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的智慧农业发展之路研究

2021-12-05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新旧动能农业

樊 昕

(泰山科学技术研究院,山东 泰安 271000)

“十三五”时期,我国粮食持续增产,种植业不断稳定发展,为经济发展和改革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年,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推进农业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经济新常态下,要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就要推进产业结构新旧动能转换。特别是对农业发展来说,更要借助新旧动能转换的东风,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确保有效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保障国家、社会稳定发展。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现代高效农业专项规划(2018-2022年)》以来,部分农业先进地市从解决农业新旧动能转换中“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这一“根本问题”入手,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科技兴农、特色富农和绿色发展,实现了现代农业的提档升级,成效显著。

1 农业领域新旧动能转换的意义

社会广泛关注新旧动能转换,农业领域的新旧动能转换更是重要任务。2017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重视农业,夯实农业这个基础,历来是固本安民之要。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必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业工作逐渐从解决农业发展中出现的结构性问题入手,探讨如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切实可行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的方向上来。所以推动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工作这一工作方向的提出,说明我国对农业工作的认识更深入了一步,发展动能是更为基础性、紧迫性的工作。

2 农业发展新动能来源之处

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新动能来自于新技术、新产业、新的经济贸易方式,或者新的区域布局、科技人才的投入、教育结构的调整等领域的改进与提升。对农业领域来说,当前农业发展新动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新型农业市场体系

农业作为开放式产业体系,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广泛吸纳了市场主体。当前,能够作为新生力量的市场体系有:一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新型农业服务体系,正在成为农业产品产供销服务一条龙的重要市场体系。据农业农村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300多万个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些主体逐步成长为提供服务的中坚力量。这些新型服务主体推进了农业经营的规模,推动了现代农业与个体农户的融合和衔接。二是新型农业创客以及农村返乡的新型创业者,在掌握了一定的管理经验,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可以创造新型业态,打造新型模式,以新途径、新方式提升农业经济效益,进而提高农业效益,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三是加盟农业的新资本,借助金融、人才、渠道的优势资源,在农家乐乡村旅游、农业基建和公共服务、农产业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

2.2 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

科技作为农产业的主力军,决定着农业的发展水平。农业机械、生物化学等领域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在现在和将来都是农业所依靠的重要支撑。现在物联网、云计算、传感器、无线互联等新技术逐步在农业领域应用,能够更加精准地服务于农业生产,既能延长产业链、壮大产业链,还能降低不利气候和环境对农业生产的不良影响,降低农业经营中的市场风险。

2.3 不断增加的居民消费新需求

随着我国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对农产品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够不够”转向“好不好”“优不优”。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不断壮大,消费层次由温饱型向全面小康型转变,优质农产品和农业多功能需求显著提高,为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提供了强劲动力和发展空间。城乡居民消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农产品加工品需求的增加。二是文化消费,尤其是农村休闲旅游市场的增加。2019年,我国休闲农业接待游客32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8500亿元;2020年1-8月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人数为12.07亿人,减少60.9%,其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但目前已逐渐恢复。

3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智慧农业发展之路

新时期农业产业的发展要注重效益和质量,改革供给侧结构。部分省份已经出台相关政策,强化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巩固农业发展优势,着力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重视新产业、新模式、新技术的引领,推进智慧农业发展,进一步形成新旧动能转换新格局。在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总体形势背景下,智慧农业要注重以下方面的发展。

3.1 高起点考虑,高标准规划,构建现代化智慧农业产业园

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等特点,既要依托市场经济引导产业发展,又要借助政府的宏观调控,强化新旧动能转换的推动力量,构建适合产业发展阶段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3.1.1 强化顶层设计,理顺工作机制

作为长期发展的战略,农业现代化的规划必须由政府部门理顺工作领导机制,打造促进智慧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同时,在长远规划和局部试点的探索基础上,逐步推进现代农业监管机制。为确保农业发展阶段性目标的完成,相关政府部门要制定科学可行的现代农业监管机制,便于有效监控,合理配置,确保农业发展稳步突破。

3.1.2 规划切合实际,实施稳步推进

因为各地农业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平衡,所以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切合实际,分类实施。针对不同地域农业实际,分类实施,灵活推进,分阶段、分领域实现农业总体规划。

3.1.3 丰富农技推广站,发展特色高效农业

现代化农业因各地情况而各具特色,所以要采取形式多样、操作性强的发展模式。要进一步丰富农技推广站点,做好特色作物的引进、示范工作。各县区农业部门可发挥管理职责,农业院所作为技术服务单位,财政部门可保障技术人员经费和实验推广经费。示范园区规模要结合地方作物种植面积和推广空间来规划。技术人员与专家协同参与,适时调整发展方向,解决问题,以点带面带动相关区域的农业产业。在示范园区建设中,要注重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农业配套基础建设以及科研服务体系的综合协调。

3.2 城乡协同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3.2.1 做好产业融合,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与工业的融合,要注重以工促农,工农融合,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重点在于县域经济,载体是工业园区,主体是龙头企业,推手是服务平台,以此实现工农产业对接。通过健全城乡就业服务网络,面向外出务工人员开展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消除城乡务工人员地位差距、用工歧视、双标收费等不合理现象,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保农民权益,将农村经济发展的短板延长。

3.2.2 健全农村基建资金配置引入机制

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及产业发展的资金缺口较大,既要使财政资金向农业领域倾斜,又要以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加以补充。

一是优化财政资金配置结构。强化财政资金对农业领域的扶持力度,增加对农业设施建设和农村公益事业的支持力度。保障财政资金对农业的保障,完善农民收入补贴措施。二是引入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本、银行基金加盟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产业发展。丰富农村产业建设资金来源,构建稳固的农村金融组织,确保农业领域金融担保有序发展。

3.3 以科技带动农业产业崛起,推动智慧农业发展

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推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同样适用于农业领域。科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智慧农业发展的道路,关键在科技,出路在科技,潜力在科技。

3.3.1 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以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为契机,以生态化、高值化的技术为动力,推动农业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农业和科技部门拨付专款,构建农业科研管理机构,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推动农业核心技术攻关,开展农业技术推广与交流。深化农业科技合作,加强农高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科研与农业技术推广的良性循环。进一步联合科研机构、农业院所搭建技术研发平台,强化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研发和转化,实现从拼资源拼消耗向科技强农、绿色护农的动能转换,打造区域品牌、行业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以品牌为引领,抢占市场制高点。

3.3.2 强化农业信息化建设,助推新兴产业发展

一是发挥好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由于新兴产业的复杂性和庞大性,要发挥好政府部门在统筹协同、宏观指导、科学规划、监管有力方面的优势作用。由政府部门组织专家团队,明确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思路、区域差异、主攻方向和阶段性目标等,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二是完善信息化配套服务建设。加快推进信息化配套工具的试水工作,提高机械利用率。加速推进物流园区建设、批发市场、农产品仓储、冷链运输、流通交易系统开发等;推动互联网+战略在农村的深入实践,建立健全市场化运营机制,使互联网+辐射到“三农”各领域。三是鼓励农民在线创业创新。在制度方面,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发展农业领域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探索智慧化的新型产业产销模式。深入拓展信息化服务领域,引导农民积极创新并广泛参与基础服务环节,如共享物流、共享快递等。

4 结束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向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迈进的重要关口,要推进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就要按照精确谋划、精准实施、精致发展原则,坚持科技创新驱动、质量效益拉动、品牌引领带动、产业融合互动、新型主体联动和改革发展推动,以适度规模经营、农业“新六产”、绿色农业、装备支撑等重点领域为突破口,加快构建产业精深、产出精品、经营精细、科技精湛、服务精准、装备精良、文化精粹的智慧农业发展体系。

猜你喜欢

新旧动能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耕读事 新旧人
新旧全球化
新动能,新聊城
创新,动能转换的“加速度”
为构建开放创新新高地增添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