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实施家园共育的策略
2021-12-04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殷华街幼儿园李娜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殷华街幼儿园 李娜
一、“互联网+”与家园共育的概念
(一)“互联网+”
“互联网+”实际上是互联网+各种传统行业,互联网对国计民生发挥着融合作用与凝聚作用,同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模式、产业导向和国家政策等有着引导作用,是国民经济呈现的新形态。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好似生态的核心,并由此产生了受其影响的生态链。
(二)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就是家长和幼儿园一起完成对孩子的教育,在孩子教育环节并非家庭或幼儿园进行单方面的教育。幼儿时期是孩子规则意识、执行力、学习能力与优秀的习惯培养的重要阶段,这部分能力的培养会伴随着孩子的一生,家庭在培养幼儿能力与行为习惯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得到家庭的支持是幼儿园进行教育工作的有效保障,也是加强幼儿教育工作的前提与基础。
家园共育理论基础包含了两种,即生态学理论与社会互动理论。首先,以生态学理论而言,U·布朗分布伦纳表示幼儿发展受到和其有关的生态环境所制约,该种生态环境划分成微观、中间、外、宏观和历时这五个系统层次。其中,微观就是和个体存在直接且紧密联系的环境,比如家庭和幼儿机构等;中间系统就是个人处在的几个微观系统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比如家庭和社区等;外系统就是个体虽然没有参加,可是对个体带来影响的环境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和彼此作用,比如教育部门等;宏观就是个体成长阶段所在的社会组织和机构等;历时系统就是将时间当作研究个体心理的参考体系。每一个系统彼此联系,发展成幼儿发展的生态环境,幼儿园与家庭是幼儿发展的微观系统,两者间的联系形成了幼儿发展中间系统。其次,就社会互动理论而言,社会互动不曾构成统一互动理论,但其充分展现出在社会规范下,个体之间、个体和群体之间经过信息传递展开社会交往的活动。幼儿与自身所处的幼儿园发展、教师与家长成长处于连续体内,彼此相辅相成。故而,社会互动理论给家园共育的实施赋予了理论基础。
二、实施家园共育的必要性
(一)增强家园沟通交流
幼儿教育离不开家庭,因为父母比教师师更清楚地了解孩子的脾气性格以及兴趣爱好,在个性教育方面积累的经验优于教师,这些对幼儿教师顺利展开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而这些都应该通过交流来实现。通过实施家园共育,能够增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家园双方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从而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二)发挥家庭育人功能
新纲要表示,家庭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幼儿3~5岁时的智力和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需求说明在学前教育时期,家庭在幼儿发展方面的贡献实际比幼儿教育机构发挥的作用更大。所以,实施家园共育能够充分发挥家庭育人功能,提升家长教育能力,构成家庭、社区与幼儿园共育的大环境,构建一种和谐互补的关系,对幼儿健康成长和教育发挥出同步共育的作用。
(三)拓展幼儿园教学
实施家园共育可以促使家长走进课堂,拓展幼儿园教学资源共享。家园共育的基础实际是家庭和幼儿园双方共同达成教育教学的共识。与此同时,经过举办与执行共同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家园共育的实效性。家长进入课堂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拓展幼儿能力培养教育教学资源共享,还可以促使幼儿园教育教学多元化发展,把幼儿成长规律当作重要依据,共同关注幼儿实际需求,促使其在家园互动的经验和教育共识中突破时空限制,开拓教学综合能力。
三、基于“互联网+”实施家园共育的策略
(一)搭建互联网共育平台
一个高效的互联网共育平台,是“互联网+”背景下促使家园共育实现的关键和基础。互联网共育平台需要充分满足家园共育的实际需求,才可以推动家园共育教育水平有效提升。从实际角度着手,互联网共育平台需要担任起采集信息和有效沟通等各种功能。第一,信息采集,即对幼儿园和家长彼此共有教育资源的整理与归纳。幼儿园需要把园区中能够实现的教育工作登记在平台中,家长需要把自身力所能及的教育工作记录于平台中。诸多学生家长自身具备了远远超过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比如绘画和书法等,均可以运用在家园共育中,幼儿园层面需要采用互联网共育平台和家长获得联系,与此同时邀请家长参加到教学中。第二,需要有效沟通,此为互联网共育平台的核心功能。幼儿教师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登记幼儿在园的表现,家长也能经过互联网平台内部信息记录掌握幼儿学习情况,或经过和平台连接的视频监控系统掌握幼儿情况。如此在发生幼儿哭闹等现象时,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均可以综合各方的信息使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
(二)开展在线教育活动
在“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实施需要开展在线教育活动。信息技术发展给家园共育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让幼儿家长与教师沟通突破了时空限制,给双方的工作与生活提供了便捷性。可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家园共育模式比较单一,幼儿园管理人员与教师需要积极尝试全新的教育模式,即在线教育活动,比如在家园共育过程中采用家园沟通手机App软件,围绕人与自然、生命教育等主题设计开展教学活动,经过在线教学活动构建线上学习共同体,共同解决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此外,可以实时反馈幼儿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让家长充分了解幼儿的实际学习情况,这样一来,就可以帮助家长避免家庭教育误区,推动家园共育和谐发展。
(三)家校沟通协作育人
伴随网络信息的迅速发展与进步,给家长与学校沟通提供了快捷平台,借助网络聊天工具让家长与教师积极沟通,促使家长掌握学生在学校中的情况,对学生展开监督与指导。经过家校合力,可以引导幼儿树立起积极的学习心态,高效做好学习任务。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实施家园共育必须要增强家校沟通协作育人,实时有效的沟通是家园共育顺利开展的前提与基础。当家长将孩子送到幼儿园时,担忧孩子各方面问题,比如穿衣、食宿、居住等,担忧孩子能否适应新的环境。此时幼儿教师就要仔细分析每一个幼儿的资料,继而掌握幼儿基本情况,且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一是教师利用视频或语音在第一时间把幼儿平时的生活与学习表现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安心的同时,促使家长对幼儿教师工作的信任;二是家长接收到幼儿教师反馈后,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要求。借助微信和QQ等通信工具,可以实现家校沟通协作育人目标,给幼儿深入教育奠定基础。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下,幼儿教育方式有着各种可能,只要对幼儿成长和发展有利,幼儿园与家长均需要勇敢突破传统教育理念,在未知领域积极尝试与创新。不管如何,只要幼儿园与家庭共同努力,持续深化合作,就可以做好每一项教育工作,给幼儿健康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