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瘟和猪蓝耳病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2021-12-05邱嘉禧

畜禽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养猪户耳病病猪

邱嘉禧

(广西昭平县昭平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广西 昭平 546899)

0 引言

养猪环境的不断恶化,导致猪出现疾病时并不是单个症状,而是多种疾病混合在一起,兽医很难进行医治。猪瘟是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对于猪养殖具有极高的威胁性,主要症状为耳朵、四肢等发紫、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等,在2 d后会发生死亡。猪的死亡对于养殖户而言,某一头猪生病后,很可能会传染给同一猪场中的其他猪,导致经济遭到重大损失,而且会让自身养殖场的信誉降低,因此,猪瘟和猪蓝耳病混合感染疾病的预防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猪瘟和猪蓝耳病临床症状

大部分猪在患有该2种病混合感染后体温会升高至40℃上下,病猪会精神萎靡、绝食、便秘等。病猪的眼屎会增加,而且腹部以及耳尖等部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蓝紫斑,在病情严重恶化时,病猪会有尖叫声出现,按压会有血斑病出现,而且淋巴结肿胀,用手触摸时患猪会有疼痛感,而且会发出尖叫声。如果怀孕的母猪出现此症状,有可能会造成流产、胎弱等情况,甚至会发生难产,在病情后期,病猪的皮边缘会不整齐。病猪的脾部会出现针尖状的出血等,这些都是混合感染的典型症状[1]。

2 实验室猪瘟和猪蓝耳病混合感染诊断

该种混合感染可以在实验室当中确诊,采集病猪的血清、扁桃体等进行细菌培养以及乳胶凝集试验等实验室的方法进行诊断,通过调查流行性病学以及解刨学病理来判断病猪的感染情况[2]。

3 猪瘟和猪蓝耳病混合感染防控措施

3.1 急救措施

在养殖场出现疑似混合病感染时,要立即将其隔离处理,并注意观察临床表现、病理变化等,通过实验室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判断[3]。如果诊治病猪确实患有此感染病,需要根据相关规定立即对猪进行处理,及时将猪场封锁,杀死病猪,划定专门的疫点疫区,严格控制养猪场,禁止出售生猪,而后对混合养殖的猪舍进行全面消毒。对于养殖场附近的道路全面实施管理,并且对周边环境进行消毒,尽可能的消灭根源。对于假定健康的猪以及受疫区威胁的猪需要进行紧急的疫苗接种,并且要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处理病猪的粪便、尸体等,最大程度减少该病的传播。此外,在隔离病猪后,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及时进行消毒,并将防护服进行专门的处理,防止病毒通过其他衣物传播给其他健康猪。

3.2 加强预防

1)强化饲养管理。要从基础上全面做好饲养管理工作,提高生物基础生长环境的安全指数,尤其是规模比较大的养殖场,需要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实现自繁自养,要根据养殖规模科学制定相配套的饲养管理制度,从制定严格的消毒程序着手,从根本上消灭病毒源头,保持养殖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制定各项应急预案和应对突发情况的措施,即当猪场出现病猪时,要第一时间对于猪场内患有疾病的死猪、污染用品以及废弃物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无公害进行处理。

2)加强检疫观察。要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检疫和观察,即在引猪种时需要加强检疫工作,选择安全地方引种,并对引种的猪隔离观察一段时间检查没有异常后可以和猪圈内的其他猪共同进行饲养;此外,需要及时为引进猪进行疫苗接种,防止引进猪体内含有隐藏的病毒,在和同猪圈的猪长时间生活后,导致其他猪感染疾病,为其他猪带来健康威胁,通过检疫的方式及时发现猪体内隐藏的病毒,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办法,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3)重视卫生消毒。养殖户要把环境卫生消毒放在首位,制定严格而规范的消毒流程,养猪户需要按标准定期消毒猪圈,每天定时清理猪圈内的粪便和垃圾,使卫生干净得到保障,避免因环境卫生差而滋生各种病毒和细菌,避免饲养猪常见病的萌发。在日常的饲养中,需要每周进行1次消毒,无公害处理粪便和垃圾,严禁随意乱扔猪圈内相关东西。此外,患病的猪和健康的猪最好不要同一个饲养员喂养,防止通过外界传播将病毒带给健康猪。

4)加大药物预防。养猪户可以使用土霉素预防猪患有混合感染,或者是为猪注射带有土霉素的试剂,能够起到明显的效果。

5)加强猪疫病防控宣传。在农村养猪户以及专业的养猪场都会涉及到猪瘟、猪传染性疾病等,这不但是猪防疫部门需要管理的事情,还是整个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因此,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对猪防疫知识的宣传,线下(报纸、广告牌等)线上(广告、媒体宣传等)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加大宣传防疫知识,提高各个养猪户对疫病的认识,让各个猪的散养户能够自愿进行免疫疫苗接种,让全社会都重视猪疾病的防控[4]。同时,建立微信公众号,让养殖户关注公众号,以便及时接受到最新的养殖知识、病情防控知识以及猪行业市场的变化,通过增加养殖户的相关知识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3.3 疫苗免疫工作

没有发生疫病的猪群需要及时进行猪瘟以及猪蓝耳病的疫苗接种,可以选择猪瘟脾淋苗等防治猪瘟、选择灭活苗等防治蓝耳病,疫苗接种是最好的消灭以及控制传染性疾病的方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猪瘟疫苗一般都比较稳定而且安全性高等,为了能够让疫苗的免疫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笔者制定一些猪瘟免疫程序,可以作为养殖场和散户的参考。①种公猪与母猪进行猪瘟免疫时可以使用每年接种2次疫苗的方式,也就是每年的春天和秋天各接种1次疫苗或者母猪在猪仔断奶时进行1次免疫疫苗的接种[5]。②保育猪可以根据猪场进行免疫模式的选择:安全地区猪场可以在猪仔断奶时进行一次疫苗接种;在环境比较复杂或者是有威胁的养殖场中需要为20日龄和66日龄的猪进行1次疫苗接种;在遭到周边污染的威胁或者是本场中已经有猪患有猪瘟的情况下,需要提前进行疫苗接种,也就是在猪仔出生之后立即为其注射猪瘟疫苗,1~2 h后再进行初次哺乳,在饲养30 d后进行第2次疫苗注射,饲养70 d后进行第3次疫苗注射。

4 结语

在进行生猪养殖时需要注重猪瘟和猪蓝耳病混合感染的诊断以及防治,通过诊断确定疾病,并实施最适当的方式进行防控,通过有效的防范阻止出现混合感染的状况,最大程度地防止疫情快速传播,对猪群中的其他猪造成伤害。在发生感染之后,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方式能够进行救治,死亡率高,造成养猪户的经济损失,因此,防治感染是首选。

猜你喜欢

养猪户耳病病猪
替米考星对初产母猪蓝耳病的治疗研究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猪蓝耳病临床诊断与综合防治
影响农村养猪户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病猪喂药有办法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中药方剂治疗猪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基层养猪场户非洲猪瘟防控实用技术
基于高热性猪病诊疗和防制对策分析
影响农村养猪户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