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课堂中“小组合作”的优化策略研究
2021-12-04郑思文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在小学教育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属于重要组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应用性与时间非常强,能够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所以必须选择合理的方式引导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此次研究首先阐述小学综合实践小组合作的不足,深入分析合作学习的内在成因,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以此确保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小组合作;优化策略
一、 引言
在新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必须注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并且逐渐成为小学教学改革的重点。综合实践教学属于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整合性、连续性非常强的课程体系,且具备现代化教育特征与目标。为了全面展现出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必须提升课程教学对于学生发展的影响,以此强化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高效的综合实践活动不能依赖记忆和模仿,而是联合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为一体的实践活动。所以,小组合作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方式之一,不管是在活动的准备阶段,还是在活动的实施和总结阶段,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 问题的提出
(一)关注度不高,流于形式
小组合作式学习有助于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存在较多不足与缺陷,教师的关注度也不够,这不仅会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还会降低实践活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当前,小组合作式学习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小组成员设置不合理,无法全面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
(二)配合度不佳,目标不明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不佳的原因与学生参与度与配合度有关。多数小学生为独生子女,具备较强的自我意识,缺乏与他人交流和沟通,从而导致小组成员的配合度低下,没有积极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中,相应影响实践活动的团结度,不仅会对同学关系建立造成影响,还会损害学生集体荣誉感。
(三)推进力不足,无法深入
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形式上简单地让学生凑在一起。有的教师下达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指令后,全班学生只是按小组围坐在了一起,可小组成员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整个课堂闹哄哄,却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没有实效性。合作只停留在了表面,学生无法更深入地进行合作学习。
三、 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及意义
(一)必要性
课标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为主,也可以个人单独进行。然而,有时候在规定的时间内,一个学生不能独立完成实践任务,此时必须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在活动中,多个任务相互交叉,学生必须具备思维碰撞,分工协作和力量凝结,才能够完成任务目标。
(二)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一种主要组织形式,是学生在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按照明确的责任分工进行的互助式学习,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1.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缺乏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要求每位成员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学会与同伴进行交流,并协同他人共同完成任务。这样面对同一个目标一起奋斗,相互理解与支持、信任与配合的合作精神,对孩子们的成长是不可或缺的。
2.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小组合作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这就在无形中培养了每位组员表达自己的能力,让他们懂得如何与他人有效地沟通。
3.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责任担当能力的培养
在合作学习中,人人都有参与和展现自己的机会,人人都有相应的分工和职责,组员之间更需要相互交流与相互评价,这样能让每个人体验到一种被他人接受、信任和认同的情感,从而培养了他们责任担当的能力。
四、 综合实践课堂中“小组合作”的优化指导
(一)认识小组合作优势,提升小组合作热情
小学生好玩,只有在玩耍中才可以创造出较多新东西,而综合实践活动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更具有“好玩”这一特点。有的孩子喜欢一个人“玩”,而有的喜欢一群人“玩”。然而,一个人精力有限,在规定时间内有时会较难完成一些相对复杂的任务,此时,小组合作就成了较好的方式,这不仅能大大缩短每个人所花费的时间,同时也能更早地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成功,体会学习带来的喜悦。
例如,在教学《我是“非遗”小传人》这一课时,孩子们不仅要搜集各种资料,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特点、保护现状,还要访问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要讨论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的方法、措施和建议,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动。面对这些任务,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比個人单独开展活动合理得多,也容易操作得多。在小组合作中,可以让家里有电脑的组员搜集资料,让善于交流的组员访问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让擅长摄影的孩子拍照记录……
所以,教师应该让孩子们知道,哪些任务是需要合作的,合作有什么优势,让孩子们真正对合作学习的方式感兴趣,提升对小组合作的热情。
(二)引导合理分组,为后期活动打下基础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准备阶段中,通常都是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组成小组,并展开讨论和制订活动计划。但是这样可能就会出现有的小组人数过多,而有的小组甚至只有一两个人的情况。虽然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方式也可以一个人单独进行,但其后期操作起来可能难度有点大,尤其是中低年龄段的小朋友。
例如,我在指导《垃圾分类我行动》的启动课时,通过同学们的讨论,生成了四个大家最感兴趣的主题:
1. 生活垃圾的来源;
2. 生活垃圾如何正确分类;
3. 垃圾桶里的垃圾最后去哪了;
4. 垃圾如何变废为宝。在讨论时,大家对每个主题都非常感兴趣,但到了自由分组的时候却发现选择第2个主题的人数达到了13人,而选择第3个主题的孩子只有2个人。作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师的指导应该贯穿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所以,为了确保每个小组更合理地开展后期的活动,我做了以下操作:
师:孩子们,还记得我们平时与垃圾见的最后一面是在哪儿吗?
生:垃圾桶。
师:没错,对我们来说,只要把垃圾投放进垃圾桶就可以和它说再见了。那你想不想知道垃圾桶里的垃圾去哪了?它们还会见到谁?经历哪些故事呢?
生:想!
生1:老师,我现在想加入第三小组,可以吗?
生2:老师,我也是,我觉得这个主题特别有意思,我也想参加。
……
当分组情况和预设出现偏差时,教师不能强硬地替孩子调整小组人数,而应该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前提下,把每一个主题的趣味性放大,让孩子们对每一个选项有更充分的了解之后,最后做出最符合内心渴望的选擇。教师合理地引导分组,也更有助于后期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关注小组分工,提高成员的配合与效率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学生根据兴趣、能力、特长、活动需要,明确分工,做到人尽其责,合理高效。所以,为了全面提升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合理划分小组,还应当在开展实践活动之前,关注每个小组中每位成员的分工,确定是否每一位成员都有自己相应的职责,确保小组成员分工的合理性。
例如,某位老师在指导活动时,其他小组都讨论得非常激烈,而有一个小组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眼瞪小眼,很显然不知道该如何分工和制订研究计划。这时,这位教师马上走到他们身边,亲自加入到了他们的讨论中,鼓励组员大胆发言,并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同时,应该充分发挥组长的组织能力,指导组长根据每个人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分工,确保人尽其责。而对于那些互相推脱,效率低下的小组,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加强监督,这在无形中给孩子们期望和压力,同时也能激励他们更有效地开展讨论,提高合作效率。
所以,教师既要给予孩子们分工的技能指导,让他们知道如何合理分工,同时也要监督组员们之间的配合和效率。
(四)体验合作快乐,强化合作意识
每个人最愿意去做的事,就是让我们感到快乐的事。而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合作带来的快乐是不可替代的。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旨在让每个成员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其中,一展所能,而展现自己,对孩子们来说无疑是快乐的。与此同时,在与同伴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孩子们也能体验到独特的喜悦。而最后结果的展示,凝聚了整组队员所有的心血与智慧,能让孩子们体验到合作成功带来的成就感。
例如,在《我们的班徽我做主》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成果展示的方式多种多样,每个小组设计的班徽都不仅美观大方,同时又包含了自己的班级文化,让在座的老师们眼前一亮。同时在展示过程中,组员们个个精神饱满,一张张稚嫩的脸上无不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可以感受到,小组合作给他们带来了无比的快乐。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了探究的乐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每个孩子都有了亲自实践的机会,都有了利用思考来解决问题的亲身经验,也都体会到了成功带来的喜悦,同时,这份快乐也让他们强化了合作的意识。
(五)利用多元化评价的优势,养成合作习惯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本课程要求突出评价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充分肯定学生活动方式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和经验分享。提倡多采用质性评价方式,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要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成果作为分析考察课程实施状况与学生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亲身体验,提倡多元化评价。比如,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先评价一下自己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以及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然后组织进行不同小组之间互相评价,称赞其他小组的优点,同时也指出相应的不足,提出合理的建议。最后,教师也可以根据每个组的表现,进行评价。
如我在指导《垃圾分类我行动》时,在教师评价的环节,我会比较侧重评价孩子们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哪位同学最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尊重他人;哪位同学特别热心,帮助有困难的组员解决了棘手的问题;哪位同学最爱动脑筋,给组员们提供了许多奇思妙想……
我想,通过这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孩子们更能明白合作的重要性,也能发自内心地愿意与人合作,久而久之,一定会养成善于合作的好习惯。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小组合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它关心的不是研究成果,而是更注重研究的过程,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各项活动,帮助孩子们在过程中更好地进行“体验”“体悟”“体认”,不仅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应用价值非常高,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搜集、分析、归纳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提高了他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他们与人沟通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教师必须全面认识到各项不足与问题,才能全面提升学生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参与热情,合理划分小组,加大小组成员的密切配合度,丰富合作实践活动内容,以此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效果。
参考文献:
[1]吴俊霞.“为合而作”还是“为作而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职业体验方式的指导策略探究[J].华夏教师,2019,28(35):68-69.
[2]朱芳.合作学习任务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参与度——综合实践活动《二十四节气玩中学》课堂观察报告[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0(11):98.
作者简介:郑思文,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市余杭区舟枕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