领导干部要通过对党的历史和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系统学习,通过党性党风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26)《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6页。。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之时,胡锦涛强调,“要通过开展各种纪念教育活动,促进广大中青年干部进一步学习党的知识和党的历史,深入了解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增强党的意识,更加坚定自觉地为党的事业而奋斗”(27)《胡锦涛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479页。。2010年 7月,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要“把党史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28)《全国党史工作会议在京举行》,《光明日报》,2010年7月22日,01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的出台、全国党史工作会议的召开、胡锦涛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推进提供了依据和遵循。
(三) 高校成为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的主阵地
1979年,教育部统一要求高校开设“中共党史”课程。次年,教育部制定《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明确规定马列主义课程为必修课。从1985年开始,教育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先后形成了“85方案”“98方案”和“05方案”。在三个方案中,“中共党史”均不再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相继纳入“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中。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课程名称几度更易、或隐匿或彰显但未曾缺席(29)程刚:《隐匿与彰显:论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中共党史教育》,《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年第7期。。此时,党史学习教育已经成为制度化、体系化的内容融入高校的系统教育中,成为常态。党史学习教育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在各种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运用了党史学习教育;在隆重举行的各种纪念活动中,加深了党史学习教育;在宣传党的各种大会精神中,推动了党史学习教育。
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史学习教育迈入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不仅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也把党史学习教育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党中央集中部署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形成了三次党史学习教育的高潮。党史学习教育展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
(一) 把党史学习教育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史学习教育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的观点,并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30)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8页。。他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2周年之际提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31)习近平:《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 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人民日报》,2013年6月27日,01版。。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3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8页。,“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33)习近平:《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奋勇争先 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人民日报》,2019年9月19日,01版。。近年来,以肆意歪曲历史、抹杀历史真相为主要特征的历史虚无主义甚嚣尘上,其根本目的是要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面对这些错误的言论和思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决抵制,敢于斗争,“任何人任何势力企图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丑化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人民都绝不答应”(34)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0-11页。。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成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支撑。
(二) 对党史学习教育作出重大战略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教育,积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先后形成了三次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第一次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党史成为其中的重点内容。第二次是“四史”学习教育。2020年1月,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35)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5页。,以党史为核心的“四史”学习教育运动由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第三次是建党100周年集中性党史学习教育。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36)《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2月21日,01版。目前,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正在全党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站在了新的历史高度。
(三) 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
建党100周年之际,形成了党史学习教育的最新高潮,开创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全新境界,这在百年党史学习教育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与此同时,学校系统的党史学习教育也进入到了新的阶段。就高校而言,无论是党史相关课程的设置,还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形式和方法,都日臻完善。其他各级各类学校,也设置了相应的党史学习课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形成了学习党史的浓厚氛围。尤其是依托于最近的“四史”学习教育和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各级各类学校都在积极的探索党史学习教育的新路径、新形式、新方法,并将其与各类型课程紧密融合,使得学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展现出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五、 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的基本经验
通过上述的历史考察,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均十分重视党史学习教育,并将其作为教育党员干部、团结人民群众、提升执政能力、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历经百年的党史学习教育,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共性原则与基本遵循。
(一) 坚持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
党史学习教育是带有极强政治目的的学习实践活动。政治性是党史学习教育的本质属性。党史学习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能够“得到启迪、得到定力”(37)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214页。,党史学习教育之根本目的,就在于要使“广大党员、干部信仰之基更加牢固、精神之钙更加充足”(38)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3页。。其次要夯实青少年的信仰基石。党史学习教育在学校的广泛开展,就是要“从小培养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39)《全国党史工作会议在京举行》,《光明日报》,2010年7月22日,01版。。最终目的是要凝聚共识,团结思想,“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40)习近平:《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人民日报》,2020年10月20日,01版。,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与此同时,党史学习教育也是一种科学性的活动。从历史本身来讲,它是过去的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学习历史也在中外各种文明、文化中被高度肯定,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史为鉴”是重要的思想认识。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以指导当前的事业,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活动。再观党史,它是中国共产党自身成长、发展、壮大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开创辉煌的历史,是一种客观存在。学习党史能够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提供最好的借鉴,能够为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提供最深的基础,能够为凝聚全体人民思想共识提供最厚的支撑,是一种有价值的活动。党史学习教育的科学性还体现在用信史、真史进行教育。针对公然歪曲党的历史,诋毁党的领袖人物和党的优良传统的错误言论和观点,要加大对真实的党史的宣传,只有真的才是科学的,也只有科学的才能彻底令人信服。所以,坚持政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是党史学习教育的本质要求。
(二) 坚持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
党史学习教育首先是一个知识学习的过程。通过党史学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41)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8页。,这是党史学习教育最基本的要求。同时,党史学习教育也是价值观培养和塑造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4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62页。;“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43)习近平:《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人民日报 》,2020年8月30日,01版。。其中,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是重要内容。正确的历史观,必须坚持运用唯物史观准确认识和把握历史;正确的历史观,必须坚持“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4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7页。,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确的历史观,必须全面、客观、历史、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45)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1页。。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在规定,也是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保障。知识性是党史学习教育的显性属性,价值性是党史学习教育的潜在属性,坚持知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经验。
(三) 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党史学习教育,既是一种思维性、理论性的活动,也是一种实践性的活动。就理论性而言,必须原原本本的学习和了解党的历史、党的理论、党的精神,做到知识贯通、理论贯通、情感贯通。但是,党史学习不应局限在就知识而知识、就书本而书本、就理论而理论的层面,它必须学以致用,以经验、理论、精神指引实践。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的,“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张皮’”(46)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只有这样,才能使党史学习教育落到实处,发挥最大价值。党史学习教育的生成,蕴含着深刻的实践逻辑。民主革命时期,由于错误的思想路线,导致党的事业受到严重损害,党史学习教育便是源于肃清错误思想路线、总结经验、统一思想的需要。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学习党史是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积极应对新的执政环境的需要。改革开放后,学习党史是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当前,学习党史是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共识、团结奋进的需要。源于实践需要的党史学习教育,其根本目的还在于指导实践。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民众,都不能把党史学习教育只当成一种形式,而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四) 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党史学习教育的宗旨、主旨与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汲取党史中的经验教训,提升应对当前事业的能力,是党史学习教育的一贯宗旨;学习党史中的伟大精神,增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当前道路和事业的信心,是党史学习教育的不变初衷;抵制歪曲党史的错误思潮,保持战略定力,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在传承。党史学习教育的经验方法也是前后继承的。历经百年的党史学习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每一阶段的党史学习教育都是对之前党史学习教育经验的继承。延安时期开辟的党史学习教育范式,为以后各个时期所继承。“四史”学习教育的广泛开展,为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当然,随着形势的改变和时代任务的不同,党史学习教育也要不断发展创新。从党员干部转向全体党员,再转向全体人民;从党内学习发展到党外学习;从党校学习发展到普通学校学习;从书本学习发展到实践学习,无一不体现着党史学习教育的创新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党史学习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要发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坚持分类指导,明确学习要求、学习任务,推进内容、形式、方法的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47)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党史学习教育,是一个长时段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阶段的党史学习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体现了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宝贵原则。
(五) 坚持集中性与常规性相统一
党史学习教育,从基本形式上可以分为集中性党史学习教育与常规性党史学习教育,二者各有优势、互为补充。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党史学习教育历程中,集中性党史学习教育主要有四次,第一次是延安时期的党史教育;第二次是1951年的党史学习教育;第三次是以党史学习教育领衔的“四史”学习教育;第四次是建党100周年的党史学习教育。在需要解决一些重大问题时或者一些重要的历史节点上,集中性党史学习教育便会被有意识的部署安排。其实,这是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特别是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的重要方法。集中性党史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党中央统一部署、集中安排,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其最大优势是广泛动员、深度开展、系统学习和实效检验。坚持集中性党史学习教育,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依托与路径。当然,集中性党史学习教育不能代替常规性党史学习教育。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学习中、融入各级各类活动中、融入党的组织生活中、融入实际工作中,是党史学习教育的一贯要求。与此同时,更要通过学校教育这一重要平台将党史学习教育制度化、系统化、常态化,真正达到党史学习教育的全面贯彻,让学习党史成为惯例、立为制度、走向日常。党史学习教育,既需要特点鲜明、轰轰烈烈的集中性学习教育,也需要“润物细无声”的常态性学习教育,只有坚持集中性与常规性相结合,才能使党史学习教育效果最大化。
(六) 坚持研究性与普及性相统一
研究党史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前提。只有通过研究,才能厘清党在历史上所走过的路,才能总结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才能形成可靠的党史学习材料。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旗帜鲜明地提出要研究中共党史,并指出了研究中共党史的具体办法,“我们是用整个党的发展过程做我们研究的对象,进行客观的研究,不是只研究哪一步,而是研究全部;不是研究个别细节,而是研究路线和政策”(48)《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99页。。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49)习近平:《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 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人民日报》,2015年8月1日,01版。。可以说,研究党史直接关乎党史学习教育的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学什么,二是学的是否是信史,二者之间是紧密相连和逻辑互证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史研究,党史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绩,不仅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还有一支稳定的学术队伍,并产生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这些都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持续的支撑与动力。在注重研究性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十分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普及性和大众化的问题。学习材料上,注重党史主题出版物的普及性,力求深入浅出,使老百姓喜闻乐见。学习内容上,注重挖掘党史故事、讲述党史人物、运用地方党史,增加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性。学习手段上,注重党史题材的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的运用、注重使用新的媒介平台宣传党史、注重开展学习党史的群众性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研究是基础,普及是目的,二者相辅相成。坚持研究性与普及性相统一,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在要求与演进逻辑。
重视历史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传统。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是在对自身历史的不断反思中完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也是在反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成功的。党史学习教育,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历史特点与发展规律性的深刻把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仅正当其时,十分必要,而且一直在路上,从未间断。纵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党史学习教育历程,各个时期均十分重视党史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深化,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党治国特别是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凝聚全体人民思想共识、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手段。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上,回溯党史学习教育的历史,总结其基本经验,是新的历史时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必然要求,必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历史智慧和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