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价值追求践行策略论析

2021-12-05张晓宇

关键词:人民性红线生产力

张晓宇

(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人民性确立为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不仅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转变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是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在新时代的生动展示。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价值追求有着丰富的内涵。一方面,人们追求和创造生态文明成果、实现生态系统良性运行的一切活动,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和战胜自然危机的理论指引。从另一个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价值追求必须坚持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的基本要求,在进行社会改造活动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从而创造出生态文明发展的新形态。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价值追求实践的核心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1]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时代发展特征、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长远目标的基础上,习近平将改善生态民生作为新时代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将生态民生建设融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之中,将人民性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追寻,构建起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规划。

(一)“绿色化”理念

绿色发展理念是对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新的突破。“绿色”是大自然的本源之色,是生态良好的外在表现,坚持“绿色”理念深刻地体现了人对大自然万物的尊重。“绿色”理念为我国应坚持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做了质的规定;“发展”则是人们遵循绿色发展理念想要达到的价值目标,既有经济方面量的增长,更有发展模式上质的跨越。绿色发展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同时,也指明了保护自然环境、增强生态民生建设的新路径,但是客观地讲,在现实生活中绿色发展理念在我国仅仅被一部分人所了解和践行,而绿色发展模式更是远远未在生产生活中普及与应用。因此,“绿色化”是将绿色理念由理论转变为实践,推进绿色惠民、绿色富国与强国的重要举措。

“绿色化”是引领“新四化”与提高物质民生和生态民生相结合在质量方面的重要推动力。与以前的同步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同,现在我国实现了突破与创新,已经转变为将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协同推进。

从“四化同步”升级为“五化协同”,我们既要看到在内容上新添加的绿色化,也要看到从“同步”到“协同”转变。这种变化对于新时代构建生态文明、改善生态民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将“同步”一词转变为“协同”,虽然仅仅是相差一个字,但二者的内容却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使其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与更加精准的阐释。“同步”一词所表达的意思是忽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差异而谋求四部分的等同发展,不能偏废其中某一方面,不是相互割裂内在联系的发展。“协同”一词重在“协”字,意为协调。“协同”不仅分析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部分之间的普遍联系性,也分析了它们之间矛盾存在的客观性,进而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协同发展。因此,在原有“四化同步”的基础上转为“五化协同”发展是党中央战略指导的重要转变。这种深层次的转变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方面,“绿色化”融入“新四化”。“绿色化”是“新五化”中的催化剂,它能够克服“新五化”艰难实现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由于其自身的发展历史和技术水平限制不可能同步进步,这就需要“绿色化”从中协调,取长补短,彼此促进,共同发展。另一方面,“绿色化”引领“新四化”。“绿色化”引领新型工业化,这主要是指工业生产必须坚持“绿色化”的指导理念,在工业生产各个环节始终做到节能减排与防治污染;“绿色化”在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的重要彰显就是坚持新型城镇化基本特征中的“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三个方面,真正“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信息化要与“绿色化”相结合,在科研中创新研发绿色的科学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推广低碳环保、节能高效的融合;绿色化引领农业现代化,生产无污染的绿色农产品,发展绿色“三农”并以此叫响的绿色品牌,大力建设美丽乡村。

(二)“生态环境生产力”理念

推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是增强民生建设的重要举措。在任何社会里,无论是农业社会,还是工业社会,亦或是信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都是自然资源;促进经济不断发展的根本措施就是发展生产力进而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创造出新的价值。在工业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以对资源的大肆消耗和排放大量的工农业废弃物为前提的,这就造成了在谋求发展时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究竟是保护环境还是发展经济,这个两难的问题在社会各界始终争论不休,一直以来也没有一个权威且被人信服的理论来指导。进入新时代,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问题的矛盾愈发激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3]这为正确解决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提供了方案,这一方案的核心就是必须抓住生产力这一最原初的动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抓住生产力这一最原初的动力的具体表现就是抓住“生态环境生产力”这一重要抓手。

一方面,生态环境生产力的理念是保护生态环境与节约自然资源要求的新彰显。首先,生态环境生产力不再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主宰,承认了人从根本上是自然界的产物,不再以改造和征服自然界为目的,彻底摒弃了自然与人类社会相对立的旧理念;坚持以“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为原则,强调在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协调关系中提高生产能力。如果人类以敌对的方式对待自然界,自然界必然以相同的方式对待人类。相反,如果我们将自己始终视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始终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并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恢复受到人类大肆破坏的自然,大自然也必会将其最美、最和谐的一面回馈给人类。其次,生态环境生产力是一个复合概念,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多层次的理念,它将资源、环境、生态与生产力有机结合起来。自然资源在生产领域中通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形式来提高生产力是不容置疑的。生态环境生产力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突出资源、环境和生态也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虽然优质生态环境与生产过程不产生直接的关联,但它对于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对于开发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生态环境与生产力新的、内在联系的发现是人类从本质上对自然价值新的肯定,也是一种深层次意义上人与自然和谐的切入点。

另一方面,抓住生态环境生产力这一重要抓手是改善生态民生的内在要求。一个国家生态文明的兴衰关系着这个国家文明的兴衰,而生态文明的发展的动力就是生态环境生产力。同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的决定作用一样,生态环境生产力决定着生态文明建设规模、速度和质量等。生态环境生产力是生产力在生态建设中的细化表现,是生态民生建设的重要动力;生态环境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改善生态民生和建设现代化的生态文明。提高生态环境生产力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必须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进行有效处理,使生产、生活和生态达到持久的平衡。实事求是地说,从目前我国的经济与环境发展情况来看,在短期内,我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过去因经济增长而带来环境破坏问题;我们仍然处在偿还旧账、不欠新账的矛盾运动中。基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理念,我们会为留住绿水青山而放弃部分经济的增长,但从本质上来看,依据生态环境生产力,只有保留住绿水青山,才能创造出金山银山。相反的是,以自然环境为代价而获得经济的短暂发展,这种做法的结果就是既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也会对生态民生造成伤害,并且这种对自然生态破坏的修复难度是巨大的。虽然现阶段我国转变这种生产理念和生产方式可能会造成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人均收入的下降,但从长远来看,如果在绿色发展也就是“绿水青山”方面获得了长足进步的话,即在治理大气污染、解决雾霾、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突出的成就,那么这种成就最终会转化为“金山银山”,就会使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人均收入水平产生质的变化。因此,只有转变观念,才能紧紧把握生态环境生产力这一绿色发展的关节点,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生态保护红线”理念

我们一直强调的守住生态底线中的底线就是生态保护红线,就是习近平同志说的“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4]中的红线。这个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为了从根上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而划定的。国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举措深刻反映了我国生态建设方式和理念的战略性转变,这种方式和理念已不再是以前的污染治理,而是现在的系统保护;已不是以前的事后补救,而是现在的事前预防;已不是以前的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支配,而是现在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一方面,生态民生建设必须划定“红线”,以此作为生态保护工作的底线。生态保护红线是保护生态安全必须慎重对待的警示线,它主要表现在空间、阈值和管理三个层次上。空间红线主要解决生态系统问题,其目标是使生态系统更加完整、更加多样、更加连通;阈值红线是生态环境资源的最低标准,如我们经常说的18亿亩的耕地红线等;管理红线是政策红线,也可以理解为制度红线。管理红线的目的是为空间红线和阈值红线提供政策与制度的保障。只有空间红线、阈值红线和管理红线三线合一,生态保护红线才能真正发挥其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只有守住这条生态红线,才能守住亿万人民的生命底线。

另一方面,生态保护红线用“保护”来不断推进民生建设。人民对于高质量生活的要求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而不断提高的,因此,我国的民生建设工作永远不会结束,只会永远是进行时,只会有一个又一个新的起点和更高的新台阶。恩格斯曾指出:“所谓生存斗争不再单纯围绕着生存资料而进行,而是围绕着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而进行的。”[5]人类社会稳定前进的必要条件就是有着稳定且良好的生态环境,且这种生态环境应该具有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三个方面。仔细分析一下便会发现,民生中的“生”有着丰富的内涵。这个“生”在低层次上指人的生存,民生即人民的生存,没有更加深刻的要求,单纯地活下去即可;“生”也指生活,这是人和动物的区别,动物只停留在生存的高度,而人由生存向生活的跨越,才是人成为社会人的体现,才是人之为人的实现。诚然,从生存向生活的跳跃绝不是简简单单的,这种转变需要社会和自然内部诸要素共同影响,彼此间的相互作用才会经历时间的沉淀而形成,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的美好生活就包含着由低质量的生活向高质量的生活转变的涵义,更是由生态安全向生态良好的飞跃。因此,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不仅仅是捍卫住维持人的基本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的生态安全,更是用这个红线来推动生态安全向生态良好升级,促进生存向生活的转型,从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价值追求的实践路径

(一)以绿色发展理念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毋容置疑,进入新时代,发展生产力仍然是提高和改善民生的关键,仍然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解决民生问题必须提高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和使用率,而这一切的基础是生产力的提高。“如果没有这种发展,就会有贫穷和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6]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强调只有生产力发展了,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的温饱问题才会得到解决。当然,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使人们所能利用的生活资料也变得多样化起来,这就会导致人们的需要由最基本的、最初的生存需要转变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需要发展生产力,但是这里所说的生产力主要是强调发展生态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论”是对新时代生态生产力的精辟概括与阐释。“两山论”高度概括了发展经济和保护自然的辩证关系,为究竟是要健康还是小康提供了理论指引。站在自然界的角度来论述的话,“绿水青山”是一种统称,它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生态功能系统、生态环境质量等,是构成生态生产力的主要因素,而由“绿水青山”创造出的“金山银山”就是人类社会的利益,也就是新的价值。因此,“绿水青山”是创造这种利益与价值的自然基础和前提。站在人类社会的角度,也就是从人创造出价值来看,“绿水青山”是一种资本,更确切地说是自然资本,是促使产生“金山银山”价值的资本经济要素,但是,我们应清醒地意识到,那就是生态与生产之间不是舍其一而得其一的,它们本质上是一种相互促进的、优劣互补的辩证关系。因此,将自然属性的“绿水青山”转化成社会属性的“金山银山”时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构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共同进步的经济模式。在五大发展理念中指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就是绿色发展理念。习近平同志所说的“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就是对绿色发展理念最好的彰显。绿色发展理念要求我们在消耗自然资源的同时以相同的比例去创造出等价的自然资源(如开采树木和植树造林相结合),以便实现自然资源的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在创造经济利益时,应该遵守大自然的自身法则,不能人为地过度干预自然,在自然的承受范围内有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还给自然一片祥和的景象。

(二)加快推进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

生态是一种自在的自然存在,是物化自然的外化表现,其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存在的,而在本质上生态本身不存在是否文明的判断。之所以今天人们强调建设生态文明,不断地在各种场合一直提及生态文明这个概念,就是因为人类对待自然的野蛮剥削和过度开发对其造成了严重损害并出现了生态危机、生态灾难和生态问题,这些后果是对人类行为和态度的“报复”。这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不是任人宰割的,人类应该将自身视为自然的一部分。因此,要想使生态环境的状况得到改善,就必须坚决摒弃旧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模式。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是满足当代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需要,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一切要有个前提,就是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决不能损害后人的利益。自然资源是全部人类所共有的,绝不仅仅是一代人或几代人的私有物品,所以我们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时必须为后人保留根基。推进绿色发展方式就要形成资源集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和社会发展理念,将生产空间、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有机、有效地结合起来,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这就要求在获取经济发展时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坚决杜绝对自然的损害由量变向质变的转变,坚决把住绿色门槛,守住生态红线。

建设现代化的生态文明不仅是一部分人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共同的担当。企业应该推动产业的结构化升级,普通群众应该使自身的生活方式具有生态性,即形成简便低调、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绿色生态的生活方式事关每一个家庭和个人的消费活动,既有国家层面的生态意识、节约意识、绿色消费意识等,又有开展创建社会层面的绿色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又包括小众的减少焚烧、减少使用化学燃料、垃圾分类投放等。这一切的目的都是培养人成为爱护自然生态和踊跃参加环境保护的社会人,促进人们形成绿色的生活方式。

(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生态民生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在全社会树立起人民性生态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人们之间的利益,因此必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生态民生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这里的制度保障主要包括经济制度保障、政治制度保障、文化制度保障和社会保障。

第一,实现人民性生态价值追求的经济制度保障。只有物质层次的需求得到基本的满足,人才会去寻求精神价值层面的追求。因此,人民性生态价值追求的实现必须有强大而丰厚的物质经济基础。完善先进的经济制度是创造出高度发展的经济成果的必要条件,我们应该坚持绿色发展的科学理念,形成经济领域共有共建共治共享的结构。我国的生产方式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需要的有机统一为目标的,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必须始终围绕这一目标来推进经济体制的各项改革,从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强国。

第二,实现人民性生态价值追求的政治制度保障。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实现人民性生态价值取向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必须始终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统一。无论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还是基本政治制度,亦或是重要政治制度都必须为人民性生态价值取向提供重要的保障。在最新修定的宪法中,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等相关理念被纳入其中。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意味着我国在国家根本大法的高度上加强了对生态文明的重视。因此,我们应该从宪法上承认、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这样,不仅能够避免因环境问题而产生的群体性事件、群体性纠纷和人民的矛盾,还能为从根本上维护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提供宪法依据和支撑,更能推进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

第三,实现人民性生态价值追求的文化制度保障。文化是人的长期性习惯和固化性理念的体现,帮助人们树立实现人民性生态价值的文化取向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因此,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必须使人民群众树立并遵守社会主义生态道德,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生态道德和生态中心主义伦理学。所谓的“生态中心主义伦理学”本质上是一种捍卫内在价值的伦理,简言之,就是拒绝将世界简化为金钱,拒绝屈从于经济算计这个主宰者,拒绝一切形式的拜物教、商品和机器,这对于克服生态危机至关重要。在坚持资本逻辑批判的社会主义政治立场的基础上,我们应该从内在价值转向系统价值,大力倡导社会主义生态道德,将对待自然界和生态环境态度与对待一个社会性人的态度保持一致。对待自然生态时必须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严格明确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坚持质量互变的辩证规律。我们应该要像对待亲人一样爱护自然,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由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因此,大力倡导社会主义生态道德能够更好地实现人民性生态价值追求。

第四,实现人民性生态价值追求的社会保障。人成为社会人的前提基础是人首先是自然的人,人生于自然又在自然中生活,自然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的生存发展状况。人的生命是否安全,人的身体是否健康都受制于自然生态环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给国家、社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影响,疫情的源头与自然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习近平同志曾指出:“引发这次疫情的病毒,包括此前的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情的病毒,多数病原体来自野生动物或与之有关。”[7]由此可见,维护生物安全不仅仅是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必须解决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建设所亟待攻破的难题。目前,为了有效保证14亿广大人民群众自身的身体健康和生存的环境健康、生态健康,从根本上抵御并化解各种各样、各种范围、各种类型的环境风险和生态风险,我们必须加强医疗卫生事业的社会保障建设,将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手段和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科学理念投入到医学等各个方面和贯穿于全部过程,鼓励医疗机构和医学院校加强对环境医学和生态医学的研发工作,才能最终在维护生物安全中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才能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实现人民性生态价值取向。

总之,实现人民性生态价值追求需要“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各个要素的良性互动;需要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为生态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与保障,由此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人民性价值追求在全社会的实现。

猜你喜欢

人民性红线生产力
房企“三道红线”的破局探索
细细的红线
旱地麦田夏闲期复种绿肥 保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
马克思生产力系统理论探析
“三道红线”考验房企“钱袋子”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一两江湖之红线引[连载一]
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价值探索
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