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典型
——“抓住细节”教学与反思
2021-12-05张丽嫚
■张丽嫚
【设计理念】
本节写作指导课的训练点为“抓住细节”,是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内容。教学设计的主要思路是:首先,引出“细节”概念,并通过对课本中细节描写的经典片段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感知细节描写的作用;然后,播放视频,强化学生对细节选择原则的理解;最后,针对学生片段写作中暴露出的细节描写方面的问题进行讲解,指导学生边学边升格。
【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我们先来阅读一则精彩的小说片段。
屏显: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得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师:这是《儒林外史》中的一段描写。老师做了一些删减。你对其中哪个细节印象最深刻?
生:我对“越发指得紧了”一句中的“紧”这个细节印象深刻。严监生都快断气了,在有气无力的情况下,还费尽力气去指。一个“紧”字,表现出他指的时候力度很大。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指的是什么重要的东西呢,殊不知……(一时语塞。)
师:殊不知竟然指的是灯盏里的灯芯。
生:所以,这个细节表现出他的抠门。
生:我对严监生最后“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一句印象深刻。
师:为什么呢?
生:这个要和前面的文字进行对比才能明白。没有挑掉灯芯时,严监生是狠狠摇头,手指灯芯;挑掉灯芯后,他点一点头,手就垂下没了气。这样看来,灯芯才是严监生临终前唯一关心的事啊!多没出息,多小气。
师:你们真棒!通过对这两个细节的分析,一下子就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看来,抓住文本中的细节描写,对于我们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作者情感有很大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怎样进行细节描写。
(屏显: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致刻画,往往能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
(学生齐读。)
师:在我们学过的课文或者读过的书中,哪些细节描写让你印象深刻?回忆一下,说说看。
生:杨绛先生笔下的老王,我对他“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这个细节印象特别深刻。
师:为什么?
生:这句话把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不灵活的状态描写出来了,虽然有些夸张,但我依旧觉得很真实。又因为这种真实,所以我更能感受到老王的善良和朴实。
师:这就是细节的力量。你分析得很细致,感受到了典型细节的作用,很棒!还有吗?
生:我对李森祥《台阶》中父亲洗脚的细节印象深刻。
师:说说看。
生:父亲一辈子都辛勤地为这个家操劳着。他的脚很大,嵌了很多泥,洗不干净,只有坐在台阶上耐心地用刷子刷,才可能洗出脚的本色。
生:作者还提到,倒水的时候,“倒出的是一盆泥浆”,这个细节充分地展现了父亲的勤劳能干。
生:老师,我记得您在上《台阶》一课时,让我们当摄影师拍摄父亲。如果我是摄影师,我会拍父亲踩黄泥时的头发,那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特别传神地展现了父亲砌台阶时的艰难。他起得早,干得累。
师:真的很棒,老师都插不上话了。同学们对学过的文本记忆很深,对经典片段的理解也很到位。
生:老师,我可以说说我们班同学作文里的例子吗?
师:当然可以。
生:我对胡嘉伊同学《那天,我回家晚了》中那个帮忙按电梯的工人的大拇指印象深刻。
师:大家想起来了吗?
(学生点头或摇头。)
师:继续说。
生:那个拇指凹凸不平,又黑又粗,带着伤疤和皱纹,还粘有水泥,让我印象深刻。
师:看来,同学们对细节描写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感知了。
二、发现
师:一篇文章,我们要进行细节描写,应该怎么选择细节呢?我们来看一则视频,看看制作视频的人是如何选取细节的。
(教师播放央视制作的留守儿童公益广告,学生观看。)
师:这则视频抓拍了哪些细节?
生:那个女孩面对记者提问时不敢看镜头,而是看向地面的细节。
师:为什么要抓拍这个细节?
生:我想,这个细节能展现女孩的胆怯和无助吧。她生长在农村,面对镜头很胆怯,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记者提出的“多久能见一次爸爸妈妈”这个问题。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女孩的心情。还有吗?
生:我对那个男孩脚上穿的大了好几码的鞋印象深刻。
师:说说看。
生:他穿这样一双鞋很奇怪,大那么多。
师:是哦,他为什么不换一双呢?
生:我想,他家的经济状况一定不好,从视频里的环境可以看出来。
生:也可能是他家人的鞋。
师:哦?
生:会不会是他爸爸的鞋?
师:如果是呢?
生:那就能表现出男孩对爸爸的想念。
师:你的视角与众不同,却也说明这个小朋友惹人心疼。这则视频中还有没有什么细节值得品味?
生:视频的色彩,前面是黑白色,后面是彩色。
师:有没有什么意味蕴藏其中?
生:黑白,使人产生压抑的情绪。
师:制作者有什么意图?
生:表现留守儿童困窘的生活状况。
师:后半部分为什么要用彩色?
生:制作者想让留守儿童的生活变得明亮、美好起来。
生:制作者希望留守儿童得到更多关爱。
师:同学们很聪明,一下子就抓住了细微之处,感受到了制作者的良苦用心。制作者就是希望通过这些真实的细节展现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希望更多的人来关爱他们。有了人们的关爱,留守儿童的生活才会明亮、美好起来。那这则视频对我们“抓住细节”进行写作有什么启示呢?
生:细节描写要细致入微。
生:细节描写要能展现人物、景物的特点。
师:其实,细节描写中的“细节”具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是细小,即人物、景物、事件的细微之处;其次是节点,它不是一个过程,而是某个节点,这个节点应该能最大限度地凸显人物的性格特征、事件的价值和意义,也就是说,必须典型、精准。比如同学们刚才提到的老王,大家分析的时候也都说,老王在这样的身体状况下、经济状况下,还坚持来给“我”送香油和鸡蛋,能体现他的善良和朴实。又如公益广告中色彩的变化,这个细节就是为了凸显关爱留守儿童的主题。所以,写作时只有抓住细节,才能瞬间抓住读者的眼球。
(屏显:要抓取最具代表性的、典型的、能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揭示主题思想的细节,进行细致入微的描绘。)
三、修改
师:昨天,我要求大家根据我提供的照片,紧扣照片中的细节,以“精彩的瞬间”为题,进行细节描写。现在,我们结合刚才所学,分析部分同学的片段作文,看看有什么问题。
屏显片段一:
看,这名运动员已经准备就绪。他摆好姿势,一脚在前,一脚在后,准备出发。他看上去很急。中间一名拍照的同学举起了相机,记录下这精彩的瞬间。
生:这段文字对运动员的描写不够细致,中间还穿插了拍照的同学,却也只是一笔带过。
师:描写不生动,没有现场感。
屏显片段二:
后面这名一手叉着腰的运动员手舞足蹈,两腿不停地交替抖动着;另一个队员低着头,来回踱着步,紧张得捂着眼不敢看比赛。
生:这段文字对人物进行了动作描写,写得挺细致的,比如“叉着腰”。
生:我认为这段文字描写得不好,为什么呢?因为根本就没有围绕老师提供的照片来写嘛!
师:细节不真实,这在写作中很致命,是大忌。
屏显片段三:
那个扎着辫子的女同学虽然背对着我们,但我们依旧能感受到她的拼搏精神。她迈开双脚,跑得很拼命,好像用尽洪荒之力冲向终点。
生:这段文字写得很好,对交棒的那名女生的描写很细致。
师: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一下呢?
生:“冲”“洪荒之力”这些词用得很有表现力。
师:还有没有其他发现?
生:我觉得这个交棒的女生最主要的特点是她的头发。你看,都飞起来了,应该重点写。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个细节最能表现她作为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啊!
师:描写应该抓住最有表现力的典型细节。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修改自己所写片段。注意:细节要真实、生动、典型。
(学生修改,教师巡视、指点。)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名同学的作品。
屏显片段四:
看,运动员已经做好了冲刺的准备。他弓腰屈膝,身体前倾,神情紧张,手上的青筋暴起,蓄势待发,像箭将要射出去一样。拍照的同学正在专心致志地转动镜头,调整焦距。他忘记了周围的喧嚣,沉浸在镜头的世界里。
生:这段文字准确地抓住了人物特征。
师:我追问一下,怎么就叫“准确地抓住了人物特征”呢?
生:因为照片的拍摄者想通过照片向我们展示参与运动会的同学的投入程度。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拍摄者的拍摄意图呢?
生:这就相当于写作者的写作意图嘛,也就是文章的中心。
师:这名同学说到点子上了。细节不典型,哪怕写得再细致入微,用300 个字写一个动作,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今天的作文课到这里结束。请大家回去以后,认真揣摩,继续修改自己的文章。下课!
【教后反思】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而具体的刻画,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描写都叫细节描写,只有那些于细微之处表现事物特征或者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描写才可称之为细节描写。七年级学生大多对细节描写的认识不够充分,很难透彻理解细节描写对于表现事物特征或者作者情感态度的重要作用,写作中也难以落实。针对这一情况,我设计了这节作文指导课。
本课先从厘清概念入手,通过对《儒林外史》以及学生学过的文本中的经典片段进行分析,让学生对“细节描写”的深层含义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借鉴名家作品,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很好方法,特别是七年级起始阶段,教师甚至可以通过仿写引导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学习。当然,这只是方法之一。之后,我通过视频这一稍微轻松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准确选择细节,其实是用另一种方式加深学生对“细节”的理解。这一训练学生“眼力”“思维力”的趣味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对细节的敏感度,而且将细节的选择原则(真实性、典型性)潜移默化地进行了传达。最后,我针对学生习作中的真实问题,带领学生评点并修改。学生既有经典的引领,又有框架的支撑,修改起来更加得心应手。这样,这节课所学的也“致用”了。
这节课比较遗憾之处在于最后的修改部分。学生迅速找到了同伴作文中细节描写的问题,并能立刻加以改正,这既表明错误的低级,也表明学生课堂学习的收获很大,但一定程度上也说明我在选取教学素材时,没有准确把握学生的水平,使得这部分课堂教学时间没有得到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