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自信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论“四个自信”的科学内涵与历史现实依据
2021-12-04刘权政黄晶刘长亮
刘权政,黄晶,刘长亮
(1.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2.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陕西西安 712046)
一、“四个自信”认识的形成
“四个自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七十多年艰难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伟大实践基础之上形成的,是对全党全国人民七十多年奋斗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宝贵经验深刻认识的凝聚与总结。党在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指出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1](P80)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传达出他对社会主义文化地位的深入思考,指出文化自信是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再次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提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2]2015年5月4日他与北京大学学生座谈时多次提到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2016年5月和6月,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两次论及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指出在道路、理论、制度等“三个自信”的基础上,最根本的是要坚持文化自信。在2016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系统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内涵及其关系,标志着我们党“四个自信”认识的形成。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表明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境界,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深入揭示“四个自信”的历史与现实依据,有助于提高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的自觉性。
二、道路自信的内涵与依据
(一)道路自信的内涵
道路自信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经艰难探索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认同,对坚持这个道路抱有坚定不移的决心,对中国人民必将沿着这条道路实现中国梦目标持有坚定的信念。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道路自信的重大意义在于,它使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定力,“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3]
(二)道路自信的依据
首先,从历史逻辑的角度看,道路自信来自党和人民艰苦奋斗历程的正确选择。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100年奋斗历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求救国真理而屡试屡败。在资本主义时代已经到来的历史大背景下,以再造封建制度为理想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已然落伍于时代,不可能给中国带来希望;戊戌变法的悲壮夭折说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狭隘排外的义和团等运动不可能带给中国新出路;倡导实业救国的洋务运动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夹缝中注定难以实现其理想;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性说明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难以挑起民族振兴的大任。在四顾茫然徘徊绝望之际,苏联十月革命送来了马列主义,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从中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决心用社会主义革命道路拯救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特殊国情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艰难摸索,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武装斗争的中国革命道路,一条经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成为彻底改变中国命运的历史转折点,也成为中华民族踏上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的历史起点。中国革命成功的历史事实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
其次,从实践逻辑的角度看,道路自信来自中国改革开放巨大成功的现实成就。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性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在中华民族大地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但是当时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深入的认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近三十年的曲折探索之后,直到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征程。这场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运动,使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可能。”[4](P19)中国改革开放巨大成就无可争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适合中国实际的道路,也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促进中国发展。
再次,从理论逻辑的角度看,道路自信来自对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必然性的坚定信念。坚信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这种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发展规律深刻洞察科学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运用唯物史观理论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理性分析了私有制不过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而已,人类由公社制到阶级社会,再到阶级消亡是历史的客观过程,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形态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决定了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暂时性,必将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资本主义制度同样不可能是永恒的制度,不是人类的归宿。人类社会发展史证明了唯物史观理论的科学性,使我们有理由相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理论自信的内涵与依据
(一)理论自信的内涵
理论自信直接指的是我党和人民对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所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性的高度认同,对这一理论实践性、生命力的充分肯定,对这一理论必将引领我国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现代化强国、引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信心。但理论自信又不局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它还内在地包含着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自信。这是因为,首先,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起点与逻辑起点,它是引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光辉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植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沃土,它是在科学社会主义这棵理论之树上开出的艳丽之花和结出的丰硕果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当代中国形态。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探索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实践基础,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在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所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之上继续拓展而形成的,它们也是源与流的关系。没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失去了前提和根基。
(二)理论自信的依据
首先,理论自信来自于理论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唯一具有自由、自主、自觉的能动性改造客观世界的类存在物,人的类存在本质决定了任何时代人们的实践活动从来离不开思想观念的引领。对于一个国家、政党、民族来说,思想理论更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旗帜。有了它才能使党和人民明确前进的方向,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成为我们的精神旗帜,首先在于它们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在人类思想史上科学地解释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前途的历史必然性,使社会历史观成为科学。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带领中国人民迈进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把中国带入富起来并大踏步走向强起来的新时代。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普遍陷入低潮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主义却独树一帜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5]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完全有理由笃信引领我们的精神旗帜是正确的、科学的。
其次,理论自信来自于理论鲜活的生命力和实践价值。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产物,富有充分的国情适应性和鲜活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但是如果把它当成教条生搬硬套,就会带来理论的水土不服问题,这为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多次错误挫折的教训所证明。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想的完全不同,我们不是在高度发达资本主义的基础之上进入社会主义,而是在当时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状况下进入社会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吸取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探索的深刻经验教训,摆脱原苏联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束缚,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化,极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改革开放实践,充满鲜活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始终保持着笃定的实践价值目标,它始终对标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进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体现出这一精神旗帜崇高的实践价值,这使它必然能够成为有着强大号召力、凝聚起14亿人民磅礴之力的旗帜。
再次,理论自信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开放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6](P13)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伴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化,理论必然会不断创新,这种实践特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秉承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开放品质,它产生于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而不断深化发展。这一开放品质决定了它能不断从实践中吸收营养以充实、丰富、创新、发展自己。实践推动理论不断发展,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创新,用发展的理论指导发展的实践,理论和实践的这种良性互动,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树长青,具有自我更新的强大内生动力。
四、制度自信的内涵与依据
(一)制度自信的内涵
制度自信是对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创立并逐渐完善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制度体系先进性与优越性的高度认同;对这一制度体系根植于中国大地,最适合中国国情,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普遍共识;对这一制度体系能够有力保障人民当家做主权利,能够更好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高度信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持有无比坚定的信念。制度自信表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七十多年社会主义制度理论与制度实践的探索,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及社会制度充满信心。
(二)制度自信的依据
其一,制度自信源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与合规律性。马克思作为“千年思想家”最重大的建树就在于创立了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从而让科学的光芒照亮了历来被唯心史观盘踞的社会历史领域,使社会历史成为科学。唯物史观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科学地说明了人类在生产实践推动下,在社会内在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辩证运动推动下,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依次更替的客观规律,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替代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的必然规律。中国共产党在近代中国灾难深重的国情下,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摆脱了积贫积弱被动挨打的困境,把中国人民带进了民族独立的新中国,带进了社会主义制度。在经过近三十年艰难曲折的社会主义道路与制度建设初步摸索之后,我们毅然选择了改革,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绝没有背离社会主义,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我们搞改革开放,这是怎样搞社会主义的问题。作为制度来说,没有社会主义这个前提,改革开放就会走向资本主义。”[7](P3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必然结果。
其二,制度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与合目的性。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立场与观点。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遵循它自身发展的规律,必然具有合规律性特点。而人类实践及其结果必然要体现主体自身的需要、利益等价值目标。“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8](P118-119)自然规律的实现不需要人们实践活动的参与,完全是客观的,而社会发展规律则不同,它的客观性是通过历史主体的实践活动而实现的,是与人的利益和需要等价值因素紧密相连的。全部人类社会历史都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历史主体的实践活动始终是以人的价值标准为导向目标的。尽管每个时代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人们总是怀着不同的、甚至是完全对立的动机与目的来参与历史活动,但是最终能够实现动机与目标的那些力量,必然是与历史发展方向一致而越来越壮大的社会力量,即在每一时代各阶级的角逐较量中,只有获得合力最大的一方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历史发展合力原理。承认历史合规律性并不否定主体在历史上的作用,同样承认历史发展合目的性也不否认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符合历史发展客观规律与方向,又能够凝聚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焕发出全体劳动者无限活力与创造力,极大地解放生产力,能够集中力量兴办大事,具有突出的制度优越性。社会主义国家制度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人民立场,代表着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在人类史上破天荒地第一次让劳动人民这一历史创造主体成为的最大受益者,充分体现了历史合目的性。
其三,制度自信源于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伦理正义性。公平正义是人类几千年来孜孜追求的价值目标,但是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即政治社会以来,历史上各种类型的国家从来没有实现过制度正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贫富分化基础上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以往历史上的国家作为一种虚幻的社会共同体,本质上不是社会公平正义力量的代表,而是在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少数富人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实行统治的政治工具。历史上不同类型的国家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维护少数统治阶级的利益。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揭示了整个人类历史可以还原为一部生产劳动发展史,生产劳动实践是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走向高级的根本动力,在生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原始动力。但是在以往的各种社会制度中,作为生产实践的主体即历史创造主体的广大劳动人民却被视为芸芸众生,从来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与尊重,更没有社会地位。社会主义制度第一次使最广大劳动人民这一历史主体上升为国家的主人,实现了劳动人民当家做主,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大多数人的统治,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民主类型,极大地提高了历史主体的社会地位,焕发了历史主体的创造活力与积极性。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以维护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为宗旨,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人类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凸显出社会主义制度博大的人文情怀。与历史上只维护少数富人阶级利益的国家相比,社会主义制度毫无疑问在道义上更公平、更符合人性,更具有制度合理性。“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两千多年以来人类所憧憬的“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在社会主义制度中成为现实。社会主义制度站在社会伦理正义性的制高点上,第一次实现了国家制度正义、政治正义,人们有理由对这一制度充满伦理与道义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9]
其四,制度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践成就。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我们在初步构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制度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原苏联模式的影响。这一期间的探索成就巨大,我们奠定了人民代表大会这一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探索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建立起公有制的经济制度以及其他社会制度。但是这一期间的经济、政治、法制等制度建设探索中错误与挫折教训也十分深刻。“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深刻总结反思了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响亮地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实践中,我们从经济体制改革入手,牵一发而动全身,逐步深化到政治体制改革、司法制度改革,进而纵深拓展到全方位的社会制度、机制与体制改革。经过四十多年的艰苦探索,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且符合中国国情的、由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比较完善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等具体制度体系已经基本建立起来,社会主义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充分体现出制度的科学性与先进性。今天的每一个老百姓面对国家快速崛起日益强盛的事实,面对刚刚经历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成果,亲身感受到这一制度体系带来的幸福感、安全感、自豪感与自信心,他们有理由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5]
五、文化自信的内涵与依据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国家、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对其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同时具有积极践行其文化价值观的自觉意识。就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而言,它首先是指全党和全国人民对千百年来积淀而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肯定与认同,对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并由此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二是对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所产生的革命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景仰之情;三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和积极践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6]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无形的,它代表的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精神与信念,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源泉,是激发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满怀文化自信,就意味着他们坚定地相信这种文化的精神力量能够激发全党全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豪情和决心,给他们追求理想锲而不舍的韧劲、骨气和精神底气,从而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二)文化自信的依据
其一,文化自信源自于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古代文明最发达、对世界文明产生过广泛影响并作出重大贡献的民族。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凝聚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它深深浸透于中华民族价值观之中,维系着各民族的团结统一,并激励着历代中华儿女为了国家与民族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中华民族自古注重道义,讲究明德守礼,中庸守正,崇拜君子人格,倡导修齐治平,家国情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践行讲信修睦,乐善兼爱,崇尚刚正不阿,正直诚信,主张包容宽恕,标榜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等高风亮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像润物无声的春雨千百年来深深渗透进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滋养着中国的文化自信,定型化为一代代中国人的思维定式和行为方式,凝聚成中国人共同执着的精神追求。这种精神文化传统使中国人站在人文道义精神制高点上,积淀成中国人锲而不舍不懈奋斗的韧劲和底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今天,这种绵延了数千年的精神文化财富,依然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充满着这种文化自信的中国人,前行的道路上不会畏惧任何艰难险阻,不会屈服于任何强权威胁,不会与任何邪恶势力做屈辱的交易,笃信人间正道是正义必定战胜邪恶,襟怀坦荡地迈向自己的既定目标。
其二,文化自信源自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文化的激励。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文化包括党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形成各具特点的传统、作风以及培育形成的各种革命精神,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抗战精神等。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又培育形成了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北斗精神等,是这种革命文化在新中国的延续和发展。这些富有时代特征的精神财富,秉承中华民族品格,同时又与时俱进,在新形势下实现了民族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英雄主义、甘于牺牲、顽强拼搏、无私奉献、以身许国为主基调,体现出民族精神的时代再造与升华,凝聚成富有时代气息和强烈感染力的当代民族精神文化。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年代,这种社会主义革命文化都发挥出了巨大的精神效应,成为当今中国人民前进中重要的精神动力之源。
其三,文化自信源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人类历史每一次社会形态跨越式发展,社会文明的重大进步,总是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跃升。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我们逐渐形成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崭新文化形态,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革命文化,又积极吸收和借鉴一切外来文化的成果,紧跟世界文明进步的潮流,是对多元文化进行有效整合而创造性发展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5]文化自信本质上是精神自信,是人们对自身精神品格的肯定性评价与执着的坚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一种更基本、更广泛、更深厚、更持久、更稳定的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价值引导,凝聚社会共识,提振民族精神。
其四,文化自信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实践成就。文化自信直接表现为一种观念形态,其实质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但它绝不是凭空产生的心理现象,不是虚无缥缈的纯粹理性,更不是自我陶醉的阿Q精神胜利法。文化自信作为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是与物质文明互为条件的,它直接受制于物质文明发展状况。物质文明的繁荣发展才能为文化自信提供厚实的生成土壤,而文化自信又能够为物质文明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正是建立在五千年引领世界文明的坚实基础之上的。自古弱国无自信,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积贫积弱、物质文明不发达而充满文化自信的。近代中国短短一百来年的屈辱历史,曾使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辉煌的泱泱大国民族自信受到极大挫伤,文化自信面临严重危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国家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快速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体,我国七亿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十四亿多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我们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正是这种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不可阻挡的步伐,构成当代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雄厚底气。
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国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1](P39)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全顺应时代潮流、切合中国实际,是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最基本依据所在。“四个自信”是一个有机整体,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围绕着一个主题,指向同一个伟大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地坚持“四个自信”,才能使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定力,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