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自觉”

2021-12-04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民主价值观道德

张 颖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长春130052)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已经赋予新时代的大学生,而新时代大学生的“筑梦”,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支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2]因为青年的价值观决定着未来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新时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彰显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具有重大而长远的意义。要让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特别需要培养和加强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自觉、文化自觉、行动自觉。

一、明辨是非,增强理论自觉

新时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对当代中国应倡导的核心价值作了集中概括,并抓住了全社会的利益关切,以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主线,以处理好公与私的利益矛盾为核心,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和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的一贯主张,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做到了价值目标、价值导向和价值标准的统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结合,形成了全国各族人民多样价值观中的最大公约数。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十分鲜明,始终坚持了自身的民族性、人民性、科学性、先进性、时代性,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信仰。

同时,“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需要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2]必须直面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的泛滥和我国社会上价值观多元带来的冲击,引导大学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明辨理论是非,走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识误区。

一要自觉抵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主与西方的民主是一回事”的思想影响。有人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抄资本主义作业,民主就说民主,不用加“中国特色”。这种“等同论”的说法是错误的。民主的概念是近代传到中国的,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但是,我们的民主不同于西方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民主不是资本主义的民主,不是少数人的民主,不是敌对势力的民主,而是人民的民主,其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民主的实质是制度而非价值,如果民主有某种价值,也是通过制度来实现的。所以,民主是有评价标准的。一个国家政局稳定、人民团结、生产力提高,才能谈得上民主。从民主的实质上看,社会主义的民主是让人民参加社会管理。人民参加管理是一种高级的民主状态。这与西方发动人民用选票选,再由利益集团控制选票,获得执政地位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优于资本主义的民主,是对资本主义民主的超越。

二要自觉抵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应该向资本主义的自由看齐”的思想影响。所谓“看齐论”是一些膜拜西式自由者的鼓噪。自由是人类的天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追求幸福、生命尊严的基础。西方一直枉顾事实地把社会主义社会说成是“极权主义”社会,没有自由、人权。《共产党宣言》对未来社会的描绘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自由发展的条件”,[3]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就是要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我们讲的自由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经济、政治、思想相统一的自由。而西方的自由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财产权才是自由的保障,因此,西方的自由只能是有产者的自由。上述认识误区的产生,是由于受西方鼓吹的普世价值影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概念与普世价值相混淆而导致的。西方把他们的民主、自由、人权等美化为普世价值,其实质是打着普世的旗号,推行西方文化中心论,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换取自己国家的发展。普世价值为西方对其他社会的文化统治提供了借口;西方借助普世价值,通过文化霸权,进而推行政治霸权。这更容易激发、增大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为此,大学生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必须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社会主义的自由不能向资本主义的自由看齐。

三要自觉抵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老一套,缺少现代性”的思想影响。有人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然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不符合市场化、私有化、个体化的现代潮流。这种说法是违反事实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高于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新思想,什么时候都不过时。世界潮流是和平、发展、合作,不是西方推行的市场化、私有化、个体化。资本主义的“三化”,本质上是自由主义、利己主义、极端主义、民粹主义,不仅是逆潮流而动,也与现代性不相干。西方的“三化”从价值判断出发,重视的是划算不划算,常常表现为一种利益趋向或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真理判断出发,讲的是对还是错,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价值判断的中心,是判断一种行为“这样做划得来或划不来”;而真理判断则是讲究“这样做是不是正确”。正确的判断往往是在真理判断指导下的价值判断。[4]如果只要价值判断,不要真理判断,就会出现类似“告别革命”“躲避崇高”等思想,一切从实用主义出发,造成个人主义、极端主义、民粹主义泛滥,整个社会价值观就会出现混乱,这也是当今我国社会出现种种不良现象的原因。强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借鉴世界文明成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时代性、现代性。以集体利益为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个人的正当利益,追求个人和集体的不断完善,具有不可否定的真理性。社会主义通行的是劳动和奉献,对社会贡献大,就会受尊敬,就有价值。马克思告诉人们:社会的物质财富是由劳动创造出来的,不是资本创造出来的。

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本质,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消除认识误区,是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大学生应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先,增强理论自觉,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修身自律,增强道德自觉

新时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在理论自觉的基础上增强道德自觉。习近平指出:青年学生要懂得,“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5]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根本的是要崇德修身。因为在当今我国社会道德问题日益凸显的形势下,怎样认识道德、怎样对待道德、怎样践行道德,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高校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紧迫任务。而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须唤醒行为主体的道德自觉。所以,修身自律、增强道德自觉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

道德自觉就是指道德对时代的伦理使命和教化责任要有一个自觉的担当和深切的认同。也就是说,道德自觉要承担起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责任、提高精神境界的使命和责任。[6]大学生的道德文化自觉,是指大学生对自身道德文化的自知之明,在道德认知、道德内省、道德责任、道德约束上能够自我觉悟。道德自觉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非常关键。习近平指出,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5]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阶段,具有许多不确定性的特点。如果引导不及时和不得当,很容易出现价值迷失甚至价值观扭曲问题。当前大学生主流思想积极、健康、向上,但也存在有些学生面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思想的冲击产生道德困惑、道德相对主义、道德践行力弱化等问题,这是党和人民最不希望看到的。习近平指出,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责任。因此,高度重视大学生道德自觉,引导大学生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道德观的理论认同、实践认同、情感认同和责任认同,不仅是高校的责任,也是全国全党的大事。

增强大学生道德自觉,首先要培养向善的道德信仰。道德信仰是道德人格上的自我超越,是道德主体自觉的结果。道德信仰能够提升道德境界、塑造道德人格、奠定道德根基。马克思曾指出:“真正的良心应当牢牢依附共产主义信仰,理性使良心依附在信仰之上。”[7]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信仰,才能具有为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大德”。大学生坚定道德信仰,要从本质主义修养思维向生成主义修养思维转变,从现实生活出发,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时,坚持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坚持现实关切和终极关怀意识的统一,既关注人的共性,也注重培养自身的个性。不是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上帝”那里或在信仰“金钱万能”和“资本神圣”中艰难度日,而是把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立足于社会现实,立足于实践,立足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其次,要开发自身的主体性。人是自由的、有意识的存在,是自身活动的主体。大学生的修身不是必然性的规定,而是应然性的选择与追求,不是压抑主体性,而是自由个性的张扬。开发大学生道德主体性就是既要有精神创造,同时要处理好物质利益与精神生活的关系,真正发挥主体性。再次,要自己解放自己。马克思说:“人的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8]修身实质上就是解放人、发展人、塑造人。大学生要从种种精神枷锁中、从不正确的自我束缚中解放出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锻炼创造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是道德自觉。亚里士多德说,幸福是通过德行、通过学习和培养得到的。青年人有了道德自觉,才能有幸福感。

三、笃实致远,增强行动自觉

新时代大学生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笃实践行。习近平强调,大学生笃实,就要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在为学、创业与做人的过程中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自觉。总书记的论述充分地阐明了笃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保障,青年只有笃实才能自觉地树立和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笃实是做人、做事的根本,要引导大学生把笃实作为人生信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笃实看作一种忠诚老实的美德,其语出自《易·大畜》:“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指的就是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这正是今天青年人所应该大力弘扬的。习近平告诫青年,时代给广大青年宽阔的舞台和机遇,而机遇中有困难和挑战,青年不能好高骛远、心浮气躁。要克服自身弱点,特别要消除价值观上的一些困惑。比如,要摆脱人性自私论的困扰。青年希望自己的物质生活能丰富,这种追求本无可厚非,但为达到此目的不择手段,不顾基本的社会公德,并据此判断人都是自私的,这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符合的。我们不能忽视这样的事实:有些大学生由于不能对自私做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想当老实人,出现一些不遵守传统美德、公民意识淡薄、社会公德缺失、价值取向混乱、违法违纪等现象。事实上抽象的人性是不存在的,离开了社会中的他人,离开了具体环境,也就无所谓自私与不自私。马克思伦理学体系倡导以集体主义为最高道德原则,但他并不是主张个人利益何时何地都要无条件服从集体的利益,而主张二者的统一,尽可能体现大多数成员的统一意愿。人都是从自我出发,都在为自己的需要奋斗;但另一方面,无数个人组成了社会,社会成员利益的总和构成社会利益,而基于个人利益的不可侵犯性,互惠互利即成为唯一的合理方式,合作成为通向和谐公正社会的必由之路。可见,个人利益本身并不一定表现为自私,自私是一种极端的利益追求。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个人价值的最终实现必然体现为社会价值。所以,大学生需要走出价值困惑,抛弃自私自利的人生信条,这样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将自己的人生价值融入社会的价值观中,成为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笃实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引导大学生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知行合一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美德之一。大学生勤学、修德、明辨,都要落实到笃实的行动中去,最忌讳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形式主义、奢靡之风不良风气的污染。大学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主体和时代先锋,要在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本质要求和基本内容,自觉将其内化为精神追求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努力培养扎实的学风和笃实的实干精神,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形成人人践行、时时践行、处处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9]同时,要以坚忍不拔、百折不挠、水滴石穿的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参加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把艰苦的环境作为磨砺自己意志的机遇;积极投身于就业和创业活动中,以艰苦奋斗精神踏实笃行,获得更大的收获。

笃实是对先进的尊崇,要引导大学生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典型学习。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榜样的引领,道德模范就是大学生可以效仿的最好榜样。从过去树立的雷锋、张海迪、焦裕禄等榜样,到现在的杨善洲、郭明义、“最美大学生”“最美孝亲少年”“最美教师”、功勋人物等模范典型,他们身体力行,为大学生树立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学习这些典型,就是大学生自觉效仿良好思想品德行为的过程,有助于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忠实的践行者和自觉的传播者。

猜你喜欢

民主价值观道德
我的价值观
中国式民主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完善论与民主工具论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见证民主法治铿锵前行的力量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民主制度在军队推行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