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前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总复习对策分析

2021-12-04郭美蓉

考试周刊 2021年87期
关键词:归纳总结高效复习知识

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考总复习阶段,学生在知识点的识记掌握、知识运用、答题方法的运用等方面存在困难。教师应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从加强考点解读、时政教学、解题指导、分层教学四个方面入手,巧破难题,高效复习,为学生成功助力。

关键词:知识;归纳总结;高效复习

进入初三下学期,学生面临中考压力,时间紧任务重,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考总复习阶段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作为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只有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巧破难题,高效复习,才能为学生助力中考。

总复习阶段,学生在本学科的复习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知识点的掌握存在困难

识记知识点是理解、运用知识的基础,对教材中的主干知识、核心观点等内容,学生必须熟练识记才能有效运用知识进行解题、答题。但本套教材有六本,知识点繁多,在识记掌握方面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不同地区、学校的教师对教材的解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某一问题的答案梳理、归纳会出现诸多不同版本。有些教师在知识点归纳整理时担心因遗漏而导致失分,为追求答案的完整性往往会在答案设置时将教材中每个段落都整合进来,加大了学生识记的难度。学生在识记过程中因内容太多,又没有运用正确的方法识记,容易出现遗忘、混淆知识等情况。甚至因为识记量过大,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给学生留下枯燥无趣、死记硬背的错误印象,导致学生对学习该学科失去兴趣和热情。这种情况完全背离了本学科的初衷,未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学科立德树人的德育功能。

(二)知识运用能力有待提高

近年的省中考试题更加注重能力立意和思维考查,注重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引导与培养。同时在命题的形式上力争有所创新突破,注重考查的多样性,将时政热点、生活体验、知识运用有效融合后对命题进行设置。这就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迁移能力、推理能力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但因部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深刻,掌握不够扎实,导致无法将试题中的背景素材、设问与教材知识点进行有效结合,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或者未能多角度看待问题,答案的组织角度单一。部分学生存在死记硬背的情况,对于易混、易错知识点未能进行有效区分和掌握,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弱,导致出现知识点运用错误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出现究其根本还是对知识、素材理解不到位和缺乏有效练习所引起的。

(三)答题方法掌握还不够熟练

福建省中考试题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近年来在单项选择题的考核方式上更加灵活,难度有所提高。如推导题、图表题等题型更加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核。非选择题部分有判断说理题和时政评析题两种固定题型,尤其是时政评析题对学生时事知识、教材知识的运用能力上的要求更高。面对新题型,学生常因为未能熟练掌握和运用相應的答题方法,回答的重点发生偏差或者涉及的知识点不够完整而导致失分。在总复习时遇到这些新题型,学生会存在畏难情绪,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信心。总结学生在平时练习或考试中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如文本解读能力低,未能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或是答案未能紧扣主题,答错知识点;或是缺乏发散性思维,未能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反映了学生在答题技巧和答题规范方面有待加强。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针对学生在总复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以上问题,引领学生,备好教材,总结方法,加强训练,落实到位。因此,在总复习阶段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巧破这些难题:

(一)加强考点解读,掌握主干知识

总复习阶段教师首先要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夯实学科基础知识,打破教材设置,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建立知识网。如六本教材中涉及法律知识的有七下、八上、八下、九上四本教材,可通过思维导图将这四本教材中跟法律相关的知识进行整合,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对法律的相关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其次,考试主要考核主干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熟记主干知识、核心观点,并通过关键词记忆的方法进行举一反三。如在掌握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知识时,可掌握以下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美丽中国等。这些关键词加上“有利于”进行完整表述可用于回答“采取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相关措施的意义”;加上“是……的需要”的表述可用于回答“采取举措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原因”;加上“我国坚持……”可用于回答做法类的设问。这样的方法有利于减轻学生背诵压力,事半功倍。最后,可通过关键词记忆法、关联记忆法、一分钟限时记忆法、课堂小测、小组成员互背等多种方法和形式进行知识点的巩固。通过这些方式方法的运用,既增加了识记背诵的趣味性、高效性,改变以往道德与法治课堂呆板沉闷的情况,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达到掌握知识点的目的,提高了课堂效率,巩固了复习成果,一举多得。

(二)加强时政教学,把握时政热点

时政性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一大特点,时政内容是教材内容的拓展、运用、延伸,是本学科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因此,试题命制大部分依托时政热点进行问题设置,引导学生对当前社会、国家、地方的发展进行关注,引导学生增强责任意识,培养家国情怀。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加强与时政热点的结合。首先,可通过时政专题的形式进行两方面整合:相关教材知识的整合、同类型时政材料的整合,并对同类型设问归纳答题模板。如,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等可归为一类。针对这类背景材料设置“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或者“取得成就说明了什么”的问题时,可引导学生从“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战略”“人民发扬爱国敬业、艰苦奋斗的精神”等方面来思考。其次,要重视《时事》初中版1—4期的内容解读,可选取“时事观象台”“国内外大事记”中的新闻素材进行模拟试题的命制,加大对重大时政事件与教材知识相结合的训练,从而有效预测中考命题方向。最后,要关注本土重大新闻事件与教材知识的链接。自2017年实行省统考以来,每年试题都会结合福建地区的成就、地方特色来进行知识和能力的考核。因此,教师在平时应多关注时政新闻,将道德与法治的小课堂与社会的大课堂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时政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党、爱家乡的情怀,树立责任感,从而落实到自身实际行动中,为国家、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落实“立德树人”的学科任务。

(三)加强解题指导,总结答题模板

针对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题型,可进行答题方法的归纳。单项选择题可用“四排除法”:排除答案表述错误的选项;排除与材料无关的选项;排除与设问无关的选项;排除答案不够直接的选项。通过四步排除法,引导学生理解材料,看清设问角度,结合题意最终选择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教师可根据学生在复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结合易混、易错知识点进行单项选择题的设置,进行单项选择题专项训练,并注重对练习中学生错的比较集中的题目进行讲解。同时举一反三、拓展提升,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解答单项选择题的准确率。在非选择题部分,历年省中考试题注重的是思维考查,所以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如意义类可引导学生从“对谁会产生积极意义”“对哪些方面产生积极影响”来进行思考。建议类、做法类题型可先分国家、社会、学校、个人等角度。建议类国家的做法可结合“立法”“执法”“监督管理”等关键词组织答案。学校的做法可结合“教育”“引导”“开展相关活动”等方面来进行解答。个人的做法可从“增强意识”“学习和宣传相关法律或知识”“提建议”“同……错误行为做斗争”等方面作为答案要点进行扩充。教师在复习课、讲评课时要不厌其烦地对类似题型的答题方法进行强调,帮助学生养成多角度、多层次作答的习惯。图表类可用“三看一总结”的方法指导学生解题,即一看标题,二看数据,三看注释,再加总结现象背后的本质。通过言简意赅的答题方法归纳,提高学生解答各种题型的技巧,以不变应万变。除此之外,要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查找背景素材中的关键词并将其与教材知识进行有效关联,结合材料、结合设问组织答案。教师要善于抓住每次模拟考试的机会,在讲评课时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对解答难题时在材料分析、查找关键词、答案组织方面进行重点讲解并拓展提升,教给学生以后碰到类似难题时化解的方法。只有在考前不断强化解题指导、加强答题规范,学生才能在中考中有效作答,高效得分。

(四)加强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我们面对的学生众多,每个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若在总复习的教学过程中,对所有学生不加区分,千篇一律的话,所取得的效果显然不够理想。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能力差异、学习特点,将学生总体上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三个层次进行分层教学。可在充分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情基础之上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做到因材施教。优等生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基础扎实,要最大限度提高其得分率,教师可针对优等生历次考试和练习的答题情况进行分析,帮助优等生找出薄弱点。针对薄弱点设置相应题目进行专项训练,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中等生目标不够明晰,缺乏正确方法,基础不够扎实,学习动力不足。针对中等生的这些特点,教师可加强对其复习情况的督促,引导他们制定每天的学习任务。针对易混、易错知识点设置题目进行专项训练,夯实其知识基础。帮助中等生分析答题情况,加强答题规范和方法的指导。为中等生制定阶段目标并明确相应奖励,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信心。后进生目标缺失,基础薄弱,缺乏信心甚至部分有厌学情绪。对于后进生,教师首先要加强对其人文关怀,做通其思想工作,让后进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在与后进生的交流中,可以增进师生间的互相信任,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在感受到教师对其良苦用心后,后进生才能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积极配合教师为其制定的复习计划。其次再针对后进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可结合时政热点大胆预测,将高频考点进行整合,减轻他们的背诵量。加强他们单项选择题的训练,提高得分率。非选择题部分要鼓励他们遇到难题学会摘抄材料并进行适当改编,加强得分技巧的指导。鼓励后进生识记主干知识、核心观点,考前对高频考点加强反复背诵检测,强化记忆与运用。在取得进步时一定要给予后进生及时的表扬和奖励,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只有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各层次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為学生拨云见日,指点迷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中考总复习阶段,教师应精心研读课程标准,根据本学科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将学科知识渗透到学生对国家大政方针的理解与支持中,落实到爱国、爱党、爱家乡的具体行为中。应紧跟时代步伐,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提高学科核心素养,树立公共服务意识。应加强解题指导,讲究方式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复习质量。做到高效课堂,为学生巧破难题,助力中考!

参考文献:

[1]蒋文清.从中考政治复习谈起(二)[J].当代学生,2004.

[2]卜恩双.中考政治复习探讨[J].甘肃教育,2005.

[3]杨兴莲.浅谈初中政治复习策略[J].散文百家·下旬刊,2018.

作者简介:

郭美蓉,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归纳总结高效复习知识
回家的蚂蚁
中考数学高效复习的分析和探究
浅析助词「は」和「が」用法
习题变一变 思维现一现
爱与知识的力量
谈数学教学中数学思考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