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铜锌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探讨
2021-12-05阿不力孜孜牙吾东
阿不力孜·孜牙吾东
(新疆有色地勘局七〇一队 昌吉 831100)
1 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位于博格达晚古生代弧后裂陷盆地北侧,按板块构造理论,矿区位于准噶尔、吐—哈地块之间的一个晚古生代裂谷,北为博格达山北麓大断裂,南邻吐—哈盆地北缘大断裂,西与伊连哈比尔尕夭折裂谷相邻,东界位于巴里坤县西侧,以断层与哈尔里克山脉相接。弧后拉张始于早石炭世,在七角井一带出现双峰式火山岩建造。
区域内出露地层主要有上石炭统柳树沟组(C2l)、下二叠统石人子沟组(P1s)、中二叠统塔什库拉组(P2t)和第四系冲积、洪积的砾石和砂土。在区域构造上是属于博努科努-博格达山前逆冲推覆构造带,由一系列的南西倾向的逆冲断层组成。区域内岩浆活动强烈,主要表现为浅成侵入活动,侵入岩分布广泛,发育良好,岩石类型较多,从基性至酸性均有出露,总体以基性为主。
2 矿区地质
2.1 地层
矿区出露的地层有上石炭统柳树沟组(C2l)、下二叠统石人子沟组(P1s)、中二叠统塔什库拉组(P2t)和第四系冲积、洪积的砾石和砂土。
上石炭统柳树沟组(C2l):分布在矿区中南部,面积很小,主要岩性为薄层状凝灰质粉砂岩、细砂岩不均匀互层,局部夹有杏仁状玄武岩。
下二叠统石人子沟组(P1s):分布在矿区中南部,面积约占矿区面积的三分之一,主要岩性为灰黑-黑色凝灰质粉砂岩。
中二叠统塔什库拉组(P2t):该段分布在矿区东北部和西部,面积占矿区面积的二分之一以上,主要岩性为灰-灰黑色中细粒砂岩、黑色粉砂岩,为矿区主要的赋矿地层,总体产状220°∠72°。
第四系冲积、洪积的砾石和砂土:主要分布于沟谷中,地貌上表现为冲积扇,以松散状堆积的砂砾石层为主。
2.2 构造
(1)褶皱构造
矿区位于博格达晚古生代弧后裂陷盆地北侧,矿区北中部及北东部地段可见岩石受构造应力作用造成挤压、扭曲,多见揉皱现象。
(2)断裂构造
矿区位于凤凰泉构造带上,构造较为发育,矿区内共发现6条断层,其中有正断层F1、逆断层F2;平移断层F4;性质不明断层F3、F5、F6。
2.3 岩浆岩
矿区内浅成基性侵入岩活动普遍,主要是辉绿岩,发育良好,呈岩脉、岩墙状产出,规模大小不一。出现顺层侵入、穿插侵入、断层等接触关系。侵入体与矿化有着较为直接联系,区内所见铜矿点都在侵入岩与底层接触带和断裂带上,含矿岩石一般为砂岩。在辉绿岩与地层接触上盘地段局部形成蚀变破碎带,经取样化验分析蚀变破碎带具铜铅锌矿化,推测辉绿岩与成矿关系较为密切。
2.4 变质作用
矿区内变质作用较弱,程度较低,各岩石基本保持原岩的形态和组份,矿区内可以看到热接触变质作用引起的绿泥石化、硅化、碳酸盐化等蚀变。
3 矿体地质特征
3.1 矿体特征
矿区内共发现4条矿化带,编号分别为L1、L2、L3、L4,多赋存于中二叠统塔什库拉组第二岩性段地层中的中细粒砂岩、粉砂岩中。其中L1、L2号为主要矿化带,占总资源量的一半以上。每个矿化带内包括多条矿体。
3.2 矿石质量
3.2.1 矿石矿物成分
矿石的矿物成分比较简单,矿石矿物为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硒铅矿、灰硒铅矿、含硒方铅矿、硒银矿、硒铋银矿等;地表氧化矿物为孔雀石、水锌矿、蓝铜矿、褐铁矿等。脉石矿物为石英、长石、绿泥石等。
3.2.2 矿石结构、构造
(1)矿石结构
矿石类型以硫化矿石为主,主要为自形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
(2)矿石构造
构造以团块状、团斑状、条带状、网脉状、细脉状、星点状构造为主,少数为浸染状构造。
3.2.3 矿石类型
矿石自然类型可分为原生(硫化)矿石和氧化矿石两类。硫化矿石主要为团块状、团斑状矿石、条带状矿石、网脉状、细脉状矿石、星点状矿石及薄膜状矿石。其中,团块状、团斑状矿石和条带状矿石是矿床主要的工业矿石类型。
3.2.4 矿体围岩和夹石
矿体围岩为中二叠统塔什库拉组第二岩性段地层中的中细粒砂岩、粉砂岩。矿体与围岩为渐变过渡关系,界线不清楚,因此,矿体与围岩界线按样品分析结果来确定。
矿体中的夹石为中细粒砂岩及粉砂岩,夹石厚度3~5米。
4 矿床成因简述
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铜锌矿属海相喷流沉积型矿床,矿床受地层控制明显。矿化带中有数十个矿体,含矿岩性基本上是粉砂岩、中细粒砂岩、砂砾岩,矿化有一定的专属型。
岩脉群和矿化带在空间分布上的一致性,表明了成矿活动经历沉积-后期岩浆热液富集等过程。且对矿石样品进行分析测试,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的δ34S值显示金属硫化物的硫来源为海水。
5 找矿标志
矿区的二叠统塔什库拉组第二岩性段地层中的中细粒砂岩、粉砂岩,是该矿的赋矿层位,是其找矿前提。
矿体多分布在区域性断裂旁侧的次一级断层之中,特别是有几组断层交汇部位,是成矿有利地段。
孔雀石化、黄铜矿化、水锌矿化、闪锌矿化等均属直接找矿标志。
黄铁矿化与矿体的产出往往紧密联系在一起,故黄铁矿化、硅化、绿帘石化为间接的找矿标志。
6 结论
矿区内共圈定4条矿化带,包含52条矿化体。矿体主要赋存于中细粒砂岩、粉砂岩中,矿床走向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空间上呈平行展布。主矿体为L1-1、L1-3、L1-6、L2-1号矿体,呈层状、似层状。矿床成因属海相喷流沉积型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