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建设赋能教师专业成长
——疫情防控新常态下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思考与实践
2021-12-04□陈崴
□陈 崴
2020 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人们平静的生活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改变。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疫情趋于稳定,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新阶段。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每一个教育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经历着一场“蜕变”。如何从容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如何更好地适应教育变革带来的挑战,将疫情危机转化为发展契机,需要新时代的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对此作出积极的回应。
一、正视教师困局挑战,是教育管理者疫情防控新常态下的思维起点
疫情的发生突如其来,无论是学生、家长、教师,还是学校教育管理者都在准备不充分、预设不完备的情形下切换进入“延期开学”“宅学习”“云办公”模式,除了疫情本身令人不安和长时间居家的生活负担之外,广大一线教师普遍遇到的困难与挑战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一)工作任务叠加
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一线教师需要全面动态地对学生及其家人进行健康监控,完成统计报表,开展防疫教育等。延期开学、居家学习方案的制定,居家自主学习课程的设计,线上教学视频的录制,线上学习小组的指导都需要教师投入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整合、重组教学内容,摸索线上教学规律,在线布置学习任务—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效果,工作量加大的同时,还有完成时限和质量的要求,叠加的任务带给教师一定的压力。
(二)工作过程被放大
教师常态教育教学主要基于班级授课方式,开展教学研究的示范课、观摩课通常只面向业内,在校园开放日等特定场景中才会面向家长开放课堂。而教师的线上教学可以重复播放,可以慢进甚至暂停画面,因此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育细节被放大。疫情中的居家生活使得教师课堂教学的受众不仅局限于本班级学生,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个性的家长都有可能看到教师授课的局部或全程,必然对教师教学的专业性、科学性、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三)应对“全时空作战”
教师常态的工作场域在学校、在教室,而线上教学的方式打破了时空边界——只要有网络支持,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全场景“全天候”学习,教师需要及时回应学生、家长诉求,及时答疑解惑,动态跟进指导。“全时空作战”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教师生活和工作的边界;而教师擅长的与学生面对面的情感沟通、思想教育、学业辅导往往因为距离的隔阂造成指导效果被削弱。
(四)专业素养有“短板”
1.跨学科专业素养需要提升
2019 年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中倡导“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教师基于学科的专业素养基本具备,而打破学科界限的课程“综合化”,为学生学习的“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提供课程供给和指导保障,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课程素养和胜任跨学科教学的专业素养。
2.新媒体技术能力亟待提升
面对在数字环境下成长的“网络原住民”,我们的学生对现代媒体操控自如,很多学生可以借助应用软件轻松完成简单的视频剪辑、图像处理。而我们的教师习惯于课堂教学情境下的授课和媒体使用,线上教学情境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体技术的掌握与应用有助于教师与学生的网络对话互动,教师如果尝试不同的应用软件,就能够根据不同使用体验作出更适合的选择,就有可能开发更多场景的技术应用,以提升教育教学的效果。
3.开展心理健康指导能力不足
尽管对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的学习是教师行业的准入门槛之一,但是当疫情袭来,在学生长期居家,疏离熟悉的校园生活和学习伙伴时,如何有效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提升学生的抗压耐挫能力,给予学生有效的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指导,是线上教学面临的又一现实问题。
4.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有待提升
长期居家状态下,一些家庭中亲子关系的矛盾逐步显现,问题有所升级,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有效开展家庭教育,改善亲子关系,成为线上教育“刚需”。和家长有效对话,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对很多教师而言,都是育人能力中的“短板”。
置身于教师日常工作的真实情境中,正视教师个体在疫情带来的教育之变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和教师共同直面挑战,给教师以必要的扶助支撑,是教育管理者在疫情防控新常态下当有的思维起点。
二、加强“共同体”建设,是教育管理者疫情防控新常态下的行动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在疫情的全球化挑战中得到了充分印证。“共同体”作为由个体组成的达成共识的关联体,既依赖于个体形成,又作用于每个共同体成员。因此,加强共同体建设,赋能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管理者在疫情防控新常态下提升育人品质的有力举措。
(一)形成疫情防控共同体
无论是疫情蔓延的关键时期,还是进入疫情防控的新常态阶段,学校都第一时间组建起由干部、教师、校医、后勤等组成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信息报送工作小组、信息技术服务保障小组等分工明确的工作团队,这些承担不同工作职能的小组拓展边界,融合成为学校层面的战“疫”共同体,再经过与学生、家长群体的边界融合,就形成了“抗击疫情,共克时艰”的战略合作共同体。有了共同的目标,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朋友圈”不断扩大,教师不再心处孤岛,单兵作战,更多的信息共享减少了信息多次传递造成的延时和误差,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荷。家长、教师、职员、干部在疫情防控共同体的共同行动中,不仅看到以视频课程方式呈现的教师工作成果,也看到了教师工作涉及面之广、工作环节之细和管理难度之大,彼此间增加了体谅和理解,减少了抱怨和指责,一增一减间促进了家校、干群关系的和谐与稳定,促进了“好关系”对“好教育”的成就。
(二)打造学习研究共同体
疫情带来的教育变革需要教师以新的教育理念审视教师专业素养,通过学习唤醒自主发展意识,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掌握新技能、新本领以积极应对教育变革新挑战。学校尝试打造多种形态的学习研究共同体,以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为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赋能。共同体依任务驱动自主组合,包含学校正式组织组合和非正式组织组合等多种形态,如跨学科课程研发共同体、视频课程技术应用研究共同体、特殊需求学生关爱共同体等。以学习为先导,以研究为主线,以情感为纽带,以问题解决为方式,以专业发展为目标,共同体中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不同专长的教师平等交流,没有职务高低,没有“话语霸权”,以“去中心”方式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分享经验,共享智慧。在校内长期处于服务保障二线的校医、信息技术工作人员在共同体中成为促进教师素养提升的重要师资,防疫知识、媒体技术等内容的宣讲彰显了共同体合作共研中每个人的独特价值。
(三)建设协同育人共同体
持续打造支持和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育人共同体,是家、校、社共育的重要路径。学校主要领导、德育干部、年级负责人、班主任、心理教师、思政教师组建共同体,研究网上家访、网上家长会的操作落实;班级所有任课教师组成班级教育教学共同体,分时段加入班级每个学习小组的线上交流平台,与学生、家长视频、语音互动,开展线上“暖春问候”和“隔空相见”,共同完成答疑和学习指导;学校还与学生家长以及社区工作者联动,共享防控数据,全面了解学生进出京、进出境等防疫信息,掌握学生家长上一线抗击疫情、家庭经济困难、滞留外地无法返京等需要特别关爱的学生情况,跟进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需要干预的心理问题,“精准施教”“精准帮扶”。协同各方育人力量共同筑起为学生遮风挡雨的屏障,呵护每一个学生享受优质的教育服务,使家、校、社共同生成的育人合力大于“1+1+1”。
(四)成就事业发展共同体
比“人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心在一起”。疫情之中“人在一起”难以实现,跨越时空的“心在一起”对教师就是更大的考验。身为人师,立德树人,爱党、爱国、爱生、爱教是最基本的政治素养。因此,我们倡导的共同体不能是基于个人或小团体私利的利益共同体,必须是基于家国情怀共谋发展的成长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事业共同体。经历了疫情的锻炼和考验,教师间互助互学蔚然成风。疫情中教师共同为学生打造别样的学习时空“童真宅趣”。定制“宅计划”,通过“宅健康”“宅学堂”“宅行动”“宅创意”“宅答疑”等自主学习板块的灵动组合,实现“宅生活”中的“宅精彩”。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创设的“笔绘乐声”“童画安全·童话安全”等课程融合多学科教学内容,丰富了学生的课程供给。学校先后有29 名教师承担市、区课程平台视频录制课152节,涉及9 个学科,承担者既包括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也有入职时间不足三年的青年教师。教师在互助中互促,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成为相互咬合联动发力的“齿轮组”,构建相互关联彼此支撑的“榫卯结构”。
三、赋能教师专业成长,是教育管理者疫情防控新常态下的目标落点
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持续赋能,既是教育管理者的责任担当,更是学校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来源。
(一)激活内驱力,提升“韧性”,多重本领赋能
疫情带来的教育变革呼唤新的思维方式、新的工作机制,以自发、自主、自能、自动、自组织、自运行为特征的共同体建设,以“契约精神”凝聚的组织合力,为教师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情感依托和心理支撑,增强了教师个体面对困难的心理韧性,帮助教师高效优质地完成多重任务,进而在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中提升思想境界,提升育人本领,提升教育价值。外部任务驱动、内部成长需求共同作用于教师个体,激发了教师的职业自尊,激活了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动力,因此在疫情之中凸显的教师专业素养中的“短板”逐步通过自身努力和同伴相助加以弥补。教师以更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参与到学习与实践中,在职业精神、教学功底、信息素养、应变能力等方面为整体提升育人品质多重赋能,以顺应时代发展之变,契合立德树人之需。
(二)激扬聚合力,增强“黏性”,多元凝聚力量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明确指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方向。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任务,有效地聚合多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强化共建共商共享,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共治。借鉴商业领域增强“客户黏性”的做法,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增强组织黏性,让教师产生相互依存感,满足被关注的需求。如以“幸福的味道”为主题的全校教师线上视频交流互动活动,以愿景组这一校内共同体的方式自定分主题,和全体教师或共享居家生活之乐,或共品育人成才之得,引导教师共识“教育幸福”,输出学校的教育价值观。共同体建设使得教师时刻在组织中、在教育教学“阵地”上,提升了教育教学效果和教师的归属感。“聚”的目的是为了“合”,“凝心聚力”聚的是心、是思想,合的是力、是行动,所有的“聚合”都是为了统一认识、统一步调,更快更好地提升与发展。每一名学生、每一位家长、每一个教职员工连点成网,独立而又相互关联,当大家汇聚为强大的共同体时,就会同心同向,向前向上,共同提升、共同发展。
(三)激发成长力,彰显“知性”,多维创造价值
教师是具备文化素养的专业技术人员,劳动成果的创造需要经过思维加工和智慧生成。教师的成长需要过程,需要进阶发展、学习与研究成为共同体建设中重要的行为方式。立德树人本领是新时代教师最重要的职业能力,教师需要在疫情防控新常态下审时度势,关注疫情背景下学生的实际获得,理性思辨,尊重教育规律,摸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以“知性”的学术视角和师者的实践智慧创造更多的教育价值。《礼记·学记》 中说:“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疫情防控过程中的教师之困正是未来教师提升与发展之机。教师的“自反”与“自强”应当体现在教育变革大势中自我更新、自主发展的成长力的激发上,体现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能力建设上,体现在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教师专业成长赋能更是为学生的生命成长赋能。“内驱力+聚合力+成长力”——三力共同构成教师持续发展的动力源、发电站,指向教师自我潜力的激发,互助合力的凝聚以及提升发展目标的达成。“共同体”建设既是学校疫情防控新常态下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新平台,也是对学校教育治理的新探索。让教师心有归属,行有方向,不断收获职业生命的成长,我们将不断努力,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