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升“线上学习”质量的几点思考

2021-12-04江苏省无锡市勤新实验小学史利云

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线上学习共同体能力

江苏省无锡市勤新实验小学 史利云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学生不能返校集中、面对面上课。借助多元化媒体工具,开展散布式居家线上学习的学习模式应运而生。如今,线上学习慢慢淡出,但是笔者认为,线上学习不仅是战“疫”时期的需要,是特定情况下的不可替代的应急之举,同时它是随时随处个性化学习的方式,是无处不在的学习,是可以促发学生学会学习的教育,是进一步促发信息时代的教育变革的重要抓手。此次线上教学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值得教师深思。

一、 线上学习之影响因素

1.软硬件层面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假期中,如何上好学也同样是社会的责任。笔者所在地区应该算是在第一时间响应“停课不停学”要求,且应对比较完善的区域。利用各种渠道全媒体开放课程资源,特别是直播课和录播课,第一时间满足全市学生在家上课的需要。但是这次线上学习明显暴露出学习资源不够完善、缺少整体性和系统性等问题,无法很好满足学生个性学习的需要。另外,直播课的统一开播, 常常出现网络的卡顿。硬件和软件成了制约线上学习的第一道防线。

2.学校层面

虽然在我国教育领域对线上学习的实践已不是新鲜事,但对于笔者所在的学校,开齐课程组织全体师生坚持每天线上学习,绝对是第一次, 同时也是对学校管理人员在非常时期对网络教学管理能力的“大考”。对于常态下的线上学习,还存在对师生的心理准备的把控不足、对网络基础条件的研判不足、缺乏创新性的组织策划等问题,对于洞见隐藏于线上学习深处的问题还比较困难,学校无法进行更多的关于线上学习的顶层设计。3.教师层面

线上学习,就是学生自己学习?答案是否定的,除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还需要教师的监管。学生进行观看网课、作业提交,教师要进行线上的作业反馈、辅导答疑。除了认识上的偏差,学校的教师很少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主动学习,又缺少系统的相关培训,很难掌握一定的线上答疑和辅导的方法,即使掌握方法,也很难形成一定的行之有效的系统的线上教学的方法。

4.学生层面

居家线上学习,教师可控性小,更多的需要学生自主学习。但是由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控的能力、家庭的配合程度、学生网络设备条件的差别,造成了线上学习的参差不齐,形成严重的高能低效。据了解,没有了教师在物理空间的强制约束,一定比例的学生出现智能终端在线,人不在线,或手和脑不在线的情况,“ 装模作样”听课是常态。以至于开学后,教师甚至需要对学生进行“零起点”的教学,这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二、线上学习之所思

此次线上学习和“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学习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 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线上教学,还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实践。

(一)教育资源统筹规划

疫情期间,上级教育教学管理部门给出的“线上学习”指导意见中,有很多各级各类的平台及资源。事实上,学生常用的,可用的资源并不多,多呈碎片化。学生对资源的选择缺少目的性和指向性。上级教育教学管理部门,除了要制定教育教学管理方案,推动教学,还应该集中力量建设不同形式的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满足不同人群。这项工作的落实,需要相关部门乃至社会的一个顶层设计规划,分层落实。

(二)教师在线教学模式构建

教师是线上学习的主导作用体,教师的教学方式由课堂教学转变为线上教学,他们是线上教学的最终实施者,其线上教学能力决定了学生学习所能达到的高度。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作为教师,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观念,学习新的教学理念,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线上教学的能力。

1.选好线上教学工具,专注线上教学

线上学习,就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支持,这是绝大多数教师刚开始进行线上教学时面临的困难。在疫情线上学习期间,出现了很多新工具,甚至出现一个班的任课教师使用多种工具进行线上教学,一时间,给家长和学生带来很大的困扰。詹姆斯·芬恩说过,“技术, 绝对不仅仅是机器。它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一种解决特定教学问题的思维方式。”笔者认为,教师进行线上教学时不能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工具的使用上,而应放在更好地进行教学上。 工具的选择应符合适度性、精准性、简单性原则。 教师应从自身出发,有什么就用什么,习惯用什么就用什么,选择最简单、最稳定、最可控的工具,比如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师大多习惯用QQ群,就可以用它进行线上教学,发布、收集和批改作业,甚至可以录制微课。挖掘它,用好它,你的线上教学也能闪烁着真正的教学智慧与创新的光辉。

2.用好开放资源,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线上学习的起点是学生,但终点却不仅仅是学生。促进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样重要。线上学习,主要以“网络上课,教师辅导”的模式进行,在辅导学生的同时,教师的学习不可停。在这特殊时期,国家、地方有很多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开放,这对学生而言,打开了线上学习的大门,对教师亦如此。“锡慧在线”是无锡地区学生网上学习的主要平台,里面的课程都是教育部门统筹组织少数优秀骨干教师录制的,教师课堂的组织能力、教学设计等都值得大家学习。对教师而言,无疑是提升自我的最好时机。教师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努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3.建立教学共同体,提升共享协作能力

教育教学从来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组建学习共同体,参与网络教研和合作教研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同一年级、同一学科可以组建网络教学共同体,进行统一的教学设计、微课录制、作业设计等;针对同一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交流。同一班级的任课教师也可以组建共同体,共同配合进行教育教学。在线上学习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家长,家长在这次网络教学中起关键作用。如何解决没有教师在物理空间的强制约束,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问题,需要家长全力配合。如何建立一个和谐的学校、老师、家长、学生共同体,仍需要我们线上、线下的不断努力。

(三)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建构

本次疫情折射出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不会学习,缺少学习的自主性、自律性。 学会学习是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素养和关键能力。

1.把课堂还给学生,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很多学生以为看了直播课就是进行了线上学习,这是非常狭隘的学习。“互联网+教育”的实质是促进教育与学习的变革,线上学习作为它的具体表现,就是要转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可见,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知识, 更要提升学习的能力。线上教学不是课堂教学的照搬。它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的要求不是教师课讲得如何好,而是把所谓的“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做起来、讨论起来,教师从单一地讲授, 走向设计、指导、帮助、干预等多元化角色。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可以采用目前比较先进的学习方式,如翻转课堂、项目化学习等,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能力。

2.构建学生学习共同体,提升学生学习力

现实中线上学习的单一知识传输造成了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很难形成交流互动、信息共享,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在信息时代,其实学生的信息素养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太多,而且学生的技术知识和能力很多是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获得的,所以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十分必要。学习共同体是由有共同爱好的学生自发组建的有一定管理规则的团体。除了以小组形式出现的学习共同体,还有很多广义的学习共同体,比如,学习3D打印的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平台,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学习共同体。

“互联网+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教育的重要变革,这是一个过程。线上学习赋予教师修炼和体验新角色的机会,疫情使得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在短时间内大面积、多层次地提升。线上学习的研究和实施绝不止于此。我们要反思在教育管理和教学实践中的不足,补短板,强弱项,以备不时之需,努力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线上学习共同体能力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爱的共同体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土木工程专业建设法规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高频电子线路的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方案
浅谈中职学校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
微课程《Access数据库》窗体控件的运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