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直径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底部结构优化

2021-12-04王冠男高艳鹏孙铭阳葛云飞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17期
关键词:矿房矿柱矿石

王冠男,袁 野,高艳鹏,孙铭阳,葛云飞

(赤峰山金红岭有色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赤峰 025450)

1 充填采矿技术的优势

在实际采矿过程中,使用填充采矿技术,首先,利用充填采矿技术,可以对矿区中的采空区进行有效的填充,避免其出现变形和下沉的情况,并且能防止采空区出现大幅度的错位[1];其次,降低矿山贫损的概率。在对金属矿体进行开采的过程中,使用充填技术,不仅能提高矿柱的利用效率,还能优化金属矿的品质,降低矿山贫损;最后,降低采矿作业成本。充填采矿技术可以有效的保证矿体的稳定性,减少废石运输等费用,从而降低作业的成本。

2 充填采矿法底部结构

充填采矿技术能够很好地满足保护环境的需求,并且在采矿过程中还可以有效地避免地表下陷。随着采矿行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成为了采矿的主要内容。充填采矿技术作为高效的采矿方法,具有安全环保、灵活等优点,能最大的限度地减少矿石资源的损失量[2]。另外,矿场的底部结构是采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将会对采场爆的矿岩回收的效率带来影响。在对矿上底部结构进行设计时,要考虑矿体的产状、矿岩的稳定性、采矿的技术等,必须要保证和采矿的方式相匹配,才能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率,减少损失和成本投入。在实际开采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合理地优化矿山的底部结构。目前在矿山采场过程中,进行充填采矿法底部结构优化,由部分矿场的底部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矿山岩石滑落有阻碍,容易残留大量的矿石,残留的矿石回收率较低,造成了资源浪费。底部结构在爆破矿岩过程中,容易出现凹陷,阻碍矿岩滑落,并且还会在残留的矿岩中残留废石,加大了矿石的贫化率。由于底部结构设计不合理,会降低采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要重视底部结构的优化,减少矿石量的残留。

3 底部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

3.1 矿石的黏性

矿石黏性主要是指矿石之间相互粘连的性质。黏性的大小体现在粘结力上,并且有数据实验证明,粘结力是影响矿石流动的重要因素。粘结力的大小与地质中包含的泥量、湿度、压实力等因素有关,通常泥质含量较高、湿度合适并且压实力较大的粘结力比较大,容易出现悬拱和空洞。矿石堆积的时间过长会增加粘结力,因此在优化底部结构设计时,需要将其斜角面增大,确保矿石滑落正常。

3.2 拉底空间

采矿场拉底空间要保证足够大,才能使爆落的矿岩不会卡住,确保其顺着斜面滑落到漏斗或者“V”形槽中。同时,底部结构下的矿岩开采难度比较大,一般会成为永久的矿石损失,因此底部结构不宜过大,斜面角的设计要在合适的范围内。

3.3 冲击损伤

矿岩在爆破后会掉落下来,与底部结构发生碰撞,冲击比较大,作用在瞬间完成,这样会导致底部结构接受巨大的冲击,容易出现破坏。大量的矿岩在频繁的冲击下会出现累积损伤。在底部结构优化设计时还要考虑施工、运输、成本等因素。

4 底部结构优化要求和对比

底部结构是采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采矿场的核心环节。因此,选择合适的底部结构并对其进行优化,有利于提高采矿技术的经济效益,确保采矿生产的安全性。对底部结构进行选择和优化,需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第一,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要强,能保证安全作业,并可以承受大量崩矿、放矿、二次破碎等不同环节对结构产生的负荷,确保生产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第二,矿柱矿量和残矿的回收量小,矿石损失率以及贫化率低,矿石的回收率高,采矿投入的成本低;第三,合理地使用铲运机,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从而提高出矿量和开采强度;第四,工程量少,并且结构简单,施工的环节简便。

底部结构常见的有两种,分别是平底式底部结构和堑沟式底部结构,其中堑沟式底部结构的优点是,①采场矿堆数量减少,不会出现矿堆死角;②二次返工和损失较小;③破碎的大块在进出口操作,相对比较安全;④残矿的产生量比较少,整体地出矿率高;⑤底部结构的稳定性比较高;⑥可以实现双侧进路采矿。但是堑沟式底部结构不利于测量大孔孔底坐标,爆破基础资料准确性和爆破的效果不能保证。平底式底部结构的优点和缺点与堑沟式底部结构相反,比较适合进行大孔孔底坐标测量,能确保爆破的准确性。但是矿石的出矿率比较低,残矿数量比较大,底部结构的稳定性差。总的来说堑沟式底部结构比平底式底部结构更有优势。

5 实例分析

5.1 矿山概况

大塘矿矿床位于白岩背斜东翼中段,矿体的切斜角与岩层基本一致,一千二百米标高以上为40°~75°左右,一千二百米到九百米之间标高接近于垂直,九百米以下的标高在80°左右。矿段内的地层结构为单斜构造,并且断裂构造的规模比较小,对矿体空间的完整性带来了一定的破坏。矿体主要以磷块岩为主,还存有两种矿,一种矿的平均厚度为12.47m,另一种矿的平均厚度为18.57m,均属于中等稳固。在两层矿之间还有夹层矿,是由浅灰色微粒白云岩和硅质团块岩组合而成,稳固性比较强。

5.2 采矿方式

该矿段的矿床属于急性倾斜中厚至厚的矿体,矿房、矿柱按照垂直矿体的走向依次布置,长度和矿体的厚度相同,阶段高度为70m。主要方式是在中段为1130m中段、1145m顶板、底板沿着矿体走向布置脉外巷道,使两条巷道形成平行的状态,并在顶板沿着矿脉布置溜矿井,每个间隔要在100m左右。在底部的回风巷布置回风天井,将其作为采矿场的回风通道。另外,在采场上部的1200m左右设置“非”字形凿岩硐室。底部阶段设置上装矿进路、受矿硐室等,受矿硐室的位置可以根据矿体的实际情况、矿岩的稳定程度确定合适的位置,采用堑沟底部结构。深孔台车在开始工作的过程中,从1200m处开始向下凿,以凿岩硐室的位置为准,先下凿40m至1145m处的受矿硐室顶板。再结合“VCR”拉槽倒梯段侧向分段崩矿回采工艺,进行整体爆破,然后收集出矿。使用铲运机和振动放矿机运送至地表。

5.3 原设计底部结构

底部结构的适应性会影响采矿场的出矿率和安全性,根据矿体底板的工程地质特征,采取双侧双进路堑沟底部结构,也就是在左右两侧相邻的矿房垂直走向中心线布置装矿巷道,然后在朝着会采矿房制定装矿进路,确保装矿进路与装矿巷道成120°的夹角,这样有利于方便铲运机出矿。同时回采矿房的中心线要设置上拉底巷道。这种设计的底部结构主要特点就是:井巷工程和充填门硐工程相对比较多,尤其是在进行矿房回采时,部分工程需要进行重新设计,增加了采矿的风险和投入,也会延长操作时间。另外,这种两侧同时出矿的生产模式比较灵活,可以提高生产的产能,减少矿产资源的浪费。

5.4 底部结构优化

采用单侧双进路的模式服务双矿房堑沟底部结构,也就是在相邻的矿房边界线布置装矿巷道,再设计回采矿房,需要沿着走向布置装矿进路,需要注意的是靠近矿房另一侧安排拉底巷道,这样能提高出矿的效率。

5.5 对比分析

5.5.1 工程量对比分析

将装矿巷道布置在矿房与矿柱的交接处,能同时供两个矿房回采使用,在后期装矿巷道工作过程中可以将其作为三角矿柱回收,有利于提高使用的效率。单个矿房在投入使用之前就可以节省井下工程29.27m,能减少门硐封堵五个。三角矿柱留设比优化后多578.22t。

5.5.2 安全性对比分析

对矿段的底部结构进行优化后,能减少充填体内掘进带来的安全风险,并且装矿进路缩小了原来的一半,这样能减少装矿巷道两侧进路较多和暴露面积大的情况,缩减了维护和支护的费用。装矿巷道布置在三角矿柱下,安全性有多提升,同时将三角矿柱由原来的均等分配调整为一大一小分配,提高了三角矿柱集中回收的效率。

5.5.3 经济性对比分析

将底部结构进行优化后,每个矿房回采减少投资10万元左右,推广使用后可节约30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6 结语

综上所述,底部结构是采场结构中关键部分,会影响采场的生产能力和技术经济指标。结合大塘矿矿段进行分析,对其底部结构进行了优化,采取单侧双进路的方式,并注重三角矿柱的回采,提高了矿场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为顺利采矿提供了保障。

猜你喜欢

矿房矿柱矿石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连续采矿法在多层缓倾斜矿体中的应用
三维电法及激光扫描技术在矿房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金属矿开采深度对留设矿柱稳定性的影响
两块矿石
某铀矿上下分区间保安矿柱破坏规律研究
宽城建龙矿业有限公司回柱放顶研究
矿kuànɡ石矿石多美丽
董东矿沿空留巷切顶卸压对底板受力影响分析
复杂地质条件下铝土矿矿柱稳定性分析
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