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2021-12-04江苏省张家港市万红小学陆凯迪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数学生活

江苏省张家港市万红小学 陆凯迪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素材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并将数学应用于生活中,鼓励学生从生活的角度观察数学,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一、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

小学低段的学生基本对数学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从日常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认为数学是一个抽象的内容,和我们的生活之间联系很少。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数学,让学生明白,数学始终贯穿在我们的生活中,以数学的眼光去看生活不难发现,数学其实对我们的生活有非常大的影响。通过一些生活相关的数学知识,让学生明确认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以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习数学。

要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的习惯,教师首先要以充分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如吃药时,胶囊要吃几片、药丸要吃几片等,这些问题都能充分验证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通过这些案例,逐渐培养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明白数学源于生活,且为生活服务的理念,同时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之后再让学生在课下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并做记录,以自主探索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数学观察力。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这样,数学学科就更具有亲和力,变相降低了数学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养成观察习惯后,就能够在生活中挖掘更多的数学知识。

二、在数学中融入生活问题

数学问题大多数都是抽象的,低段学生理解这些抽象问题还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一些数学定义的理解,然而运用生活化教学恰好能够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具体的生活问题,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去理解这些数学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程安排,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融入相关的生活问题,在解决这些简单的生活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吸收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将生活问题融入课堂教学中,这对教师的教学要求有所提高。要想发现合适的生活素材,需要教师深入学生的生活中,从学生的角度去寻找问题,努力发掘和学生相关的生活问题。其次,生活问题一定要和教学内容有关联。将生活问题和数学问题相结合,在学习新内容时,学生就能更清楚直观地了解这类数学问题的含义,便于理解数学定义。

学生在直接接触抽象的数学问题时,理解往往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授课过程中,用生活中的问题来演示这些数学问题,就能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生活问题,学生也乐于解决这些生活问题,再结合数学定义,更好地促进学生理解吸收数学知识,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 效率。

三、在课堂中创建开放学习

现代教育提倡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将课堂创建成一个开放式课堂,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在和同学及教师的讨论过程中加深数学印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授思路和方法为主,让学生运用这些思路和方法去解决生活问题,同时,教材的部分内容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去实践,培养实践能力。教师也可以借助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用品,让学生探索其中的数学知识。学生对实践教学会更感兴趣,尤其是能够自己动手实践时,学生的积极性会有很大的提高,也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教材中有许多和生活内容相关的知识,如二年级下册“时、分、秒”的学习,首先要求学生认识钟表,了解时、分、秒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转动钟表让学生来观察:当秒针转动一圈时,分针转动了多少?当分针转动一圈时,时针转动了多少?钟表上有几个大格?每个大格子中有几个小格?每个小格代表什么?提出这些问题,让学生自主讨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也可以亲自试验。在开放式的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相互之间的讨论也很激烈,有时还会为了一个问题而争吵起来,这充分证明学生在开放式学习的过程中动脑思考了,对这些问题有自己的想法。

开放式学习一直是现代化教育提倡的教学方式,在开放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而不是作为一个“听众”,学生的参与度得到提高,学习积极性也会提高。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中,充分运用生活中的教学实例,结合教材内容,适当地给学生提供自主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开动脑筋,深入思考,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数学生活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