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师工作室模式助推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价值与实施策略探究

2021-12-04罗述红李茜琳

中小学校长 2021年5期
关键词:小学教师青年教师导师

□罗述红 李茜琳

学校基于“青年教师缺引领,成熟教师断层、缺发展”的现实状况,以“做有故事的教育,办有温度的学校”的办学宗旨为指导,以导师工作室模式为平台,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增进教师业务交流、促进教师相互学习、提升教师综合素养,让不同层级的教师都能发展和提升,从而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强的师资保障。

一、导师工作室模式的基本内涵

导师工作室模式是将“导师”和“工作室”结合,以工作室为依托,将课程研究与项目结合到一起,凭借教师专业知识,以教学技能为核心,完成团队目标。[1]建设导师工作室,需要以培养学科教学专业人才为核心,旨在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打造各学科骨干教师团队,引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从而为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作出贡献。导师工作室模式关注项目和教师本身技能的提高,将教师从局限的教室教学环境带入社会环境,结合时代背景开展教学创造,并且以多元化的方式开展教学。

导师工作室既是教师的交流地,也是教学的实验室,将教学、课程实验和项目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导师工作室模式以项目研究为中心,比起传统的教研小组具有更多的自由和自主性,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2]中小学导师工作室大部分以学科为划分依据,将相同学科教师组成一个团队,配备一名导师进行指导,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力和教学研究等方面。现今,导师工作室模式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探索与研究较少,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益处不可估量。学校探索导师工作室模式助推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价值与实施策略,愿景就在于推动导师成为区上名师、集团名师,乃至更高层级的名师;层层推动成熟教师成为导师,由此让所有教师都能发展和提升。一个导师下面有A+B+C 三层级的教师——A(成熟教师)、B(青年教师)、C(新教师),由此可以规避中间教师存在断层和缺乏引领的现实状况。

二、导师工作室模式助推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价值

(一)有效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

导师工作室模式主要采取团队形式,通过团体力量影响个人,主要从如下方面有效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首先,从教师的需要入手,利用教师的社会和个人心理来激励教师行为。导师工作室模式能够满足教师的荣誉感、创造成就和自我提升等精神需求,薪资待遇等物质需求,以及自我提升所带来的慰藉,并由此焕发精神,从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满活力与激情。其次,借助目标来诱发教师积极性。目标是指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目标,发挥目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工作室所有成员聚集到一起,共同为目标而努力,从整体上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导师要引导教师树立自己的目标,发挥目标的导向功能,从而提高自觉性,积极向目标前进。最后,激发教师的动机,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促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如何在导师工作室模式下激发教师动机?关键在于导师的指导方略,能否促使教育教学工作呈现出多样化、生动化和丰富化,并且设置一定的挑战性任务,引领团队协作完成。

(二)提高师资队伍教学水平

导师工作室模式为原有的师资队伍提供助力,旨在发挥学校优秀骨干教师的影响力和辐射作用,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形成“老、中、青”合适比例的梯度模式,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修养和教师业务素质。导师的引领作用和榜样效果为教师指明教学方向、提供教育经验,不定期举行的技能培训和经验交流更能促进教师知能取向和个人取向的发展。同时在导师的耳濡目染和团队成员的相互影响下,教师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会得到显著提升,由此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也会更为深刻。[3]教学知识能力、教育技能水平和教师道德境界的提升,可以促使整个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由此推动教师队伍的素质也随之提升。

(三)建立完善全方位育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4]全方位育人是指将思政教育覆盖到立德树人的各方面,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第一,能够推动思政教育,将思想政治课堂作为主体,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体系;第二,营造育人环境,发挥思政教育的潜在功能,使其充满生活和社会氛围。[5]不能只将导师工作室看作导师对团队教师的单方输出,它更应是导师与教师之间的思维碰撞,在不断地沟通交流中收获更好的教育方式,深入探讨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教学,由此构建全方位育人的体系。

三、导师工作室模式助推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策略

通过加强导师工作室模式的建设,发挥有丰富教学经验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开展多层面的教学观摩和说课、评课等活动,可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推动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发掘和培养一些理论水平高、教学业务精和创新能力强的小学骨干教师,促使其在原有基础上有更高的提升,逐步地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甚至成为所在地区有一定影响的知名教师,由此带动本地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明确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

明确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是提高小学教学实效的前提。为此,我们需要遵循的也许是所有教育或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6]教师专业发展是小学教育的本质和方向,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应对一切教育改革变化的保障。首先,应该着力提升教师的职业素质,这主要通过职前教育来实现,包括强化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性和教师教育课程之间的融合;其次,注重小学教师的实践,职前师范生的入校实习和职后教师的课堂评价同等重要,关注师范生实习成效,完善实习机制;最后,增强小学教师的研究探索意识和能力,在导师工作室模式的背景下,这一点能够得到很好的实现。导师工作室模式对提升小学教师的专业自觉有明显效果,教师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发现问题和反思问题,从而提升其创造自觉。[7]

(二)制定对导师工作室模式教学实效的考核标准

相关部门制定对导师工作室模式教学实效的考核标准,包括对工作室导师的评价、对工作室成员即小学教师的考核、对导师工作室的管理。第一,对工作室导师的评价与传统的教师评价体系不同,不仅要关注导师的指导工作和项目完成数量,更重要的是指导成果,即所指导的教师展示出的教学成效,同时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激发导师的工作积极性。第二,具体对工作室成员的要求存在如下几点:首先,要履行工作室成员的职责,要致力于专业发展,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以高标准的工作质量和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要求自己;其次,工作室成员要团结一致、共同合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立“相互学习、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理念,争取工作室运行一个周期后,达成制定的工作目标;最后,工作室成员应该主动作为,在工作室项目引领和任务驱动的策略下,积极和主动地承担工作任务,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第三,导师工作室的管理方式需要学校和教育部门共同商讨和择定,针对导师工作室的特点,根据其教学和组成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形成有效机制,从而推动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优化导师工作室模式的内容体系

积极推进导师工作室模式的内容体系建设,制订名师工作室计划与活动方案,合理确定成员培养目标,定期召开工作室成员工作例会(间周一次,讨论工作室近期工作计划,确定工作室的阶段工作目标、安排教科研活动等),积极开展交流和研讨活动,督促落实活动开展和成果总结推广,规划课题开展,撰写工作报告。落实具体任务对工作室中的成员大有裨益,有前人带路会避开很多问题,同时收获更多经验之谈,即以任务驱动促进教师成长。

通过开展调查,研究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供解决对策。通过行动研究,完成相应课题研究,撰写优质教育科研文章,打磨一定数量的典型课例。比如语文学科,在第一个学期内拟进行“小学中段起步作文教学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小升初语文衔接教育研究”等课题研究,力争每一年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推广教育教学成果,定期召开主题活动,发挥工作室群体智慧,以研讨会、报告会、名师论坛、公开教学和现场指导等形式,展现工作室的研究成果,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以名师带骨干教师以及骨干教师带青年教师的“传帮带”方式,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依靠名师工作团队的力量,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除此之外,还能对小学教师定期进行高校专家的培训,培训过后书写学习报告或分享心得,由此营造热爱学习的氛围与环境。

导师工作室模式的诞生和发展意味着现代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型。当前,课程改革在不断地进行中,唯有致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才能更好地应对课程改革的时代挑战。导师工作室模式不仅能够促进教学教育与实践结合、提升科研成效,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机制,而且对于挖掘学生潜能、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以及实现“育人”教学目标,可以增添更大的可能性。总之,小学和教育部门都要重视小学教师的职后培训,努力形成教师终身学习制度,尽可能地为小学教师提供学习专业知识和提高自我素养的机会,而上述机会在导师工作室模式下能够更好地实现。导师本身在教师教学领域已有一定成就,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优秀教学经验,由他们作为统帅,带领在职小学教师进行教学探索和实践,必定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

猜你喜欢

小学教师青年教师导师
教师作品
张家港市鹿苑小学教师作品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刘辉
结合能动专业地方高校提升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提升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V eraW an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