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科技期刊编辑从收稿环节防止学术不端行为
——以《首都医科大学学报》为例

2021-12-04孙超渊孙丽娜陈瑞芳张俊敏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首都医科大学不端学报

孙超渊 孙丽娜 陈瑞芳 慕 萌 张俊敏*

(1.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北京 100069; 2.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北京 100070)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严肃查处高等学校发生的学术不端行为,维护学术诚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 40 号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于2016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该文件对于学术不端范围给予明确的说明,包括:(1)剽窃、抄袭、侵占他人学术成果;(2)篡改他人研究成果;(3)伪造科研数据、资料、文献、注释,或者捏造事实、编造虚假研究成果;(4)未参加研究或创作而在研究成果、学术论文上署名,未经他人许可而不当使用他人署名,虚构合作者共同署名,或者多人共同完成研究而在成果中未注明他人工作、贡献;(5)在申报课题、成果、奖励和职务评审评定、申请学位等过程中提供虚假学术信息;(6)买卖论文、由他人代写或者为他人代写论文;(7)其他根据高等学校或者有关学术组织、相关科研管理机构制定的规则,属于学术不端的行为[1]。

学术不端危害严重。如果同时担任高校教师的科研人员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并籍此顺利晋升、获奖,对于学生这一潜在的科研后备力量,以及其他从事科研的人员,具有不良的示范作用,使其认为成功有捷径,养成不劳而获的思想, 更会误导其他读者,间接导致不良后果。基础研究领域的学术不端行为,会导致其他研究人员无法重复实验结果,造成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的研发项目失败,浪费国家经费,耽误宝贵的时间。而临床研究领域的学术不端行为,会给其他医生错误的提示,严重情况下可导致诊断或治疗出现偏差,从而危害患者的健康。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以下简称《学报》)是由首都医科大学主办的医药卫生类科技期刊,作为展示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研究成果和诊疗经验的窗口,《学报》有责任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学术不端文章一旦刊印,完全消除其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会比较困难,因此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应尽可能早地发现并及时处理。收稿是编辑出版的第一步,科技期刊编辑应从这一环节开始严格把关,尽量不让学术不端文章进入后面流程,从而节约审稿人、编辑以及读者的时间,避免资源浪费。

1 人工筛查网络投稿

收稿过程中,如发现稿件仅有一个作者,同时投稿3至5篇,并涉及不同专业,此时需要进一步查看文章内容,根据常识,目前专业领域划分非常细致,获得某个领域的科研成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往往需要团队合作完成;另外,基层单位与大型研究机构、科研院所或者较高级别医院相比,条件有限,也需要作者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此类稿件即使不是由他人代写,质量一般也不会太高,要提醒审稿人注意,也可以考虑尽早退稿,以免浪费审稿人、编辑的时间,同时也避免占用其他作者的资源。同理,对于短时间多次投稿的作者也需要特别留意,无论基础研究还是临床研究,必须经过一定时间才能完成,有的大型研究甚至需要数年的时间,还需要整理大量资料、分析数据,短时间完成多篇论文的可能性很小。

应查看所有作者信息是否详尽,还是含糊其辞;所有作者是否都有详细联系方式,所有作者是否均注明其明确的归属单位、科室,单位是否为信誉好的大型研究机构、学校或者医院(作者邮箱类型虽没有限制,使用所属单位域名的邮箱可信度会更高);如有必要可以与作者电话沟通,了解作者对自己文章的熟悉程度,如果几次打电话并非同一个作者接听,也需要问明原因。以上各项内容不能单独作为判定学术不端的依据,但可以籍此综合分析是否有他人代投文章的可能。

对于自由来稿,如为综述体裁,也需要注意,一部分刚刚开始研究生涯而没有真正实践经验的作者,很可能是第一次写专业文章,而且可能并未接受充分的学术不端相关教育,如果指导老师工作繁忙,疏于检查,有可能出现第一作者大段翻译国外文献拼凑成自己文章的情况。《学报》的综述一般为直接向行业内有经验的专家约稿,除了避免上述情况,也能保证文章的学术质量。

2 应用学术不端检测软件

《学报》使用中国知网的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进一步检查上述筛选过的文章,超出本刊设定文字复制比的文章可考虑退稿。但是也不能完全依赖此软件,文字复制比不高的文章也要进一步查看报告单,如果涉及到材料方法、行业标准、背景介绍以及同一个实验室延续前面的工作,可以允许少量重复,但如果结果和讨论等部分重复较多,即使文字复制比不超过本刊的设定范围,也应考虑退稿。文字复制比检测系统有其固有缺陷[2],它的数据库收录文章有限,会导致漏检或者有些经过修饰、剽窃其他作者思路的文章,查重软件不能检测出来,这就需要后面流程中,编辑务必要选择非常熟悉送审文章所属专业的专家进行同行评议,这些专家大量阅读自己领域的文献,对研究进展了然于胸,一般能看出端倪。另外,数据库更新、文章发表时间和文章检测时间会有时间差,这也会导致漏检,这就要求编辑部尽量缩短发表周期,必要时在稿件正式刊出前可再次检测。

3 核查单位介绍信和授权协议

《学报》要求作者投稿时,必须提交有单位公章的介绍信和全体作者亲笔签名的授权协议。首都医科大学的单位介绍信由科技处开具并备案,介绍信内容包括: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承诺没有任何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并签名;全体作者按照贡献大小排名并签字确认;学系审查意见,主任签字;学院审查意见,主管院领导签字,盖学院公章以及学校审查意见,盖公章。这样,通过层层审核,基本能够避免学术不端的行为。通信作者一般为导师或者项目负责人,要求通信作者签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第一作者没经过合作者同意而私自使用合作完成的实验数据或者结果发表文章。作者投稿提交论文时必须同时提交这两份材料,如果作者没有任何理由,迟迟不肯上传文件也需要留意。

4 加强反学术不端行为的教育

多数读者并不完全清楚哪些行为属于学术不端,建议科研管理部门定期举办学术不端防范讲座,普及相关知识。《学报》隶属于首都医科大学,有更多的机会给学生系统讲解相关规定和法规,指导学生写文章时如何避免学术不端行为,如要在自己的研究课题花足够多的时间,才能积累足够多的数据和经验完成自己的文章,而不会因为缺少数据去抄袭他人的学术成果;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深刻了解自己的研究并且有自己的想法就不会去剽窃他人的观点;避免复制粘贴和拼凑文章的行为;学会怎样合理引用他人的文献并且给予标注[3](如为笔者观点应注明“笔者认为”,如援引他人观点须引用文献;技术方法部分,如果是成熟的技术则可简单描述后引用经典文献);须了解除非多中心研究,原则上不共用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等。

5 使用作者黑名单

凡是有过学术不端行为的作者,在作者数据库里设立黑名单,通报单位处理并限制再次投稿。这一措施的实施,除了对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作者进行惩处,对于其他作者亦可起到警示作用。

总之,学术不端行为在全世界科学界是一个普遍问题,危害严重,需要作者、审稿人、编辑、读者等多方面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干净、公平的学术环境。作为《学报》编辑部,收稿时编辑时应注意防范,合理使用查重软件并结合人工核查,同时加强对作者的教育,这些措施是防止此类行为的第一步。

猜你喜欢

首都医科大学不端学报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规范科学技术活动 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致敬学报40年
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
首都医科大学麻醉学系
首都医科大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系
预防医学专业近五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特点研究——以首都医科大学为例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
《肝胆胰外科杂志》来稿中常见的学术不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