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红色经典课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2021-12-04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曹爱卫

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15期
关键词:挖井朱德词语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 曹爱卫

统编版语文教材在编写理念上突出“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在教材内容上“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家主权教育和法治教育等重要内容”。相比以往教材,“红色经典课文”篇目虽然在数量上有所下降,但在人文教育上更突显育人导向,体现了时代性和创新性。

一、“红色经典课文”的界定

本文所指的“红色经典课文”,是指统编版语文教材中,以独立课文呈现的革命战争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自由、捍卫民族尊严、弘扬革命精神的教材文本。主要包括: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小英雄雨来》《冀中的地道战》等;反映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吃水不忘挖井人》《军神》等;反映抗美援朝的《黄继光》《青山处处埋忠骨》等;反映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故事的《邓小平爷爷植树》《难忘的泼水节》等。

不包括教科书其他板块里呈现或提到的文章:“我爱阅读”里呈现的文章,如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王二小》;“快乐读书吧”里提到的文章,如六年级上册《小英雄雨来》;“阅读链接”里呈现的文章,如五年级下册第十一课《军神》的课后阅读链接《丰碑》;“主题实践活动”里提到的阅读相关红色经典文章,如六年级下册第十一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后练习里要求了解的“先烈革命事迹”的文章。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低年级红色经典课文主要有:一年级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二年级下册《邓小平爷爷植树》。

二、“红色经典课文”的教学价值

“红色经典课文”独特的教育价值,是其他课文所不具备,也无法替代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科书编写建议”里明确提出:教科书要注重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统编版语文教材执行主编陈先云先生就教材选文,做过这样的阐释:“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与对国家的认同,是对一国国民进行的最基本的价值观教育。语文教材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从学校教育的社会文化功能出发,来设计与选择课程内容的,主要体现在语文教材的选文上。”

可见,语文教科书不仅要着眼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更“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要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在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时,有教师提出疑问:这篇课文的文字并不优美,语言训练点也不明显,且这篇文章里的“江西”“瑞金城”“沙洲坝”这些地名,要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还要费一些教学时间,“毛主席”“战士”“乡亲”这些跟学生实际生活有距离的名称,理解起来也有难度。明明借助其他课文也能达成的学习目标,为什么非得选这篇课文呢?

的确,《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的语言极其朴实,写的内容是日常之事,课后的练习也很常规:识记13个生字,认识三个新偏旁,会写7个汉字,1个新笔画;朗读课文;积累由本课生字组成的12个词语。那教材编者为什么要把这样的一篇文章选入,并在“红色经典课文”里排第一篇呢?

我们知道,国家课程分三个层级:最高层是“目的层”,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第二层是“学科层”,是学科专家构建的学科课程目标体系,包括课程标准、教材等;第三层是“实施层”,是教师怎么依据课标,把课程标准落实到课堂。

如果教师只站在第三层看问题,那就难免有所局限,有失偏颇。

《吃水不忘挖井人》写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毛泽东。毛主席当时在江西领导革命,每天有多少大事、要事等着他处理。即便如此,毛主席仍然把乡亲们的事放在第一位,为了解决乡亲喝水难的问题,他亲自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水井!毛主席这种心系百姓、一心为民的思想,不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实写照吗?我们期待,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能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会感恩,懂得珍惜。这是学科育人的根,是学校教育的本!

三、低年级“红色经典课文”教学难点

“红色经典课文”的教学,既要体现国家意志,又要落实学科要求,是有一定难度的。

难点一:一些固有词语,学生难以理解

“红色经典课文”因为距离学生的生活太遥远,文中涉及的一些词语,由于学生缺乏相关生活经验,很难理解。如《朱德的扁担》一课里的“根据地”“粉碎围攻”等词语,低年级学生基本没有认知经验,理解起来很难。有的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图片、文字、视频大量引入,占据了学生与文本对话交流的时间,学科要求的落实成为虚谈。

难点二:远离生活经验,学生难以感受

我们深知,阅读一旦不能与已有的经验和情感产生联结,文本就变成了独立于读者的外部存在,读者也就很难与作品产生共鸣,其教育和影响作用也就微乎其微了。“红色经典课文”距离现今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他们无法想象当时斗争的残酷与生存的艰辛,很难进入文本描写的情境之中。

难点三:伟人精神品德,学生难以体会

“红色经典课文”中领袖、伟人的精神和品德,现在的学生很难入情入境去体会。如《难忘的泼水节》,要让学生体会傣族人民对周恩来总理的敬重和热爱,还要让学生体会周总理对傣族人民的尊重和关爱。有的教师就逐字逐句分析,过度关注文本的思想性,语文课又变成了说教课。

四、低年级“红色经典课文”教学策略

低年级“红色经典课文”到底怎样上更贴近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自然接受思想情感的熏陶?最为重要的一条教学原则是:“红色经典课文”始终姓“语”,强调“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特性。低年级“红色经典课文”的学习,需在学生识字、学词、品句的过程中,传承红色文化,获得高尚情操的熏陶。

策略一:联结——让识字“厚”起来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全国小语会原理事长崔峦先生曾说过:“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压舱石。”识字写字必须要落到实处,怎么重视都不过分。

“红色经典课文”因其故事性强,生字随文出现,往往缺乏规律。教学的时候,除了运用相关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外,还要注意和课文的内容理解、人物的形象把握等联结起来,让识字教学更扎实。

例如,在教学《朱德的扁担》一课时,“朱、德”二字都是要认读的生字,相关的还有“毛泽东”的“泽”、“同志”的“志”,这四个生字的教学,如何整合起来教学,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字义,了解人物呢?

教师可以先出示一年级学过的《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课文插图,让学生说说这篇课文主要是写了“毛泽东”,出示“毛泽东”的照片和名字,并识记“泽”字。再借助“和毛泽东一起领导革命的还有很多先辈,你还知道有谁”,学生说到“朱德”的时候,出示朱德的照片和名字,识记“朱德”两字。“德”字还可借助生活经验加强巩固,如“道德与法治”里有“德”字等。然后简单介绍毛泽东和朱德的关系,他们是为共同理想和目标而奋斗的人,是亲密的同志,出示“同志”,学习“志”。最后,引导学生用“毛泽东”“朱德”和“同志”三个词语连起来说一句话,如“毛泽东和朱德是同志。”“毛泽东和朱德共同的理想是解放中国,他们是同志。”

策略二:具象——让词语“活”起来

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词语教学占据重要的位置。不理解词语,也就无法深入理解文本。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词汇理解的方法是多样的,如字义串联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查字典理解等。但是,由于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把词语用具体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非常有利于学生理解。

单个词语的具象呈现。如《吃水不忘挖井人》里“毛主席”三个字都是生字,连起来又是一个特定的固有词汇,但现在一年级的学生并不熟悉。教师在教学生字的时候,就要和认识人物结合起来,让学生对人物有清晰的认识,对其生平也有所了解。

教学时教师还要思考,如何让“毛主席”从历史中走来,让“主席”走向现实生活。教学时,可借助典型图片,帮助学生了解毛泽东主席带领部队“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抗日战争”“开展解放战争”,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人民尊称他为“毛主席”。再联系实际,出示我国现任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的照片,告知学生人民尊称他为“习近平主席”,让学生读一读,记一记。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中多个词语的具象呈现也是教学难点。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课文中提到的几个地名,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按在课文里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瑞金城、沙洲坝、江西。这三个地理名称,是呈包含关系的:江西是我国的一个省,瑞金城是江西省的一个市,沙洲坝是瑞金城外的一个村子。但对于一个六七岁的学生来说,直接透过文字符号是很难理解的。教学时,教师就可引入江西省的地图,用形象、直观的方法,把三者的关系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明晰概念。

策略三:品读——让精神“亮”起来

“红色经典课文”的教育功能不是靠僵化的说教或贴上一些空洞的政治标签来实现的,而是要在情感的熏陶中、精神的感染中自然达到的。在语文课中,实现“情感熏陶”“精神感染”的主要途径是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和实践达成的。因此,在教学时,需从品读文章的词句着手,引导学生细细品、慢慢读。

例如,在《难忘的泼水节》一课中,傣族人民欢迎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场面热烈而喜庆,可以从“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在地上撒满凤凰花的花瓣”,还可以从“划龙船”“放花炮”“欢呼”这些词语描写的细节里看出来。周总理对傣族人民的爱和尊重又体现在哪里呢?学生能很快找到的是周总理“敲象脚鼓”“用柏树枝蘸水向人们泼洒”等动作描写,而容易忽略周总理在穿着打扮这个细节上传递的信息。周总理是汉族人,可在参加傣族泼水节时,为什么要“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学生通过对句子的品读,悟出了周总来对傣族风俗和傣族人民的尊重,在细节上书写了什么叫“一家人”。

再如,在《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中,邓小平爷爷“精心挑选树苗”,再“小心移入树坑”,又“挥锹填土”,然后“站几步之外看”,觉得不是很直,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这一系列植树动作的描写,不仅仅是植树过程的再现,更是对邓小平同志做事严谨、踏实、精益求精的摹刻。学生只有沉浸到这些文字中,才能品出语言承载的人物精神风貌。

策略四:拓展——让人物“立”起来

“红色经典课文”如果仅从文本中捕捉信息,那么学生的了解和领悟必定是比较狭隘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适切的联想,把文本描写的某一“特定的点”形成画面,或者补充适当的相关历史材料,架起一座沟通历史和文本的桥梁,这些都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适切的联想。例如,在《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中,写“为什么挖井”,就一句话:“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这种以第三人称叙述的语言,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很难带入到相关情境中,与文本中的人物产生共鸣的。教师在教学时,就要设置语言情境,通过展开适切的联想,让学生“走进去”。如教师扮演毛主席,让学生扮演老乡,学生先做挑水状,并根据教师语言提示,再做相关动作,如教师提示:“老乡挑着水往家走”“老乡跨过田埂”“前面要上坡了”……通过动作演示,体验“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的艰辛。继续创设情境:“老乡挑着水,终于进村了,他碰到了毛出席,毛主席会问些什么,老乡又会怎么回答?”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象毛主席路遇挑水老乡,会有怎样的对话。教师扮演毛主席,学生扮演老乡,问一问,答一答。师生问答可以这样展开:

“老乡,你这水从哪里挑来的?”

“从很远的地方挑来的。”

“你为什么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挑水啊?”

“村子里没有水井,我们吃水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这一路挑过来,你感觉如何?”

“太难走了、挑水吃太不容易了、实在太累了……”

再如,在《朱德的扁担》一课里有这么一句话“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教师可以借助问题“‘大家’都有谁,他们会‘怎么争’?”引导学生从年轻战士、老战士、排长、连长等不同的人物角度展开联想。

补充适当的材料。例如,在《朱德的扁担》一课里,课文首句是“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这句话的信息量是很大的,语句中的汉字都会认、会读,但对其意思的理解,就有困难了。首先,学生不明白什么叫“会师”;其次,对于“会师”的背景不了解,因而,很难达成对语句的真正理解。

在教学时,教师就有必要补充适当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走进那段艰难的历史岁月,去感受革命的不易,以及革命者的顽强精神。杭州市行知小学的金晓莹老师,在执教这个片段时,就适时补充了中央四台播放的“会师井冈山”视频片段。借助视频,学生初步了解了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率领的部队为什么要上井冈山,直观感知了“会师”的意思。

这样的情境创设、视频资料补充,就很容易把学生带入到语言描述的情境中,学生也就更容易体会人物的精神和品德。

猜你喜欢

挖井朱德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喝水不忘挖井人
吃水不忘挖井人
不必要花的钱
卖梦店
找词语
如果让我许一个愿望
一枚词语一门静
自私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