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域下江西省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婺源县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

2021-12-05骆子信陈俊卓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10期
关键词:村落旅游传统

骆子信 陈俊卓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传统村落作为中华民族千年文明的基因宝库、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是现代文明的根,是现代文明的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作为新时代坚持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措施。但是随着当前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众多商业元素开始慢慢渗透到传统村落,使得传统村落的一些东西正在慢慢消亡。它的消亡不仅表示传统文化正在不断溶解,同时还代表这些传统村落的精神文明在不断流失,因此在乡村振兴的视域下进行对于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迫在眉睫。

1 乡村振兴视域下保护传统村落的意义

1.1 保护与发扬传统村落文化遗产

传统村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沃土,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的基因宝库,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我国传统村落分布较广,数量较多,呈现出不同的民族特色与地方文化,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不断传承。一个个传统村落的背后是中国一个又一个传承的古老文明,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见证,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在乡村振兴视域下进行传统村落保护可以有效挖掘开始以及即将开始流失的历史文化遗产,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保有一份精神沃土。

1.2 促进传统村落建设与发展

我国农村发展的一大重要任务就是传统村落的建设与发展,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对传统村落保护有助于促进传统村落建设与发展,可以不断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在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明确了乡村振兴的“三步走”目标任务,即到2020年基本形成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与政策体系;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到2050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乡村全面振兴最终实现。在当前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可以有效的将高科技运用到传统村落的保护中去,不断提高当地村民的衣食住行、农耕、养殖、畜牧水平,提高当地的农副产品的生产水平,促进传统村落建设与发展。

1.3 引导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可以有效保护该村落的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发展壮大适合传统村落的多元产业,引导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当前经济不断发展,一些工业产业开始进入农村,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农村现代化对于传统村落的破坏,引导传统村落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增强传统村落的村容、村貌以及活力。

2 婺源县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现状

2.1 婺源县传统村落保护的现状

作为中国最为传统的古村落之一,婺源县至今有超过800年的历史,历经了数百年的岁月变迁,婺源县传统古村落的传统建筑、各种自然景观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人为因素的损坏和自然侵蚀。此外,婺源县传统村落拥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民俗和工艺手工品代代相传,如徽剧、傩舞等具有浓烈传统色彩的文化遗产。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丰富,年轻一辈外流,很少有人去关心和继承这些代代相传的手艺,婺源这些传统的民俗文化特征正在逐渐消失,村落传统文化的传承陷入困境。

2.2 婺源县传统村落发展的现状

婺源传统村落的发展以旅游业为主,将保护好的资源充分运用在了旅游业的发展上,从1974年在电影屏幕上崭露头角到如今被授予“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 “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等称号,婺源县的传统村落集乡村风情、高山花海、小桥流水于一体,在传统村落中开发了一个5A级景区——江湾景区,同时还有篁岭、李坑等12个4A级景区,在旅游业方面的发展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成就。

2.2.1 古建筑发展现状

婺源是当今中国最美丽、古建筑保存最多且最为完好的古村落群之一。婺源县的传统村落将古建筑与民宿开发有机结合,在保护我国古建筑文化,让我们能够体验一番古朴纯挚、追溯过往记忆的同时,也增加了当地居民和政府的收入,推动文化建筑更好的修缮和传承。

2.2.2 自然资源发展现状

自1992年建立自然保护区,同时结合乡规民约,婺源县内的森林资源与山河湖泊珍禽飞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婺源县传统村落森林覆盖率高达90%,坐落着婺西绿谷省级森林公园、灵岩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区,当地政府正不断在保护中开发自然资源,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使得传统村落在绿色发展的背景下不断发展。

2.2.3 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婺源县传统村落在旅游业方面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江湾,篁岭,李坑等景区逐渐成为中外游客慕名前来的旅游胜地。当地的油菜花和晒谷逐渐成为了当地传统村落发展旅游业的金字招牌。油菜花和稻谷是传统农业中很常见的农作物,本不具备非常高的经济开发价值,但婺源的传统村落却将其与当地独特的丘陵地势及徽派建筑完美结合,将他们绘制成了一幅天然画卷,并打造成为“全球十大最美梯田”之一。仅2019年就吸引国内外游客2463万人次。

3 婺源县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3.1 从产业振兴角度

婺源县产业形式较为单一,主营业务为旅游业,缺乏其它附属产业形式。春秋两季为旅游旺季,游客较多,但各方面配套设施难以跟进。婺源县内交通不够发达,婺源与周边地区交通不便捷,各景点之间道路状况较差,景区巴士运营时间过于集中不便于游客自行安排游玩时间,极大的降低了游客的旅游体验感。同时婺源县内各旅游景点餐饮、住宿条件有限,参差不一,服务人员缺乏服务意识及相关专业培训,难以给游客一个舒适的旅游体验。

3.2 从生态宜居角度

一部分传统村落在引进社会资本时过于迁就资本的开发意向,未将当地未来经济发展与居民居住环境纳入到村落用地规划与空间建设指导中,使得旅游用地过度扩张,超岀了村落原有的环境承载能力,环境问题频发,影响了居民们的生产生活及村落的后续发展。

3.3 从乡风文明角度

婺源县传统村落民俗文化流失较为严重。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人们过于关注物质文化,而忽略了对传统村落这一饱含非物质文化精神文明的维护和传承。紧靠传统民俗建筑的居民缺乏相关保护意识,肆意修建自家院落,不仅没有做到对传统建筑的保养修复还阻挡了传统建筑的空间视廊。部分传统村落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大量新建现代建筑,使得与传统村落的文化格调背离甚远,传统村落文化与旅游产业脱节,传统村落文化正在慢慢的被侵蚀。

3.4 从有效治理角度

婺源县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管理不够完善,传统村落内部用地缺乏相关管控,存在当地居民随意开发等现象。婺源县未明确传统村落的保护范围与建设用地范围,未提出有效保护传统村落的相关政策,同时未提出如何有效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

4 婺源县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加大对道路建设的投入

婺源县应该在不破坏原有地方面貌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改善交通条件,系统筹划各个村落之间的交通联系,将分散的各个景点有序地串联起来。合理规划制定最为舒适全面的旅游线路,使游客能清晰地了解婺源各村落的构成,且有计划地出游,增强游客体验感,促进当地旅游业全面一体化发展。同时注重民宿的优质开发,结合传统村落的文化特色、建筑特色、乡村习俗将部分闲置民房改造为文化体验型民宿。

4.2 制定实施用地规划和空间建设的配套政策

应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生态村庄建设并深入传统村落进行细致的田野调查,针对传统村落用地规划不统一、空间建设杂乱参差不齐的情况,构建一整套旅游开发评价体系,科学评估传统村落的旅游用地开发潜力,实行专区管理和分级管控。

4.3 重构文化体系

婺源县需出台相关政策,使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积极宣传民俗文化,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依托婺源兴旺的旅游产业,使民俗文化成为旅游的一部分。借助民俗节庆,在烘托节日气氛吸引外来游客的同时,以游客为传承载体,使民俗文化渗透进旅游产业的方方面面。重视村落传统建筑的修缮,开设修缮维护技术的专项培训,吸引优秀徽派建筑工匠回流。在解决建筑维护问题的同时,防止建筑工匠的断层危机,实现村落的有机更新。

4.4 政旅结合

打造行政保护与发展模式。保护、利用与开发婺源县传统村落,离不开有效的治理。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保护与发展模式,梳理婺源传统村落数量、分布和发展现状。出台历史文化遗产相关保护政策,做到长远规划。从政府层面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专项资金,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保驾护航。

5 结语

综上,江西省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仍然任重而道远,单从婺源县传统村落出发,需着力提升对传统村落治理保护能力的水平,抓住这一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的重大机遇,婺源县各相关单位应统筹协作共同致力于打造一个全方位多元化的旅游示范点,为全省其它具有优质旅游资源的村落树立一个可学习的旅游标杆。

猜你喜欢

村落旅游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油画《村落》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