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大豆产区高蛋白大豆品种选用与高产栽培技术

2021-12-05王安庆

园艺与种苗 2021年8期
关键词:产区喷雾安徽省

王安庆

(颍东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阜阳 236000)

高蛋白大豆是指大豆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在45%以上的大豆品种,主要用于加工豆腐、豆瓣酱、豆粉等大豆食品。高蛋白大豆的生育期较短,栽培技术简单,市场需求量大,栽培效益较高,深受欢迎。黄淮海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优质高蛋白大豆集中产区,安徽省位于该产区的最南端,这里雨热同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相对较小,湿度相对较大,优越的气候资源及土壤环境为生产优质高蛋白大豆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基于此,笔者推选了皖豆24 号、皖豆33 号和中黄13 号高蛋白大豆品种,并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旨在为高蛋白大豆品种在安徽大豆产区的科学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 品种选用

根据安徽省的生态类型和市场需求,选择生育期适宜,抗逆性强、产量高的高蛋白大豆品种。安徽省农业生产与推广部门的栽培试验结果显示,适合在安徽产区推广种植的高蛋白大豆品种主要有:皖豆24 号、皖豆33 号、中黄13 号等。

1.1 皖豆24 号

皖豆24 号是由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而成的优质高蛋白大豆品种,2003 年8 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03040400),2005 年被定为安徽省重点推广品种。皖豆24 号品质优良,蛋白质含量在46.2%左右,茎秆坚韧,抗旱耐涝,适应性广,不裂荚,对大豆花叶病毒病和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抵抗性比较强。适宜在安徽沿淮、淮北部分地区作早、中熟夏大豆种植。

1.2 皖豆33 号

皖豆33 号是由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利用合豆3 号(来源于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阜9027(来源于阜阳市农科所),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中熟夏大豆(审定编号:皖豆2013003)。皖豆33 号全生育期99 d 左右,经农业部大豆及大豆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佳木斯)检验,粗蛋白(干基)含量在44%左右,适宜在江淮丘陵区和淮北区推广种植。

1.3 中黄13 号

中黄13 号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选育而成的高蛋白大豆品种,2001 年3 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在同年5 月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01008)。中黄13 号集高产、高蛋白、抗病等优点于一身,增产潜力大,籽粒商品性好。在安徽产区栽培,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可达45.8%,适宜在沿淮、淮北地区种植。

2 整地播种

2.1 整地施肥

高蛋白大豆种植必须有良好的土壤环境,并进行轮作换茬才能获得高产、稳产,最好选择无污染、土壤肥沃、水源充足、3 年内没有种植过豆科作物的地块进行种植。

整地前先在地面上撒施底肥。根据大豆的需肥特点,按照“以地定产,以质定肥”的原则,重施有机肥,氮、磷、钾肥按照1∶2∶1 的比例配合施用,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粪肥 15 000 kg/hm2,磷酸二铵 195 kg/hm2,硫酸钾 75 kg/hm2。整地以深松为原则,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采用机械整地,深翻20 cm 左右,以增强土壤通透性,使土壤和肥料充分混合均匀。

2.2 适期播种

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必须及时抢种大豆。安徽省的雨水光热多集中在8—9 月份,所以把高蛋白大豆的播种期安排在6 月上中旬比较适宜。

2.2.1 选种及晒种。尽量选用色泽和形状一致、符合品种特性、成熟度好、粒大饱满、没有病虫害的种子作种,拣除嫩籽、病虫籽、破籽等劣质种子。播前7~10 d,选择晴好天气连续晒种2~3 d。

2.2.2 药剂拌种。40%菌核净按种子量的0.3%~0.4%进行拌种,防治大豆菌核病;50%多菌灵WP 按种子量的0.4%进行拌种,防治根腐病等土传病害;乐果按种子量的0.25%进行拌种,防治地下害虫。用药剂拌种后,应该在当天播完,不能隔夜再播,以防药剂烧种。

2.2.3 播种。播种前要浇好底墒水,水要浇透。推荐采用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根据安徽产区的气候特点,高蛋白大豆苗数以18 万~30 万株/hm2为宜,通常播种量在75~90 kg/hm2。可采用机械条播,行距30~40 cm,株距15~20 cm,播种深度3~5 cm。

3 田间管理

3.1 化学除草

选择安全、经济、高效的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若土壤墒情好,可在大豆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土壤封闭灭草,用50%乙草胺1 500~3 000 mL/hm2,兑水450 kg/hm2进行土壤喷雾,对多种杂草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大豆出苗后,当杂草长到2~4 片叶时,用5%精禾草克750~900 mL/hm2,或10.8%高效盖草能450 mL/hm2,兑水450 kg/hm2喷雾,可防除多种禾本科杂草;或用25%氟碘胺醚750~900 mL/hm2,兑水375 kg/hm2喷雾,可防除多种阔叶杂草。

3.2 施肥

在大豆生长期间,一般要追肥2~3 次。第1 次在大豆长出4 片真叶时进行,结合中耕,施入饼肥600~750 kg/hm2,磷酸二铵 600 kg/hm2,氯化钾 112.5 kg/hm2;第 2 次在大豆结荚末期进行,施肥种类以氮肥为佳,施尿素150 kg/hm2左右,可以结合灌溉撒施到大豆行间。如果出现叶黄缺肥现象,最好在鼓粒期用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750 kg/hm2,并加入适量的硼砂、钼酸铵、硫酸镁、硫酸锰等进行叶面喷施。

3.3 水分管理

从开花期到鼓粒期是高蛋白大豆需水量最多的时期,这段时期如果土壤持水量低于25%,会造成大豆大量落花落荚。因此,如果田间干旱应该及时灌溉,应掌握小水勤灌的原则,切忌大水漫灌。一般每隔5~7 d 浇水1 次,连续浇水2~3 次。此外,大豆不耐涝,田间积水时要及时开沟排涝,以防产生涝害。

3.4 中耕培土

在高蛋白大豆生长期间,最少要中耕3~4 遍。中耕深度要随着大豆根系的生长状况来确定,一般按照由浅到深再到浅的规律进行。最后一次结合中耕锄草,可向植株根部拥土,逐渐培起土埂,有利于防止大豆倒伏和蓄水保墒。

3.5 控制旺长

在大豆初花期,如果发现有旺长趋势,可用15%多效唑750 g/hm2加水750 kg/hm2或用25%助壮素AS 150~300 mL/hm2兑水750 kg/hm2进行叶面喷洒。若大豆盛花期仍有旺长现象,可用上述药剂进行第2 次控旺,用药量酌情增加20%~30%。

4 病虫害防治

4.1 大豆灰斑病

4.1.1 发病症状。大豆灰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几乎所有叶片长满病斑,导致叶片过早脱落,不仅会使大豆严重减产,而且还会降低大豆的品质。

4.1.2 防治方法。选用无病种子及抗病品种,清理田间病株残体,并进行秋翻、轮作,以减轻危害;在大豆花荚期,用40%多菌灵SC 1 500 g/hm2,兑水450 kg/hm2喷雾防治。

4.2 大豆孢囊线虫病

大豆孢囊线虫病在安徽大豆产区发生比较普遍,俗称“火龙秧子”。

4.2.1 发病症状。直接危害大豆植株的根部,病株主根及侧根少,根瘤显著减少或无根瘤。受害大豆地上部矮小,叶片变黄、提早脱落,落花、落荚,产量显著降低。

4.2.2 防治方法。谷类作物实行2~3 年的轮作,避免重茬、迎茬;生长期间增施磷肥,适时灌水;用3%的呋喃丹GR 30~60 kg/hm2,在播种沟内施药,施药后覆土;或用3%的甲基异柳磷GR 75~90 kg/hm2进行沟施,施药后覆土。

4.3 蚜虫

4.3.1 危害特征。大豆蚜虫有趋嫩性,常在大豆植株的生长点、嫩叶、嫩茎及嫩荚上刺吸汁液,造成植株矮小,叶片卷缩、发黄,分枝及结荚的数量减少,产量降低,甚至整株死亡,此外还能传播花叶病毒病。

4.3.2 防治方法。合理轮作,消灭越冬寄生虫;雨后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在7 月中下旬,当大豆卷叶率超过5%,且温、湿度有利于蚜虫发生时,用40%乐果EC 或50%灭蚜EC 1 500~2 000 倍液喷雾防治。

4.4 大豆食心虫

4.4.1 危害特征。在每年8 月上旬进入成虫产卵盛期,卵孵化成幼虫后,蚕食豆粒。

4.4.2 防治方法。选用抗虫品种,一般豆荚无毛或少毛的品种比较抗虫,早熟品种也可躲过大豆食心虫的产卵期,减轻危害;在大豆封垄较差的情况下,用功夫、高效氯氰菊脂等菊脂类农药225~300 mL/hm2,兑水450~600 kg/hm2喷雾。

4.5 豆天蛾

豆天蛾是大豆生产上的主要害虫,在安徽产区发生也比较普遍。

4.5.1 危害特征。以幼虫暴食叶片,轻则将叶片吃成缺刻,严重的还会将豆株吃成光杆,使其不能结荚,造成严重减产。

4.5.2 防治方法。发现豆天蛾危害时,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EC 450~600 mL/hm2或2.5%辉丰菊酯EC 375~450 mL/hm2,兑水 750~900 kg/hm2均匀喷雾。

5 适时收获

适时收获是确保大豆优质丰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收获过早,籽粒不饱满,不但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而且还会降低品质;收获过迟,极易引起大豆裂荚落粒或遇雨霉烂变质,也会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当摇动大豆植株能听到大豆子粒晃动的响声,植株90%以上的叶片脱落,豆粒呈品种的本色及固有形状时即可进行收获。为了减少裂荚掉粒的损失,收获时间最好安排在上午进行,此时豆株含水量较高,不易炸荚。收获大豆时,应采用镰刀或机械收割,不要连根拔,以防造成土壤养分的损失。割茬要低,不要漏割。收获后的大豆要及时晾晒,等充分干燥后再进行脱粒。脱粒后及时晾晒,当籽粒的含水量下降到12%以下时,精选去除杂质,即可入库。

猜你喜欢

产区喷雾安徽省
川酒2021实现总营收3247.6亿元
成长相册
保湿喷雾大测评!效果最惊艳的才20块!
还原喷雾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勃艮第分级制度详解
法国波尔多产区迎来10周年庆
怎样正确使用喷雾式化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