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2021-12-05宝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王晓月

河南农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角果硼肥菌核病

宝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王晓月

一、播种

正确的播种技术是保障油菜苗齐、苗全、苗壮,达到合理密度、夺取油菜高产目的的关键。根据宝丰县的耕作习惯和实际情况,直播油菜可采用人工条播、人工撒播、人工耧播、免耕直播、机械撒播、机械条播等多种播种形式。播种行距0.33~0.4 m,深度3~4 cm,过深不易出苗,过浅则易旱,难以出全苗。

二、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可使油菜株型紧凑、角果成熟期一致,提高油菜的宜机收性。中等肥力田块,每667 m2直播密度一般控制在2 万株左右。肥力高的田块每667 m2种植密度为1.5 万株左右。肥力较低或播种较迟时,每667 m2播种密度可扩大至2.5~3 万株,机械化收获田播种密度一般在3~3.5 万株。

三、机械化精量播种

机械化精量播种的关键是掌握种子用量。在一般条件下,播种密度为3 万株左右时,机械化精量播种每667 m2用种量0.25~0.35 kg,墒情不足、冬季寒冷、播期推迟时应加大用种量。机械化播种时,每667 m2配播1 kg 左右无发芽力的商品油菜籽,均匀播种,无明显漏播。

四、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要求播种前施用沤制腐熟后的农家肥,每667 m2施优质农家肥1000 kg,磷肥20~25 kg,尿素30~40 kg,钾肥10 kg,硼砂1 kg。及时追施薹花肥。油菜现蕾抽蔓时每667 m2施尿素5~7 kg。增施硼肥,防止缺硼肥造成油菜花而不实,双低优质杂交油菜缺硼肥表现尤为敏感。油菜缺硼苗期表现为根系发育差、根尖生长停滞、根茎肿大、叶色暗绿皱裂成紫红斑块、生长点枯焦甚至死苗;薹期表现为抽薹迟缓、株型矮化、花蕾呈褐色甚至枯萎;花期表现为花而不实,植株呈毛刷状。施用硼肥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将硼肥作为底肥施入,每667 m2施1 kg 硼砂;二是叶面喷施,在苗期和蕾薹期用硼砂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浓度为0.2%~0.3%。

五、防冻保苗

(一)培育壮苗

油菜壮苗是夺取高产的基础,也能增强植株的抗寒能力。壮苗的标准是根系发达粗壮、根茎粗短、株型矮健紧凑、绿叶数多、叶密集着生、叶片大而厚。

(二)培土壅根

冬前在行间浅犁翻土压苗或用铁锹撒土压苗,冬后扒土露苗,可减轻冻害。

(三)浇越冬水,防止冻害

冬前浇水,可保持地温,减轻冻害。冬灌时间为11 月下旬至12 月上旬。

(四)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油菜3 叶期时每667 m2使用100~200 mg/kg 的多效唑水溶液均匀喷洒叶面,提高油菜绿叶数,既可提高抗寒能力,又可提高抗旱能力,有利于培育壮苗。

六、加强春季田间管理

春季返青期油菜对水肥的要求迫切,若冬季雨雪少,土壤墒情差,应配合返青肥浇返青水。中耕除草,达到保墒、松土和提高地温的目的。根据肥力情况每667 m2追施蕾薹肥5~7 kg 尿素。蕾薹肥应早施重施,即在薹高5 cm 左右施。

七、“一促四防”,防病增产

“一促四防”可有效促进油菜后期生长发育,防花而不实、防菌核病、防早衰、防高温逼熟,确保繁殖的种子具有高质量和发芽率。在油菜初花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硼肥、杀菌剂等混配液,对于长势较弱的田块,每667 m2在混配液中施0.5 kg 尿素,作为花肥进行叶面喷施,防止油菜后期早衰。

八、防治主要病虫害

(一)菌核病

菌核病是油菜的主要病害之一,每年春季的开花期是油菜最易感染菌核病的阶段。一旦油菜感染菌核病,叶片会出现不规则或圆形病斑,外缘会有明显的黄晕现象,而中心部位会呈黄褐色、灰褐色等。若病情严重,还会导致染病油菜的皮层纵裂、茎髓蚀空,甚至出现全株枯死的情况。

预防菌核病,需做好清沟沥水、田间管理等工作。在油菜初花期每667 m2可用70%甲基硫菌灵1000 倍液或25%扑海因500 倍液或40%菌核净1000 倍液或50%多菌灵500 倍液等进行防治,还可用50%速克灵30~50 g 兑水50 kg 进行防治。用药频率控制在7~10 d 施用1 次,用药2 次。

(二)黄曲条跳甲虫病

黄曲条跳甲成虫喜欢取食油菜嫩叶,导致出现若干个稠密小孔,对油菜的嫩荚、花蕾造成影响;黄曲条跳甲幼虫则喜欢蛀食油菜的菜根。

预防黄曲条跳甲虫病,需要在幼虫危害期采用灌根的方式进行防治;在成虫盛发期,每667 m2用鱼藤精兑水喷雾,或喷洒48%乐斯本乳油和90%敌百虫晶体。

九、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措施

(一)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原理是通过培育病害虫的自然天敌来防治病虫害。生物防治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见效,但一旦培育出足够的自然天敌,就能动态控制病虫害和自然天敌的种群数量,实现长时间控制病虫害。积极采取生物防治措施,有利于提高油菜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二)使用微生物性农药

在防治油菜病虫害时,微生物性农药既可有效消灭病害虫,又可保护病害虫的天敌,还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微生物性农药的安全性、药效持久性、环保性均远高于化学农药。以病毒治虫、以细菌治虫的防治方式,已取得较佳的效果。

十、适时收获

在油菜盛花期末30 d 左右,约有2/3 的角果呈黄色,角果内的种子大部分由绿色变为黄色、红色时,即可收获,收割摊晒1 d 即进行脱粒,并及时晾晒,及时加工。

(一)联合收获

联合收获在油菜黄熟后期至完熟期,油菜田85%左右角果颜色呈枇杷黄,85%~90%籽粒呈黑褐色,种子含水量在15%~20%时,为机械收获适期。联合收获方式一次完成收割、脱粒、清选等工序,收获过程短、具有省时、省心、省力的优点,特别是对较小田块比分段收获更能体现其方便性。联合收获损失率约8%,作业效率0.33 hm2/h 左右。其不足之处在于适收期短,且对机械和机手要求较高。

(二)分段式收获

分段式收获在油菜黄熟前期,种子含水量在35%~40% 时,先由人工或割晒机切割铺放,割茬25~30 cm,厚度8~10 cm。晾晒5~7 d,当籽粒含水量下降到14%以下时,再用捡拾脱粒机捡拾、输送、脱粒、秸秆还田。

猜你喜欢

角果硼肥菌核病
油菜菌核病发生流行趋势与防治技术对策
基于光谱反射特征的油菜角果成熟指数构建
硼肥正确使用六方法
贵州芥菜型油菜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四川油菜菌核病发生危害情况与防控对策
桑葚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综述
?油菜缺硼的主要症状及应对措施
玉米田施用硼肥试验总结
油菜机收专用品种
直播油菜种植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