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教学中生态设计理念的融入与培养
2021-12-04王所玲吴萍萍
王所玲,薛 坤,吴萍萍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一、引言
20世纪以来,科技迅猛发展,人类对社会资源能源的过度使用和废弃物的无节制排放,最终导致土地严重沙化、温室效应剧增、臭氧层破坏、森林锐减、物种灭绝、垃圾成灾、空气严重污染等人类生态危机。20世纪70年代起,严酷的事实和理性的思索使人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对实现设计与自然共生的重新反思下,“生态设计”理念应运而生。我国更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对于设计类产品来说,从原材料的采伐、加工制作、包装运输甚至使用及废弃后处理,都会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而在设计之初就进行生态设计是提高其生态环保性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就要求设计者要有强烈的生态设计意识,并熟识生态设计策略,拥有生态设计习惯,以使生态设计真正有效地落地实施。目前,对于生态设计相关的研究颇多,也已形成许多可供借鉴的理论参考。对于设计者的培养方面,部分学者教师在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室内设计等课程上进行了一些尝试性探讨,分析了所关注学科的教育现状,罗列了一些对生态设计理念和认知的偏差,提出了一些进行教学改革的希望和目标,但就教学过程中如何融入生态设计理念、如何培养出学生生态思维和生态素养等方面,缺乏相应的研究。
二、生态设计理念下的设计教育思考
生态设计理念,即学习、借鉴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用生态学思想规划产品系统的全过程,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借鉴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与能量流动模型,对系统的输入与输出进行综合平衡,以实现“人—产品系统—环境”的和谐共生。因此,相对传统的产品设计来说,生态设计理念下进行产品设计,更具系统性、全面性,生态设计针对的是产品的整个生命过程,不但是产品的设计、制造和使用,还包括产品的废弃后再处理等环节,不但考虑产品,还要关注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的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要想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生态设计观,形成习惯性的生态思维方式,不但要调整具体的教学目标,还要有合理、系统的教学方法和具有可供借鉴的实施步骤。具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通过理论思想的灌输,让他们在设计初始就有进行生态设计的思维定势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为以后进行设计时自然而然地进行生态设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要通过实训实践加以培养,让他们在实训中摸索、验证、探究生态设计,为今后的生态设计提供技术和方法上的经验参考,甚至融入生活日常。即:从学生认知教育着手,授以原理,教以可供实际参考应用的方法策略,并在具体的设计和制作实践中加以培养,形成良好的生态设计素养。
以笔者的教学实践——座椅设计与制作为例,介绍生态设计思维在设计教学中的融入与培养。
三、生态设计理念在设计教学中的融入
要让设计者具有良好的生态设计素养,在教学中所做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学生,即未来的设计者,具有生态设计思维。首先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进行生态设计,然后进行引导,并教给他们什么是生态设计及如何进行生态设计。所以,生态设计理念的融入可以从以下三个阶段逐步进行。
(一)生态设计理念的认知教育
植入理念,培养学生责任心。生态危机的爆发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为了克服和摆脱生态危机,生态哲学、生态文化、生态运动相继兴起,生态设计成了设计与制造领域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生态设计,理念先行。首先要让学生对生态设计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设计理念等有一定的认知,从心理上认可这种思维和做法。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大量的生态危机图片给予学生视觉上和心理上的刺激,让学生意识到当前生态危机的严重性和需要解决的紧迫性,然后通过一些典型的设计案例展现并分析生态设计前后的差别及对人与环境带来的影响,让学生意识到在从事设计时不但从解决产品服务于人的角度出发,还要考虑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要树立“人——产品——环境”和谐共生的思想,做一个对社会、对环境有责任心的设计者。
此外,还要让学生意识到,不但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有生态思想,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有生态意识,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要考虑自己的行动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努力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1]身体力行将这种生态思想融入生活日常,做一个对社会、对环境有责任心的人。
(二)生态设计原理的传授
授以原理,帮助学生树立目标方向。将生态学思想及其在设计领域应用的原理,包括在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包装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领域,通过分析和讲授,让学生明白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并重点分析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对人与环境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然后引导学生从全局的角度把握整个过程中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并让学生收集、分析、讨论后列举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增加对人正面影响的途径和措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明白了生态设计的基本原理,对下一步的生态设计也有了目标和方向。
(三)生态设计策略的总结与发展
教以方法,打好学生生态设计基本功。要进行有效的生态设计,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策略做基础,并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生态设计策略的把握,一般是从材料的选择、极少化造型设计、精简而易加工的结构、改进优良工艺、科学合理的包装等方面入手。在教学活动中,将这些原则性策略方向理论讲授给学生后,还要多角度引导学生自己去总结、创新更多更具体的方法措施。通过分组的形式让学生多角度收集、探索生态设计途径,要求他们以恰当的方式呈现并分享他们对生态设计的策略性思考。比如:安排两组同学负责通过书籍、网络、媒体等形式收集、整理比较成熟的生态设计策略;再安排两组同学通过对设计师的访谈和对企业的调研分析、总结他们所采取的生态设计方法;还安排两组同学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生态设计和传统的非生态设计进行对比性分析,从中找出生态设计的着力点,从产品的角度列举出生态设计的可行性策略。各小组整理成文档后,进行小组汇报,师生讨论和点评。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收集、分析、总结、探索进行生态设计的方法和途径,指导他们从造型、装饰、选材、结构、工艺、包装、运输等方面较为全面地把握生态设计的原则和策略,使之具有良好的生态设计素养。
四、生态设计理念在设计教学中的培养
学生生态设计素养的养成,不但需要系统、全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要进行生态设计主题的设计与制作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发展理论,形成系统的生态设计观。
(一)设计中生态设计理念的培养
在产品的整个系统中,设计成本虽然仅占总成本的10%左右,但决定着产品70%~80%的性能,甚至更大,所以,在产品的源头——开发设计阶段进行生态设计意义重大,甚至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在设计实践阶段对生态设计理念和策略的应用性培养是生态设计能否具体落实的关键环节。
引导学生将生态设计理念和策略应用于设计各方面。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鉴于设计后还要在实验室进行制作的实际情况,笔者通常将班级以两三个学生为一组进行分组设计和制作。每位同学至少设计三套方案,每套方案都要从产品的造型、材料、结构、工艺、包装等方面依据生态设计的标准进行考究和论证,用掌握的生态设计策略去权衡、调整、完善方案。如对座椅设计来说,在满足产品基本的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基础上,座椅造型要尽量做到极简,避免纯装饰,各部件的厚度尽量标准化、统一化,零部件的数量尽量减少,尽量做到“简、轻、薄、小”;座椅材料在满足生态家具选材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材料种类;座椅结构尽量精简优化,以灵活便捷、少加工等方式减少过程中能量消耗,降低污染,结构形式和尺寸尽量做到标准化、统一化,以便于机械化、批量化加工;尽量减少加工工序,合理安排工艺流程,尽量做到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能源,减少废弃物产生;包装设计方面,主要是根据所设计座椅的结构特点,在保障运输安全的情况下,为座椅设计尽量简、小的包装等。
完善方案,检验成果。对每个学生的每套方案经过以上陈述论证后,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参与选取一个较具代表性的可行性方案,指导他们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绘制所需图纸,为下一步座椅设计与制作做好充分准备。另外,以与生态设计相关主题的设计大赛为契机,引导他们积极参赛,在比赛中激发斗志,检验成果。
(二)制作中生态设计理念的培养
绘制、整理出锁定方案所需要的相关图文资料后,进入实验室实训制作阶段,也是生态设计成果的显现阶段。
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选用材料。进入实验室后,首先带领学生从以前实训课程剩下来的材料和部分下脚料中尽可能挑选出可以为他们设计所用的材料,以减少材料购买量,然后再综合每个方案进行规整、分类,并核算、列出所需各种材料,之后,就近从市场上选购材料。在接下来的材料配料过程中,依据材料列表编制材料分配图,以优先满足大构件、灵活配置小部件为原则尽量做到适才适用、因材使用,材尽其用、小材大用、劣材优用。从资源的摄入这一初始,培养学生节约用材、合理用材、材尽其用、减少摄入的生态设计理念。
鼓励学生生态理念用于生产各环节。在之后的制作中,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能量消耗;合理下锯,合理套裁,提高材料出材率;在不影响产品使用性能的原则下,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加工剩余的小料,提高材料利用率,做到物尽其用。在座椅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加工剩余物,如截下的下脚料、边角料、木屑、粉尘等应加以收集,可以考虑再利用为小的器物或家居用品、玩具等小物件,以变废为宝。同时,在座椅制作的整个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污染,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废渣污染、粉尘污染及噪声污染等环境污染,尤其是油漆的使用,挥发的甲醛、苯类物质对身体危害较大,引导他们寻找污染源,能从根本上防治污染是最好,条件不允许的话,就想办法做好吸尘、除尘、通风等以减少污染,并做好个人防护。而在同学们感受到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污染的“迫害”后,借机告知他们各种污染的危害,警示他们在以后的设计中一定要考虑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对生产操作者的身心危害,提醒他们可以采取合理的措施尽量减少各类水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一定要改善作业环境,为生产者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五、小结
在设计教学活动中,通过步步引导、层层深入的方式,逐渐让学生掌握生态设计理论及其在设计与制作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生态思想情操,在以后的设计工作中拥有生态设计的习惯,担负起设计师的社会责任,为人类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