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

2021-12-04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梅川镇车路小学白丽娜

家长 2021年18期
关键词:廉颇蔺相如古诗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梅川镇车路小学 白丽娜

文本细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较难达到的教学层面,造成教学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较弱、部分教师倾向于将文章掰碎后教学。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文本细读教学,教师需要将自己定位为文本阅读的引导者,然后以引导性的教学策略辅助学生对文章进行细读。教师可以采用设置疑点问题、应用比较教学法等策略,激发学生的细读意识和兴趣,提高学生的细读能力,并为学生的文本细读提供指导和方法。

一、挖掘文本细节,设置思考疑点

教师可以将文本细读与各个教学环节融合在一起,使文本细读策略发挥出更大的教学价值。小学生由于学识等因素的限制,许多时候并不会关注到阅读文本中的细节,教师便可以主动挖掘出这些细节,然后设置成问题。当学生看到这些问题时,自然会产生疑惑以及思考探究的欲望。随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推敲。采用这样的策略,教师既能够培养学生文本细读的意识,又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枫桥夜泊》这一古诗为例,在课前预习时,学生会对古诗内容进行基础的了解,即大概了解古诗讲了什么内容。在教完生字、背景等基础知识之后,教师便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个问题,以此开启对古诗的教学活动:“大家已经预习了《枫桥夜泊》,对其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看其中‘夜半钟声到客船’一句。我们知道诗人写诗时可能会想象一些不存在的事物,那么大家觉得这一句写的内容是真的还是假的呢?”对于这一问题,学生在分析句子意思之后,下意识地认知便是“这是假的”。然后,较为勇敢的学生立刻举手:“我认为这一句话写的不是真的内容,而是作者想象出来的。因为作者写的是夜半,这个时间点大家都在睡觉了,而且敲钟会影响到别人,所以应该是作者想象的内容。”教师:“大家的思考、分析很有道理,但是老师想要说,这一句话很可能描述的是真实的情境。”学生十分惊讶。对此,教师解释:“很多学者在阅读文章时,也认为大半夜不可能会有钟声,所以他们就搜了作者那个年代的许多资料,结果发现在那个年代的苏州城中,的确有一些古寺有半夜敲钟的习惯。”随后,教师可以略微展示搜集的一些资料,如《石林诗话》对“无常钟”的描述,《梓州与温商夜别》等有相同描述的诗句。如此,学生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教师也可以顺势引导学生细读古诗的其他内容。

二、应用比较策略,辅助学生细读

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是使用教授法,否则学生的文本细读能力发展便可能受到阻碍。教师可以应用比较教学策略,即在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细节片段时,引入课外的相近或者相反片段,然后让学生对这些片段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完成对文本的细读、理解。在学生比较细读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使用绘制表格等方法,以此系统整理出文本的特点,提升细读效率。

以《海上日出》的教学为例,古往今来,描写日出的文章有很多,而不同文章中观看日出的地点、作者对日出的印象也不同。在引导学生细读、分析《海上日出》的具体景象段落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比较阅读不同的日出具体景象段落,让学生产生丰富的阅读体会。比如,教师展示徐志摩《泰山日出》、刘白羽《日出》这两篇经典文章的片段。对《泰山日出》一文,教师可以从“东方有的,在展露的,是什么?”这一句开始截取段落。而对《日出》一文,教师则可以从“这时间,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这一句开始截取段落。展示资料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先阅读课文中日出后的片段,然后再阅读《泰山日出》《日出》这两篇文章的相应片段。在学生大概读完文章之后,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画表格,引导学生记录自己对三个文段的差别体验,为学生之后详细分析课文文本奠定基础。比如,教师先展示表格,表格前“竖表头”为三篇文章的题目,而“横表头”为修辞手法、描写内容、描写特点等。在表格的指引下,学生进行了有效的对比阅读。比如,在阅读之后,学生1很快整理出各文段应用的不同修辞手法以及《海上日出》是以颜色描写为主,而《泰山日出》则是以想象内容为主……在比较阅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细节,提升学生细读的质量。

三、立足文本整体,引导学生局部细读

在文本细读的教学中,学生常常会将目光聚集在部分文章片段中,进而忽视了文章的整体情感、意境。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足够的引导,即引导学生立足文本整体内容进行文本的局部细读。对此,教师可以先辅助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内容的阅读、梳理、理解,然后再引导学生对局部的内容进行细读、分析。

以《将相和》这一课文的教学为例,这一课讲了三个故事,由于篇幅较长,所以学生阅读时容易不自觉加快速度,并且在细读时将课文的不同文段割裂。对此,教师可以问题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对课文内容进行细读:“大家觉得廉颇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学生:“我觉得廉颇是一个有点坏的人,因为他会嫉妒蔺相如的功劳。”教师:“那你觉得廉颇的嫉妒有道理吗?”学生:“没道理,毕竟是蔺相如保护了国家。”教师:“那么我们回到课文,看14、15、16,那么赵王能够回到国家,只是蔺相如一个人的功劳吗?”学生:“不是,课文中说了秦王是知道了廉颇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才不敢动手的。”教师:“没错,这可是秦王对廉颇的承认啊。”学生1:“但是蔺相如也有了很多功劳啊。”学生2:“我觉得廉颇是不服蔺相如位置在他之上,因为廉颇身为将军,在蔺相如之前就为国家立下了很多功劳了,所以蔺相如仅凭几个功劳就比他得到更多重视,这就是他嫉妒的原因。”教师:“大家分析得很好,而且我们评价一个人还应该从他对错误的态度来分析,课文后半段还有对廉颇的描述呢。”在文章细读中,学生常会因为课文的局部片段而对人物形象进行定义,教师便需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从文本的整体对人物进行分析,如此,学生的文本细读能力才能够得到较好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细读是提升学生阅读质量与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细读能力与细读意识。为提升课堂的整体质量与效率,教师应该将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的行为融合在正常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比如,教师可以将思考疑点设置在导入环节,以此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以及培养学生关注文本细节意识等目的。应用这样的融合性指导策略,教师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文本细读的能力与意识,并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廉颇蔺相如古诗
负荆请罪
“拟古诗”之我见
将相和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负荆请罪
大粮积雪 谁解老将廉颇心
负荆请罪
真实廉颇:胆小懦弱并非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