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山湾特色农庄助力乡村振兴
——以绵阳市游仙区为例

2021-12-05张勇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1年4期
关键词:农庄农业农村

张勇

中元国际投资咨询中心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四川成都

1 山湾农庄现状

山湾是广泛分布于浅丘,由山体起伏和缓环抱而形成的农村聚落单元。山湾农庄是指山湾原住民依山傍水而居,院落错落有致,宅院、耕地、林地等与周边生态环境和谐共存,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生产、生活有机融合的、天然的、相对独立的自然生态空间。

绵阳市游仙区全境属浅丘地形,水库、塘堰众多,大大小小山湾数量超过1 600个,山湾众多,具备打造山湾农庄的先天条件;大部分山湾均已布局林果、粮油、畜牧等产业;大部分山湾区域基础及配套设施基本能够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全区所有乡镇已实现公交全覆盖,均有对外连接道路,能有效灌溉;依托山湾建设的休闲农业场所和乡村旅游景点景区日益成熟完善,业态逐渐丰富,经营效益稳步提升;山湾乡土文化浓郁、原有农家生产、生活方式保存较好。

2 山湾农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五化”情况严重,乡村发展缺乏强力支撑

游仙区乡村“五化”情况主要表现:一是空心化。农村青壮年普遍外出务工,“老幼病残”在家留守,常住乡村进行耕作的劳动力不到三成。二是老龄化。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大多年龄在51岁以上,甚至部分乡镇以年龄60~75岁的劳动力为主,从事农业生产的中低年龄劳动力不足。三是空置化。农房空置、严重破损、宅基地废弃等现象比较普遍,废弃的村办学校,村委会办公用房,村集体土地等村集体资产、资源长期闲置也有不少。四是污染化。农民随意丢弃农药包装、农膜等废弃物,重施化肥、不规范施用农药等现象还比较普遍,畜禽养殖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等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依然严峻。五是逆城镇化。社会资本大量下乡,农村成为了投资热土,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但总的来说,这类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效益低下,普遍亏损严重。

2.2 公共服务能力低效,服务设施闲置严重

由于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游仙区农村公共服务对象缺失现象普遍,农家书屋、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常常无人问津,甚至出现公共服务资源被私占的现象。部分活动广场、体育器材损毁严重,无人维修。农村垃圾收集、清运设施和人员配置不够,污水处理设施和能力不足。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落后,人才匮乏,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2.3 产业发展活力不足,经营体系运行不畅

游仙区许多农业经营组织内部运营不规范,经营者对组织的运营宗旨、机构设置、职责划分等没有清楚的认识,管理者与成员之间权责模糊;农业经营主体单打独斗,抵御风险能力差,同质化竞争严重,集群发展、抱团发展的势头较弱,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社会组织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农业社会化服务进展缓慢,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质量不高,作业专业化程度不高;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缺乏创新,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模式发展较慢。

2.4 乡土文化缺失,传承乏力

乡土文化、传统民俗是乡愁的主要载体,留住乡愁就是要唤起远去的记忆。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传统的农家生产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农耕器具等,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退出历史舞台。尽管近年来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游仙区也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挖掘和丰富乡土文化,但是力度还不够,没有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

3 推进山湾农庄建设的几点建议

3.1 以山湾农庄建设为微切口,推动山湾农庄经济体建设

建设符合现代文明生活的农村居所,改造优化厨房、厕所、网络等服务设施,实现房子功能化。打造房前屋后“微”景观,通过庭院绿化、景观打造,展现现代生活形态,实现院子景观化。构建农林生态景观,大力实施房前屋后生态景观打造,提升农居周边环境,实现林子生态化。构建农村产业化发展路径,培育地标产品、生产绿色农副产品,助推农户增收,实现路子产业化。引入现代化经营模式,引导农民利用已有的资源、土地和宅基地入股集体经济,抱团发展,合作分红,实现“票子”股权化。

3.2 做好要素保障,激活山湾农庄发展动能

积极做好“人、地、钱”三要素的保障,主要从以下三点入手。一是发动新市民、新乡贤、新农民、新商人、新社工投身山湾农庄建设,激活人的要素。二是用好用活承包地、宅基地、林荒地、河湖塘库湿地、集体建设用地,思考和研究如何统筹激活各种资源,为高标准建设山湾农庄提供基础支撑,激活地的要素。三是要用好“财政的钱”“部门的钱”“企业的钱”“农民的钱”和“金融保险机构的钱”,集中力量干大事、急事、难事,做好项目策划,形成规模效应,激活钱的要素。

3.3 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整治,形成农业生态共生体

深入挖掘游仙区丘陵地势地貌、山水林田湖等资源优势,全面彰显村落的自然风光、地方元素、风俗文化等特色优势,努力打造富有地域风貌、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特色农庄。依托游仙区浅丘独特山湾地形地貌和山水林田湖草自然生态资源,优化山水、田园、村落等空间布局,完善生产、服务、休闲等功能要素,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整治,山顶营造水土保持林,山腰发展经济林,山脚种植竹材林,丘间沟渠相通、能排能灌,逐步构建农业生态共生体。

3.4 以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为基础,激发产业活力

引导游仙区广大社会团体、个人(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小农户等)以投资、入股、共享等多种方式参与山湾农庄建设,以山湾的繁荣带动村落的兴旺、以村落的兴旺促进乡村的全面振兴。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以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实行有机组合,形成聚集效应。有效保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并增加其财产性、工资性收入来源,充分调动村民参与合作共建积极性,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山湾农庄,将山湾农庄作为乡村振兴的基本单元,引导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率先振兴,以点带面推动游仙区全域乡村振兴。

3.5 以山湾农庄经济体为结合点,大力发展融合经济

准确定位游仙区山湾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引导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适度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辐射带动湾内农户发展,做实“一湾一业”。推进以“花果桑粮菜、牧渔文药养”为主要特色、以“产业带动型”“生态康养型”“休闲观光型”“种养循环型”等为模式的山湾农庄建设。加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销售体系建设,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湾”服务,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强化农业信息化建设。建设精品休闲观光园、康养基地、乡村民宿、主题酒店,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3.6 挖掘地方文化特色,为山湾农庄注入内涵

将山湾农庄同乡村民俗博物馆、农耕博物馆和文化展览馆有机结合,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创新农村传统文化传承方式,支持非遗传承人依托乡土非遗资源优势进行传承传习。推动传统文化、农业、旅游、康养、教育等资源融合发展,促进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培育开发特色手工艺品和民间文化产品,推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3.7 盘活各类闲置资产,提升资产利用效率

深入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综合开发利用村集体废弃房屋、集体土地、集体林地、闲置农房、宅基地、荒地等资源,以闲置农房入股建民宿,土地入股发展产业,劳动力、资金入股,物业租赁,集体资产入股等多种合作方式有效引入社会资本,最大限度地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体。

4 结束语

绵阳市游仙区要以山湾农庄为产业融合发展的交汇点,突出山湾农庄特色,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和森林生态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有机结合,激活人、地、钱三大要素,促进村庄建设与产业融合协调发展,最终实现游仙区“小农户振兴”。

猜你喜欢

农庄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庄
玉米人农庄
农庄里的羊圈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