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有效推广
2021-12-05仲佳文
仲佳文
(民勤县三雷锋镇畜牧兽医工作站,甘肃 民勤 733300)
畜牧养殖业是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步朝着规模化、工厂化的方向发展。加之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保意识的提升,环保养殖理念逐渐应用到畜牧养殖中。因此加强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同时有力促进了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在绿色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给予多方面政策扶持,旨在有效推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促进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1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意义
1.1 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对食品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从以往的追求温饱到追求营养、绿色健康食品等,绿色畜牧养殖已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必然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传统的畜牧养殖,由于技术不发达,追求产量忽略质量,使用大量激素和兽药,埋下了安全隐患,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而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是一种为人们生活提供安全影响、质量有保障的绿色产品,是降低对环境污染的专业技术,顺应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因此加强对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有效推广有着重要的意义。
1.2 增强经济效益
绿色畜牧养殖不仅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更贴合人们的环保理念。尤其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热衷于安全性更高的绿色产品。而这种认知的转换为绿色畜牧养殖业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绿色产品也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市场需求也逐步增多,产品市场和利润空间也越来越大。未来群众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市场价格受需求影响,相应会带来更高的收益[1]。因此只要在畜牧养殖过程中重视绿色技术的应用,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则能很大程度拓展绿色产品市场,创造更大的市场份额,从而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1.3 促进生态环境良好发展
畜牧养殖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污水、氨气、粪便等污染排放废弃物,这些污染物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会给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特别是畜牧类粪便。近年畜牧规模化的扩大,已经成为废物处理中的难点。另外,畜牧饲料中含有激素、霉等,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因此,提高环保意识,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贯彻落实环保政策,重视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应用,对养殖废物进行特殊处理或二次利用,不仅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对环境保护,促进生态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
2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有效推广策略分析
2.1 加强宣传,提高思想意识
思想和意识决定行为。在畜牧养殖中,养殖企业或个体的思想意识对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应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只有立足于长远发展开展畜牧养殖,才能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2]。因此技术部门应加强畜牧养殖技术的宣传,同时应深入基层普及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和知识,提高养殖户的绿色养殖理念。结合地方特征和实际情况保证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应用,逐步实现科学化养殖目的。
政府应发挥积极作用,推动系统化养殖管理体制建设,保证技术推广在具体的范围内取得成效。同时加强对绿色畜牧养殖项目建设的重视,通过全面分析现代化养殖理念,运用专业技术指导工作,不断提高管理能力,促进养殖项目的发展。可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各种渠道进行技术宣传,扩宽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影响范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为养殖户答疑解难,提供先进养殖技术的辅导。最后应把握好基层畜牧站应用药物的关卡,避免因滥用药物,造成不可修复的环境污染。
2.2 推进绿色饲料发展机制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助推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应用。各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综合管理控制等形式,形成完善的绿色饲料发展机制,并结合实际需求进行优化和完善[3]。针对动物饲养项目体系,首先优化升级原有的兽药管理控制机制;其次,要编制科学合理的配置方案,重点关注对药物使用的数量、效果等。饲料质量是绿色畜牧养殖技术进展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同时也是落实绿色畜牧养殖要求,提高绿色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传统饲养过程中缺乏完善管理知识,很多养殖户在饲料的选择中以经验为主,并不能满足动物成长所需。我国畜牧业发展中,针对养殖饲料问题进行了很多的尝试。相关实验数据显示,将剩余青草和秸秆等作为饲料,不仅能提高营养的供给,还能降低养殖成本,避免因秸秆燃烧等造成的环境污染等。为了进一步促进绿色饲料发展机制落实,养殖人员需要优化动物营养供给的方式,保证产品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的指标要求,进而推动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大力推行绿色规范化养殖
绿色养殖是畜牧养殖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需要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应建立规范化的养殖机制,促进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提升[4]。这就需要养殖人员在畜牧养殖管理中,综合定性和定量分析动物成长所需条件,重视畜牧养殖管理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从传统的粗放型管理转换为科学化发展,以此推动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的有效性。例如畜牧养殖场的建设,需要选择远离人群居住,有良好通风效果的地区,保证养殖环境的干燥和卫生;在牲畜饲养的过程中,应根据动物不同的月龄需求科学喂养,提供充足的水分,增强动物的抵抗力;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动物防疫检测工作;针对妊娠期的牲畜精心照料;科学处理动物的粪便、食物残渣等,可将其堆沤发酵成沼气池,实现废物高效利用。
3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有效推广途径
3.1 加强行政管理
我国对畜牧产品质量十分重视,管理比较严格,但是从整体上分析,产品质量安全仍无法得到群众认可。主要存在药物滥用、新技术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整体管理无法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因此在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中,应重视行政管理,由行政部门人员对其技术推广和应用进行负责和监督。同时在绿色畜牧养殖建设中,政府应加大对项目的投资,利用项目促进技术推广的有效性。出台文件规定,引领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
3.2 完善推广体系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有效推广,离不开有效的推广方式。我国当前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出现了断层,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推广机制和办法,拓展技术推广通道。首先,由县级单位领头,试行人员责任制、班组责任制。在县级建立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机构,加强相关工作的监督和考核,首先提高相关人员的待遇;其次,基层部门辅助现场进行监护管理,对驻场技术人员的考核工作应由各级共同进行,保证技术推广稳定有效地开展;最后,乡镇建立养殖合作社,以此增加畜牧产品的经济效益,降低来自市场的经济风险和养殖难度,为养殖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3.3 建立专门绿色原料基地
饲料是畜牧养殖业发展的根基,应加强对绿色原料的管理。政府应通过建立专门的原料基地,通过与当地养殖户及养殖企业合作,实现种粮养畜、过腹还田的循环发展,保证畜牧养殖饲料的安全性,促进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区域生态环境。在绿色原料基地建设中,坚持科学配方,严格控制抗生素及其他合成添加剂的用量,降低排泄物中化学成分的含量,有效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最后,应加大对兽药的管控,加强对饲料质量、兽药的监督管理,促进绿色畜牧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
4 总结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实现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为食品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因此应加强对绿色畜牧养殖的重视,强化技术应用和推广,通过有效的措施提高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的有效性。根据当前我国畜牧养殖业发展现状,文章从加强观念宣传,提高思想意识,重视绿色饲料应用,实现科学化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策略,以提高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有效应用。技术推广应坚持绿色健康原则,保护生态环境理念,实现畜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