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的融合之道
2021-12-04严华银孙红雯
□严华银 孙红雯
引言
近几年来,由于国家倡导和推动,传统文化一时成为热词。传统文化进校园、进教材,早已成席卷之势。这一方面令人欣喜,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可谓众望所归;但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之回归,应该以什么样的内容和形式,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似乎暂无定论。
一、传统文化进校园需要正确引导
笔者在国内很多学校(主要是小学)看到,在不同的位置,但一般是比较显眼的位置,传统文化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常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融合在一起,有的学校还把 《二十四孝图》 也呈列其上。记得当年鲁迅先生写过关于 《二十四孝图》 的散文,对 《二十四孝图》 中的许多愚“孝”故事进行了辛辣的批判。如今,这些故事居然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下,不做甄别,堂而皇之地进入学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提并论,真不知道设计者是何种眼光?
在一些小学和初中,一些被冠以 《传统文化读本》 名头的正规或非正规出版物,被称为弘扬传统文化的校本教材,编者将中医著作、武术著作、酒经、茶经、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海选出来,编入教材。当然,教材中也有不少传统经典作品,比如李杜诗歌,韩柳文章等。
课堂中,有不少教师只要发现知识点中、课文中涉及传统文化元素,就得勾连放大,铺陈展开。比如,提到京剧,那就得让宝贵的国粹在课堂里淋漓尽致地呈现;如果关联上饮酒,那就必须将与酒文化相关的内容详细地梳理一番。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乍一看,现在的学校课程内容丰富了、教育教学形式好看了,尤其是传统文化似乎真的进入了学校,进入了课堂。但细究之,这还是学校教育吗?传统文化应该是用这种方式进入学校的吗?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有必要弄清几个本源性问题。什么是传统文化?为什么要弘扬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
近几年来,为什么传统文化会忽然成为热词?这与现实情势严峻有关。在物质极大丰富、生活和消费水平直线上升的今天,许多社会问题和矛盾也接踵而至。在金钱和利益面前,人与人之间情义有价,善恶错位;善良、诚信、敬畏这些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品格变得越来越稀缺;崇高、浩然正气逐渐被淡忘;英雄和英雄主义不断被漠视;大爱、奉献这些耳熟能详的主流价值被慢慢“解构”。有人惊呼:我们的躯体正在高速列车上极速奔驰,但灵魂却在羊肠小道上茫然踟蹰!这绝非偶然,除了是市场经济活动和物质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呢?显然是有的,随着“市场化”大潮的汹涌而至,一些人一头扑进市场的激流,在物欲横流中,竟“不知今夕为何夕”!传统、传统文化,那些维系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精神财富,早已被一些人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就教育而言,包括这样那样的改革,包括偶尔把“传统”挂在嘴边的创新,实际上中小学教材,特别是文科教材,传统文化的元素和因子在逐渐被淡化。与社会的潮流相一致,中小学课程教学中,对于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无论是学校主导、家长认知还是社会共识,都远远超出一般的文科课程。
与基础教育课程中传统元素被削减同步的是,二十余年间,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存在。如此背景下的中国学生,一方面,少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熏染;另一方面,添加了分数和应试的“利诱”。所以,从小学到大学,传统文化的影响越来越薄弱,一些人变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所以,从这一意义而言,中央领导关于传统文化连续发声,不仅有所指,而且是对症下药,可谓一针见血,切中时弊。
二、进入校园的应该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2014 年2 月,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1]同年10 月,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2]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我们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承,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实现新时代价值体系的重构,复兴民族文化传统,重振中华文明,以此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让中华文明真正崛起。也正是从这一意义而言,当立德树人成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时,就应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源泉,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在基础教育阶段,从孩子开始复兴中华文明,重塑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信仰追求。
那么,就学校教育而言,走进学校和课程的传统文化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呢?研究这一问题还是要回到问题的本源,究竟什么是传统文化?我们一心要弘扬的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又是什么?
所谓“传统”,指的是历史沿革下来的、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有无形影响和控制作用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所谓“文化”,广义而言,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而言,是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如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等。合而言之,这里的传统文化,自然指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样的“文化”,假如从形而下的角度看,可以分出无数的品类和内容,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诗歌文化、戏剧文化、中医文化、宗教文化、官场文化、民间文化、宗族文化等,而每一大门类中又可细分为好多小类,如东坡肉、沛公酒等就从属于饮食文化分支。假如从形而上角度言之,则是指从中华传统中梳理、整合和凝练出来的精神和价值观。这种“文化精神”,简言之,就是某一群体在生活方式、社会行为模式,尤其是价值观上所表现出来的感情特质和精神品质,体现了一个群体相异于其他群体的文化特色。再说具体一点,这种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文明生活中,对每一生命个体的生存、生活无论如何都无法回避的“三大关系”的正视和准确处理。这“三大关系”便是: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据此,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就是“为己之学,为人之道”。[3]东北师范大学韩丽颖教授也认为,我国传统文化,区别于由古希腊文明开启的把认知、思辨和逻辑的力量作为理解世界的依据“向外部求真”的“理性世界观”,以及由古印度、古巴比伦文明开启的,以超越世俗生活的神作为理解世界的依据和尺度“向彼岸求善”的“宗教世界观”。我们走的是另一条道路,那便是将人与世界、人与人的伦理承诺作为理解世界的根本依据,强调人对“德”的体悟,以及“德”对人的“完善”,也即“人德共生”的“德性世界观”。[4]
做了这样的梳理,我们就会清楚,假如从社会的角度论传承传统文化,我们自然应该从文化的“形”“神”两个方面,认真研究、全面思考,该继承的要继承,比如国粹和一些传统习俗;该发展的要发展,比如武术、中医等;该创新的要创新,比如很多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在现代理念和技术的支持下获得新生。当然,优秀的传统精神尤其需要通过主流宣传、通过传媒做载体、通过产品推广、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在交流、体验中让全体国民逐渐认同,从而实现文化共识,同时获得精神的滋养。
那么,学校教育是不是也应该像社会和公共教育那样做呢?
学校教育,是孩子实现从家庭人向社会人过渡的最为便捷的桥梁和最为宽大的平台。它与家庭教育相区别。家庭教育主要是家庭成员通过身体力行、耳濡目染的方式给孩子以个性品德、待人接物方法等方面的教导和影响,受时空和家长自身素养的限制。家庭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一般指向家庭和小范围的社会,指向现实和生存的基本需求,指向经验和物质层面的实用性。在这个平台上,更多地是为了获得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生存、生活能力和素养。
学校教育中的基础教育,重在打基础。所谓基础,主要是指作为人,作为未来在世界上生存、生活的人,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综合素养。于是,基础教育领域以国家课程为主体的各类课程的开设,就是为满足这样的需要。在这样的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中,关注人的审美、思维和想象力的成长,关注人的人格、品德和精神的成长,这些和综合素养中的核心元素,就成为理所当然的教学内容。基础教育自然应在通识教育的“知”“能”层面和精神价值层面的引领培养上着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与一般的社会教育、文化宣传,与专事传统文化样式传布、普及的机构,有着显然的不同,广大中小学所致力的应该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三、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融合的正确之道
在明确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以及学校教育弘扬传统文化的重点之后,我们可以对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作出如下判断:
第一,要精准定位。传统精神、传统价值观、传统文明风范,是学校教育弘扬传统文化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文化”是近乎“哲学”的上位概念,是指向古老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层面的一种概括和表达。就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文化”一定会形成和传承下来许多合适的表达、精粹的载体,但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绝不可以窄化和矮化“文化”已有的品质和品位。所以,进入学校、可资学校教育的文化,就不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三教九流”一类的“文化流派”。某些流派的某些个性化甚至偏执的思想和观点,就不可以被简单地理解为如中医、武术、地方戏曲一类极为形而下的“文化样式”,也不可以被简单地理解为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思想家的代表性思想和理念。学校教育中,最需要融入的应该是基于上述领域和方面的“文化载体”而凝练出的共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比如仁、礼、和、义、信等。它们总是深涵于具体的载体中,超越一般流派的主张,其最为本质的特征是精神层面的抽象,最大范畴的认同。也正是从这一角度言之,对片面地夸大国学、倡导读经、办儒学培训班、仿私塾和经院式教学等,我们都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需要警惕的是,切不可将狭义的文化,比如儒家经典中的价值观,理解为传统文化的全部;也不可将人文思想和传统,理解为传统文化的全部。因为,中华文化传统中,熠熠生辉、至为重要也最为值得传承的,还有“六义经传”中固有的哲学思维,以及曾经创造出影响世界古代文明进程的重大科技成果和科学精神。
第二,要甄选内容。优秀的古诗文,沙里淘金而来的经典文化著作,是学校教育弘扬传统文化最为切合的载体。而且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落地,也需要最为合适的工具和载体。要求学生在少年时代过度接受抽象的说教,既有违教育初衷,也难以让学习者喜闻乐见。那么,就学校教育的特点而言,最能够体现传统文化内核又最为学校课程体系接纳的“载体”是什么呢?千百年的学校教育实践一再表明,是经由大浪淘沙的优秀古典诗文,沙里淘金而来的经典文化著作。这一点,如今已成为很多中小学的共识。如今,许多中小学在校本课程中编有 《国学读本》 《名著选读》 等,但因为一拥而上,难免良莠不分、泥沙俱下。比如,表达道家某些消极避世观点的诗文被较多选入,某些宣扬愚忠愚孝乃至执迷不悟的图文进入课堂,就自然会带来学生认知、思维和价值观的混乱。这就需要如鲁迅所言,对待传统文化要“放出脑髓,运用眼光,自己来拿”;①像毛泽东同志所言:“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②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应是当前各地、各校经典读本编写中必须坚守的原则。当然,这需要编选者的慧眼识真。
另外,当国家课程编写体制做出重大调整,更多体现国家意志的文科教材编写权被“上收”时,传统文化内容在教材中得以充分体现。以最新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为例,集中体现传统文化的经典文本已经接近教材选文总量的三分之二。学校是否还有必要兴师动众地另编与其相类似的读本,我觉得这需要各校依据学校特点、学生发展需求,做出慎重的抉择。
第三,在弘扬传统文化,强调民族精神的同时,吸纳域外古今优秀传统文化成果,这是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融合必须遵从的原则。面向大海,可以春暖花开;兼收并蓄,取长补短,实现与世界先进文化的交融贯通,也是我国传统文化成长发展的传统精神。一方面,要通过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弘扬,让中华优秀文化得到继续发展;另一方面,西方人文传统、科学精神,同样是我们振兴和扩大中华文化的力量之源。因此,大力倡导传统文化进校园、进教材的同时,不能忘记集中体现西方乃至世界法治文明、博爱情怀、质疑探究哲学和理性思想光辉的经典著作,同样应该占有重要的比例和分量。
第四,对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需要慎选策略和方法。传统文化在课堂的落实到位,还是要在常态教学与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实现,而不是另起炉灶,又自成一体,过多地增加学生负担。传统文化进校园,原本是为了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决不可“画虎不成反类犬”。传统文化的教育融入,是学校教育内容的一次深度变革,应该如“好雨知时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不是兴师动众、电闪雷鸣、高调空喊、一哄而上的形式主义,这样最终毁掉的还是传统文化本身。
应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学习规律,在平时的学科教学中,要较多地挖掘教材中已有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做到有所深化,着力强调;或者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的需要,引入传统文化的内容,做到有机迁移、融会贯通,以实现潜移默化之功效。一言以蔽之,不做加法,不增加学生负担。传统文化的融入,应该让学生更加身心健康,学习生活更加愉悦、快乐。
第五,教师自身的“传统风范”和“文化品格”的修炼,是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融合的根本。按照韩愈的教师观,在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三大功能中,“传道”之“道”应为“传统”之道,“道德正义”之道。若是“传道”者,本身不知“道”,不行“道”,又何以“传”之?在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过程中,由于语文和其他人文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文科教师就应该比一般教师更加儒雅,更加具有传统道德坚守,更加具有人文和家国情怀。他们更应是敬德修业、待人接物、立身齐家诸方面的楷模。
不仅仅是文科教师,所有的教师都应该是传统文化的代言人。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充满文化意味,充满人文精神,教师对天文地理、道统历史、民俗风情均应知晓,做到四书五经、秦汉文章、唐宋诗词无不精通。教师还应是传统教育思想的传承人。尽管单一的死记硬背不足取,但积累、熟读成诵、品味感悟以及理解基础上的阐释、评点、质疑问难等读书作文的传统方法,恰恰是我们今天可以学习借鉴的,可以改善现实教育中单一、枯燥、乏味的课堂和教学生态。
教师应该有科学的传统文化观。现代化,虽言“现代”,但都是从“传统”而且主要是自己的“传统”中“长”出来的。尽管我们也应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的古今文明成果,但“根”一定是中国的传统。比如儒、道哲学中的很多思想观念,从国际视野看,很多也是可以被放之四海的价值观。当然,也永远不要忘了,传统中也有不少腐朽的糟粕,一味地“照单”全收,不知“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将贻害无穷。
精准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的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准做好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教育安排”,学校与“利益相关方”需要三思而慎行。
注释:
①出自鲁迅于1934 年写的一篇杂文 《拿来主义》,主要是批判当时对待外来文化的某些错误态度,既反对无原则全盘西化的主张,也反对盲目排斥和拒绝接受外来文化的倾向,主张“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也就是“拿来主义”。
②出自毛泽东于1940 年写的《新民主主义论》,指出清理古代文化的过程,是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的过程,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一切腐朽的东西与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的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