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域下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路径与机制

2021-12-04张良驯

中小学校长 2021年5期
关键词:立德青少年传统

□张良驯

立德树人是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重要依据。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是一种复合型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之中,而且这三种教育形态相互融合、相得益彰。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路径与融合机制研究,是整个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落实“五育”并举,增强青少年的思想文化底蕴,也有利于整个传统文化教育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为面向2035 的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提供新思路。

一、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

明确立德树人的科学内涵,是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前提。自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来,学界普遍将立德树人作为一个单一的专用概念进行表述和研究,但从词意进行分析,立德树人实际是一个包含“立德”和“树人”两个独立概念的复合概念。准确把握立德树人的科学内涵,不仅要把握“立德”和“树人”各自的本质内涵,同时还要从整体上把握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对立德树人认识的准确和完整。

所谓立德,就是指建立什么样的道德规范。尽管立德是不同时代、不同社会所共同倡导的,但不同时代、不同社会所倡导的道德规范并不完全一样,因此,必须立足特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去理解立德的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德”在国家、社会和个人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反复强调人才培养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将立德作为培养人的首要目标和标准。

所谓树人,就是指培养什么样的人。这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系到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明确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育人目标,为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2019 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中可以看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育人工作的总目标。

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德者,人之本也。一方面,立德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首要标准;另一方面,从个体的成长发展看,德是基础,引领着个体成长的方向。2014年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一个人只有拥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个人品德,才会心甘情愿地为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去认真学习、努力工作,才会自觉地将个人小我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大我中,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树人是立德的目标和指向。从人的素质构成看,人的素质是一个由价值信仰、知识能力、精神心理、道德品行等多层次、多维度要素构成的复合体。尽管道德是人的素质构成中非常关键的要素,但与人的整体素质比较也只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且部分要服务和服从于整体。对于立德来说,坚持立德是为了树人,立德要服务和服从于

二、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树人的总体目标。在新时代,强调立德的目的,是让青年一代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由此可见,在党的育人目标中,德是其中一部分,立德是为了树人,树人是立德最终的指向和归宿。

(一)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状况

无论国家期待还是政策落实,学校依然是推进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场域。一方面,在社会和家庭场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缺乏系统化的课程与机构支撑;另一方面,缺少质量监管与质量引导,社会与家庭中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其实也主要依靠学校教育作为中介的引领与建设。同时,针对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校教育类政策已愈加操作化,走向基于不同学段要求的全学科覆盖,而社会教育类政策和家庭教育类政策目前还停留在政策指引层面,缺少系统化的操作指南引领、普遍的社会自觉与家庭自觉。另外,无论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内容集中在优秀思想、传统人文精神与传统美德,载体形式多样,比如,语言文字、经典名篇、历史古籍(迹)、革命传统、民族传统、民风民俗、传统节日、科技成就、文艺作品、重要典故、仪式等,教育形式集中于以读写熏陶、活动实践、精神体验为路径的价值观教育,[1]目的是使青少年明晰中国根脉、具有中国灵魂,内化传统精神、美德且能知行一致。

我国当代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政策在经历了近30 年的发展后,逐渐指向以学校教育为重心、联通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专业化教育体系建设。随着以革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内容进入中小学课程教材,面向青少年的立德树人工作正在建立一种由传统文化中优秀思想、精神和品德建构起来的,并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伦理道德规范与精神,以青少年自由全面发展阐发的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富有成效,关键还在区域落实以及与具有针对性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系统关联,形成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对青少年成长的系统性积极影响。

(二)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促进青少年走近传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的哺育,既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之必须,也是传承和发展文化传统之必然。[2]近年来,人们对此已经形成共识,并付出了艰辛努力。然而,实际成效却并不显著,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都相对缺乏青少年学习、理解、践行传统文化的机制与环境。[3]近年来,一些研究机构调研显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青少年传统文化意识淡薄,历史文化常识欠缺;对传统文化理性上认同,但兴趣不高;不排斥传统,也不拒绝现代;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多,但效果不一。[4]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的调查,被调查者认为“公众对开展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对青少年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缺乏系统性”“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讲授容易,实践有困难”“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合力有待加强”。

一是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学科专业平台缺失。与长久以来自上而下的传统文化教育政策性重视与推动相比,面向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还未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走向学科化、课程化,这导致建立以学校教育为重心的全面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缺少了学科专业平台与课程平台。学科专业平台与课程平台的欠缺恰恰是一线教师无从施教或施教失效的重要原因,也是一线教师欠缺传统文化教育者身份意识和从教动力的制度性原因,当然也是一线教师传统文化教育素养欠缺的制度性原因。

二是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心灵教育取向欠缺。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定位偏重国家取向与社会取向,在传统文化促进个体心灵成长的价值定位与内容阐述方面鲜少关注。然而在事实上,从教育本质是促进自我教育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学以为己”的价值本性与丰富养料看,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政策应当引领和推进个体心灵成长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与教育阐释,促进传统文化教育引领人。与此同时,传统文化引领人的心灵建设也将是国家维度与社会维度教育目的达成的关键基础。

三是教师队伍的传统文化教育素养亟待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制度问题、体系问题、知识整合与阐释问题都可以依靠政策建设予以引导、纾解,但是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走向实效,最根本还是依靠传统文化教育者与传统文化教师培养体系,因此,传统文化教育者的素养亟待提升。

四是需要在社会构建起传统文化教育的认同与规范。学校教育能够真正有效地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融合,承担起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重任,不仅需要政策引导、氛围重视、组织行为改进,关键还在引导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社会进步的需要,成为普遍的社会认同与社会规范。

三、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路径与融合机制

实施路径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介体、教育环境和教育目标等构成,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介体以一定方式组成了路径的内部结构,各种教育环境和教育目标组成了路径外部结构,内外部之间存在着相对的稳定性。[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顺利实施是同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联系在一起的,家庭、学校及社会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可以得到互补和融合。在融合中,各主体地位相同,在相互融合之后,可能产生另外的新事物。推进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各种资源,以学校为主阵地,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合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营造传统文化教育氛围,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联动,将传统文化渗透青少年成长的方方面面。

(一)以学校教育为主的融合机制

一是学校教育内部的融合。2014 年3 月,教育部印发了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从中可以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各个学制阶段都有所涉及,层次分明、内容充实。而且不同学制阶段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不间断的,即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教育奠定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教育的深化和发展。这充分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和统一性,也夯实了传统文化教育衔接的基础。该文件细化了层次与内容,为开展具体教育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梳理目前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路径,主要如下:通过开展校内主题活动、项目式学习等,加强跨学科的融合;加强参观体验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建立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二是家校的融合。首先,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引领作用,通过开放课堂充分利用家长开放日;其次,利用好信息技术,加强沟通交流;再次,通过实践活动共同参与,家校携手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最后,学校在注重“书香校园”创建的同时,更应该重视“书香家庭”的创建。

三是校社的融合。调查发现,学校在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中比较受认可的做法是:利用校史馆、图书馆等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站)、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剧院、故居旧址、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风貌的街区等,邀请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因此,学校首先要多组织一些参观体验活动;其次,多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再次,社会实践活动要和地域文化有效结合;最后,注重发挥互联网、电视、报纸、杂志等宣传作用,并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相关公共文化机构中。

(二)以家庭教育为主的融合机制

调查显示,家庭在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中比较被认可的做法是:家长要言传身教,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带领子女参观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站)、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剧院、故居旧址、文化遗产等。

一是家庭教育内部的融合。首先,在家庭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孝文化为依托;其次,要重视父母对子女的言传身教;最后,传统文化教育要融入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让青少年接触和了解各种理念、习俗、规制、礼仪等,有利于青少年由浅入深地认识和把握传统文化。传统节日和生活礼仪就是家庭教育的良好载体和重要方面。

二是家校的融合。长期以来,家校合作更多是学校主导的,究其原因,家长群体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整体不高,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对协同育人的意识不强,对孩子教育的方法不多,参与协同育人的能力有待提高。要创新融合的机制,通过制度化、规范化构建,实现对家长、学生的共同教育。

三是家社的融合。第一,家长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传统文化场馆和各种类型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第二,家长要充分利用好传统媒体资源和新媒体资源,为家庭文化知识的补充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并开拓新思路,让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资源能够不断得以创新和补充。

(三)以社会教育为主的融合机制

调查显示,社会在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中比较受认可的做法是:对青少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站)、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剧院、故居旧址、名胜古迹、文化遗产,创作和出版一批青少年喜爱的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影视片、音像制品和文学艺术作品。

一是以社区教育为例,通过社区教育平台,紧紧围绕我国传统节日的主题及元素,将传统文化带进社区,立足广大居民,融入社区教育课程和各类活动,营造青少年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培养学习型的团队。

二是以博物馆为例,加强公共文化机构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有着丰富的文物馆藏资源与传统文化资源,而学校对青少年教育是系统性、全面性和发展性的,二者应有机整合、联动,发挥各自优势,建立起中小学生利用公共文化机构学习的长效机制,有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三是以农村文化礼堂为例,通过村校一体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以农村文化礼堂为依托,实施村校融合结对,让学校学生走进礼堂开展立德树人活动,让农村文化礼堂活动走进中小学课堂,通过“双堂双进”,实现村校协同育人的目标。

四是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创设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首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气;其次,大众传媒要积极宣传优秀的文艺作品;再次,建设传统文化网络教育平台;最后,要善于动员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的力量。调查显示,政府在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中,比较受认可的做法是:教育部门与相关部门合作,共同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教育部门统筹规划和推进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教材、师资等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实施和教材使用的督导范围,定期开展评估和督导工作,充分发挥专家咨询作用,为开展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智力支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参与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四、反思与发展建议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路径与融合机制,在公共治理上是一个教育的协同治理问题,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协同育人机制对于立德树人工作的全面达成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面向2035 的教育发展远景目标,针对新时代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未来问题与现实问题,提出如下发展建议:

一是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专业平台建设。建议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设传统文化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或在相关委员会专门探讨国民教育体系中传统文化教育专业建设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建议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设传统文化教育指导专委会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导专委会,引领基础教育工作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催生科学化、专门化、专业化的传统文化教育学科、课程、教材以及师资培养体系。

二是加强教师队伍传统文化教育素养建设。以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传统文化教育素养为契机,带动足以沟通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的建设迫在眉睫。不仅应在师范教育的专业门类中专设传统文化教育专业,以便培养专业的传统文化教师,将来在学校承担专业的传统文化综合课程,而且应在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专设传统文化教育必修课,其建设质量应当成为师范专业认证的关键指标。同时,应当尽快在教师培训的“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中增设专业的传统文化教育培训课程系统,引导教师培训向优秀传统思想梳理、优秀传统价值阐发、优秀传统品德积淀转向,由此引导校本教研、课程建设与教师培训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价值,形成学校认同,产生价值共享。

三是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绩效考核与质量保障系统建设。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政策激励与质量保障系统的维护、支持。由于缺少现行可用的学科专业平台,在整个学校教育管理系统中实际上也欠缺传统文化教育师资的绩效考核与晋升机制。因此,多数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流于肤浅和政策应对,并没有走向传统文化作用于人的健全发展、社会文明改进的内在价值关联路径。同时,当前的传统文化教育大多欠缺质量监管与质量建设,国家应当尽快在上述专业指导委员会成立的基础上或在其他专业委员会中,推动建设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保障系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类教材、读物的专业审查与研发,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类课程的常规管理、动态监督与专业认证;在各级各类教育系统中,强化专家团队的专业发展与专业监督,强化专业保障队伍与传统文化教育主体、课程建设的过程性互助,形成系统化助力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监督与质量建设机制。

猜你喜欢

立德青少年传统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关爱青少年的胡耀邦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