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蚕桑产业助力嵩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做法与经验

2021-12-04张永胜姬相云

蚕桑茶叶通讯 2021年4期
关键词:嵩县小蚕蚕茧

张永胜 姬相云

(1.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经贸学院 450044;2.嵩县农业农村局 471400)

1 嵩县蚕桑产业基本情况

嵩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和河南省四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2020年2月实现了脱贫摘帽,但仍然存在脱贫不够巩固的问题,现在又面临着乡村振兴的艰巨任务。产业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载体,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2019年冬至2020年春,嵩县新发展桑园面积900hm2,使嵩县桑园面积达到1 000hm2,涉及8个乡镇76个行政村,成立蚕桑产业合作社31个,发展蚕桑产业公司8个,建成一级共育工厂1座、二级共育车间7座、三级养殖大棚450个,养殖蚕种5 000张,涉及农户3 358户,成为河南省最大的植桑养蚕基地。桑园主要分布在纸房镇、饭坡镇、大坪乡,三个乡镇基本都是266.7hm2左右,九皋镇、田湖镇、大章镇、德亭镇、旧县镇等均有栽植。嵩县计划进一步扩大蚕桑规模,争取三年后桑园的种植面积能够达到3 333.3hm2以上。

嵩县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蚕桑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效益明显,受益贫困户共有1 345户,其中直接栽桑养蚕贫困户583户,全县31个蚕桑产业合作社和8个蚕桑企业共带动贫困户762户,2020年每户平均收入4 500元以上。

2020年9月13日至15日,河南省蚕桑产业新模式新技术观摩暨蚕桑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研讨会在嵩县召开,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省蚕业协会等部门和行业专家超过120人参会。紧接着,9月16日至18日,全国各省市丝绸协会秘书长工作座谈会在嵩县召开,全国二十余位丝绸行业的专家和代表与会。两次会议都对嵩县蚕桑特色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认为嵩县通过发展蚕桑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的做法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2 嵩县发展蚕桑产业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2.1 试验示范,引领带动

嵩县蚕桑产业通过试验示范引领逐步发展起来。2019年春,嵩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洛阳阡陌桑田农旅科技有限公司,在纸房镇马驹岭村、饭坡镇青山村以及大坪乡东元头村试验示范栽植桑树100hm2,实现当年栽桑、当年养蚕、当年见效,667m2收入达到3 660元,效益明显,大大提高了各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在栽桑养蚕初步成功的基础上,2020年在纸房镇、大坪乡、饭坡镇、田湖镇、德亭镇、何村乡、大章镇和九皋镇等8个乡镇,进一步发展桑园种植900hm2,为促进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提供产业支撑。

2.2 制定政策,扶持产业

脱贫攻坚任务基本完成之后,乡村振兴成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产业振兴又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为了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嵩县制定了嵩脱贫〔2019〕92号文件,文件规定:对于贫困户新种植桑树667m2以上,当年保苗率、壮苗率在80%以上,每667m2奖补农资500元;贫困户种桑养蚕,按每667m2养殖一张蚕种、配套1~2个蚕床(实用面积不低于36m2)奖补2 000元的标准给予扶持;标准规模连片新种植桑树3.33hm2(含)以上,当年保苗率、壮苗率在80%以上,且符合脱贫要求的,每667m2给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资奖补500元;贫困村集中种植桑树13.33hm2以上,需建设标准化蚕棚的,由所在行政村、乡镇政府向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申报立项,所在乡镇政府实施,资产归所在贫困村集体所有;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每建设一个400m2标准化蚕棚奖补2.5万元;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规模连片种植桑树3.33hm2(含)以上,社员分散养殖的,按每667m2养殖一张蚕种、配套1~2个蚕床(实用面积不低于36 m2)奖补2 000元的标准给予扶持。

2.3 应对疫情,强力督导

在2020年春天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的情况下,县农业农村局下发了《关于桑苗早春栽植和田间管理的通知》,要求仅用本村人员栽桑作业,分片划段劳动,人与人间隔5m以上,不许扎堆,做好人员登记,上工前放工后做好体温检测,如有不适,及时就诊;还结合嵩县实际,制定具体可行的桑树栽植技术要点和桑园春季管理要点。

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各乡镇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安排春耕备耕及桑苗栽植等农业生产工作。县委县政府和农业农村局主要领导,多次分赴各乡镇调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蚕桑产业发展工作,做到了应对疫情和发展生产两手抓、两不误,使疫情对种桑养蚕的影响降至最低。10月份在蚕桑龙头企业现金流遇到困难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积极想办法协调资金,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2.4 聘请专家,规划指导

嵩县人民政府聘请了知名的国家级蚕桑产业首席专家和蚕桑岗位专家五名,成立嵩县蚕桑产业开发中心专家工作站。专家们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嵩县蚕桑产业整体布局,深入蚕桑产业栽植现场,进行面对面、手把手技术指导,并组织七个乡镇主管副职和农业产业中心主任、栽桑大村村干部进行蚕桑栽植技术培训,培养县、乡、村、组四级种桑养蚕本土人才。县农业农村局成立蚕桑产业办公室,乡、村均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县农业农村局还成立了三个栽桑技术指导督导验收组和养蚕技术指导组,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配合龙头企业和蚕桑公司不间断进行现场指导和督导检查,做到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

2.5 技术引领,省力高效

为了减少桑园田间管理人工费用,降低蚕农养蚕技术难度,嵩县研发并大面积推广了宽行栽桑和三段式养蚕核心技术。

宽行栽桑改变了传统桑园窄行距、稀株距,解决了农业机械不能进桑园作业导致的桑园施肥、除草、修剪、中耕等田间管理费时费工的问题。采用均宽行2m、密株距0.33m栽桑建桑园模式,方便现代化机械进桑园作业,大大节省了桑园施肥、除草、修剪、中耕等管理成本。宽行栽桑核心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在每667m2桑园总栽桑株数不变的情况下,每667m2桑园每年可节省劳动力12个,减少管理成本1 200元。

三段式养蚕核心技术即“127三级养殖”模式,具体内容是:1~2龄小蚕由龙头企业一级共育工厂养殖,3~4龄中蚕由专业合作社二级共育车间养殖,5龄大蚕分给农户养7天就吐丝结茧。三段式养蚕核心技术的推广降低了蚕农养蚕技术难度,缩短了蚕农养蚕时间,蚕农养蚕仅七天,蚕就可结茧。每667m2每年可增产蚕茧35kg,直接增加收入1 400元,每667m2桑园每年可增加经济效益2 600元左右,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2.6 龙头带动,创新发展

为把嵩县打造成河南省蚕桑产业特色县,嵩县招商引资引进洛阳阡陌桑田农旅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创新了蚕桑产业发展模式,通过提供全产业链服务,解除了蚕桑产业发展的后顾之忧,有力促进了嵩县蚕桑产业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农企共建,互惠互利。洛阳阡陌桑田农旅科技有限公司不直接流转土地,而是免费给农户和合作社等提供优良嫁接桑苗,免费提供栽桑和桑园管理及后期养蚕等技术指导,成本价提供化肥和蚕苗、蚕药、蚕具等。由农户和合作社成员出工出力栽桑、管理桑园、养殖大蚕,农企双方签订共建桑园和后期养蚕等技术指导、最低保护价收购蚕茧、农户合作社蚕茧不得出售给第三方等协议。采取这种模式发展种桑养蚕,大大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保护了农企双方的利益。

分乡分组技术指导。每个蚕桑产业发展乡镇,公司都派出现场栽桑指导组和养蚕指导组,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面对面、手把手现场指导。

小蚕和中蚕公司共育,大蚕分散养殖。公司在嵩县崇都社区建设1 000张规模的1~2龄小蚕共育工厂1座,在各蚕桑产业乡镇建设3~4龄中龄蚕共育车间7座,小蚕和中蚕由公司统一共育养殖,5龄蚕发给养蚕户养殖。通过这种创新性办法,较好地解决了1~2龄小蚕和3~4龄中蚕养殖技术和环境条件要求高、蚕农养不好的问题。

保底价收购,解除养蚕户后顾之忧。公司承诺,按照公司技术要求栽桑养蚕,2020年当年实现每667m2桑园养蚕1张,产蚕茧40kg,保底价45元/kg,667m2收入达到1 800元;第二年实现每667m2桑园养蚕2张,产蚕茧80kg,保底价45元/kg,667m2收入达到3 600元;第三年实现每667m2桑园养蚕3张,产蚕茧120kg,667m2收入达到5 400元;到2023年每667m2桑园养蚕4~5张,产蚕茧200kg,保底价45元/kg,667m2收入达到9 000元。

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洛阳阡陌桑田农旅科技有限公司购买桑树苗1 550万株、桑树专用生物有机肥1 000t、有机水溶生根肥300t、黑地膜60t,另外还购进整套小蚕养殖设备和大蚕养殖蚕药蚕具,共投入自筹资金3 000万元以上。正是由于洛阳阡陌桑田农旅科技有限公司的积极参与,一个以政府扶持为基础,以洛阳阡陌桑田农旅科技有限公司为中心,有广大农户参与的嵩县蚕桑特色产业布局初步形成并初具规模。

3 嵩县蚕桑产业发展建议

进一步研究探索1~2龄小蚕一级共育、3~4龄中蚕二级共育和5龄大蚕分散养殖三段式养蚕模式架构和利益分配比例,尤其是供应全县蚕桑产业的1~2龄小蚕一级共育和3~4龄中蚕二级共育如何更好布局,桑园如何保证,如何增加一级和二级共育效益,如何提高一级和二级共育供应全县养蚕的能力等等。

加强现有1 000hm2桑园田间管理,一方面争取桑叶产量高品质好,使蚕茧产量高品质好;另一方面,在搞好种桑养蚕的基础上,考虑如何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增加蚕桑产业效益,比如可以利用冬季修剪的桑枝生产香菇等食用菌和名贵中药材桑黄,晚秋可以利用剩余桑叶加工桑叶茶、桑叶菜等。

提高深加工能力,解决目前嵩县蚕桑产业链条短和附加值不高的问题。为实现这一目标,可采取加大蚕桑产业招商引资力度或通过支持龙头企业的办法,建设日处理5t鲜茧的烘干厂、拥有20组缫丝机的缫丝厂和日生产100条蚕丝被的蚕丝被加工厂等,从而不断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

在搞好1 000hm2桑园的基础上,加大蚕桑产业发展力度。争取到2023年,发展优质桑园面积达到3 333.3hm2,每667m2桑园每年养蚕4~5批,每667m2每批养蚕1张,每张产蚕茧40kg,争取年蚕茧产量达到1万t,并辐射带动洛阳周边县发展蚕桑产业。

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力度,既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充分利用一切条件,组织培训学习,要培养一大批县、乡、村、组四级种桑养蚕本土人才,为嵩县蚕桑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猜你喜欢

嵩县小蚕蚕茧
攀西蚕区小蚕共育质量的提升措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路径研究
嵩县中药材产业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
蚕茧与飞蝶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切料机助力小蚕人工饲料育快速推广应用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嵩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可爱的小蚕
小蚕儿吐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