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特色步行街 传承大湾区文化

2021-12-04戚耀琪

人民之声 2021年5期
关键词:骑楼步行街商圈

今年这个“五一”假期,官方监测,广州各大商圈人流和消费显著增长。天河路商圈客流超1 000万人次,比2019年增长超15%。北京路商圈假期累计客流量262.54万人次,比2019年增加超过70%。然而,作为广州老中轴线的北京路,其客流量明显无法和新中轴线周边的天河路与珠江新城商圈相比。这就引发了社会各界包括人大代表们对于传统步行街复兴之路的关注。

回溯今年初,广州市人大代表刘进贤就提出了《利用广州商业步行街文化资源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的建议。建议中提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荔湾区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时提出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新理念和新途径以及让老城市显现新活力的根本原则。因此,该代表就建议,广州商业步行街的建设立足点,不能只局限于本市,应站在国内步行街建设的前沿和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这个高度来作充分考虑。

从历史和现实来看,广州商业步行街有明显的传统商业业态,比如上下九是广州旧城区最繁华的地段之一,西关民俗文化、岭南骑楼建筑文化、传统饮食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构成西关风情画。北京路步行街,具备了骑楼小店和大型商厦互补的结构,既能满足小型购物和饮食,也能满足对于品牌和高档商品的采购。由于不断投入翻新,北京路的硬件与面貌也在不断提升。

不过,在笔者看来,广州的步行街打造的经典形象依然未能承载岭南及大湾区的现实需求。第一,在规划、建设和管理上,步行街外街门面光鲜与内在城区环境形成强烈反差,比如老旧的上下九最为明显,一旦透过骑楼走入内街,面对的是相当破旧阴暗的环境体验,以至于可能让游客望而却步。这也是很多城市老街的通病。因为内街是当地老百姓生活的私人空间,也是形象工程的终止边界,结果就暴露出老城区的生活真相和阶层现状。

这意味着,如果要振兴步行街,始终绕不开改善当地人居环境的这一根本出发点。无论面对游客还是土著居民,政府都有责任通过深入改造,提供完善的硬件服务。这样的步行街才是不是只有浮华门面,而是能反映城市升级进步,提供真实记忆的地方。

第二,步行街决策与管理者往往希望把老字号、民间工艺、历史故事、现代创意、奢侈消费都堆砌一起,以为能展示多元的城市面貌。这样的结果,造成的就是步行街面目混杂,档次凌乱。导致高端、有档次的品牌不愿意掺杂其中,最后能吸引人气的几乎都落在了小型餐饮、各种网红店,甚至每天喊清仓的低价山寨商铺。

步行街不是简单的博物馆或者大卖场,关键是要让消费者收获城市深层魅力并且感到兴奋。要构筑步行街的内涵和将来,就要给以消费者和游客以一种明确的代表城市升级向上的精神体系,让人产生留恋、模仿和景仰之心。否则消费者完全不用到步行街而在其他地方都能完成消费,这样的步行街就很失败了。

值得借鉴的比较成功的例子,就是上海新天地,专业规划、定位和管理,带来的是海派经典文化在现代商业需求中发扬光大,至今20年依然不老不陈旧,实现了与时代同步的地位。

第三,广州的步行街往往在硬件上不断追求更新换代,但是在软实力上总是有差距。比如,纯公益性、展示型的历史非遗并不突出,没有形成互相呼应的一脉相承体系;富有时代精神的街头装置艺术更是少之又少。雷同的人物铜像勉强维持着对古代生活的想象。那么远道而来的游客,就难以理解广州独特的城市主张和文化,也感受不到它与其他城市的不同之处,更别说广州在大湾区的文化历史中的优越性。

所以代表也建议,在不卖产品或少卖产品的前提下,让区政府部门和区内著名老字号企业以负责提供人财物支持,区政府提供场地支撑,设多个文化展示点,每个点相距一百至二百米。通过小型展、现场表演、产品体验等方式,将老字号文化、民间工艺、文化创意和饮食文化展示出来。

实际上,类似展示应该是市场导向与专业竞争和筛选的结果。因为此前广州也并非没有这种尝试,最后都是因为道路、天气和空间的原因,没有形成长效支持机制。倒是各种面目不清的应节摆摊成了常态,为步行街带来人气的同时,更是加速了步行街的面目不清。

广州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为市民和旅游者打造步行街,也是在经营一个城市的文化平台。因此,从人大到政府的层面都应该形成合力,要更多的考虑到时代的需求,要积极学习诸如上海、杭州、成都、西安等地的经典商业街区的经验,使之在大湾区建设中起领头羊作用。在步行街建设过程中还要引进国内先进的商业企业集团,采取合作共建的方式,进一步增加步行街在国内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骑楼步行街商圈
特战演习之步行街区
打造世界级文旅窗口 构建千亿级黄金商圈
机器学习在商圈运用管理中的应用
“购买”快乐
广州最美老街——恩宁路
我爱南华路的骑楼
南洋骑楼老街风貌展示馆:穿越时空的骑楼之旅
沿着骑楼走一走
问路
商圈调查的方法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