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时度势发“养蜂财”
2021-12-05蔡呈贵
蔡呈贵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土蜂繁殖场,江西 信州 334099)
在养蜂界,传统纯粹的养蜂采蜜已经很难发家致富了。养蜂的人多,就船多碍港,争蜜源,堵销路,竞争激烈,蜜贱伤农。蜜多难销,是大场的通病,蜂难养强,是小场的共性。
笔者平时与一线蜂农交流较多,见一些养10~20 箱的蜂友,养着,养着,偃旗息鼓了;一些信心满满的企业老板投资养蜂,三五年后纷纷抱怨养蜂的钱难赚。因此,在我国传统养蜂业中的纯采蜜者,赚钱发家者,寥若晨星。
养蜂业有别于其他养殖业,蜂群有飞逃的特殊性,养蜂技术要求高,没有经过三五年的实践打磨,是难以成功的。那些“投几百块钱,买箱蜂,以后就不断有蜂蜜吃”的想法是幼稚的,往往是养蜂主还没吃上蜂蜜,箱内的蜂就没了。蜂越养越少,最后归零的比比皆是。本人就有3 次养蜂“灭了场”的沉痛教训。要养好蜂,先要对所养的蜂种习性有所掌握,并在实践操作中,严格按规律办事。棋错一步,满盘皆输。最好先学好理论知识,然后小试;成功后,发展壮大规模。有了决心、信心,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定好发展目标。如,年纪大,吃不了出门追花夺蜜风餐露宿苦,就以定地饲养中蜂为主;人脉广,高消费朋友多,就以生产高档蜂蜜为主;善于钻研,技术过硬,就以中蜂繁殖出售蜂群为主。因目标明确,我近年稳稳当当地因养蜂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收入。养蜂确实是一份不错的副业收入。
再说销售。蜂蜜销售市场,诚信是根本。在假蜜泛滥的日子里,客户想买入1 瓶真正的中蜂蜂蜜确实不易。生产环节“喂白糖水不清糖底”“直接喂大米糖浆”的造假、加工环节的掺假已防不胜防。在“你养蜂喂白糖吗?你掺假吗?”我用邀请购蜜者实地现场见证、动手参与取蜜过程的办法回应责问者。一边操作,一边科普,虽然接待上增加了一些开销。实践证明:诚信销售,回头客还是不少。
最后说赢利。蜂养好了,自然而然就有蜜取。有了蜂还要综合经营,不要单打一。以我上饶为例:2018年,柑橘花不流蜜,2019年乌桕花不流蜜,2020年多雨天冷,油菜花不流蜜,追花夺蜜者叫苦不迭。而我在家定地繁殖蜂群出售,辅助小饲喂,年年稳养稳收。本地也有蜂友效仿我的做法,搞繁殖蜂群出售,我则适时改变营销策略:取蜜后蜂群低价抛售,稍胜一筹更让竞争者难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