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兽医站防治肉羊疫病的策略研究
2021-12-04彭艺超
彭艺超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白花镇农村经济技术服务中心,四川 宜宾 644603)
0 引言
肉羊在养殖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肉羊出现疫病,其中重要因素集中在消毒问题、品种问题、喂养问题和管理问题4个方面,特别是一些管理水平较差或者疫病防疫基础设施薄弱的养殖单位,琼肉羊疫病的产生概率更高。肉羊疫病的种类多样,而且原因复杂,病症发病速度较快,蔓延面积大,因此肉羊疫病的防治工作难度也比较高。基层兽医站需要承担防治肉羊疫病的职责,在防治肉羊疫病和提高肉羊品质方面均有着重要的作用[1]。
1 肉羊疫病的致病因素
1.1 养殖技术因素
肉羊养殖不仅有集体养殖的养殖场和养殖单位,还有许多个体养殖户,但部分养殖户未采取科学的消毒设施,其消毒制度也不完善,同时养殖户自身缺少防疫和消毒的观念,未听从兽医给予的指导,认为其养殖的肉羊不会有严重的疫病产生,因此也就没有在养殖场的出入口开展科学有效的消毒措施,喂养饲料不合理,且不及时将肉羊的尿液与粪便及时的清除,还有部分养殖户采取了混养的模式,这非常容易引发交叉感染,疫病的传染概率大大提升[2]。
1.2 疫苗防疫因素
近年来兽医站对肉羊养殖场实行严格的卫生监督管理,对疫苗防疫的重点是小反刍兽疫,而许多养殖户并没有做好相关疾病的疫苗防疫工作,如羊链球菌病、羊传染性胸膜炎、羊痘等,同时目前市场上有少数的兽医所售卖的药剂不符合相关规定,其价格低于同类产品且来路不明,这对于目前的防疫工作也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1.3 养殖模式因素
现代养殖模式中最为倡导的是规模化养殖,养殖方法也从放牧转成了舍饲,虽然变换后的养殖模式管理更方便,但也很容易使疫病在大范围内发生传播,一旦肉羊感染疫病后养殖户没有及时开展科学的隔离手段,就会使防疫工作的难度加大[3]。
1.4 基层兽医技术因素
目前部分基层的兽医人员还是缺少更专业的技术水平,在肉羊发病的初期并不能很好的诊断出来,无法在早期开展科学的防治策略,仅仅是判断常见疾病是否满足当前防疫工作的需求,由于外界因素或个人因素的影响,部分基层兽医没有及时的学习最新的防疫知识,导致错过最佳的救治时期,甚至少数兽医还会出现误诊,使肉羊疫情不断发展,最终给养殖户与畜牧行业均带来很大的影响。
2 基层兽医站开展肉羊疫病防治的具体措施
2.1 加强卫生消毒
卫生消毒是肉羊疫病防疫工作的主要对策。消毒药物的选择应多关注和使用的剂量。按照对象的不同,要选择恰当的消毒品,常用的如醛消、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粉等,而经过实际研究发现,若想提升消毒效果,需交替应用相关药物,避免因长期应用同种消毒药物导致病原体产生对应的抗体,使病毒无法被杀死,最终消毒失败。在消毒时需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养殖过程全面消毒,对每个环节均开展有效消毒,对于有大面积疫病发生过的羊舍,应在全面彻底消毒后的2周才能开展养殖。②科学使用消毒工具与器械,在实际防疫中,要对相关器具最少进行1次/d的消毒,摆放时要分类放置,不可堆积在一起。③病羊、死羊需无公害处理,处理后要仔细的清理及消毒解剖场所[4],并做好消毒记录,
2.2 加强疫病监测与免疫接种工作
基层兽医站肉羊疫病防治工作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包括免疫接种。免疫接种前要先制定方案,应按照本地气候条件、疫苗性质、疾病流行规律等因素进行方案的制定,免疫接种的流程应该控制好,在开展具体工作时,应严格根据接种内容开展科学化、规范化的接种,同时还要定期采样疫病的抗体,然后根据其特点与变化情况,对接种方式进行调整,如补打疫苗等。在工作开展中,还应该按照实际情况对疫苗的密度与注射剂量进行适当的增大,提升免疫效果。疫苗的运输、使用、储存需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并做好相关记录和保存好养殖档案。
2.3 强化饲养管理
采用科学管理方式可显著提高羊群抗病能力。依照肉羊生长阶段采取不同的营养管理,提高其免疫力,考虑本地气候因素,对肉羊饲料密度开展适当的调节,确保羊舍通风良好,冬季需做好防寒保温的工作,夏季则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母羊的饲养管理应采取标准化模式,在其分娩和生产之前做好母羊的身体消毒,羊羔断奶期则应做好饲料的衔接等工作。对于养殖的肉羊,要进行严格管理,依照自繁自养的原则,若有必要需引入外地种羊,则应提前调查,从无疫病地区引入种羊,从而降低种羊存在寄生虫或传染病的风险,然后开展科学的免疫接种,最后才能将引入的种羊混入本地羊群中饲养,有效避免疫病的发生[5]。
2.4 提升兽医水平
基层兽医站要定期对相关人员开展培训及考核,定期更新疫病的消息,使兽医能对疫病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治疗策略、预防手段均有所了解和掌握,不仅在疫病发生的早期就能开展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疫病扩大,还能降低误诊情况的发生。对于个体兽医要加强职业道德的培训,兽医要有责任心,养殖户对于兽医工作的配合程度也会更高。
2.5 完善管理制度和方法
基层的兽医站要提升肉羊养殖户的管理水平,提升养殖户肉羊疫病的预防和养殖保健能力。养殖户应每天观察肉羊,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应定期开展肉羊除虫工作,每个季度最少除虫1次;断奶期羊羔容易有呼吸道感染、腹泻的情况发生,所以其日常饮水和饲料中应该加入适量防疫药物。
2.6 确保疫苗质量
疫苗是控制肉羊疫病最有效的方式,因此应提高其重视程度,基层兽医站应和动物检疫、工商等部门对市场所售卖的疫苗定期检查,并完善冷藏车、冷藏包、疫苗冷库、冷藏柜等设备,疫苗使用之前需检查其生产日期,并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3 结语
要加强肉羊的养殖工作,严禁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加强日常管理、免疫接种、科学喂养、卫生消毒的工作,基层兽医站还要与养殖户积极沟通,指导其正确的防疫对策,并强化肉羊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工作,从而确保养殖户的肉羊收益以及肉羊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