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羊繁殖能力技术管理措施

2021-12-05李永杰刁倡民郑秋东

畜牧业环境 2021年3期
关键词:公羊精液母羊

李永杰,刁倡民,郑秋东

(1.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畜牧业服务中心,山东菏泽 274500;2.山东省菏泽市畜牧工作站,山东菏泽 274000)

1 前言

繁殖、育种是羊只生产的重要环节,只有充分重视羊的繁殖工作,稳步增加羊只数量,方可以扩大羊养殖效益,进而加快养羊产业的整体发展。其中,饲养管理模式、环境条件等因素直接影响到羊的繁殖能力。为进一步改善羊养殖效益,饲养人员需构建完善的饲养管理模式,明确母羊、公羊的饲养管理要点,充分发挥羊繁殖潜力,逐步扩大羊群规模。

2 羊繁殖能力的影响因素

研究得知,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羊的繁殖能力,如母羊排卵数量、公羊精液品质等。因此,为促使羊繁殖能力得到提高,就需要对各种影响因素充分了解,进而将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运用过来,以便达到羊繁殖能力提高的目标。

2.1 饲养管理因素

部分养殖户在饲养管理方面不够科学,严重降低繁殖羊的生产能力,影响到羊养殖效益。近些年来,羊养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得到提高,但一些养殖户并没有做好公羊、母羊的饲养管理工作。由于羊只的营养需求得不到满足,生殖器官发育速度减缓,难以稳定、有规律的发情。即便多次实施配种工作,母羊也难以正常受胎。同时,部分养殖人员没有严格管控卫生环境,存在着较大的养殖密度,不能够及时清理羊舍内的粪便等杂物,这些应激刺激将会显著降低羊群身体抵抗力与繁殖能力。此外,养殖环境中积累较多的垃圾、有害有害气体后,还会滋生大量致病原,增大各种羊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出现,不仅羊只繁殖能力遭到降低,机体健康也会受到影响。

2.2 遗传因素

遗传性能会直接决定到羊的繁殖能力。不同品系、不同品种的羊只,在繁殖能力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繁殖能力较高的品种有小尾寒羊、湖羊等,具有230%以上的产羔率,且具备稳定遗传性能。

2.3 繁殖技术因素

通过将科学的繁殖技术运用过来,如合理交配、科学饲喂等,可促使母羊的繁殖能力得到调动,繁殖水平得到提升。但若繁殖技术不够科学,不仅羊繁殖能力受到影响,还可能会出现不孕问题。如部分人员对公羊过度使用、没有规范开展人工授精工作、没有合理控制交配公母羊等比例等,导致羊最终繁殖力遭到降低。

2.4 年龄

母羊与公羊皆有最适宜的繁殖期,如果选用的母羊、公羊年龄过大或过小,将会严重降低羊繁殖能力。

3 提高羊繁殖能力的技术与措施

3.1 合理选种和保种

目前市场中出现较多的羊品种,不同品种具有差异化的遗传基因与繁殖能力。以小尾寒羊品种为例,其具有常年发情的特征,具备较高的一胎多羔概率,拥有较强的繁殖能力,遗传性质较为稳定。因此,羊养殖人员要合理选择品种。同时,个体因素也会影响到羊只繁殖能力,若母羊为多胎羊后代,那么生产出多胎羔羊的几率也更大。母羊第1胎即产双羔,表明其具备更强的繁殖能力。在种公羊挑选时,选择的种公羊需具备健硕体质、强烈性欲以及优良的精液品质。此外,羊只年龄也会影响到繁殖能力。通常情况下,母羊配种于1~1.5岁龄实施,4~5岁龄的母羊具有更高的产双羔率。公羊配种一般于12~18月龄开展,5~6岁龄时具有最高的繁殖能力。母羊、公羊超过7岁龄后,将会逐渐降低繁殖力,因此尽量于7岁龄以前实施繁殖。

3.2 做好公羊饲养管理工作

第一,科学饲养。公羊的配种能力、精液品质等受营养的影响较大,通过向公羊供给丰富营养,可促使公羊性欲得到增强,精液品质得到提高。因此,养殖人员选择的日粮需具备较高营养价值,促使公羊的种用状况得到保持。需注意的是,若日粮具备过高的营养水平,将会在公羊体内沉积较多的脂肪,导致配种能力受到影响。公羊配种期内,需饲喂多样化、较小体积的饲料。若饲料体积较大,容易有草腹问题形成,对公羊采精、配种等造成不利影响。一般来讲,按照公羊体重1.5~3%的标准控制每天粗饲料的采食量,且对混合精料、青干草等进行补充饲喂。干草尽量选择豆科与禾本科,按照1/3的标准控制精料中玉米所占的比例。综合考虑公羊体重、采精次数等因素,合理确定公羊补饲量。非配种期内,要对精料补饲量逐步减少,促使公羊的中等膘情状态可以得到保持。第二,加强管理。季节因素会影响到羊的精液生产与受胎率,相较于夏秋季节,春冬季具有更好的配种效果。为促使羊全年均衡生产目标得到实现,冬季需采取针对性的防寒保暖措施,且将充足垫草提供出来。夏季则要降低舍内温度,避免热应激问题的出现,否则将会降低公羊精子活力与精子顶体完整率。如可在羊舍内布置排风扇等,促使室内空气流通速度得到加快。同时,要将单圈饲养制度构建起来。若混合饲养公羊与母羊,将会减退公羊性欲,甚至出现早配、乱配等不良问题,导致群体生产效益受到影响。要控制公羊的运动量,通过适当运动有助于公羊体质的增强,进而达到配种能力提高的目的。通常情况下,公羊每天运动时间需保持在4~6h左右。此外,要对公羊经常刷拭,促使公羊体外寄生虫病、皮肤病等得到减少,公羊血液循环、新陈代谢也可得到加快,有助于精子活力的提高。第三,合理使用。公羊精子数量、健康水平等受采精频率的影响,养殖人员需将精子产生数量、饲养管理条件等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合理确定采精频率。若过度采精,精液质量将会降低,公羊生殖技能也会受到损害。通常情况下,配种前1月左右实施采精工作,对公羊精液品质进行检查。采精前期阶段内,每周保持1次的采精频率即可。配种阶段内,采精频率可保持在每天1~3次,但要保持2h左右的间隔。部分公羊不具备良好配种能力或精液品种,需及时淘汰处理。

3.3 做好母羊饲养管理工作

第一,空怀期。母羊通常有3~5月的空怀期,这一期间母羊并不具备较高的营养需求,养殖管理难度较小。母羊上一阶段的哺乳过程中消耗掉大量机体营养物质,身体机能变差,养殖人员要科学制定饲养方案,向母羊供给充足的营养,促使母羊机体得到逐渐恢复,促进后续配种工作的顺利实施。在养殖实践中,要分群养殖繁殖母羊,配种前1月内,向身体瘦弱的母羊充足供给营养物质,科学添加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等,促使繁殖母羊的膘情得到改善,机体代谢速率得到提升。第二,妊娠期。本阶段需将胎儿养护管理等作为工作的重点,以便促使胎儿良好发育目的得到实现。妊娠前期的母羊不需要较多营养物质,可将空白期的饲料配方沿用过来,对放牧时间、距离等合理控制。为避免出现流产问题,需严格管理养殖环境,保持整洁、安静、干燥的状态,促使环境应激刺激得到减少。禁止将发霉变质的饲料投喂给母羊,调控饮用水的温度,避免温度过低。饲养人员禁止惊吓母羊,严格控制母羊的运动量,避免有剧烈运动现象出现。妊娠后期胎儿发育速度较快,将会形成70%以上的体重,需求大量的营养物质。因此,养殖人员要对饲料营养价值逐步提高,促使胎儿的正常发育需求得到满足。若饲料营养缺乏,胎儿的身体素质、抵抗能力将会显著降低,进而导致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在日常饲喂时,一般选择精饲料,适量添加维生素、矿物质与其它微量元素等,向母羊供给丰富、全面的营养成分。产前5d左右,需对精饲料逐步停喂,否则母羊产后容易发生乳房炎。要对妊娠后期母羊的放牧时间严格控制,尽量保持在6h左右,禁止对母羊强力驱赶。产前3d左右,向产房中转移母羊,提前清理、消毒产房。养殖人员要对接产用具、消毒药物等全面准备,一旦有难产问题出现,做好人工助产工作,避免胎儿死亡。第三,哺乳期。母羊顺利分娩后,前2月具有旺盛的泌乳机能,但容易消耗掉大量机体营养,再加上母羊机体不具备良好的抵抗力。因此,养殖人员要对精饲料投喂量科学控制,对精饲料使用量逐步增加,将含有丰富营养的饲料供给给母羊。由于羔羊前期主要通过乳汁获取营养,母羊的乳汁分泌力、乳汁质量等会对羔羊生长发育速度造成直接作用。为促使母羊泌乳能力、泌乳质量等得到提高,需对饲喂方式科学确定。且逐步开展羔羊采食训练工作,促使羔羊胃肠道消化功能得到锻炼和增强。进入到哺乳后期,羔羊具有较为完善的消化功能,母羊乳汁所供给的养分难以全面满足羔羊实际需求,要对精饲料、多汁饲料的饲喂量逐步减少,避免乳房炎等疾病的出现。可逐步转变为放牧养殖模式,以便促使繁殖母羊能够顺利过渡到空怀期。

3.4 加强疫病防治工作

一旦母羊或公羊患上疾病,不仅正常配种活动受到影响,还可能出现死亡等问题,进而损害到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因此,要构建完善的疫病防治体系。首先,要落实环境卫生制度,每天及时清理羊圈内的粪便等垃圾,避免滋生和传播细菌。定期实施消毒工作,全面消毒处理圈舍地面、墙壁以及饲养用具。通常情况下,冬季消毒频率保持在每月1次,夏季则要保持在每周1次。其次,每年春秋季节需开展驱虫工作,一般利用伊维菌素、左旋咪唑等药物。若地区羊群容易出现寄生虫病,需经过半个月后,再次实施驱虫工作。最后,要结合地区羊疫病的发生规律,将免疫接种计划科学制定出来,规范开展疫苗接种活动,降低各类羊疫病的发生几率。一旦出现患病羊只,需及时隔离治疗,避免向其它健康羊只传播。

4 结语

综上所述,羊繁殖能力会对养殖户的经济利益产生较大影响,也关系到养羊业的整体发展。因此,养殖人员要结合公羊、母羊的实际情况,优化饲养管理模式,明确配种繁殖各个环节的管理重点,促使羊繁殖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技术人员要加强指导工作,通过宣传、培训等形式革新养殖人员的思想观念,不断提升养殖人员的饲养管理水平,以便将母羊、公羊的繁殖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猜你喜欢

公羊精液母羊
提高种公羊繁殖力的几项措施
冰岛公羊育种要“看脸”
繁殖期母羊饲养管理技术
精液不液化,就一定怀不上孩子吗?
精液味道判断男人健康状态
公羊触篱
吃狼肉
提高母山羊一胎多羔的三措施
精液没气味 前列腺有恙
亲子鉴定:多利妈妈是一号母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