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资源禀赋变化对凤冈蚕桑产业发展的影响

2021-12-04李坤梁

蚕桑茶叶通讯 2021年4期
关键词:禀赋蚕桑劳动力

李坤梁

(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委党校)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当前农村劳动力“东流“增长迅速、可耕土地资源逐渐富余、大数据的广泛运用带来市场信息的普遍性提高等原因,农村资源禀赋发生了较大变化。让农村资源禀赋得到有效、优化配置,既是解决农村产业供给侧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衔接地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凤冈县在贵州省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大背景下,通过发展蚕桑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当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1 凤冈蚕桑产业发展的历史

凤冈栽桑养蚕的历史较长,但一直在曲折波动中发展。凤冈栽桑养蚕始于清道光年间,发展缓慢[1]。20世纪60年代以前主要依靠野生桑和部分栽培桑饲养家蚕。1985年开始成立蚕业公司,随后凤冈蚕桑产业进入规模化发展,全县桑园约260hm2(含粮桑套种、散栽等),到1992年全县投入蚕桑生产资金396万元[1]。1997年种植面积1 259.53hm2,但在这之后的几年中,受市场影响,蚕茧价格下跌,桑园面积再陷下滑。直至2007年,凤冈蚕桑产业才逐渐恢复,桑园面积107hm2,蚕茧产量1.2万kg[2]。2014年、2015年、2017年凤冈相继出台相关文件大力支持蚕桑产业发展,着力于宏观调控、市场主导的模式发展。

但是蚕桑产业要发展好,形成一个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仅有优越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是不够的,还得充分考量农村劳动力及其结构、土地“三权”分置畅通状态、生产规模与技术的适配等方方面面资源禀赋的变化对其的影响。

2 新形势下农村资源禀赋的变化

2.1 农村劳动力及其结构变化

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以及东西部地区梯度发展差异之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方面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具有较大的劳动力需求,另一方面是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富余且廉价。传统务农与外出就业相比,农村劳动力在生产力较发达地区有明显的就业预期收益,正是这种单位时间创收差距信息的渗透,农村劳动力“东流”现象凸显。这种“东流”现象逐渐抽空了农村的主要劳动力,致使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原本以青壮年为主的农业劳动力变成了以留守的中老年人为主。

劳动力作为农村的主要资源,其“东流”是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自我调适作用的必然,是较发达地区的需要所产生的市场效应。不可否认的是外出务工增收作用明显,收入增加可以有效缓解农业生产的资金流动性约束[3]。同时,农村农业的发展,因为留守劳动力“才能”要素不配位,传统农耕思维的根深蒂固,一方面生产经营难以跳出以维持自家生计为主的小农经济循环模式;另一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土地使用,受限于劳动力不足,生产退出选择一度盛行,农村抛荒土地处处可见。

2.2 土地资源与使用现代化向度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重大要素之一,也是保障农民享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根本。当前农村主要劳动力外出,大量可耕土地荒芜或代为耕作现象明显,致使土地使用率不高,土地经营主体模糊,人地关系不明确,加之以单个农户经营的土地,小块化,不成规模,相同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效应递减。针对新形势下的农村实情,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了明确的总体框架设计。首先是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完善土地“三权分置”的制度,该制度的完善一方面确保农民对土地的拥有,另一方面也让土地经营权更具有灵活性,以更好地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满足农业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其次,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其中包括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转变过去对农村集体产权的看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2.3 生产主体从“求生”到“小农户”的嬗变

农民作为农村最大群体的生产主体,经历着小农经济时代的“求生”阶段,再到“小农户”向往美好生活的新时代阶段。此处要鉴别农村劳动力和农村生产主体,农村劳动力是作为农村主要劳动输出和生产输出的载体,农村生产主体是作为农村人口组成的,并共同创造和消耗农村公共资源、公共服务的广泛意义上的农民。过去农民依附于仅有的土地资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主要耕作是用于满足于自身生活必需。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现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逐渐从安全需要上升为社会地位的需要。现阶段我国正在走出传统农耕模式阶段,生产经营活动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和机械装备的状态正成为现实,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农户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有很大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户社会交往方式发生了改变,家庭外部经营组织开始出现,如各类专业合作社、农民技术协会等,合作日益频繁,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日益提升。由此,农民从过去的“求生”到现在向往美好生活的“小农户”的嬗变,是农村生产主体在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上的进步和升华。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化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事实上,这是来源农村生产主体这一资源禀赋的变化。从内因来看,是需求层次提档升级的内在要求。从外因来看,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自我调适的结果。

3 农村资源禀赋变化对发展蚕桑业的激励

蚕桑业作为小品种产业,既具有多数小品种农作物的生产特点,又具有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作物的农艺特点[3]。蚕桑产业是集养蚕和植桑两业为一体,无论是从养蚕还是植桑来看,当前农村资源禀赋的变化对其都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3.1 收益最大化驱动生产要素调整

3.1.1 纵向对比总收益均衡的耕作思维驱动

苏穆武用嘴努努苏越,苏越捅捅徐芬,徐芬急了:爸不是让你说吗?你捅我干啥?苏越无奈,咳嗽了一声,说:婷婷,不是哥干涉你,这找个洋人嘛,确实不合适,比如说这双方的生活习惯——苏婷婷说:我们已经习惯了。苏越不说话了,再次捅捅徐芬,徐芬只好接着道:其实爸妈让我们劝你,你应该理解。爸妈都这么大岁数了,怕你嫁给洋人,以后出了国看不见闺女。苏婷婷说:杰克已经答应了,婚后定居中国。

虽然农村当前劳动力结构发生了结构式的变化,但农户在对其所能耕作或者想要耕作的土地总收益上,总是囿于纵向对比总收益均衡的耕作思维内。这种思维,一定程度驱动着农户自我调适,不断调整生产要素投入,以实现收益在纵向对比上的均衡。如Y村农户练某,耕有土地1.267hm2(含土和田),现年67岁,有两个儿子均在外务工,留守家庭里的有其妻与三个孙子。在他的耕作思维中,这1.267hm2土地现有耕作的总收益一定要和其两个儿子在未外出务工时的总收益持衡或略有超出。但在劳动力这个主要生产要素减少的情况下,要实现总收益均衡,就得考虑其他生产要素调整或者生产成本的投入。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以投资少、回报见效快、收益高的小品种经济作物为生产对象成为首选,而蚕桑业正具备这些特点。为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促使在劳作方式上也有所改进,比如当前农村大部分家庭均有购买三轮车,大大减少了劳力输出,节约了生产时间,还有的积极购买机械化农具(犁田机、除草机等),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生产效益。

总之,这种自我调适的变化有利于小品种经济作物在农村的推广和运用。

3.1.2 横向对比粮食存量的习惯驱动

凤冈县处于我国的西南武陵山区,受地理与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农户的富与穷往往建立在粮食存量这个标准之上。粮食存量又往往取决于家庭人口变化以及来自农户的横向对比,即农户总有这样一种心理,谈及粮食存量时,在“形式上”我家的一定没有你家的多,然而在“内容上”我家的一定要通过某种方式比你家多。随着小康社会的逐渐实现,这种粮食存量,逐渐变成了存款存量的对比。实际上,不管是粮食存量还是存款存量的对比,都激励着农户调整生产要素。横向对比的内在含义就是竞争,唯有不断提高自己产品质量,才能在竞争中占优势。如S村刘某,2018年种植白莲花亏损5 000元左右,而同村简某因掌握市场信息及时赚了3 000元左右。此时刘某则在思考平时耕作中的生产要素与简某的对比,最后算总支出与总收益之间的差值。

由此看出,虽然这种横向对比存量的思维有着较多社会因素,但在具体实践中,仍然驱动着农户调整生产要素的投入。这对于那些在传统农作物耕作上不具有竞争优势的农户,他们则会尝试一些新的农作物或经济作物来耕作,增加替代效应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增加自己的“存量”,所以如蚕桑类的小品种农业就更容易被选中。

3.1.3 农业生产商品化的引致需求驱动

城市化的推进加之农村劳动力结构式变化,使得农村生产逐渐富余,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市场化,甚至一些农户直接根据市场需要来进行耕作。实质上,其中缘由就来自于农业生产商品化的引致需求所驱动。引致需求也叫派生需求,也就是生产者为满足消费者需要,提供某种消费者直接需要的商品而因生产所需要该商品投入其他生产要素的需求[4]。不难理解,随着市场化和商品化的深入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态有机的农产品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因此,在农业生产商品化的引致需求下更容易影响农户的种植调整,选择蚕桑类小品种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则契合了农户的这种耕作思维和来自市场的激励。

3.2 生产规模化减少农业生产机会成本

传统的农村农业生产大多数都是短期产业,呈现季节性变化。短期产业进行规模化经营总是受限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加上劳动力减少、技术服务跟不上等要素投入的变化,带来总产量的递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与深入,政府及时针对农村劳动力减少、土地耕作出现零散化和规模化不足等现象作出宏观调控与利好政策制定,一些农业经营能人(个体户)、公司企业或者合作社向农村进军,流转大量土地,进行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村逐渐出现一些长期产业,比如桑、果林种植之类。

留守劳动力在考虑单独生产将要消耗更多的机会成本后,将土地流转出去,然后再去流转主体那里务工。在单位土地量内,流转土地后使土地规模化经营,农户获得的收益更多。因此生产规模化带来农户选择流转土地,转移生产要素投入,从而减少农业生产机会成本。凤冈县基于地区比较优势推进蚕桑产业,也正是契合了生产规模化带来的激励性。首先,如果单个农户选择种植,总是担心技术、管理、人力等各方面因素投入不足。其次,政府宏观调控和更多市场主体倾心于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生产规模化有着客观优势。再次,规模化经营使得更多农户愿意流转土地,减少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因此,凤冈蚕桑产业发展在生产规模化的推动下,有着来自主、客观两个方面较大潜力和激励性。

3.3 生产经营现代化遴选生产退出

3.3.1 生产主体的竞争性退出

农业生产主体参与生产,在满足自身需要后,总是要寻求资源互补或价值转换,把生产盈余作为商品推向市场从而实现价值转换。生产盈余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后,则会受到来自市场竞争、消费者喜好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从而推动生产经营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现代化的推进与形成,生产主体根据自身的生产水平适当遴选生产退出,以求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如当前农村青壮年劳动人员,外出务工或进城自由创业,可以获得比在家从事农业生产更高的收入,所以大量农村家庭的青壮劳动力主动退出农业生产,而留守劳动力的生产经营一方面为了满足自我需要,另一方面则是消耗农闲时间,其实质也是属于退出或半退出生产状态。大量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生产主体(即农户)退出,将土地出租、流转给具有现代生产经营意识与能力的新型农村农业人,进行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农业种养,满足市场供求需要。因此,在生产经营现代化背景以及市场竞争驱动下,部分传统观念下的农户试着并不断退出农业种养,对于蚕桑这样需要大量土地资源和较高技术水平的产业,让善管理、懂技术的新型农村农业人来集约化、规模化开发经营更具优势。

3.3.2 生产经营环境影响生产退出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推进,农村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等各个方面都有较大改进和提升。以前农村生产种植要走向市场,总是受限于交通条件、交通工具,现在这些落后的生产经营环境都逐步得到改善。生产经营环境的变化,促使在产业选择上逐渐倾向长期性产业,而传统的效益低的短期产业或者季节性产业,则容易被新型农村生产主体(个体户、公司企业、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等)遴选而退出。此外,再考虑到政府投入和金融支持,农业生产更倾向于传统意义上的生产退出,而选择高效型农业产业。蚕桑产业,属于经济寿命周期长、比较效益较高的产业,十分符合新形势下的农业选择要求,在现有和逐渐改善的生产经营环境下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4 农村资源禀赋变化对发展蚕桑业的冲突

4.1 劳动力成本增加

农村劳动力大量“东流”,农村主要劳动力数量大幅下降,从而形成劳动力紧俏和价格上涨,使农业生产成本明显增加。不管是普通农户还是新型农业生产主体,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他们收益的减少。收益减少到一定程度,则容易使生产规模缩小,甚至不能长期坚守在农村进行产业发展。

4.2 技术投入与规模发展的匹配度不足

蚕桑产业发展不管是桑树种植还是蚕的养殖,都需要专业技术投入。20世纪90年代凤冈县政府的主导下蚕桑产业曾有过较大推动,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取得较好成效,在凤冈农村还流传了一句方言“蚕桑、蚕桑,栽桑(殇),也挖桑(殇)”。走向衰落的原因除与市场有关外,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技术投入不足。凤冈当前出台相应政策,给予一定的金融支持大力推广蚕桑产业,一些新型生产主体为了得到“补助”,盲目增加规模,缺少相应的技术投入,这样的发展结果易使产业发展实效不长,而最终导致失败。作为普通农户这类生产主体,因留守劳动力在学历结构、对技术把握以及技术应用上存在欠缺,在具体生产实践中,则同样会发生单位条件下增加规模,导致总收益递减的现象。蚕桑产业是集密集型劳动与高技术含量为一体的生产经营,桑树种植和家蚕的养殖链上环节多,且各个生产环节均需要较高管理水平与技术支撑。因此,在农村资源禀赋变化背景中,要使蚕桑业有长足发展,必须要充分考量技术这个生产要素,技术与规模相匹配发展,才能减少产业发展失败的风险。

4.3 传统农耕思想使“三权”难分置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粘在土地上”,大多数一辈子生活在血缘地缘性的村落中,缺乏流动性[5]。这是费孝通先生对我国传统小农经济社中农民之于土地的一段描述。基于这种传统农耕思想的影响,当前留守劳动力不愿意流转土地的还大有人在,为土地“三权”分置形成一定的障碍,大大削弱了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基础。土地流转不畅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经营的进程。

5 走出困境的路径选择与探讨

5.1 统筹两个层面,平衡劳动力结构

走出农村资源禀赋变化的最大困境,就在于让劳动力重新回归“乡土”,平衡农村劳动力结构。劳动力的“东流”是基于自身劳动力价值的比较而做出的决定,这来自于两个层面的影响。一是政府宏观调控,二是微观市场。首先,应在政策上鼓励劳动力回乡创就业,并给予一定的政策、项目支持,让外出劳动力想回来,能回来,并且回来后不想走,愿意在农村把产业做大做强。其次,允许在农村产业发展方面有一定的竞争,减少“行政化”“命令式”“任务式”的政府干预,让劳动力在市场竞争中形成自己的判断,发自内心地去做好做强农村产业。

5.2 完善制度建设,推进技术下乡

蚕桑产业发展与经营,不管是由普通农户生产主体还是新型生产主体来承担,都要按照相应的技术标准来执行。基于当前农村的现状,短时间内,推进技术下乡的作用明显优于让留守劳动力更快掌握技术。由此,应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鼓励专业技术型人才深入基层,下乡服务。按照“两爱一懂”打造一支三农工作队伍,在工资福利、职称评定、保险等方面向服务基层的专技人才倾斜,确保专技人才“人”与“才”都扎根基层。

5.3 以调研促规划,合理配置资源

作为第一产业的发展,因地制宜地做好前期调研是产业发展成败的关键所在。基于实际调研,合理规划种植范围,确保产业发展的长效性和收益。一方面是做好市场调研,确保产业发展真正能使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另一方面要做好基层调研,土壤属性、气候条件等是否真正适合要发展的产业,减少产业发展的投入风险。不管是政府还是基层自治组织,都要做好两个方面调研,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让农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6 结语

蚕桑产业在凤冈,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农村资源资源禀赋变化给蚕桑产业发展带来了一些困境。农村资源禀赋变化是长时间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结果,同样地,农村产业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从实际出发,依靠农村资源禀赋变化的优势,攻坚克难,解决农村资源禀赋变化带来的困境,才能促成一个使农户致富的产业。

猜你喜欢

禀赋蚕桑劳动力
君山区蚕桑产业规模经营的现状与问题
讲故事的禀赋——梅卓长、短篇小说合论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助推高县蚕桑高质量发展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推动蚕桑产业再上新台阶
要素禀赋论的局限:个体与企业家才能缺位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一种改善学生学习品质的价值取向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