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常见病虫害发生特征及防治策略

2021-12-05高丽云

乡村科技 2021年16期
关键词:黏虫红蜘蛛玉米螟

高丽云

(公主岭市刘房子街道综合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服务科,吉林 公主岭 136103)

吉林省气候温和、雨热同季,河流众多、水系丰富、地形平缓,为玉米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作为我国优质的玉米种植区,吉林省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均位居我国前列,2020年吉林省玉米产量超过2 400万t,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13%,为我国农作物生产和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但近年来,病虫害对玉米生长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玉米种植户需掌握病虫害发生时的不同特征。一旦出现病虫害,需立即采取相应的手段进行防治,以降低病虫害对玉米的损害程度,从而保证玉米健康生长,提高玉米产量[1]。

1 玉米常见病害发生特征

1.1 叶斑病

玉米叶斑病是吉林省常见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和苞叶。玉米叶斑病发病初期,叶片会出现针头状斑点,后期转为不规则形状的淡褐色病斑,患病叶片中间透光呈灰白色,边缘呈深褐色且叶片上长有黑色病原菌的子囊座。叶斑病可能发生于玉米生长的各个时期,在22~32℃环境下最易发生并蔓延。

1.2 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通常发生于玉米心叶末期至抽雄期,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玉米叶片、苞叶、叶鞘。叶片染病时会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随着病害加重,青灰色斑点会沿叶脉向两端扩散,直至形成中间淡褐色或青灰色、边缘深褐色的大斑并出现病斑纵裂现象。严重时,叶片上的病斑会融合在一起,导致整个叶片变黄枯死[2]。通常,由下部叶片开始发病,温度22~25℃、相对湿度达90%时易发病并蔓延。

1.3 锈病

玉米锈病是由玉米柄锈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叶鞘、茎秆及苞叶,是北方玉米种植区尤其是吉林省较为常见的一种玉米病害。锈病侵害初期,玉米叶片上会出现黄褐色或红褐色如锈迹一般的小斑点,且正反面均会出现病原菌孢子堆积形成的褐色斑点。玉米在生长后期,温度在15~25℃时易受锈病侵害。

1.4 纹枯病

玉米纹枯病主要危害叶鞘、茎秆、果穗,常发生在玉米拔节期至抽雄期。玉米纹枯病发病初期,在基部一二茎节叶鞘上会出现水渍状暗绿色病斑。随着病情的加重,病斑会逐渐融合成不规则状或云纹状病斑,其中部呈灰褐色、边缘呈深褐色。如果果穗部位染病,则会造成秃顶。纹枯病还会对玉米根部造成严重损害,使根部失去营养,呈现灰白色或黄褐色直至腐烂。玉米纹枯病多发生于7—8月高温多雨时期,患病部位会形成小菌核[3]。

2 玉米常见虫害发生特征

2.1 玉米螟

玉米螟是吉林省玉米种植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虫害,可对玉米植株的各个部位产生危害。玉米螟可依附于玉米苞叶侵入植株内部,啃食破坏玉米内部的重要结构,尤其会对玉米的叶片及果穗产生危害,使玉米的生理功能受损,进而导致玉米减产。玉米螟成虫为黄褐色,长10~13 mm,腹部末端尖瘦,有丝状触角。

2.2 蚜虫

蚜虫极具破坏力,且繁殖能力极强,通常以大量聚集的方式侵害玉米植株。蚜虫通体黑色,常以聚集的形式趴附于玉米叶片和茎秆表面,用其针状刺吸口器吸食玉米植株的汁液,使玉米枝叶的内部细胞遭受破坏。

2.3 红蜘蛛

红蜘蛛又称玉米叶螨,成虫深红色,身体两侧有椭圆形黑斑。玉米生长后期易受红蜘蛛侵害,尤其在玉米抽穗后长出6片叶子时受红蜘蛛的侵害程度最大。受红蜘蛛侵害的玉米叶片会出现黄白色小斑点,严重时玉米叶片枯黄、穗粒变小,甚至会导致玉米植株死亡。

2.4 黏虫

黏虫长约18 mm,身体呈浅灰褐色或黄褐色。黏虫繁殖迅速,通常在清晨傍晚和阴雨天出没,喜欢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下生活,在适宜的生存环境中会大规模繁殖,并迅速聚集啃食玉米叶片,形成许多孔洞,对玉米生长造成严重损害。

3 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

3.1 病害防治技术

3.1.1 叶斑病。及时摘除植株下部病叶,加强中耕、除草,低洼地注意排水,改善玉米田的小气候境,增强植株抗病性。拔节至抽雄期可适当追施化肥,提高植株抗性。玉米田发现零星病株时应进行药剂防治,控制发病中心。例如,667 m2可以轮换使用30%己唑醇悬浮剂15 g、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600~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400~500倍液等,隔7~10 d喷雾一次,连续喷雾两三次。另外,要选择晴天施药,施药后要保证5 h以上无降雨。

3.1.2 大斑病。积极推广抗病品种,并要注意品种的合理搭配与轮换,避免品种单一化。有计划地实行轮作倒茬,避免重茬、迎茬种植。采取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地膜覆盖,适期早播。一旦发病,先摘除植株基部黄叶、病叶,减少再次侵染菌源,再喷施杀菌剂。在心叶末期至抽雄期或发病初期,喷洒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好速净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80%速克净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等进行防治,10 d喷洒1次,连续喷洒两三次。喷洒药剂时,可在其中添加0.4%~0.5%磷酸二氢钾溶液,辅助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

3.1.3 锈病。种植耐病品种、中晚熟品种,并与其他非豆科作物实行2 a以上轮作。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带出地外集中烧毁或深埋;深翻土壤,减少土表越冬病菌。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及时整枝等。发病初期,可选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800~1 200倍液、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1 500~2 000倍液、43%戊唑醇悬浮剂3 000~40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隔7~10 d喷雾1次,连续喷雾一两次[4]。

3.1.4 纹枯病。种植抗病品种;施足基肥,适施氮肥,增施有机肥,补施钾肥,配施磷锌肥;摘除基部老叶病叶,带出田外销毁;实行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尽可能使用包衣种子,没有包衣的种子可用2.5%适乐时种衣剂10 g兑适量水拌玉米种10 kg。发病初期,用5%井冈霉素100~150 mL、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 g等兑水50~60 kg对发病部位进行均匀喷雾,隔7~10 d喷洒1次,连喷2次。

3.2 虫害防治技术

3.2.1 玉米螟。防治玉米螟的最佳时期是抽雄期。此时可用40%辛硫磷药剂进行大规模喷洒,或将辛硫磷颗粒放置于玉米植株中心部位对玉米螟进行消杀处理。使用农药时,必须控制农药使用量,防止农药残留在玉米植株和土壤中。另外,可根据玉米螟成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在玉米螟产卵始、初盛和盛期,释放玉米螟赤眼蜂或松毛虫赤眼蜂捕食玉米螟。

3.2.2 蚜虫。及时清除玉米种植区域的杂草,以减少早期蚜虫虫源。另外,可采用生物技术防治蚜虫,如引入有益昆虫(如瓢虫)达到抑制害虫泛滥的目的,或将白僵菌100倍液与细炉灰渣20倍液均匀搅拌并涂抹于叶片周围,可有效防治蚜虫。

3.2.3 红蜘蛛。及时、彻底清除田间、地头、渠边的杂草,减少玉米红蜘蛛的食料和繁殖场所;避免与豆类、花生等作物间作。一旦发病,可喷洒20%哒螨灵乳油2 000倍液、72%克螨特2 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等进行防治。

3.2.4 黏虫。一旦出现玉米黏虫,则需在种植区堆放混合糖醋液的稻糠以诱杀黏虫,再对其虫卵进行焚烧处理。此外,可以利用黏虫的趋光性,在玉米种植地放置黑光灯、频振诱虫灯等诱杀黏虫[5]。

4 结语

吉林省玉米种植产业健康发展对我国的粮食供应和粮食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吉林省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十分重要。首先,农业管理部门和农户需了解玉米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发生特征,保证一旦出现玉米病虫害能及时发现。其次,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对玉米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确保吉林省玉米生产优质高产。

猜你喜欢

黏虫红蜘蛛玉米螟
捕食螨防治玉米红蜘蛛技术要点
临汾:加强小麦红蜘蛛监测工作
朔城区:植保技术人员指导玉米红蜘蛛统防统治
玉米红蜘蛛防治建议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2015年—2019年河南原阳黏虫和劳氏黏虫的种群动态
探索以黄粉虫蛹为食物繁育蠋蝽的可行性
论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论玉米螟防治措施
兴城地区玉米螟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