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背景下的饲料企业供应链发展困境及策略
2021-12-05周晨曦
周晨曦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38)
贫困问题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拉大收入水平差距的重要原因,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由此我国推出了一系列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政策(黄夏莹,2020)。在诸多脱贫攻坚的新政和技术中,“互联网+”、供应链技术展现出独特的优势。以互联网为源头和销售端,供应链为物流端,能将贫困地区的产品销售至世界各地,避免过去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消解了贫困地区缺少工作机遇的困境。研究表明,贫困地区的农产品是“互联网+”供应链的主要销售产品,甚至有的地方创造了初具规模的销售量,不少投资者、企业家抓住机遇在贫困地区创办企业,形成了良性循环(郭捷等,2020)。我国的饲料企业数量众多,其中绝大部分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主,为节约工厂租金成本,减少饲料原材料的运输成本,不少饲料企业直接将工厂建立在农村地区,在享受精准扶贫政策优惠时,还能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进而加速脱贫攻坚的进程(王海玲,2020)。本文以饲料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精准扶贫政策下饲料企业供应链产生的影响,并对目前发展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准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为脱贫攻坚和饲料行业发展提供参考。
1 精准扶贫背景对饲料企业供应链的影响
1.1 加速饲料企业供应链发展 精准扶贫政策为饲料企业开展扶贫供应链业务提供了机遇和政策优惠,不少饲料企业通过申请补贴,在达到标准后可以进入精准扶贫的企业清单,得到政府的金融优惠、信贷优惠和技术指导。例如信贷优惠中,饲料企业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更精准的服务享受到信贷资金,进而将资金用于建设上下游商业网络,扩宽经销商、零售商等渠道;还能建立饲料企业的信息技术平台,对发展“互联网+”供应链方向有促进作用;也能用于优化饲料企业的物流配送服务,提升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进而有效提升饲料企业的供应链发展水平。技术指导能帮助饲料企业建立供应链金融,提升企业的利润和收入水平。在过去,饲料企业以区域为范围进行饲料产品的销售,难以获得较大的市场规模,存在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产品利润微薄,借助互联网供应链能提升利润空间,增加用户黏性(李武等,2016)。
1.2 提升电子商务水平和信息化程度 过去饲料企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依赖资源和劳动,而信息技术的出现和普及,让过去落后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必须与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才能更好促进当前的企业发展。信息技术能为饲料企业带来产业结构要素的改变,利用新的信息技术,企业能更快捷、高效、低成本地获取市场中的各种信息和需求,采用信息技术,能催生出更高效、更智能、更自动的生产技术,提升产品质量,甚至制造出全新的产品,创造新的产业结构要素。而这一过程,可能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市场调研和产品研发。当前,精准扶贫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深度融合,创造了很多新兴业务,电商平台也为精准扶贫提供了机遇,例如淘宝农村电商、拼多多助贫购物等,有利于打开饲料企业的销售市场,提升发展水平(郭静安,2021)。
1.3 优化企业的组织化能力 精准扶贫背景下,加速了饲料企业的供应链发展速度和信息化水平,有利于提升饲料企业与供应链上各组织的沟通联系,也会加速资金周转率,提升生产效率。饲料企业逐渐重视供应链业务,并投入更多资金和人力用于供应链业务的发展。供应链的管理一般包含物流管理阶段、价值增值阶段及网链阶段(姜东晖等,2020),饲料企业为提升饲料产品的运输效率,优化饲料产品的运输途径,减少运输成本,通过建立自营物流或者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获得物流优势,有利于提升物流管理的能力;其次,在价值增值阶段,饲料企业为获得更多的消费者,会与其建立密切的联系,消费者的需求会传到饲料企业生产端,对饲料产品产生影响,进而形成差异化、定制化产品,能增加饲料产品的价格;进入网链阶段的供应链会进一步密切联系上下游生产企业、经销商和消费者等群体,形成良性互动,进而优化供应链全过程。
2 精准扶贫下饲料企业供应链发展困境
2.1 信息沟通成本高 信息沟通是供应链业务的重点,由于供应链上包含消费者、企业生产者、经销商、零售商以及物流、仓储端,涉及的主体较多,且供应链的系统包含计划、协调、沟通、服务等多种活动,因此信息传递的效率、信息的有效性十分重要。在精准扶贫政策下,消费者对扶贫产品的购买需求、购买意愿有了明显的增加,但由于这些贫困地区、农村地区的饲料企业缺乏营销经验,品牌知名度相对较低,消费者在购买时需要进一步获取信息,这会导致沟通的需求增加。但对饲料企业供应链建设现状分析可知,目前饲料企业存在信息沟通成本高的问题,在供应链两端,信息传递的时间相对较长,特别是消费者的信息向生产者传递效率低,甚至会出现传递偏差。这是因为信息化平台建设不足,信息传递更多依赖传统的形式进行一对多传播,容易造成信息误差(梁娟娟,2021)。
2.2 饲料企业供应链管理成本高 饲料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成本也较高。不少饲料企业通过精准扶贫政策加入供应链业务中进行饲料产品的销售,而这些企业供应链业务尚不成熟,在管理上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人员,导致管理成本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处于更高水平。一方面,这些饲料企业规模较小,销售量有限,建立企业自身的供应链物流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因此很多饲料企业都选择第三方物流公司,这些企业难以和第三方物流公司获得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导致物流运输、装卸、仓储的成本相对较高。另一方面,处于供应链建设阶段的饲料企业话语权相对较小,当遇到大型超市、龙头企业或者采购量较大的经销商时,饲料企业的议价能力相对较弱,这些采购者会进一步压低价格,提出更高的质量要求,饲料企业的盈利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当存在不合格的产品或者运输途中变质的产品,还要进一步增加成本,导致饲料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成本比成熟供应链企业更高(戴军,2021)。
2.3 饲料企业龙头数量少 精准扶贫政策推动以来,不少企业都享受到政策的红利,获得了更好的经济效益,饲料企业也包含在内。但对精准扶贫背景下饲料企业供应链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目前龙头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仍然以小规模、民营饲料企业为主,难以进一步发挥规模效益,无法进一步压缩生产成本,且难以形成有影响力的企业品牌,也会在诸多农产品竞争中面临风险。这些小规模的饲料企业在原材料的采购上也难以覆盖、辐射企业所在的农村地区的农户和生产单位,对农民增收致富的带动能力有限,也无法解决更多的农民就业问题(贾辉辉等,2019)。
3 精准扶贫下饲料企业供应链发展策略研究
3.1 提升供应链信息化水平和层次 精准扶贫背景下饲料企业供应链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信息化水平不足、尚未形成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及供应链管理成本过高都会影响精准扶贫的效果,制约饲料企业的发展。只有提升供应链的信息化水平和层次,才能带动饲料企业进一步发展。一方面,要引入更多的信息化、数字化供应链人才,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能力,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引入供应链技术中(梁娟娟,2021),建立更高效的供应链信息系统平台,为各个供应链环节的信息沟通提供基础;另一方面,要与供应链信息化技术较为成熟的企业和行业进行交流和合作,例如与电子商务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引入这些企业的供应链,也可以通过借鉴管理经验来提升饲料企业自身的供应链建设水平。
3.2 优化饲料企业供应链管理 优化饲料企业供应链管理,享受精准扶贫政策红利和技术红利,就要求饲料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管理成本,也要与精准扶贫的供应链金融、互联网金融、绿色金融等业务结合,抓住企业的发展机遇。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结构,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打造线上销售和线下体验相融合的销售体系,消费者可以在线上自主下单,根据其所在的位置选择门店进行发货,这也能减少物流运送的时间,降低物流成本,实现线上和线下的互补。另一方面,符合政策要求的饲料企业要积极申请绿色信贷资金、供应链金融帮扶,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和产业布局获取发展资金,也能有效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这些信贷资金可以用于建设物流体系,拓宽企业的生产规模等(戴军,2021)。
3.3 建立品牌,打造饲料企业供应链体系 对饲料企业而言,除了在脱贫攻坚时期需要得到发展,在脱贫攻坚工作结束后也应当积累起发展优势,打造知名品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饲料企业要抓住脱贫攻坚时期的政策红利,形成初具规模的企业优势,例如饲料企业可以列入精准扶贫企业名单,其产品可以申请进入扶贫产品等,借助脱贫攻坚工作提升消费者的认可程度。其次,饲料企业要注重企业品牌建设,在企业的文化内涵、产品包装、产品设计及企业品牌等方面下功夫,在消费者和市场上形成良好的口碑(吕华,2021),从而增加消费者黏性,增强企业的竞争壁垒,有利于饲料企业的长远发展。
4 结语
精准扶贫政策推行以来,不仅有利于贫困地区、农村地区的增收致富,也为农村地区的企业创造了发展机遇,能够享受到信贷优惠、政策帮扶、技术指导等红利。但饲料企业在精准扶贫背景下供应链业务存在信息化水平不足、龙头企业数量少及供应链管理成本过高等问题,只有提升供应链信息化水平和层次,优化饲料企业供应链管理,加强品牌建设,打造饲料企业供应链体系,才能促进饲料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