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小学生课后服务策略研究
2021-12-04甘肃省张掖市教育局哈建新
□甘肃省张掖市教育局 哈建新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哈丹丹
在对城市小学生进行课后服务的调查时,我们发现不同的城市的教育资源不同,学生的课后教育方式比较单一,学习环境相对较差,服务类型缺乏创新,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课后服务教学效率难以提升。对此家长、教师、学校三者应该通力合作,共同改善当下的学习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保证教育教学的流畅进行。对此本文便对相关的策略进行了讨论,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
一、学生课后服务发展现状
小学生的课后服务主要有课后辅导班、晚托班以及兴趣特长班,其中进行数学辅导、英语辅导的占据大多数,参加课外阅读兴趣班的,也有很大比例,但是完全依据自身兴趣进行学习的却是比较少。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课后服务偏教学辅导,学生兴趣逐渐消磨,同时大多数学生家长的沟通能力较低,对学生的需求缺乏精准的把控。调查还发现学生的学习环境不是很好,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环境中的光线比较差。在课后的服务类型方面,我们还发现只有少部分学生参与校内辅导,但是参加社区辅导的小学生接近三成,大多数学生参加私人辅导,这就导致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逐渐拉开。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对这种现状出现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二、学生课后服务问题的成因
首先是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情况不了解,教师基于个人经验主义,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家长忙于工作无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对学生的兴趣缺乏了解。其次“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是影响中国家长最深的一句话,很多家长出于盲从的心理,让学生进行课程学习,导致学生兴趣下降。学生存在畏惧心理,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关于学习环境方面,有关部门缺乏资金的投入,学生在一个混乱的环境里无法得到高效的学习,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的影响,教师的个人素养有限,导致课后服务效率下降;此外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发展不完善,校内课后服务工作较薄弱,学校没有十足的意愿开展小学生课后服务,学校对课后服务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多以功利思想进行教导,导致服务质量逐渐下降。
三、不同社会群体认可程度
我们都知道政策的实行应该基于各个社会群体的意愿,所以要想优化课后服务,首先应该调查不同社会群体对课后服务的认可程度。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课后服务的渴望程度最高,但是不局限于课程辅导,还有兴趣的激发以及实践能力、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培养;教师认为课后服务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对于学生的具体需求把握得不是十分准确,这就导致了教师与学生的想法一致,但是效果相反的局面;在这之中,学生家长的态度最为令人深思,很多家长对课后服务的概念以及作用和价值不了解,有些家长甚至认为知识学习应该是学生和教师的事情,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家长缺乏对学生的了解,课后的巩固做得并不是十分好。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基于现有的条件,对如何进行课后服务优化,提出了以下的教学策略。
四、课后服务优化改进策略
(一)增强教师服务能力,满足学生多样需求
我们都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小学阶段教师是学生的权威,所以教师是主要的引导者,为改善当下的课后服务状况,教师首先应该注意自身服务能力的增强,以学生为主要核心,满足学生的个人需求为前提,对学生进行课后服务,这些服务应打破教学局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授完课堂知识后,可以率先进行总结,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初步梳理。随后,教师还可以设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问答情况,制订课下学习计划,并设置相应的例题,让学生课下练习。教师还应该利用课下时间将知识进行趣味性的展示,结合相应的模型,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教师还可以设置学习委员,询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在生活和校园中遇到的相应问题。教师还可以适当提出自己的意见,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相应的便利。
(二)构建家校合作平台,提升家长合作意识
在进行课后服务的过程中,我们都应该意识到,课后服务不仅存在于校内,同样也存在于校外。在进行校外服务中,除却课程辅导,家庭教育也是十分的重要,教师和学生的家长应该建立联动机制,构建家校合作平台,提升家长合作意识,基于学生的兴趣进行沟通,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
在进行课后服务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和学生的任课教师进行线上的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在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家长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兴趣的学习。比如有些学生喜欢文学,家长可以推荐比较幽默风趣的书籍,家长还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一些学生喜欢实验,家长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生活实验,并思考其中的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师和家长及时进行沟通,构建家校合作平台,提升家长合作意识。
(三)鼓励参加校外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在进行课后服务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课外实践活动也属于课后服务的一种,要注重校外活动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学生的兴趣与个人需求不同,可以让学生自行进行选择。教师家长可以通过商议,设置相关主题的实践活动,比如进行拔河比赛,鼓励学生和家长进行参加,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教师和家长也应该对自己的学生和孩子进行点评和鼓励,培养学生的信心。
在进行校外活实践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意,学生之间要进行有效的交流,教师可以让学生撰写活动报告,并利用课下时间自行设计娱乐游戏,进行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其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一系列的难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课后服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意识到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树立正确学习观念才是重要的。在实行教学时,教师应该首先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增强服务能力,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此外还可以适当及时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搭建合作平台,培养家长的引导意识;还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