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五位一体”心理疏导体系助力学生个体防护

2021-12-04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第二中学毛海燕

家长 2021年32期
关键词:五位一体心理健康体系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第二中学 毛海燕

在农村学校中,一方面受到家长文化素养和教育方式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家长外出务工,导致很多学生的亲情和家庭教育出现了非常大的空白,家庭教育的缺失让祖辈过多地用物质弥补孩子,导致部分孩子从小就心理脆弱,自杀、离家出走的情况并不少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探索有助于学生成长的心理疏导体系迫在眉睫。那么应该如何开展心理疏导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呢?笔者认为有必要结合“五位一体”心理疏导体系展开探讨。

一、“五位一体”心理疏导体系概述及融入意义

(一)“五位一体”心理疏导体系概述

“五位一体”心理疏导体系,是指基于“学校、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家长、学生”为一体的疏导学生心理的疏导体系。科学地融入,使学生心理辅导形成闭环效应,摆脱心理障碍,走出困境,积极向上。“五位一体”心理体系,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为农村学生提供个体方式,是一种集合各方力量的独特教学模式。

(二)“五位一体”心理疏导体系对学生个体防护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融入心理疏导对农村学生个体防护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一,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心理疏导对化解社会矛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现阶段。在已经解决温饱问题的当下,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心理健康也成为考核一个人素质的重要参数。而在社会急剧变迁的现阶段,人们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推动心理健康机制指导分析,将更利于促进人的和谐、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养成自信、自尊、友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继而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第二,有助于稳定学校的生源。农村地区土地贫瘠,大量人外出打工,这直接导致农村中很多学生成了隔代抚养的孩子。父母不在身边,部分祖辈家长的文化素质偏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家庭教育的方式。有些家长注重物质弥补,导致学生离家出走、自杀、厌学等情况越来越多。如果有一个人可以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之后及时疏导,将有助于缓解学生心理发展的不良现状,让学生成为有人守护的人。当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后,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会因此得到调动,学生的心理也会得到有效保障,并在义务教育时期积极参与到学习实践中,学校的生源得以稳定。

二、“五位一体”心理疏导体系助力农村学校个体防护策略

(一)普及知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在针对农村学生个体开展心理辅助引导中,学生作为基础目标,结合学生自身进行基础分析,普及心理知识,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有必要结合教学的需求,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等。

例如,在日常课程中,可以在原有心理课程的基础上,巧妙融入基础素质渗透引导,秉着对学生的发展找出适合学生成长的内容。在多视角渗透心理健康知识的过程中,原本沉闷的课堂氛围也在学生的积极思考和探索中得到有效的提升。一方面,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开设心理健康与发展、亲情万花筒、人际交往等课程,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并借助文化课程的形式充实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宣传、手抄报评比、心理学讲座等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在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深入学习、探究过程中,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并在充分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后,积极探索心理健康问题的真谛。

(二)心理咨询,指导学生倾诉发泄

心理咨询多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存在问题的人进行心理援助的过程。在农村学校中,如果有可能,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由心理辅导教师牵头,对学校中的特殊学生进行追踪、访谈和咨询工作,从而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困惑,并针对学生个体情况分析,指导学生倾听、发泄、疏导。

例如,在农村学校中,可以专门设立“心灵小屋”。小屋内设一名专职于心理健康指导的教师为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答疑解惑。当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比较困难的问题的时候,都可以在“心灵小屋”中寻求教师的帮助。在心理健康指导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后,引导学生发泄并对学生的情况继续进行精准定位追踪。

(三)建立档案,建立心理危机转介机制

在心理健康引导中,建立档案,融入心理危机转介机制引导学生,是一种将心理健康问题融入日常实践,并积极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的重要方法。因此,班主任需要针对日常教学实践分析,明确学生的成长需求,并在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展开深入思考和探究中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生入学初期,班主任就需要针对本班中学生的情况分析,筛选出班级中学业困难、家庭困难等问题,并对学生实时动态监控。针对一些特殊的学生,班主任需要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及时上报学校。同时,在结合档案分析观察后发现,一旦发现学生存在抑郁症、人格障碍等学校无法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的严重心理问题,要与当地的医疗机构建立密切的联系。

(四)家校合作,注重心理宣传教育

家庭是学生出生以来的第一所学校,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学生心理健康疏导的过程中,一定要认识到家长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到留守儿童与家长之间的有序沟通交流。

在农村教学中,留守儿童的数量并不在少数。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而言,可以先结合短视频、公众号、案例引导等,引导家长认识到心理健康引导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然后,与家长协商,要求家长将自己外出打工的实际情况和联系方式告知学校,以学校为媒介,搭建学生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由于长期不在孩子的身边,父母可以通过语音留言、电话等方式,与学生保持联系,从而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五)环境引导,搭建适合成长的环境

成长环境对学生心理发展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需要结合农村学校中学生的实际心理状态分析,加强舆论的宣传和引导,给予农村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

例如,学校可以与社会中的慈善机构一起,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在委员会中适当开展实践活动,以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儿童的空虚感。同时,还需要与有关部门合作起来,加大对学校周围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的治理,加大对社会闲散人员的有序引导、监督。

三、结语

综上可知,在农村学校中开展心理疏导引导是关系到学生一生的重要问题。因此,教师有必要结合“五位一体”的心理疏导模式分析,契合学生实际针对不同视角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引导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五位一体心理健康体系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