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背景下机插水稻集约化育秧技术推广的策略研究
2021-12-05史凌昀
朱 萍,张 铭,史凌昀,徐 蕊
(常州市金坛区种植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 常州 213200)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时期。农业生产经营向规模化、智能化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环节运用逐渐广泛,智慧农业将成为未来农业生产与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全国各地围绕农业科技不断进行创新,转变思维方式,树立新发展理念,因时而立,因时而为,构建智慧农业管理系统,以物联网为首的新技术让智慧农业在广大农村地区生根发芽,为农业插上智慧翅膀,推动农业生产内涵式发展。同时,数字化技术驱动现代农业的稳健长远发展。1953年,插秧机在我国农业种植中开始运用,但受到稻田“阡陌交通”的影响而终止。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引入了日本工厂化育秧和秧苗带土机插成套设备,正式开启了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道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机插水稻育秧技术逐渐成熟,成为水稻集约化种植的重要载体。尤其在智慧技术推动下,机插水稻集约化育秧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必然趋势。
1 智慧农业背景下机插水稻集约化育秧技术推广的意义
随着城乡二元结构被打破,农村劳动力逐渐转移到城市中,直接增加了农村劳动力价格,间接地提高了粮食的生产成本。推动水稻育秧机械化发展是满足日益增长的劳动生产率需求的必然趋势。一直以来,我国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从政策层面推行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直接激发了农民购买农机的热情。长期发展中,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劳动生产效率大大提升。智慧农业背景下推广机插水稻集约化育秧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工作效率,也加快了生产速度,让农民摆脱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从繁重的育秧工作中脱离出来。因为机插水稻集约化育秧技术工效高,能够提升农业生产力,因此加快机插水稻集约化育秧技术推广意义重大。
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国家政策驱动下,以农技员为代表的现代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深入农业。部分农户在推动农业生产时逐渐运用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来优化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是我们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农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还需依赖现代化技术,只有拥有科技化、连续化以及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才能促进农业不断深入发展。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可以让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得到实现,并创新发展模式。目前,物联网技术、RFID技术等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运用广泛,智慧农业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机插水稻集约化育秧技术推广对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农业机械化、集约化生产是智慧农业的前提,在全面机械化的基础上融合智慧技术,是水稻种植生产的必经路径。强化机插水稻集约化育秧技术推广,有利于改善现有的水稻种植条件,加快水稻种植转型,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除此之外,机插水稻集约化育秧技术可以提高秧苗质量。改变传统手工育秧秧苗个体不一致的情况,做到“一板苗无高低,一把苗无粗细”,秧苗整体均匀,根系盘结牢固,确保盘根带土的厚度一致。秧苗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水稻产量,机插水稻集约化育秧技术从源头上提高了秧苗的质量,对提升水稻产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现代化技术推广以及应用已经具有一定效果,促进生产的能力有效提升。而农业现代化推广技术不仅能够促进农业快速发展,还能让农民享受到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提升抗风险的能力与整体水平。
2 智慧农业背景下阻碍机插水稻集约化育秧技术推广的因素
智慧农业背景下推广机插水稻集约化育秧技术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更是优化农业生产流程,实现水稻种植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途径。从目前我国水稻种植现状来看,部分地区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技术成果体系,如何在智慧农业背景下推进机插水稻集约化育秧装备和技术推广落实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结合目前实际,阻碍机插水稻集约化育秧技术推广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
2.1 宣传与培训力度不够
从现有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的农业从业人员所具备的综合素质都不够理想,也不够熟悉现代化的机插水稻集约化育秧技术,在实际生产时也没有充分掌握相关的种植技术。新技术的推广是否有成果与技术的宣传和培训密切相关。目前,大多数从事农业种植的农民主动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不强。而且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知识水平不高,没有主动接纳新鲜事物的意识。加之新技术效率较低,农民无法从日常种植活动中接受新技术。农技专员和地方相关部门等对机插水稻集约化育秧技术的宣传力度不够,从事水稻生产的农民无信息获取途径,对新理念和新技术的宣传力度不够直接阻碍了该项技术的推广。同时,以农民夜校、农村书屋等为载体的培训学习主体,其学习新技术的力度不够,且培训方尚未将该项新技术纳入日常培训中,直接阻碍了该项技术的推广与发展。
2.2 种植模式的限制
受地形和小农种植模式的限制,机插水稻集约化育秧技术失去了推广基础。机插水稻集约化育秧技术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但是我国传统的小农种植模式直接让该项技术失去了推广载体。一是家庭种植模式的限制。当前,很多地区都是以家庭农业种植模式为主,这种小农种植模式与机插水稻集约化育秧技术集约化推广要求相背离,直接导致新技术推广受阻;二是水稻种植土地的限制。农村“阡陌交通”式的土地上无法推广机插水稻集约化育秧技术。近年来,我国土地整改项目正在进行,有望改善这种状况。水稻集约化育秧技术对土地种植面积要求不大,一般10-20亩地就可以开展育秧。
2.3 农业生产青壮年劳动力短缺
农村劳动力转移将直接造成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不利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农村劳动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青壮年没有意愿从事农业生产工作,直接造成农村空心化。现在的农业生产主要以女性和老人为主,土地耕作的质量明显下降,部分地区土地荒废的现象非常严重,农业呈边缘化发展态势。此外,外出劳动力对于长期就业和稳定就业的期望并不明显,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受市场经济波动影响较大,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薄弱,加大农业生产力度明显不够。
3 智慧农业背景下机插水稻集约化育秧技术推广的策略
综合运用科学发展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现代农业生产政策与理念,以驻村干部为基准,统筹推进机插水稻集约化育秧技术推广。同时,创新生产模式,推动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保持农业生产动力。围绕农业生产打造产业链生产模式,开发农业生产附加值,推动农业生产智慧化发展。
3.1 强化宣传与培训力度,激发农业转型升级活力
要结合水稻集中培育供秧基地建设、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科技入户等项目,利用各种形式,积极宣传水稻集约化育秧技术运用的优势。以村级为单位营造良好的技术推广氛围,确保广大群众都能了解该项技术的特点。同时,农机设备的推广要与农艺技术深度融合,让农民看到该项技术作用于生产的价值。结合广大农户的实际条件,因地制宜提供适合农户生产的育秧技术,从技术指导层面推动该项技术在生产中落地生根。此外,借助专业的农业技术生产人员,帮助更多的农民掌握该项技术,点对点地开展技术培训,确保推广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鉴于此,一定要对农户群体进行有效培训,提升其对机插水稻集约化育秧技术的认知,使其掌握更多技术,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此外,为了进一步促进机插水稻集约化育秧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发展,政府部门应加大新技术新模式应用成功经验的宣传,使农户能够充分了解机插水稻集约化育秧技术的推广价值。最后,在开展相关宣传工作时,政府部门也可以引导农户了解机插水稻集约化育秧技术的价值、经济效益以及安全性,使该项技术能够充分发挥推广效果,促使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得到稳步提升。
同时,要结合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情况,结合地区自然灾害情况,加大推动粮食补贴政策,提高粮食收购保护价,让农民安心生产。同时,帮助农民建立粮食生产信心,消弭农户种植消极心理,保证播种面积。
3.2 提高基础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育秧装备投入大、可利用效率低是制约水稻集约化育秧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因此,该项技术的推广需要得到政府的扶持,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农户购买新设备资金补贴力度,激发农民运用和改善设备的热情。
同时,不断加大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不高,依靠农村集体自筹资金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现实性比较小。传统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无法适应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在全面推广机插水稻集约化育秧技术中,首先需要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环境建设。例如: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水渠、土地平整等基础设施建设,只有在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环境下,才能更好地推广水稻集约化育秧技术。
实施水稻生产质量提升计划,推进水稻生产标准化。不断强化农业生产地区生产质量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加快水稻种植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制定水稻种植生产人才培养制度,以区域高等院校为主体提升农业生产人员的素质。有针对性地开展水稻集约化育秧技术培训,让专业的农业生产人员更好地掌握新技术,从而自主地参与到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中,从根本上提升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
3.3 培育种植大户,创新水稻种植产业链
培育种植大户,以种植大户推动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在农村的运用。在农村土地整改项目和土地流转政策推动下,农业种植大户成为专业农业生产的主体。在种植大户中推广该项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还能吸引更多的农户运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同时,产业发展与产业融合是推广新技术的基础。产业发展需要与地方发展实际情况相结合,在推广机插水稻集约化育秧技术的同时,充分利用农村水稻种植优势资源,将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相结合,创新产业发展机制,共同实现长效发展的目标。一方面乡村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家庭农场产业有待提升。可以与地方企业和国内相关产业合作发展和新技术推广协同,不断提高水稻种植附加值,增加农村人口就业率,从根本上保证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增强技术协作与指导,强化产业协同效应,实现产品链的形成与增值工程的打造。大力发展水稻种植科教园、科教旅游综合产业,双向互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将“互联网+”的营销宣传模式统一到实际推广进程中,重点打造相应的技术资源,利用电商物流、生产链条推广机插水稻集约化育秧技术新思路,将重点项目和技术与国内外先进经验技术统一起来,实现快速、便捷、长远发展的根本目的。同时利用郊区的优势特征,在乡村休闲、乡村旅游产业中强化机插水稻集约化育秧技术的推广力度。
此外,还要建立长效机制,定期深入农户种植项目中,为农户提供机械插秧育秧售后服务,重点解决其在生产种植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和设备障碍,让农户享受到该项技术设备的售后服务。以现场指导技术培训的方式,让农民自己掌握设备日常维修和保养技术,进一步推动该项技术普惠化发展。
4 结束语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瞄准智慧农业,依托物联网技术,在设施农业中坚持标准化为基础,市场需求为导向,信息化技术为支撑,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做智慧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推进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在科学技术与经济不断发展的双重背景下,农业种植的产量与质量也得到了不断强化,现代化技术的价值不可忽视。因此,为了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核心优势,一定要充分整合各项科学技术的优势,了解其对应的使用效果。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引入现代化技术,可以保证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改善传统种植模式存在的各种弊端。智慧农业背景下加强机插水稻集约化育秧技术推广力度,要多角度地挖掘新技术实用点,从需求者角度创新推广手段,推动新技术在水稻育秧中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