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三化学微观专题复习内容研究
2021-12-04季晓春
摘要:教学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学科观念,专题复习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文章基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相结合的观念,以初三化学中考复习课为例,对微观专题复习内容进行研究。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初三化学;微观;专题复习
2014年,教育部首次提出将组织研究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此新形势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高度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成绩,还要重视培养學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如此,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化学核心素养是化学这门学科的本质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最有用的化学能力和思维。其实,在化学新授课教学中,并不缺少对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但是进入中考化学复习阶段,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是我们化学老师关注的问题。
例如,“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核心素养。它是从分子、原子层面对物质结构、性质、能量转变等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既是化学学科重要的观念,又是化学问题解决的思维视角。将宏观、微观和化学用语、化学实验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基于培养学生这一核心素养能力,提高微观专题的复习课效率,笔者对这一专题的复习进行了如下研究。
一、 由表及里,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组成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五大素养之一“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要求学生既要有研究物质组成与性质的宏观视角,也要有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微观视角,从而深化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思想。
【例1】(2009年南京市)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的图是(B)
启示:初中化学作为化学学科的启蒙,首先就是从组成上学会认识物质。宏观上,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微观上,不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结合“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这一核心素养,通过例1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
二、 从宏观到微观,复习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能够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它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例2】(2010年南京市)图中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B)
【例3】(模拟题)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为,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D)
A. 涉及五种物质B. 分子的种类不变
C. 属于复分解反应D. 原子的种类不变
启示:学生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中学过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由于“宏-微”相结合的学科特色,要求教师在新授课上反复与学生强调,所以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较为容易地说出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分子或者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新物质。
三、 从理论到实践,画出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学会运用符号表示物质及其变化是“宏微结合”这一化学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课堂内容可设计为根据九年级化学教材P50页图3-6和图3-7,结合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要求学生画出上述两个反应的微粒变化具体过程。
【例4】根据下图,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并画出微观反应过程。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三化学微观专题复习内容研究
启示:对于这样的课堂练习,学生显然非常感兴趣,画得不仅整洁、美观,更为重要的是在练习中强化理解了具体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能够较好的形成物质的微粒观,从而理解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
【例5】(2020玄武二模)建立“宏观—微观”间的联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我国科学家研究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可转换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其反应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2+6H2催化剂△C2H4+4H2O。
启示:通过本题强化训练,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特色题目“宏—微—符”会有较全面的理解,从表象到整合的应用,能够在培养学科观念的同时较为完整地构建解题的一般思维模型。
四、 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
复分解反应是学生在酸碱盐这一部分知识中学习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复习时,教师需注意引导学生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以及反应的实质,从而能够自主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其实,复分解反应的本质同样可以用微粒的观点进行理解,而且,学生在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基础上认识复分解反应的实质,能够使问题变得更加简明和清晰,减轻学生的理解负担。为了达到复习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设计如下例题。
【例6】
学生反馈图2
该反应的实质是:H++OH-H2O。
【例7】(2020鼓楼一模)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如上图所示)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以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为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按以下步骤:
Ⅰ. 写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NaOHNaCl+H2O;
Ⅱ. 把易溶于水且易电解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把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上述方程式可改写成:H++Cl++Na++OH-Na++Cl-+H2O;
Ⅲ. 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继续改写成:H++OH-H2O;
Ⅳ. 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则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请回答:
(1)写出稀盐酸和碳酸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CaCO3Ca2++H2O+CO2↑;
(2)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就是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物中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启示: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大多为复分解反应,可以通过明显的现象观察到反应的发生,比如产生气泡或者生成沉淀。有些不明显的反应也可借助指示剂颜色的变化等让学生较为直观的感受到。那么宏观现象中隐藏的微观实质究竟是什么呢?从肉眼看不见的离子、分子或原子等角度对复分解反应的实质进行微观解释,这也是“宏微观结合”最典型的例子之一。透过显性的外在现象发掘事物发展的隐性本质,确实是需要传授给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学生通过这一节化学微观专题的学习,能够由浅入深地理解物质的微粒观并做到熟能生巧的运用。一方面对中考必考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在复习中更好地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化学学科素养,如此,才真正达到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科核心素养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新形势下化学学科的教学目标、育人要求,将化学知识转化为一种具体的能力用以解决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具体问题。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专题学习,其核心目标要求教师能够对学生实现从“获取知识”到终极目标“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对于化学这门学科来说,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并且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化学思维和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尹欢欢,高晓莹,吴春峰.指向宏微结合观念建构的化学智慧课堂[J].化学教与学,2020(11):49-52.
作者简介:
季晓春,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金陵中学岱山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