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媒体主持人的现状与提升策略
2021-12-04吕韦仪
吕韦仪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21)
伴随着新媒体环境的跨越式铺展,网络文艺节目广泛流行并占据了人们的视野,这种新兴的文艺形态已经成为当今炙手可热的文艺类型,面对着数量日渐增大的新媒体主持人群体,如何提升他们的素质,使其适应现今的媒介环境、实现其良性成长便具备了研究的价值。
一、新媒体主持人的现状和特质
新媒体环境包容更为广泛的作品类型和作品层次,如果将新媒体影音也称为影视作品的话,那么可以说影视作品的门槛降低了。新媒体平台则是一个大众展示的舞台,所有的影音爱好者都可以极为简易地通过手边的设备进行拍摄、剪辑、制作,并依靠诸如各类视频网站、短视频平台、公众号、朋友圈、微博和博客等媒介快速地将作品发布出去,其各个摄制环节以及所受到的限制相对传统影视都是大幅度缩减的。因此,各类网络、新媒体平台的栏目、节目火热起来,新媒体主持人也崭露头角。
新媒体主持人主要包括两个群体:一部分是电台、电视节目主持人,他们为了开辟新的展示空间,提升受众关注度,往往增开网络节目;另一部分,则是“新媒体原住民”,这些人没有经过传统影视行当的历练,自出道就一直从事新媒体节目的主持。在这两类主持人中,前者在主持的专业素质方面往往更胜一筹,他们在主持过程中更多的是一种适应和改造,而后者可能在专业素质方面有所欠缺,但他们对新媒体平台有着极为深入的理解,特别擅于利用媒介特性完善自身的主持效果。传统影视、电台节目主持人要注意发挥自身的优势,充分利用自己的主持功底,让语音、语调、表达,乃至表情、肢体等方面的多年训练成果体现在节目中,这无疑对于提升新媒体节目质量和档次大有裨益。传统节目的主持人要对新媒体领域保持关注,掌握媒体环境变化的动向,要深刻地理解新媒体平台传播的特性,正视新媒体节目发展的地位和作用,悉心研究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应做出的转变。只有这样,主持才能在新媒体环境中得到丰富、发展,这个行当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另一方面,新媒体主持人则恰好相反,他们能够充分把握和驾驭新媒介,对流行文化非常敏感,往往以时尚弄潮儿自居,常常体现出对传统媒介和传统风格的调侃,颇有些玩世不恭的态度。他们首先要解决的是认识到主持亦是一个非常考验功底的行当,需要刻苦的训练和钻研方能驾驭。好的语音语调、表达方式是一个主持人必要的基本功,因为这些因素能够有效推进信息的传达和内容的表现。因此,二者各有优势、不可或缺,他们必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在新媒体平台的主持中平分秋色。
二、新媒体主持人的提升策略
新媒体环境对主持人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往往是基于新媒体环境特质的,因此新媒体主持人务必要明确自身定位,理顺发展思路,获得持续而富有实效的提升策略。
(一)强化功底:彰显实力的声音基础
新媒体的媒介特性决定了其作品摄制门槛低,这在自媒体平台体现得尤为突出,一次注册加身份认证便可形成一个个人页面,自己创作的诸多“影音作品”便有了上传的空间,一档“节目”、一个“栏目”便诞生了,如果创作者中的某一个人以一定的频率和固定的身份,在自己的作品中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他便可以认定为新媒体主持人。相对而言,新媒体主持人大多数没有经过传统影视、电台主持人的专业训练,也没有经历层层考核筛选,更不受各级各类监管和限制,他们在节目中的形象或声音呈现往往与平常人无异。固然,他们会体现出超越传统节目主持人的亲和力,但是诸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很多新媒体主持人由于缺乏专业的训练,发声方式不规范,导致节目中表现出的音质较差,力度不均衡,调值不到位,多出现气声、破音等问题;在形象方面则不修边幅,过于随性,举手投足、表情动作缺乏修饰,观众或许刚开始会对这样“亲民”的主持人有新鲜感,但是随着对节目的了解和热度的减退,取而代之的将是视觉和听觉的疲劳感甚至是厌烦感,对节目粗制滥造的感觉也会油然而生。专业的形象塑造和发声能够打造具有美感、具有价值的视听形象,给人以愉悦感,从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推动作品内容、情感的传达,如果在这些方面缺少锻炼,无疑会丧失最有力的、收获观众注意的良机。
新媒体环境大幅度增加了主持人的基数,也让主持人的竞争更加激烈化,作为新媒体主持人,尤其是前述作为“新媒体原住民”的主持人,要深刻认识到主持功底对于主持人、对于所主持节目的重要意义,苦练包括发音、调值、力度、速度、节奏等主持基本功,并精心设计、打磨自身的形象,细致锻炼表情、动作,将自己包装为形象良好、发音标准的主持人,促进作品内容和意义的传达。当然,在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功底”几个字也发生了悄然的变化,传统主持人训练所强调的基本功是否完全适合新媒介节目的问题还是很值得思考的。新世纪以来,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风格趋向于风格化,很多以“讲述范”“亲和风”见长的主持人涌现出来,这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所推崇的西装革履、字正腔圆的主持风格就有很大的差异。那么,媒介转型的现阶段,我们是否还要去用所谓的传统经典功底去要求新媒体主持人,而适应新媒体平台的主持人功底又包含哪些?笔者认为,对准确的内容表述、清晰的咬字和流畅的表达的要求是没有变化的,但表达方式、表述风格和在节目中所发挥的作用则可根据具体节目的要求有一定灵活把握的空间。
(二)细究台本:准备与即兴的灵活应用
主持人在节目和栏目中呈现和表现的核心要素是语言表达,而语言表达以主持词、串场词为基础,因此可以说主持词的优劣决定着主持工作的成败和档次,主持人的特质、风格、水平等方面很大程度是由主持词所体现的。
对于具有既定结构的节目和栏目,其主持词往往具有固定的套路,例如节目的开场、中间部分的串场、特定环节的介绍以及节目结尾等。这样的主持工作相对难度较大,主持人需要熟悉节目的结构和内容,熟练地掌握所要表达的主持词,确保主持现场能够从容不迫地将主持词良好地表达出来。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类型的主持容易给观众以模块化、仪式化的感觉,每期节目之间缺乏差异,让人觉得千篇一律。这要求主持人在熟悉主持词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每期节目的内容和特色,然后需要根据本期节目的特质适当地进行调整和改变,尽量挖掘本期节目的特质,寻求表达方面的创意,使人感觉在固定中存在变化,每期节目都有新意和期待。在表达的过程中,即便内容再熟,也不应机械化地背诵,而是将情感代入其中,娓娓道来地表达,潜移默化地实现与观众的共鸣,而不是填鸭式的宣泄或过场式的重复。
然而,新媒体平台的大部分节目是缺乏固定模式的,新媒体节目、新媒体文艺重在求异,这种差异性鲜明地体现在节目的结构和内容上,零散的、随机的甚至是想当然的内容频现,再加之其创作团队的平民化,制作的随性感更为突出,因此新媒体主持人更为常见的情况是在即兴主持。即兴主持是非常考验主持人功底的,它对主持人素养要求的核心之处在于思路和表达,即主持人需要根据现场情况迅速形成思路并立即用适合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在主持行当里经常要求的“脑子快、嘴快”。然而,这方面素养需要主持人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和临场经验的积累。主持人要加大训练量,并且经常将训练置于临场的、随机的、即兴的氛围之中,熟悉在这样的情况下主持的状态,强化自身思维和表达的控制力。另外,主持词的即兴表达特别考验主持人的文化素质,因此主持人在训练过程中要理清思路,明确文化功底是主持人的必要素质,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涉猎历史、文化、艺术、美学等方面的理论,增加自身的知识与思想的储备量,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三)融入角色:巧妙变通的设置呈现
新媒体节目由于不受传统影视节目结构和形式的制约,体现出了相当大的创作自由度,因此很多新媒体节目在时长、视听表现、结构等方面都体现出了鲜明的特色,主持人层面也不例外。
现在,很多新媒体文艺节目正在模糊主持人的定位,并不给人直观的主持人形象,他们可以灵活地在节目环节之间串联和引导,亦可以比较深入地融合到节目内部,可以既作为环节的串联者又作为环节的推动者,可以是一个人、多个人,甚至可以由导演、现场嘉宾或现场观众担任。例如,网络综艺节目《奇葩说》的总体节目形式是两个团队围绕一个社会热点话题展开辩论,马东是辩论的评判官,他在节目中就发挥了主持人的作用,选手之间的交替和引导,答辩的时长、观点的总结通常由他控制。马东凭借着长期主持的功底和经验,对节目现场有着良好的控制。该节目作为辩论比赛,如果设置主持人便显得有些刻意,马东恰好成为各位演说者微型“脱口秀”的串联者,他以考官的形式将各位评论者以选手的身份贯穿起来,让若干独立的小讲述变成有固定主题的演讲序列。每位选手结束后他可以根据现场阐述的情况,适当地加入解读、评论,或根据选手的个人特色和现场观众的气氛加入调侃、访谈,这种引导节目的方式既可以让节目结构灵活,避免模式化的枯燥进程,又让表现形式生动起来,避免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而且,该节目还让学生组成团队,每个团队设有一名导师,导师邀请文化底蕴相对深厚的资深主持人担任,表达方式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在节目引导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他们在节目中实质上同样在发挥主持人的作用。导师通常在选手评论后进行总结,这个总结可以是对选手的论述加以补充,也可以是对选手论述的深入,还可以是对选手论述的反驳,这样他们就可以将选手的观点紧密地围绕在既定的主题周围,让节目立意鲜明,层次清晰,另外,这种方式还可以巧妙地控制节目时长,确保节目播出效果。
(四)转变定位:升级为策划和运营
新媒体平台为网络文艺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空间和更为广泛的受众,新媒体主持人旨在通过形形色色的节目向观众传递信息、表达思想。节目向观众表达的层面可宏观分为内容层面和手法层面,前者承载作品的主题和意义,后者则承载作品的风格和特质,任何优秀节目的创作都务必把握好这两个方面,使其协调并进,节目才能形意兼容,达成良好的媒介效果。为此,主持人就不能仅仅在内容演播和结构连接方面发挥作用,他们应当深入节目的选题设计、内容驾驭和表达研究层面。在内容设计层面,主持人的深度参与对自身文化修养和业务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主持人要深刻理解所创作节目的内容,多涉猎相关知识,成为相关领域的行家里手,这样无疑对节目内容组织、节目思想的传达大有裨益。而另一方面,主持人在深入了解节目的内涵和意义后,便可选择适合的表现手法,在作品内容和目的的驱动下选择适合的遣词造句、演播方式、语气语调乃至肢体语言等,也可以在比较适合的时机彰显特色、形成特质。这种表现方式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实现,外现为:对主旨、主题的诠释是贴切的,节目的形式与内容是谐和的。
新媒体平台在运营与策划方面的创新层出不穷。喜马拉雅是近些年热度很高的手机音频发布应用,平台上包含题材极为广泛的各类声音作品,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新媒体主持人,大宇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可以作为研究的范例。主播大宇在他名为“大宇茶馆”的空间中已经累计发布音频作品专题10余部,其作品的主题都紧密围绕朝代的历史发展沿革。该类历史题材的讲解作品自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上推出的《品三国》后引发了相当的关注度和热度,接下来以三国史、汉朝史、唐朝史、清朝史等为主题的作品纷纷问世。主播大宇敏锐地捕捉到了近些年的“史学热”,明智地选择了相对冷门的明朝史,创作了《话说明朝》这部包含321集、累计120 小时的音频巨作,几年来点击量突破2 亿次,获得了比较广泛的关注和相当多的好评。大宇的明史作品以当年明月撰写的《明朝那些事儿》为蓝本,在音频作品推出前《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已经在网络上具有相当的热度,其撰写方式为夹叙夹议,既有史实的叙述,也有问题和事件的评论,它以正史材料为基础,比较完整、客观地再现了明朝历史的波澜起伏。基于原著幽默戏谑的文笔,大宇选择的类似说书人的讲解方式,注重语言的通俗化,时不时“抖包袱”,有意识地在历史叙述中加入现代人的语言和观念,形成了诸多反差化的幽默元素,有效地避免历史类节目的枯燥和说教,让观众可以始终沉浸在轻松的氛围中。这部作品是近些年自媒体音频作品的经典范例,其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主播选题的精准定位和表现手法的准确选择,作品中烘托环境的音响、适时引入的音效、反映情绪起伏的音乐都成为制作的亮点所在。值得一提的是,大宇的讲述虽然整体偏向幽默风格,但并不是哗众取宠地一味调侃,在涉及正史评价、民族大义、高风亮节等段落时,他总是能够非常自然地收敛语态,将浓厚的家国情怀融入讲解,配合着精心选择的背景音乐,形成了很多极富感染力的片段。这就是一位成熟的主播在演绎过程中可以精准驾驭节目内容、灵活选择表达方式的优秀体现。
三、结语
新媒体环境赋予了主持人新的内涵,也助推媒介对主持人要求的变革,所有主持人都必须正视这种变化,并潜心研究应对策略。笔者认为,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必要的转变有三:第一,继续强化主持基本功,因为语言功底、表达状态是确保语言信息能够准确表达的关键,无论媒介如何转型,这种要求不会变化;第二,审视新媒介的特质,未来的节目或多或少都需要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和推广,因此主持人必须要能良好的驾驭新媒体的特质方能在新媒体平台立于不败之地;第三,新媒体时代主持人的发展策略还具有诸多不确定性,因为新媒体是新兴媒体,它处于高度发展过程中,尚没有达到成熟和稳定,而目前总结的所谓经验只能是适应当下的,在未来所形成的效果尚需实践打磨。因此,新媒体主持人发展策略的探讨是开放式话题,主持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