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定教,让观察真正发生
——《观察物体》 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2021-12-04安徽省合肥市望湖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正方体立体形状

安徽省合肥市望湖小学 陈 亮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2页例1及随后的“练一练”第2题,第36页练习第1题及“你搭我找”的游戏。

一、谈话导入,引发思考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观察物体”,看到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生1:观察什么?(板书:什么?)

生2:怎样观察?(板书:怎样?)

生3:为什么要学习观察物体?(板书:为什么?)

师(小结):同学们提的问题都特别有价值,我们逐个来解决这些问题。今天观察的既有生活中的物体,也有数学上的立体图形。(板书:物体 立体图形)

【思考】这一环节重在引问。通过观察课题引发学生思考,将心中关于“观察物体”的疑问激发出来:观察什么?怎样观察?为什么要学习观察物体?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通过筛选学生的问题,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始终围绕着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教学,使本节课以学定教、顺学而教的教学更加突出。

二、实际观察,感知方法

师(过渡):首先我们来观察生活中的物体。

(一)观察投票箱

1.认识投票箱的前面、右面和上面

出示:投票箱

师:投票箱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物体,你能指出投票箱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吗?(板贴:前面 右面 上面)

(学生上台指,师生评价)

2.学会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投票箱

师(启发):从你的角度,能观察到投票箱的哪几个面?

生1:我能看到投票箱的前面、右面和上面。

生2:我能看到投票箱的前面和上面。

师(介绍):还记得“怎样观察”这个问题吗?在数学上,我们既可以像那两位同学一样,从某一角度同时观察投票箱的几个面,也可以每次只观察其中的一个面。

师(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观察,才能每次只看到一个面?谁想来试一试?

(指名上台)

师(谈话):老师要提醒下所有的同学,数学上观察物体时,物体摆好后就不能移动了。

(学生尝试观察)

(教师语言引导,并点评)

【思考】这一环节重在探究。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过从前、后、左、右观察物体,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常见物体投票箱,唤醒了学生原有对物体前面、右面、上面的已有认知,进一步巩固了以观察者的视角确定物体的前面、右面、上面的知识。从学生对投票箱的观察中,抽象出本节课的观察方法:只从一个面进行观察。通过问题“怎样观察,才能每次只看到一个面”引发学生思考,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找到观察物体的方法。将常用的介绍观察物体方法的过程,变成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逐步确定观察物体的方法。通过问题的引领,引发学生思考、探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将观察方法的介绍浓缩成一个问题,更加有利于学生对观察方法的掌握。

3.两人小组活动:观察投票箱

师(提问):还有谁想试一试?别着急,每个人都有机会,先把每个组的投票箱拿上来放好。

师(启发):请你想象一下,按刚才那位同学的方法观察,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是怎样的?(出示PPT)

师(引导):想好了吗?开始实际观察!

(小组观察)

4.反馈:贴图

师:谁来说一说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

生:从前面看到的是一个大的长方形,上面写有“投票箱”三个字;右面看到的是一个细一点的长方形;上面看到的是一个小一点的长方形,里面还有一个长方形。

(教师贴图)

师:表达得很清楚。和他观察到的结果一样的同学,请举手。

师:回忆一下刚才的观察过程,你觉得我们在观察物体时要注意什么?

生1:可以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物体,观察时不能碰到它。

生2:观察物体时要调整自己的位置,每次只看到一个面。

师(小结):正因为我们观察的方法是规范、正确的,所以,我们才能把对投票箱的观察从立体到平面。(板书:立体→平面)

【思考】这一环节重在巩固。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进一步巩固了观察物体的方法。同时教师将常用的4人小组改成2人小组,给每个学生充分的观察时间,降低了活动组织的难度,提高了活动的时效性。将观察的结果通过学生口述的方式进行介绍,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的能力。用图片的形式将学生所得的结果呈现在黑板上,面向全体学生,降低了想象的难度,给予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的学生一定的提示;同时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建立联系,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观察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5.练习:根据图片判断

师:生活中还有许多常见的物体,比如洗衣机、冰箱,你能不能找出它们的前面、右面和上面?

(PPT出示:洗衣机、冰箱)

师(启发):先想一想。想好了吗?我们先来看洗衣机。

师:老师说观察的面,同学们用手势表示出相应的序号。

师(启发):我们再来看冰箱。准备,前面、右面、上面。

师(评价):大家表示得都对,真了不起!

【思考】这一环节重在联系生活、实际应用。学生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洗衣机和冰箱的前面、右面、上面的判断,进一步巩固了观察方法,体会了所观察到的图形与物体之间的联系。通过手势表示相应的面,使课堂教学的组织变得更加简洁、有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观察正方体、长方体

师:同学们,生活中的物体我们已经能辨认它的前面、右面和上面了,我们接着观察数学上的立体图形。

(把投票箱放在原来的位置,拿出正方体、长方体放到桌面上)

师:正方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各是什么颜色?长方体呢?(PPT出示问题)

1.反馈正方体

师:我们先来看正方体,谁来说一说?

生1:正方体的前面是黄色的,右面是红色的,上面是绿色的。

生2:正方体前面是绿色的,右面是黄色的,上面是红色的。

生3:正方体前面是红色的,右面是黄色的,上面是绿色的。

师:老师给的是完全相同的正方体,为什么这几位同学看到的前面的颜色各不相同呢?

生4:因为它们摆放的面不同。

师:也就是摆放的方向不同。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像投票箱、洗衣机、冰箱等,它的前面是固定的。而像正方体、长方体这样的立体图形,它的前面是不固定的,通常把朝着我们自己的面叫作前面,确定了前面,右面和上面也就随之确定了。所以,刚才这几位同学的答案都是正确的。

2.反馈长方体

师:长方体呢?这次不仅要说出三个面的颜色,还要说出这个面的形状。

生1:长方体的前面是红色的长方形,右面是绿色的正方形,上面是黄色的长方形。

师:哪些同学的结果和他的完全一样?说明你们和他的摆法是相同的。有不同的摆法吗?

生2:长方体的前面是黄色的长方形,右面是绿色的正方形,上面是红色的长方形。

生3:长方体的前面是绿色的正方形,右面是黄色的正方形,上面是红色的长方形。

师:同学们,学会怎样观察了吗?我们观察了生活中的投票箱和数学上的两个立体图形,想不想再多观察一些不同的立体图形?那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思考】这一环节重在辨析、提升。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对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已经有了一定的感知,当立体图形摆放好后,学生看到的前面、右面、上面的颜色可能各不相同。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完全相同的正方体,为什么这几位同学看到的前面颜色各不相同呢?在思考、辨析中,进一步明确立体图形前面的确定方法。通过这一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加深了学生对观察物体方法的进一步认识。反馈长方体时,不仅反馈前面、右面、上面的颜色,进一步巩固确定前面的方法,还反馈看到的形状,体会体与面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三、互动游戏,深化体验

师:我们的游戏名称叫“你搭我找”。游戏方法,两人合作。1搭,A同学用4个正方体搭出一个长方体;2找,B同学离开座位进行观察,从储物篮内找出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平放在桌面上。一轮结束两人交换进行;游戏时间为3分钟,在倒计时结束之前,请每组同学最终确定一个长方体摆放在桌面上。

(学生开始游戏)

【思考】这一环节重在拓展。本环节是对原有教材的突破,通过设计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你搭我找”的游戏活动,学生拼搭出不同的长方体,通过对不同长方体的观察,进一步巩固观察方法,体会面与体之间的联系。同时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合作意识。

师:同学们,3分钟时间到。现在把长方体摆放好,把其他的图形放回储物篮。刚才是“同桌之间的你搭我找”,同学们合作得特别好,能正确观察并找出相应的形状。我们接着进行游戏的第二个环节——“台上台下的你搭我找”。哪个小组愿意到台上来,用大正方体展示你们的作品?

师:为了方便表达,把这个长方体的图形贴到黑板上,称为1号图形。(板贴1号图形)

师:我们看着1号长方体,一起想象着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进行观察。能想象出来吗?赶紧找出每个面的形状。

(同时请学生上台找)

师:老师请你们当裁判,如果他摆的对你就说yes,摆的不对就说no。

师(提问):前面?右面?上面?

(生集体回答“yes”,同时举出相应的形状;或“no”,同时举出相应的形状)

师(质疑):观察右面时,我发现有的同学是这样举的(老师举)?到底哪个对呢?

生1:我觉得横着是对的。

生2:我觉得竖着是对的。

师:正确的观察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的答案。我们在观察物体时要格外留意图形的方向。

师(追问):同学们,1号图形由4个正方体摆成,为什么从前面只看到1个正方形呢?

生:因为我们每次只观察一个面,1号图形的前面只有1个正方形,后面的物体都被遮挡住了。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1号图形,发现三个面看到的形状各不相同。你们摆的长方体从三个面看到的形状都是不同的吗?

(学生展示摆法)

师:想象一下真有相同的形状吗? 赶紧找一找。(板贴2号图形)

师(提问):前面?右面?上面?

(生集体回答)

师:我们一起看下哪两个面的形状相同。

生:前面和上面

师(小结):前面和上面都是由4个正方形横着摆成的长方形。

师(互动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时,有的时候看到的形状各不相同,比如1号图形,有的时候看到的形状有相同的,比如2号图形。

【思考】这一环节重在增趣。全班反馈时也采用互动游戏的形式,使原本枯燥的反馈变得生动,增加了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对搭出的不同长方体进行反馈,进一步巩固观察方法,在辨析中提高表达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通过想象,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师:同学们的摆法特别多,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无法一一到台上来展示。刚刚老师在巡视的时候,发现有个小组摆的长方体从上面看的形状是。你能想象出他们是怎样摆的吗?

师:先摆一摆。赶紧验证一下从上面看到的是不是这样的形状。

师:我们把这个图形称为3号图形。那从前面和右面看到的图形是怎样的?赶紧找一找。

(师生互动反馈)

师:同学们,你们太厉害了,老师只给了一个面的形状,你们就把立体图形摆出来了,真了不起!

4.反馈四

(出示情境图)

生1:不能,可能是1个正方体,可能是2个、3个正方体。

(学生回答,教师摆)

师(提问):你还需要什么提示就能确定了?

生2:只要知道从右面看到的图形就能确定了。

生3:只要知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就能确定了。

师(小结):同学们,有时只从一个面观察,也许无法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学习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原因,以后我们将继续学习。

【思考】这一环节重在对比。通过一个面看到的形状,学生想象物体的摆放方法,再通过尝试,确定物体的摆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尝试的过程中,体会有时根据一个面可以确定物体的摆放方法,有时不能确定,需要通过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为后续的学习做铺垫。

四、全课总结,感悟收获

师(提问):回顾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学会了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和数学上的立体图形。

生2:我知道了怎样观察物体。

生3:我知道有时只从一个面无法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思考】整节课的教学,始终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围绕学生的观察活动开展教学。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开始,串联整节课,既做到了首尾呼应,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以观察活动为基础,从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投票箱,到熟悉的立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再到4个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在观察活动中,丰富了观察体验,巩固了观察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同时在互相合作中,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猜你喜欢

正方体立体形状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给正方体涂色
拼正方体
Pop—Up Books立体书来了
火眼金睛
分一半
让你眼花缭乱的3D立体趣图
平面和立体等
立体年历
心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