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绥化方言评注性副词探析

2021-12-04张明辉李萌萌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绥化副词语义

张明辉,李萌萌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使网络交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网络上使用的语言具备了很大的开放性,大众从单纯的受众变成媒体的主体,具有了更大的主动性[1]。东北方言凭借与普通话相近、感染力强、趣味性强等特点在网络上风靡一时。绥化市隶属黑龙江省,绥化方言属于东北官话区黑松片下嫩克小片[2],绥化方言中有着许多有特色的副词。本文参考张谊生的分类方式,将绥化方言副词划分为三类:描摹性副词、限制性副词和评注性副词[3]。绥化方言中评注性副词较为丰富,根据语义类型将其分为五个小类:①表推断的“备不住”“横是”“兴许”“不见起”“不带”“指定”“保准”;②表肯定的“正整儿”“正经”“怨不得”;③表结果的“可下”“到了儿”;④表情感的“得回”“好悬”“敢情”;⑤表意志的“左六儿”“净意儿”“管咋的”。

一、 推断类

在绥化方言中,表推断的评注性副词“备不住”“横是”“兴许”“不见起”所表示的确认性弱,说话人的语气较弱。“指定”“保准”“不带”所表示的确认性强,包含说话人明确的观点。

1. “备不住/横是/兴许”

“备不住”“横是”“兴许”语义相近,且语法相似。

(1) 语义相近。“备不住”“横是”“兴许”均为可能义,说话人对所做推测的确认性较弱,是说话人根据情况进行的合理推断。

例1 她下班没回来,备不住回娘家了。

例2 他横是又输了,我看他蔫头耷脑的回去了。

例3 这个鞋足码的,兴许小一码孩子也能穿。

例1中,表示她没有在下班后回来,说话人推测她可能是回娘家了。例2中,表示看他的状态,猜测他很可能是输了。例3中,表示鞋子码数很足,说话人估计小一码孩子也是能穿的。

这三个副词在说话人期待方面表现不同,说话人通常用“兴许”进行积极的推测,即可能符合说话人的期待。

例4 你再要求要求,兴许还能涨点儿。

例5 出去玩玩吧,兴许溜达溜达心情就好了。

例6 这次药挺管用的,兴许吃完这几副就能好了呢。

例4中的“涨点儿”,例5中的心情变好,以及例6中病的痊愈,都是说话人期待发生的好事。而“横是”后面总是修饰中性或说话人不期待发生的事情。

例7 这孩子横是又惹祸了,怎么这么乖呢。

例8横是她妈病了,我看见她和她妈去医院了。

例9 孩子这次横是没考好,我看他不乐呵。

例7中孩子惹祸,例8中生病,以及例9中孩子考试没考好都是消极的事情,不被期待出现。而“备不住”暗含的心理预期不强,修饰的事情不太凸显期待值,积极的和消极的兼而有之。

例10 她下午备不住不能出来玩了,家里来客人了。

例11 他手机关机了,备不住没电了。

例12 看这架势,猪肉备不住要掉价。

例10中不能出来玩,略显消极,例11中手机没电,以及例12中猪肉掉价都没有明显的好坏,不涉及明确的期待或不期待。

(2) 语法相近。“备不住”“横是”“兴许”多用于复句之中,两个小句间多是推论性因果关系。其中,一个小句表原因,含有“备不住”“横是”“兴许”的小句表推断。

另外“备不住”“横是”“兴许”经常位于句首,且句中主语经常省略。

例13备不住/横是/兴许水浇多了,花烂根子了。

例14备不住/横是/兴许他是不想干了,嫌这活累。

“备不住”“横是”“兴许”作为答句,还可以单独使用。 其中,“兴许”要加上语气词“吧” 才能成句。

例15 他是不是不能来了?----横是/备不住/兴许吧。

例16 这么晚没回来,他今天是加班吗?----横是/备不住/兴许吧。

例17 他咋走了,有急事咋地?----横是/备不住/兴许吧。

2. “不见起”

在绥化方言中,“不见起”也是表推测的评注性副词,下面对其进行分析:

(1) 语义。“不见起”与“备不住”“横是”“兴许”最主要的不同,在于它所表示的确认性更弱,突出可能性小的语义。具有如下特征:

① 表推测。说话人并不确定,主观推测事情的发展方向。

例18 不好说,我不见起能去。

例19 他的手指头断了好几节,不见起能接上了。

例20 这车粮食不咋好,人家不见起能要。

例18中,表示说话人推断可能去不了,不是很确定。在例19中,表示根据手指断的情况,说话人推测可能接不上,只是推断。在例20中,表示说话人看到这车粮食不太好,提前预测人家可能不会要。

② 表可能性小。使用“不见起”时,表示说话人推断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可能性很低。

例21 这个衣服颜色太新鲜了,她不见起能穿。

例22 这么远让他来吃饭,他不见起能来。

例23 我又胖了,这条裤子不见起能穿了。

例21中,表示说话人根据颜色判断,她会穿的可能性很低。例22中,表示说话人推断他能来的概率非常低,不大可能会来。例23中,表示因为胖了,说话人认为裤子不大可能能穿了,突出可能性小。

(2) 语法。通常情况下,“不见起”是不直接修饰形容词的,多数情况下都是与“能”“会”搭配使用,而不是单独直接修饰动词。作为答句,“不见起”可以单说。如“你骗了人家,人家一会儿不得来找你呀?----不见起。”“他一会儿不得跟来啊?----不见起。”

3. “保准/指定”

使用“保准”“指定”时,说话人对推测事件结果的确认性很强,常与能愿动词“能”“得”“不带(不会)”等搭配,表示对未然事件的确定判断。具有如下语义特征:

① 表预判。“保准”“指定”总是表示在事件得到验证之前的判断。

例24 你别着急,开车两小时保准能到。

例25 这孩子从小就学习好,以后指定能有出息。

例26 这个是深色的棉料,一洗指定得褪色。

例24中,表示说话人在到达前的预判,两个小时一定是充足的。在例25中,表示说话人根据孩子从小学习好,认为他将来会有出息。在例26中,料子还没有洗,是说话人在事前预测一定会褪色。

② 加强肯定。“保准”“指定”常在绥化方言中用于加强肯定语气。

例27 没事的,吃了这两副药你保准能好。

例28 这个洗衣液老好了,保准不伤皮肤。

例29 她那个双眼皮指定是做的,能看出来。

例27中,表示对“能好”的确认,说话人强烈肯定吃了这两副药是一定会好的。例28中,表示说话人相信洗衣液非常好,使用“保准”加强肯定语气,认为它不会伤害皮肤。例29中,使用“指定”进一步肯定说话人自己的想法,认为她的双眼皮一定是做的。

4. “不带”

在绥化方言中,“不带”所表示的否定语义极强,表示“一定不”,说话人主观断定某种情况或变化绝不会发生,常修饰“的”字短语,具有如下语义特征:

① 表预判。“不带”用于将要进行的行为或将要发生的状况,而非已经发生的事情。

例30 这个牌子的香波去屑效果可好了,你用吧,不带起头皮的。

例31 这个料子挺好的,不带掉色的。

例32 这回系好了,不带开的了。

例30中,香波还没用,只是说话人对将要发生的情况和作用作提前判断。例31中,料子是否褪色尚未验证,只是说话人对可能发生的情况的判断。例32中,系的效果尚不可知,“不带开的了”是说话人的提前判断。

② 表断言。“不带”表确定性推测,说话人主观判断不会发生某种情况。

例33 这回锁彻底修好了,不带坏的了。

例34 穿这个鞋上街不带累脚的。

例35 他俩处得可好了,不带干仗的。

例33中,表示说话人根据锁修理的程度,断定锁不会坏了。例34中,表示说话人断定这个鞋是不会累脚的,十分确定。例35中,表示说话人看到他们俩相处融洽,断定他们是不会打架的。

③ 表否定。“不带”所表示的推断性强,表示一定不,说话人或是否定动作行为将会发生,或是否定某种性状的变化。

例36 你放心吧,不带掉下来的。

例37 这回她走远了,一半会儿不带回来的了。

例38 这衣服一天不带干的,这两天阴天。

例36中,表示说话人认为掉下来这个情况是不会发生的,否定掉下来的可能性。例37中,表示说话人根据距离,否定她短时间内回来的可能。例38中,表示说话人根据天气,否定衣服在一天内变干情况的发生。

二、肯定类

在绥化方言中,“正经”“正整儿”“怨不得”等都加强肯定语气,划分为肯定类。其中“正经”更偏向于表强调,“正整儿”更偏向于表验证,而“怨不得”更倾向于表醒悟。

1. “正经”

“正经”是典型的加强肯定,表示强调语气的评注性副词,使用“正经”时,说话人通常略带夸张的语气。

(1) 语义。《东北方言词典》是这样解释“正经”的:正经,确实[4]。

“正经”在绥化方言中,为“确实”义,具有如下语义特征:

① 表强调。“正经”表示强调,进一步肯定,加强肯定的程度。

例39 出门多穿点,今天外面正经挺冷呢。

例40 他儿子长得正经挺帅的呢。

例41 这个牌子的冰箱质量正经挺好的。

例39中,使用“正经”表示对外面冷的进一步肯定,强调外面是真的挺冷的。例40中,“正经”进一步强调了他儿子的帅,加强肯定的程度。例41中,“正经”帮助强调了这个牌子冰箱好的程度。

② 暗含夸张。使用“正经”时,句末常带语气词“呢”,表示说话人主观性较强,暗含说话人夸张的语气。

例42 这家饭店菜做的味儿正经挺好呢。

例43 姥姥今年八十多了,但是身体正经挺硬朗呢。

例44 我白头发正经挺多的呢。

例42中,说话人夸赞菜做得好吃,“正经”帮助表达说话人赞美的语气,显示出说话人高亢的情绪。例43中,“正经”表示说话人诚心认为姥姥身体硬朗,暗含夸张的语气。在例44中,“正经”表示说话人特意强调自己白头发非常多,主观性很强。

(2) 语法。多数情况下,不直接修饰形容词,而是和“挺”搭配,修饰表示积极、大量的形容词。

例45 她长得正经挺漂亮的。

例46 这都多少年的哥们儿了,处得正经挺好呢。

例47 他家院子正经挺宽敞的呢。

常与表示需要的助动词“得”搭配,以“正经”+“得”+(V)+数量短语的形式出现。

例48 我家离这挺远的,正经得一会儿才能到呢。

例49 他走正经得有两个多小时了,咋还没回来呢。

例50 雪还没化完呢,正经得一阵儿能种地呢。

2. “正整儿”

“正整儿”是绥化方言中一个比较典型的表示肯定的评注性副词,具有如下语义特征:

① 表验证。强调说话人之前的预测得以验证。

例51 我说他俩成天打仗过不长吧,正整儿离婚了。

例52 就怕你姥姥上当,正整儿还是让人给骗了。

例53 儿子这段时间就不爱学习,正整儿考试没及格。

例51中,表示对之前的预测他俩过不长的验证,强调预言的实现。例52中,表示害怕姥姥会被骗,结果确实被骗了,强调预感得到验证。例53中,表示之前就觉得孩子最近不爱学习,强调成绩不及格验证了之前的看法。

② 表不满。“正整儿”后总是出现说话人不期望发生的结果,表现说话人不满的情绪。

例54 瞅着这点饭不多,正整儿没够吃。

例55 就怕孩子感冒,正整儿感冒了。

例56 我觉得他没少喝,正整儿喝多了吧。

例54中,饭不多是说话人看到的,没够吃是说话人不愿发生的结果,说话人话语中含有不满的情绪。例55中,孩子感冒是说话人预感到且不愿发生的事情,说话人显出不悦。例56中,说话人本就觉得他喝得不少,果然喝多了,说话人对此很是不满。

“正整儿”总是修饰表示已然的成分,用在完成时的句子中。

例57 看着这个空房子就很危险,正整儿一场雨过后倒了。

例58 怕买小,怕买小,正整儿把鞋给孩子买小了。

例59 买的时候这个鱼就不欢实,正整儿没等到家就死了。

3. “怨不得”

在绥化方言中,“怨不得”表示“难怪”义,可以位于句首,具有如下语义特征:

① 表醒悟。“怨不得”表示突然明白事情的缘由。

例60 这屋没给气,怨不得这么冷呢。

例61 原来是大哥有事要求我,怨不得请我吃饭呢。

例62怨不得他这么高兴呢,整了半天是中奖了。

例60中,表示说话人突然明白冷的原因是屋子没有给暖气,即明白屋子冷的原因。例61中,表示说话人明白了被请吃饭的原因是大哥有事要求“我”。例62中,表示说话人突然明白他这么高兴的原因是中奖了。

② 表追忆。表示对之前不解的事,现在突然明白了。

例63怨不得孩子总挠呢,这家伙蚊子给叮了两个大包。

例64怨不得买那么多好吃的呢,原来是家里来客人了。

例65怨不得她今天不高兴呢,原来被领导说了。

例63中,孩子总挠是之前的行为,现在发现了被蚊子叮了两个包。例64中,买了很多好吃的是之前发现的事情,现在发现了客人的到来。例65中,先是发现她不高兴,现在明白不高兴的原因是被领导批评了。

三、 结果类

绥化方言中,表示结果的评注性副词主要有“可下”和“到了儿”,“可下”突出“如愿”的语义,“到了儿”侧重表示在序列的末端。

1. “可下”

在绥化方言中,“可下”为“终于”义,用于表示完成时的句子中,具有如下语义特征:

① 表完成。“可下”在绥化方言中,表示事情完结,有了结果。

例66 老妈可下回来了,终于不用我做饭了。

例67 你可下回来了,孩子这家伙作的。

例68 小区可下解封了,憋死人了。

例66中,表示经历了一段时间后老妈回来了,事情发展完结。例67中,表示说话人心理上觉得时间漫长,耗费时间后迎来“你”回来了这一结果。例68中,表明一段时间之后小区终于解封了。

② 暗含期盼或努力。

例69可下到我号了,这家伙排的。

例70 你们可下来了,都盼你们好几天了。

例71可下把她哄好了,这家伙哭的。

例69中,“可下”突出结果来之不易,经过漫长的排队才轮到“我”,“我”作出了排队的努力。例70中,“可下”暗含期盼的过程,程度大且漫长。例71中,“可下”暗含“我”把“她”哄好很不容易,花费了功夫,作出了努力。

③ 表如愿。“可下”后总是接说话人期待发生的事情,暗含说话人高兴的情绪。

例72 这个项目可下完成了,可以休息两天了。

例73 看了很多裙子,可下看到自己喜欢的了。

例74 这条路可下修好了,这回方便了。

例72中,表示完成项目是说话人期待发生的事情,结束以后就可以休息了。“可下”突出说话人如愿以偿后的欣喜。例73中,表示在看了很多裙子之后,终于如愿以偿买到了自己喜欢的。例74中,表明修好路是被盼望的事情,现在得以实现了。

2. “到了儿”

在绥化方言中,“到了儿”为“最后”义,具有如下语义特征:

① 表示在序列最末。

例75 他媳妇总惦记做双眼皮,到了儿这回做了。

例76 这买卖做的,到了儿还是没挣钱。

例77 这钱我借了好几家,到了儿还是没凑够。

例75中,表示他媳妇总是惦记,最后还是做了双眼皮,“到了儿”表示事情告一段落。 例76中,表示买卖做完了,到最后没有赚钱。 例77中,表示事件结束,最后还是没能凑到钱。

② 暗含曲折。

例78 发现一只蚊子,到了儿让我给抓到了。

例79 这车修一天了,到了儿还是没修好。

例80 等了他一个小时,到了儿把他给等来了。

例78中,“到了儿”暗含抓蚊子的过程不容易,经过努力才抓到。例79中,虽然没有修好,但修了一整天,花费时间长,过程曲折。例80中,“到了儿”暗含等的时间漫长、难熬。

四、 情感类

在绥化方言中,表达情感的评注性副词主要有表示侥幸的“得回”“好悬”,以及表示不满的“敢情”。

1. “得回”

在绥化方言中,“得回”为“多亏”义,可以位于句首,且总是用在复句当中。其中,包含“得回”的小句总是完成时态,具有如下语义特征:

① 表示前提。多用在复句中,包含“得回”的小句中,“得回”后接一些前提,或是自己创造的条件,或是客观条件,另一小句表示得以实现好的结果。

例81得回给孩子请家教了,不然成绩哪能提高这么快。

例82得回今天下雨了,要不然这些苗都活不了。

例83得回在这儿买房子了,你看看这房价涨的。

例81中,表示成绩得以提高的前提是请了家教,这一前提导致了良好的结果。例82中,表示因为下雨这一前提,苗得以存活。例83中,强调正是由于买房子这一前提,避免了因房子涨价带来的损失。

② 表示欣喜。“得回”用于表示说话人期待的事情出现了,或避免了某种不如意之事,说话人感到庆幸、欣喜。

例84 听说豆油涨价了,得回我前几天买了两桶。

例85得回你跑得快,要不然赶不上这趟车了。

例86得回送来得及时,送来晚了就危险了。

例84中,表示多亏前几天买了豆油,避免了因涨价带来的损失,说话人感到庆幸。例85中,表示多亏跑得快,从而赶上了车,说话人感到幸运。例86中,表示幸好送来得及时,说话人感到庆幸。

2. “好悬”

在绥化方言中,“好悬”为“差一点”义,多用于否定句,具有如下语义特征:

① 表无限接近。“好悬”表示几乎就要发生某事。

例87 出来有点晚了,好悬没错过这趟车。

例88 刚才孩子手指头好悬没让胶水给黏上。

例89 这孩子坐个四轮车也不老实,好悬没掉下来。

例87中,表示差一点儿就错过了这趟车,与错过车这一事件的发生在时间上十分接近。例88中,表示手指头差一点儿就被黏上了,与被黏上的发生在程度上十分接近。例89中,表示差一点儿就从车上掉下来了,与掉下来发生的程度接近。

② 表示庆幸。表示差一点就出现了不好的情况,侥幸避免,说话人很是庆幸。

例90 小狗自己跑出去了,好悬没丢了。

例91 这车让他骑的,好悬没掉沟里。

例92 刚才他扔烟头,好悬没把人家衣服整烧了。

例90中,狗差一点儿就丢了,“好悬”暗含没丢这一结果使说话人感到庆幸。例91中,差一点儿掉沟里,暗含说话人因避免了事故而庆幸的心理。例92中,“好悬”帮助表达没把别人衣服烧了,说话人感到庆幸的心理。

3. “敢情”

在绥化方言中,“敢情”有三个义项:

(1) 作为限制性副词中的程度副词,意为“相当”。

例93 如果你能帮我干,那敢情好了。

例94 你能来,那敢情太好了。

(2) 作为评注性副词,意为“原来”,表示发现新情况,突出醒悟的语义特征。

例95敢情你早就到家啦,我们还以为你没到呢。

例96 她的工作敢情是托人办的啊,我说她的学历怎么找了那么好的工作呢!

例97 以为你能做上呢,敢情你也不会呀。

例95中,表示说话人原以为“你”没到家,突然发现“你”早已到家。例96中,表示说话人本不知道她如何找到好工作,现在领悟到了原因。例97中,表示说话人刚刚发现原来“你”也不会这一情况。

(3) 作为更典型的评注性副词,语气更加强烈,表示责怪。可以位于句首,具有如下语义特征:

① 表示不赞同。使用“敢情”时,表示说话人不满听话人的做法。

例98敢情你有人帮忙,谁能帮我呀!

例99敢情你没下岗啦,你哪知道没工作啥滋味!

例100 这么晚了,我困了,敢情你睡一下午不困了!

例98中,表示说话人不赞同听话人的看法,没有为没人帮忙的“我”着想。例99中,表示说话人认为没有失去工作的听话人的想法无法让说话人认同。例100中,表示说话人不认可听话人打扰别人的行为。

② 表示埋怨。使用“敢情”时,包含说话人明显的不满情绪。表示说话人受到令其不满的待遇,心中愤愤不平。

例101敢情你吃饱不饿了,我们呢!

例102敢情你有地方住啦,我还没找着地方呢!

例103敢情你不累了,我都干一天活了!

例101中,突出说话人对于听话人不考虑别人还没有吃饭的行为的不满与埋怨,比较恼火。例102中,说话人埋怨听话人站着说话不腰疼,只顾自己,不考虑他人没有地方住。例103中,说话人埋怨听话人不考虑别人干了很多活儿,只顾他自己。

五、 意志类

在绥化方言中,表示意志的评注性副词主要有“管咋的”“得意儿”“左六儿”三个。

1. “管咋的”

绥化方言中“管咋的”为“无论如何”义,常常位于句首,具有如下语义特征:

① 表示无条件。不根据条件变化而变化,无论如何都要怎样,常与“也”“都”共现。

例104管咋的咱们都得赡养老人。

例105管咋的你也不能动手打人啊。

例106 我管咋的都会照顾你,不会不管你的。

例104中,表明赡养老人是没有条件的,哪怕是老人做得不对,或遇见什么困难都要赡养老人。例105中,表明无论什么情况,动手打人都是不被认可的。例106中,表明无论什么情况,“我”都会照顾“你”。

② 表示劝说。使用“管咋的”时,通常是说话人在进行劝说这一行为,希望听话人做某事或不要做某事。

例107管咋的你也不能不让孩子上学呀。

例108管咋的老爸都那么大岁数了,不能和老人较真。

例109管咋的你也得让我进去看看啊。

例107中,表明说话人觉得不管怎样,一定要让孩子上学,劝听话人能听取这一意见。例108中,说话人劝听话人不管怎样都不要跟老人计较,哪怕是看在父亲年纪大的份儿上。例109中,说话人劝听话人无论什么情况都要让他进去看看。

③ 表示强化。强调说话人的观点,突出说话人的态度。

例110管咋的你打人就是不对。

例111管咋的你也不能去单位闹啊。

例112管咋的你也不能不让孩子吃饭呀。

例110中,表示在任何情况下打人都是不对的,强调了打人不对这一观点。例111中,强调绝对不能去单位闹这一观点。例112中,突出强调说话人认为无论任何情况绝对不能不让孩子吃饭。

2. “得意儿”

在绥化方言中,“得意儿”为“故意”“专门”义,具有如下语义特征:

① 表示有意。

例113 妈知道你不爱吃米饭,得意儿给你烙的饼。

例114 老师怕他俩再闹意见,得意儿让他俩分开坐。

例115 他得意儿把手机关了,糊弄媳妇说没电了。

例113中,表明妈妈是专门给“你”烙的饼,是特意用心为“你”烙的。例114中,突出老师把他俩分开不是无意的,是故意为之。例115中,表明他特意把手机关机,不是真的没电了。

② 表示可控。表示是行为人主观意愿发生的行为,并非客观上无法控制的行为。

例116 儿子得意儿不好好说话,装结巴。

例117 他得意儿把声音提得老高。

例118 今天做菜我得意儿多放了点油。

例116中,表明儿子并非真的结巴,结巴这一行为是可控的,只是一时的玩笑。例117中,表明声音高低是受“他”控制的,并非不由自主的行为。例118中,表明油的用量是可控的,多放油是“我”主观意愿所为。从语义指向的角度看,“得意儿”总是指向动作的发出者。另外可以和“是……的”连用,充当合成谓语,此时意义比较实在,在功能上与形容词、区别词比较相似。

例119 对不起,我真的不是得意儿的。

例120 菜整这么咸,你肯定是得意儿的!

3. “左六儿”

在绥化方言中,“左六儿”为“反正”义,具有如下语义特征:

① 表示无力。“左六儿”表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变结论或结果。

例121左六儿上午也干不完了,咱们回去吃点饭下午再来。

例122 这房子左六儿都得买,不如趁早买。

例123左六儿你家里也没人,今晚就在我这住吧。

例121中,表示活儿确实多,不存在变动的可能。例122中,表示买房子是一定要的,不会因为什么事情而改变。例123中,表示家里今天没人已经是事实了,不存在变动。

② 表示劝说。使用“左六儿”的句子总是表示劝说。

例124左六儿都来了,就多呆两天吧。

例125左六儿都买新的了,这个旧的就扔了吧。

例126左六儿今天不上班,多睡会儿吧。

例124中,使用“左六儿”强调已然的事实,帮助说话人劝说听话人多呆两天。例125中,说话人表示劝说,反正已经有了新的,旧的就不要了。例126中,表示说话人觉得反正不用上班,劝听话人多睡一会儿。

六、 结 语

语言演变与否,最终要反映在民族共同语的普通话上[5]。 但方言中总是蕴含着语言演变的痕迹,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2015年国家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进一步明确了保护方言的重要性[6]。 绥化方言属于东北官话,是东北方言宝库中的一员。 本文对绥化方言评注性副词丰富的语义内涵进行了考察及细致的分析,对于有特点的副词搭配习惯进行了说明。 本文对绥化方言评注性副词语用研究涉猎不多,绥化方言评注性副词的用法值得进一步考察与挖掘。

猜你喜欢

绥化副词语义
真实场景水下语义分割方法及数据集
面对新题型 如何去求解
短句—副词+谓语
基于TM影像的明水县农业用地变化监测研究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汉语依凭介词的语义范畴
副词和副词词组
hardly是hard的派生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